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 | 2023年3月16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775天前 | 477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诗35:1-10:求祢与他们相争
2. 每日经文 | 出27章:内忧外患
3. 今日默想 | 怨言
4. 每日加量 | 约7章:住棚节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3月16日 求祢与他们相争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三十五篇 1-10节


1 耶和华啊,与我相争的,求你与他们相争;

  与我相战的,求你与他们相战。

2 拿着大小的盾牌,

  起来帮助我。

3 抽出枪来,挡住那追赶我的。

  求你对我的灵魂说:“我是拯救你的。”


4 愿那寻索我命的,蒙羞受辱;

  愿那谋害我的,退后羞愧。

5 愿他们像风前的糠,

  耶和华的使者赶逐他们;

6 愿他们的道路又暗又滑,

  有耶和华的使者追赶他们。


7 因他们无故地为我暗设网罗,

  无故地挖坑,要害我的性命。

8 愿灾祸忽然临到他身上;

  愿他暗设的网缠住自己;愿他落在其中遭灾祸。


9 我的心必靠耶和华快乐,

  靠他的救恩高兴。

10 我的骨头都要说:

 “耶和华啊,谁能像你,救护困苦人脱离那比他强壮的,

    救护困苦穷乏人脱离那抢夺他的?”


省思:

敏感的基督徒有时候觉得,

整个世界正合谋要绊倒我们——

使我们偏离信心之道、不再追求神。

在这种时候,

惟有神能救我们。


祷告:

亲爱的神,

当我感到世界

以冷漠或敌意——对待我或他人,

造成我前进道路上的拦阻,

请让我不落入自怜的陷阱,

而是奋力呼求祢“作我的救主”,

奉耶稣的名。阿们。




每日经文及简释

出埃及记 第二十七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出埃及记》27章院子


如前所述,圣所相当于西奈的半山腰,院子便相当于山脚,在山脚和院子都有献燔祭的祭坛——另一个象征着神与百姓同在的物件。院子仍然是神圣的地方,百姓需要自洁才能进入(19:14-15),院子周围用色彩鲜艳的帷子覆盖,目的是提醒众人,以免误闯!


二十六至二十七章经文对圣物的描述是自内而外的,先形容的是位于帐幕至圣之处的约柜和灯台,然后向外扩展,描写帐幕本身的结构,出到帐幕外面,经文继续描述祭坛和安置祭坛的院子。离开核心越远,材料就越不贵重、结构就越简单,这象征也很明显。


祭坛是用包裹着铜片的皂荚木板制成,使之易于搬迁。它只有七英尺半见方,有四个角。这些坛角可能一度代表所献祭牲的犄角。后来的用途则包括了捆绑祭牲(诗一一八27),和给求告者依附之处。作为圣地的祭坛是个“庇护所”,一个小型的“逃城”,求告的人抓住坛角,使自己成为归给上主的活祭,在祂保护之下。在献燔祭之时,铜网可以给火提供流通的空气(1-3节)。



总而言之,祭坛是为献“燔祭”或“全牲的祭”而设的,酒会奠在坛旁,血则洒于其上。而香是在另一个坛献上的,香坛用皂荚木制成,包的不是铜,乃是金(30章)。


9至19节,主要描述圣所之外的院子,这个地方被形容为“牲畜围场”。它在圣地的外围,如西奈山脚下,后来耶路撒冷圣殿则以石墙来界定殿院。面积不小,会幕只占院中十五分之一的面积。幕院的“帷子”应有七英尺半高(高得无法窥视,也和板球场相同),一面有开口以供进出。帐幕需要靠橛子才能立稳(18节)。


20至21节记述的夜明灯应该指的是在幔子后面的圣所里的灯台(参25:31)。为了使灯长明,只有极品的橄榄油才行,因它燃烧之时,释放极其少的油烟。而这等油的榨取只能用棍子轻打,不可以完全压烂,压烂只能产生次等的橄榄油。



今日默想


就今天而言,假如我们能够正确地理解会幕神学,也不会得到具体该怎样去做的方法。故此,这些经文不是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乃是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些物件这么安排的目的,是为了使人领会——神是怎样的一位神,祂期望与祂的百姓相交。设置这个地方,是为了敬拜祂,与祂相交。但因为祂的圣洁与威严,必须有规矩地进行!


这些思想,能够提升我们今天对敬拜场所的看法,以及对敬拜过程的重视吗?




每日加量

约翰福音 第七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约翰福音》7章 住棚节


又是一个节期!这次是住棚节。在这个记念以色列出埃及之后四十年的旷野生活,以及对弥赛亚期待的节期里,约翰叙述了耶稣的一系列事情。


看来,约翰的意图很显然——关于以色列一系列节期所要表达的,耶稣都实现了,并且有着新的解释。


不过,耶稣的看法能够被人接受吗?连祂的兄弟也都显出“将信将疑”,他们认为假如他们的兄长真是非凡之士的话,祂就需要到更广阔的天地去施展,那么,耶路撒冷住棚节期间,就是天赐的良机。


而耶稣则认为,祂有另外一个重要的节日——不是现在临到的“秋天的住棚节”,而是还未到的“明年春天的逾越节”,在那个节期里,祂要改变全世界!不过就现在而言,这“节日”,是秘而不宣的,所以,对现在的“住棚节”,祂只是悄悄地一个人上耶稣撒冷去了(10节)。


住棚节,耶稣在圣殿教导,引起人的争议,因祂并没有从一位老师或拉比手下学习律法,却深谙圣经。这样问题就产生了:祂是从神而来的吗?耶稣直截了当的回答他们:假如你们认为我的教导不是出自于神,可能你们把关于神的东西,早已关闭,不打算接受了(16-18节)。


接着,在14至31节这一段,耶稣列举摩西律法的割礼,来说明他们并不打算接受“从神而来的”的事实。为了遵守律法,以色列的男孩第八天就要受割礼,就是碰到安息日也都不例外,可是,当他们看到耶稣在安息日治好瘫了三十八年的瘸子,却说祂违背了律法,就想杀祂。这难道不是在表面遵从律法,而在本质上违背律法么?他们预备遵守安息日,却充满恶意,想谋杀耶稣,这难道不是预备遵守一部分律法,而干犯另外一部分律法么?所以,耶稣说他们其实不但不认识祂,恐怕连神都不认识!


接着,耶稣告诉他们,祂的世界完全与他们不同,他们是无法去祂的那个地方的。当然,这又被他们误解,他们以为,耶稣要去,对于敬虔的犹太人而言,不愿去的地方——散居的犹太侨民,或希腊人那里!


在节期的末日,这位被认为不洁净的耶稣,祂发出邀请:叫人到祂那里去,可以得到活水的江河,也即是得到圣灵的祝福。约翰显然想让读者会意,关于住棚节的意义,在耶稣身上得到实现了。因在住棚节庆典的礼仪中有一项——祭司将水和酒倒在祭坛的四周,在这个节期里固定会献上的祈求中,会有为雨水和为死人复活的祷告。所以,这礼仪和祷告所表达的,不仅是水的主题,还是新生命的主题。


众人对耶稣的讲论,有着正反两方的看法,可是,祂最后还是因为祂是从加利利来的,而被否定!他们错得实在太离谱了!因为在旧约就有两位先知来自加利利——一位是约拿,一位是何西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