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3月15日 | 多有苦难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三十四篇 19~22节
19 义人多有苦难,
但耶和华救他脱离这一切,
20 又保全他一身的骨头,
连一根也不折断。
21 恶必害死恶人;
恨恶义人的,必被定罪。
22 耶和华救赎他仆人的灵魂,
凡投靠他的,必不至定罪。
省思:
“苦难”虽多,
却不及神的“拯救”多。
苦难并不意味神离弃了我们,
逆境也不代表神的谴责定罪。
神的爱和救赎
经得起一切苦难。
祷告:
“永不离我的属天之爱,
我灵疲惫,安息主内,
将主赐我的生命交还,
愿它在祢恩典的海洋中
更圆满、丰盛”。
(George Matheson,“O Love That Wilt Not let Me Go”)
阿门。
每日经文及简释
出埃及记 第二十六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帐幕4层幔子示意图。挂在最里层的是十幅细麻和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制造的彩色幔子(出二十六1-6),外面罩上十一幅山羊毛的罩棚(出二十六7-13),然后用染红的公羊皮做罩棚的盖(出二十六14),最外层用海狗皮做罩棚上的顶盖(出二十六14)。圣经并没有提到公羊皮罩棚盖和海狗皮顶盖的尺寸,有可能只是遮盖了帐幕顶部。
《出埃及记》第26章|帐幕与幔子
圣经用了不少的篇幅来描述帐幕,帐幕基本上就是一组幔子和围板。经文用了很多的篇幅教导帐幕的尺寸,整个建筑是由十幅幔子围起来的长方形,南边和北边,长46米,东向与西向分别是23米(1-3节),等于有两个23米乘23米的正方形;其中一个是圣所和至圣所,另一个是外院,放着祭坛和洗濯盆,祭坛在外院的中央,洗濯盆在圣所的入口处。这样就构成了帐幕三重结构:外院、圣所和至圣所,从外到里,反映着不同的圣洁和崇高层次,直接是西奈的倒影,由天上到地上的三重层次——山顶——山腰——山脚下。
用于覆盖这个建筑物的幔子,要用细麻线和彩色的线织成。要在幔子上绣上基路伯,达到提醒的作用:帐幕虽然是在地上,但却代表天上——地上的帐幕是西奈山上的反映。第一层幔子的外面必须用以山羊毛织的幔子盖着,而山羊毛的幔子上面则需要再加两层幔子,一层是公羊皮做的,再上面一层则是海狗皮。这样一层一层的覆盖,其目的可能是为了不受风雨侵蚀。
用来支撑幔子的围板和横闩,要用合欢木(皂荚木)制造,所用的横闩都要用金包裹,并要造一个金环将横闩扣着。
当上主吩咐完如何造这些之后,插入一句提醒的话——要摩西严谨地遵照祂所定的规格去做(26:10)。在这里提醒,十分合适,因为26章31节起,神就开始指示摩西如何做那幅用于分割圣所和至圣所的帐幔,这幅帐幔是用来当作至圣所的门帘,在上面绣上基路伯,反映着把守伊甸园的基路伯(创3:24)。
这些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能让我们按照帐幕的背景来理解它的意义——这些精确尺寸的构造,加上绣有基路伯的幔子,和里面器具的象征意义,似乎是整个受造界的缩影。它所用的那些华美的材料——细麻布、贵重金属和宝石,肯定着神所造的世界的美好绚丽;带着救赎意义的洗濯盆和祭坛等等,似乎都在说:以色列的崇拜,不但仪式严谨,它的场所也反映出“创造、堕落及救赎”的神学主题;尽管他们每天在混乱的世界里生活,但这些很有秩序的帐幕,及其中的活动,就在医治他们,同时也在告诉他们,宇宙终极会得到复原。
今日默想
我们的敬拜场所所投入的物件“贵重”吗?其中的内容有“神学主题”的反映吗?我们的敬拜礼仪会显得神圣吗?假如答案是否定的,你觉得原因是什么呢?
每日加量
约翰福音 第6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从大使命山Mt. Arbel俯瞰加利利海。
《约翰福音》第6章 | 天上的粮
由天上到地上,天地之间汇合一处,成为约翰解读耶稣及祂全新事工的“记号”。
约翰细腻地记述了另外一个逾越节,五饼二鱼喂饱五千人的神迹,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几个重点:
1、腓力和安德烈,知道有个小孩身上有“五饼二鱼”。这是作为耶稣跟随者需要具备的素质——要了解群众的情况;
2、当耶稣“拿起饼,祝谢了,就分给”,这些动作与最后的晚餐擘饼的动作一样,指向祂十字架的受死、牺牲。祂成为节期里的羔羊,要医治百姓,成为喂养百姓属天的粮。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22至65节一大段,以祂的身体和血来比喻“生命的粮”,那辩论性的对话了;
3、这是另外一个逾越节的故事,16至20节那段,在海面上行走,安慰害怕的门徒的叙事,正是刻意地与过红海的记忆相连。
约翰盼望读者能将这些记号的焦点,对准彰显上主的荣耀和赐予生命的那一位!可惜的是,总被误解,在逾越节喂饱五千人之后,门徒就吵着要饼吃(34节),耶稣对他们的回答则是“我就是生命的粮”(35节),从天上而来(50节)。他把食物的模式,演绎为自我牺牲的献祭,藉着祂的死,让祂的生命可以接触到全地的人。而他们依然难以明白,甚至门徒中也起了争论。
看来,没有耶稣的话的引导,人就会曲解神迹!因着门徒和犹太人似乎完全活在两个时代里,一个是新的世界,是属神的(灵),是带着新的生命,也称为永生;一个是地上的世界,是肉体的,因肉体最大的特点就是会死亡,所以耶稣说是无益的。因此,他们彼此间无法穿越。尽管大家用的是相同的词,但彼此无法对话。
当人们听到祂说“从天降下来,把生命赐给众人的那位”(33-34节),他们却以为祂所说的食物,只是满足他们的饥肠辘辘。耶稣教导:要明白这些天上的事,就必须“到我这里来”(45节)。除非他们认识道成肉身这一记号,否则无法明白“神的荣耀被肉体遮盖”这一真相。
他们对耶稣的曲解,至终成为尖锐的冲突(41-42,52节),甚至门徒中都有人要打算出卖祂(64-71节)。看来道成肉身这一记号确实是芒刺,是令人难以接受的,除非你带着极大的谦卑和信任,否则,将离耶稣而去。
每日默想:
五饼二鱼及过海的神迹,与一段关于祂就是生命的粮近乎“奇异”的讲论,“神迹与讲论”构成彼此诠释的关系,需要将焦点专注在“道成肉身”这个事实上。这如何提醒你,要竖起耳朵听,睁大眼睛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