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1月5日|劳碌得来的饭
朗读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诗篇》一百二十七篇1-2节
1 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
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
若不是耶和华看守城池,
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
2 你们清晨早起,夜晚安歇,
吃劳碌得来的饭,本是枉然;
惟有耶和华所亲爱的,必叫他安然睡觉。
省思:
现今的社会似乎颇欣赏、奖励
那种不知休息的工作狂习性,
本诗篇作者却视之为信心软弱
和自恃的一种表现——
仿佛神不足以成就祂自己的旨意,
好像我们可凭己力重整宇宙。
祷告:
主啊,
请教我如何忠心、不懈、虚己地工作。
主,我知道一切的关键
不在于——做或不做,
而在于——是谁负责掌管。
究竟是祢的作为?
或我的工作?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列王纪下第十八章
读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列王记下第十八章释经|希西家勤政
十八章至二十五章,是对南国最后命运的总结,北国成为南国被掳的序曲,尽管叙事人花了七章来总结,其中意图非常清楚——被掳不是必须的,只要他们能够回转。尤其是从希西家的事迹中,让人看到,风雨飘摇的犹大,仍然有机会挽回。这位在各方面都像大卫的希西家(1-8),他从犹大全地,全然除去了长久以来被容忍的偶像崇拜,将敬拜集中在耶路撒冷(18:4,22);他遵守摩西律法,竭诚效法他祖大卫。叙事人对他的评价极高——除了大卫,没有任何一个王可以与他相比(5节)。
希西家信靠雅威,雅威也使他凡事亨通(7节),他能胜过非利士。这不禁让人想到刚出场的大卫,他因胜过非利士冠军级的将领歌利亚,开始了他的为王之路。
他也像被灭亡的北王何细亚一样,背叛亚述,这不但是在外交政策上的改变,也意味着将国家的宗教祭祀洁净化,那他能够成功脱险吗?要知道亚述是直接结束了以色列王国的力量。这也正是叙事人为何会在9至12节,撮要地写了一段以色列灭亡的原因,以色列被亚述掳去了,那公义的希西家,能胜过亚述铁骑吗?
13至16节的记述,令我们失望。当亚述王西拿基立上来攻破了犹大一切坚固的城市,希西家变得相当软弱,他把雅威殿里和王宫的金子,及他自己包在柱上的金子都刮下来,给了亚述王,以此来向亚述俯首称臣,就像是从前的约阿施和亚哈斯。
可是,敌人仍不满足!当时的近东霸主西拿基利,拿了财物之后,仍派副手要求犹大彻底投降(17节),并且出言不逊,说希西家愚蠢至极,他所仰赖的埃及,无非是压伤的芦苇而已;他所信奉的雅威,有用吗?希西家不是将所有的偶像及邱坛除去了吗?为何仍然得不到雅威的帮助呢?(19-22节)
该想想与亚述对抗的后果吧!哪怕亚述王给他两千匹马,希西家能找出两千骑马的人吗(23-24节)?使者甚至狂妄地说,他们上来攻打毁灭犹大,正是雅威叫他们来的(25节)。
面临着如此刺耳地侮辱,希西家的臣仆,对他们说,请留下情面,用亚兰语说话,避免百姓听懂,造成混乱(26节)。然而,亚述使者拉伯沙基说,他正是要对全城即将吃屎喝尿的百姓说的(27节)!他更是提高嗓门,对全部百姓说——不要被希西家骗了!他救不了百姓,他的神雅威也救不了百姓脱离亚述的手。现在看看,哪一个国家的神,曾救自己的百姓脱离亚述的手呢?雅威也一样不在话下,无法对抗亚述大军(28-35节)!
面对强者如此的侮辱,希西家及他的幕僚们,会有什么举措,他们会有退敌的方法吗?
每日默想
西拿基立的使者拉伯沙基的言论“强势并带有恐吓性”,而他所说的也不乏真实——那时代亚述所向披靡,犹大无疑是螳臂挡车。试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将自己当作希西家及其同侪中的一员,在面临拉伯沙基的挑衅及劝导时,你会想些什么?
每日加量
腓利门书
读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腓利门书 | 互换的团契
这封被称为保罗的私人书信,处理的不单纯是保罗自己、腓利门与阿尼西母之间的问题,和好是这封信的目标。他有技巧地叙述这目标:他要求腓利门——他福音所生的兄弟(19节),要用特殊的爱,来饶恕他之前的奴隶阿尼西母。尽管,阿尼西母曾对腓利门有损(参11,18节)。而如今他信了耶稣,他们之间被要求去发展这种虚己的美德:阿尼西母需要被饶恕,腓利门则需要应允这饶恕;阿尼西母需放下惧怕,而腓利门需放下骄傲。他们都要去实践作为基督徒之间的团契。
团契,正是本书的主题。不过,保罗的团契是一种“互换”的意思,最起码包含罗马人“合伙”的意思,共同得益和一起承担亏损。
他先印证自己与腓利门的关系(1-7节);接着,用最亲密的言辞来说明自己与阿尼西母的关系(10-14节)。他将阿尼西母与腓利门拉了进来,将彼此连结在一起,就像是基督,将自己与受害者和罪人连结在一起,因此成就了和平。也就是说,这种“交换”的方式,所达到的和好目标,正是福音内涵的实践。通过谦卑、饶恕、和好来建立教会。那么,两人之间的成就,就是教会的成就;透过“交换”这团契的内涵,来落实基督徒的美德。
思考问题
唐慕华指出:今天教会被自恋文化所侵蚀,她说假如要胜过自恋,其中一个办法就是,邀请每一个基督徒稳定地委身于一个以耶稣基督为中心的群体里。因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是自给自足,而是一种互换的生命,不是独立自主,而是互相依赖,一边付出一边接纳别人。我们需要别人的帮助,也需要帮助别人,在需要别人的时候帮助了自己。
强壮的人服侍软弱的人,不过,软弱的人也服侍强壮的人。不管你自我感觉多么卑微、不好;也不管你自我感觉多么好,你来吧,加入教会每次的崇拜!你的每次准时到来,每次在祷告会中参与、在小组中出现、在其它服侍上参与,带给别人的是多么大的安慰。
你付出,你也得到;别人需要你,你也需要别人;教会需要你,你也需要教会;你既不需要因自己有什么缺陷而自卑;也不需因自己的不凡而自傲!这就是成熟生命的体现——在互换中不断成长的生命。
今天,保罗、阿尼西母与腓利门,使你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