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2023年将临期2 | 持定盼望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878天前 | 406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3年将临期2 | 持定盼望
赛11:1-10


讲道:(请点击以下音频按钮收听录音)

2022年12月4日主日讲道(上篇)

2022年12月4日主日讲道(中篇)

2022年12月4日主日讲道(下篇)


经文:《以赛亚书》11:1-10(和合本)


1 从耶西的本(原文是丕)必发一条;从他根生的枝子必结果实。

2 耶和华的灵必住在他身上,就是使他有智慧和聪明的灵,谋略和能力的灵,知识和敬畏耶和华的灵。

3 他必以敬畏耶和华为乐;行审判不凭眼见,断是非也不凭耳闻;

4 却要以公义审判贫穷人,以正直判断世上的谦卑人,以口中的杖击打世界,以嘴里的气杀戮恶人。

5 公义必当他的腰带;信实必当他胁下的带子。

6 豺狼必与绵羊羔同居,豹子与山羊羔同卧;少壮狮子与牛犊并肥畜同群;小孩子要牵引它们。

7 牛必与熊同食;牛犊必与小熊同卧;狮子必吃草,与牛一样。

8 吃奶的孩子必玩耍在虺蛇的洞口;断奶的婴儿必按手在毒蛇的穴上。

9 在我圣山的遍处,这一切都不伤人,不害物;因为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

10 到那日,耶西的根立作万民的大旗;外邦人必寻求他,他安息之所大有荣耀。


2023年将临期 2 | 持定盼望

《以赛亚书》11:1-10


序言


一个备受外敌侵略蹂躏,君王无能,国中权贵只顾自己的安危和利益,而百姓则深陷在拜偶像的罪恶中而看不到希望的信奉耶和华的国家,面临偶像国度的侵略,甚至有亡国灭种的危机。在这个毫无希望的境况下,百姓拜偶像的行为愈发严重,或许是因为他们看到,他们的邻邦,他们的敌人都是拜偶像的,都比他们强大。他们也希望,通过敬拜外邦的神明,来摆脱所面临的内忧外患的危机。


以赛亚,这位耶路撒冷的精神领袖,则发出另类的声音,他预告在不久的将来,他们的神——耶和华,要赐给他们一位好的领导,这位领导,要带领他们走出悲惨黑暗的现实(9:1-7),他要挽回耶和华的怒气,使耶和华借助外敌亚述入侵的悲剧,不会发生(9:8-10:34节)。


这位领袖名字叫“以马内利”(7:10-16),他有耶和华的灵同在,他首先要处理的是:审判“拜偶像、行邪术、交鬼”之人。不过,我们需要知道,对犹大而言,被审判,死亡的结局,不是必须的。因为先知发预言的目的,很多时候是希望他预测的事件不会发生,这样他就成功了!他预告耶路撒冷将面临灾难,因为灾难的起因是拜偶像,他希望透过这些灾难的预告,使他的听众能够回转,离弃拜偶像的行为。这样,预测的灾难就不会发生了。


在十一章,先知详述神的百姓,这个如同被斧头砍伐、被火烧毁的树林,如何得到新生,彻底从亚哈斯这位不信的王所带来的悲剧中,反转过来的经过。


以赛亚说,是通过耶西的后代来实现复兴,这位是与前面所说的“以马内利”同属一类的君王,他自己也像是一个被砍伐的树,只剩下了树墩子,但这个树墩子要长出新苗来,还要繁殖,并开花结果(1节),这是十章审判信息的逆转,在六章13节,将犹大比作一棵砍伐下来的树,只剩树墩,在这里,树墩已生出嫩芽。



这位由耶西的后代而出的君王,他作王治理有两个特色,他也带来一个新的成果:


第一 | 他仰赖耶和华的灵来治理(2节)


这位苗裔不像亚哈斯,想靠自己的政策保护自己,结果却与先知所提供的福祉相对抗。他也不像乌西雅,乌西雅励志图强,努力服侍百姓,成就了许多令人值得尊敬的丰功伟绩,突然,有一天,他变得心高气傲,想私自控制圣殿的崇拜,因此犯了大恶。这是暴力、充满了亵渎。这位愚昧的君王,被主审判,得了大麻风,终身不得在公众场合出现,更不能到圣殿履行宗教责任。


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恶会突然临到这位英明有能力的君王。罪恶本来就是一个迷,难以让人捉摸,就好像我们不能明白,为什么犹大会突然出卖与他朝夕相处的老师。而我们会有相似的经历,很多时候,刚刚敬拜完上帝,或在路上,或回到家中,突然对人大发雷霆。


但这位耶西的苗裔,他要以“智慧”、“聪明”、“谋略”、“能力”、“知识”和“敬畏耶和华”,来治理他的百姓。


在犹太人的文化中,智慧往往与愚昧相对,愚昧不单指的是智商上的问题,更多是指这人品行和灵性上出了问题。这位耶西的苗裔,则有真智慧和真敬虔,不同于以色列历世历代的王,他们缺乏真正的智慧,并没有将取悦神、尊崇神作为作王的模式(2节);他们靠的是权力来治理国家。


我们不会忘记,智慧这个词在犹太人传统中的地位,在他们熟悉的箴言中,将智慧比作是与耶和华同在的女皇,在耶和华创造世界的时候,就作了耶和华的参谋(参箴8::22-31)。也就是说,这位耶西的后代,他代表耶和华来治理百姓,要将耶和华赋予以色列君王的使命实现,使百姓不再沉迷于偶像崇拜的愚昧之中。


具有真智慧和真敬虔的耶西的苗裔,也是新的君王


第二 | 他凭公义来判断(3-5节)


因为这位君王有真智慧和真敬畏,所以,他在执行审判人、判断事之时,并不偏袒有钱有势的人,他绝对不看情面,不图利益,行事的目的完全是为了讨神的喜悦(3节)。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来明白这位君王的行事风格:在香港中环皇后像广场东面的立法局大楼(最高法院),在它的正门廊柱前,立有希腊法律与正义女神泰美西神像,这个神像,双目用乌布遮蒙,左手持天平、右手持长剑。蒙眼不是失明,是自我约束,避免受外界的影像而扰乱了理智。左手的天平代表着公平,用它来衡量每个人应得的东西,不能多也不能少,衡量的标准是要看诉讼双方提出的证据,哪一方的证据充分就胜诉;哪一方的证据不足就败诉。长剑象征着力量和权力,用来对付那些社会正义和秩序的破坏者。以此来象征香港立法局的信念:法律对不同种族、阶级、性别和贫者富人,都一视同仁、公平对待。


这位新的君王,将要复兴大卫的国度。在这位君王治理下,贫穷人、谦卑人在财主面前,不必低人一等;而恶人与仗势欺人或以权谋私的人,也难逃罪责(4节)。在审判的时候,他不必使用刑具,全凭口中的话语,就能断定是非。意味着他的能力超然,不需要动用令人害怕的刑罚。公平与公义将是他统治的特征,也就是他生活的中心,这是大卫王朝所没有的;他也不像世界上大部分的君王和官长,讲得无比动听,其实都是为了自己的权力和利益(5节)。


第三 | 他带来和平的成果(6-10节)


这位新的君王,也将止息冤仇,带来和平。先知极富想象力地比喻,在他的治理下,所带来的整个受造界的和谐(6-9节)。


上图:美国贵格会爱德华·希克斯(Edward Hicks,1780-1849年)绘制的62个版本《和平国度 The Peaceable Kingdom 》油画之一


不但是犹大,万民都要认识以色列的神耶和华。在他的和平统治之下,万物都要恢复起初被造的样式;世界,要因他有个全新的开始,真正的国泰民安,万物兴盛,所有的受造物,所有的种族和人民和平共存、共处的愿景得到了落实。就连狮子,这个凶狠残忍的猛兽,也改变了它的本性,变得温顺起来,软弱的小孩子都可以跟它玩耍,而不受伤害。虺蛇,也不再有毒性,也改变了诡诈的天性,变得善良。在自然界中,凡是摧毁的力量,都失去了,包括海洋,这个在近东文化里,是邪恶的代表,也变成了认识耶和华的记号;宇宙万物,没有一处不被人认出来,这是耶和华的记号。世界上再也不存在,类如乌西雅和亚哈斯时期的光景——人们表面在敬拜耶和华,其实是在敬拜金银、石头的偶像,与他们的造物主之间的关系,十分陌生。


如今,因着耶西苗裔的领导,不但以色列人,就连外邦人,与耶和华的关系,也变得亲密起来(9-10节)。


这里所描述的图画,最后成为约翰的启示录对耶稣基督所成就的新天新地的蓝本。



 

回应 | 持守盼望


从两方面来回应这段充满盼望的经文:


1、该如何理解这个预言?


第一方面是关于诠释方面的:1948年以色列的复国,不是圣经预言的必然性结果。宇宙性的复和,才是先知性经文的远象。


今天来谈一点,关于这里复兴的经文(包括先知书其它相关看似指向以色列国度复兴的经文),是否与1948年以色列的复国有关呢?现在大部分的旧约学者,不认为彼此间有关联。


我们必须看到,先知所说的景象,是指会在大卫的后裔身上,即亚哈斯的儿子希西家身上实现。不过,经文还在指向更远的时候,这正是马太会用来指向耶稣的原因(太1:22-23);最终会在基督再临的时刻,得到完全的实现。也就是说,在亚哈斯时期的经文(赛1-39章),有着多重的意义,既针对当时的处境,又指向更遥远的未来,哪怕那个未来,是先知未曾熟悉的。


在耶稣升天之前,与门徒的一段很重要的谈话中,我们看到:耶稣将以色列的复兴,指向一个“既是当下的现实,又是非常遥远的未来”——以祂死里复活所成就的和平为基本特色的以色列国度,这点与以赛亚这里所说的是一致的。当门徒问祂:祂现在就要复兴以色列国吗?祂说:不是!复兴以色列国的任务,要交给他们;但他们必须改变!改变对以色列国度的定义,改变复兴的办法。因以色列国,如今不再是仅仅停留在以色列十二个支派这种民族性的国家,而是从耶路撒冷,到犹大全地、撒玛利亚,这些传统的地域,直到地极,所包含的是所有种族和所有国家的人民。这些区域的人民,只要听了使徒关于耶稣死里复活的见证,而归向这位来自以色列的主,成为祂的子民,就进入了新的以色列国。


那么,1948年以色列的复国,与以赛亚先知在这里所描述的愿景,关系不大,耶稣基督并没有打算复兴一个民族性的以色列国。祂所要复兴的,是一个更大的世界,一个以和平为基本特征的国度。一个所有的种族和平共处、所有的受造物和平共处的世界,这是1948年恢复的以色列国所不具备的。所以,基督徒,不应该将1948年以色列复国,与旧约对以色列的应许,和新约对耶稣再临的预告建立关系。以色列的复国,就是一个属于民族性的主权国家的恢复,与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的应许没有必然性。


神所要恢复的以色列,是一个崭新的,包括全球的世界,是和平的世界。正如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神学研究学院(Candler School of神学)的布伦特·斯特朗(Brent Strawn)说的:


“圣经的主要关怀是上帝在整个世界上的“和平”(shalom):人类和非人类的,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这包括了人类城邦的所有方面,也包括政治,包括了整个受造物,因此,在这个原始的“关注”之外,什么都没有留下。”


2、该如何活在这个世界里?


第二点,是关于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思维来看世界,怎样的态度活在这个世界?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人看到了令人不安的现实,会在其中感到焦虑与无望。那么,基督徒可以从今天所阅读的经文中,获取怎样的思维,来回应这个令人绝望的世界呢?


我们看到,当时的犹大社会充满不公,拜偶像成风,强权压制无助的弱者,亚述这个世界的霸主,又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令人沮丧。对于一般的民众而言,活得非常痛苦与绝望,而先知励志图强,不断宣告耶和华对犹大这个国家和这个世界最终的心意。


这就意味着,我们既要看到现实的残酷,但不能绝望,反而要带着盼望活着!是的,邪恶是真实存在的,邪恶也会毁坏许多美好的东西,伤害许多无辜的人。但我们必须看到,上帝并没有放弃这个世界,当然,也没有放弃中国。到今天为止,新疆,仍然有很多人好好地活着,我们很多的亲人、朋友,也还好好的活着。恶是真实的存在,但恩典更是真实地存在。


所以,我们需要带着盼望活在现今——尽管现在的处境令人不安、甚至恐惧,尤其是在高压的统治下,人人心中产生无望的情绪。但我们是一群有着未来的神的百姓,我们不但在基督里,罪恶得到赦免,也期望万物得到上帝的更新而变化——我们期望上帝持续不断,用恩典不断行动的工作,早日成就整个宇宙性的改变。也就是说,基督徒不能将信仰简化为——个人与神的关系,尤其是将它当做灵魂得救的“注册商标”。其实,全地恢复和平——在基督的复活所带来的医治和复兴,才是整本圣经启示的终点。所以,我们的眼光要长远一点,要用恩典来看世界,先不讲新闻媒体(官方、自媒体、国内的、国外的)都有它的局限性,哪怕他们能够较为全面、较为客观地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有不少别有用心的人不断制造谣言)。但他们也不会、也没有能力,用恩典来看待这世界。肉眼所见的世界,他们都没法完全看清,更何况肉眼看不见的恩典世界,他们更是看不到。然而,这正是基督徒所具备的能力,这个能力是别人不具备的。基督徒知道世界伏在恶者的手中,但更应该知道,基督的恩典已经进入这个恶者的世界,并且,神正在不断地用行动来改变这个罪恶的世界。


那么,当我们看见恶的时候,是否意味着我们要变成视若不见的犬儒主义者呢?不是,我们需要为此事而愤怒、悲伤、难过。所有的中庸的思想,都不是基督徒需要采纳的。我们应该为公义而努力,要贡献我们的力量,来改革这个世界,但我们不是“暴力的革命者”。我们要为正义而发声,但我们必须采用正确的模式,我们要将正义和爱,融进我们的祷告中,尤其是哀叹的祷告中。假如我们看见恶,而采取暴力的方式,就等于我们容许用恶的方式来解决恶,这样根本无法消灭恶。恶,只能用基督的牺牲所带来的饶恕和恩典去解决。所以,我们需要将对恶行的愤怒融进祷告中,这样,我们的愤怒、我们的痛苦,就不至于那么愤怒、那么痛苦了。因为,在祷告中,我们必然经历主的安慰。所以,很多时候,基督徒的祷告,就是公义的行动,就是进入上帝行动中的行动。


所以这种盼望的思维,应该是我们的立身之本。记得20年前,我去山西一个农村教课,教完课后,接待的弟兄把我送到他们所在的地级市的一个中老年弟兄的住处。为何不说是弟兄的家呢?因为,这位弟兄所住的是一个电力局的公共厕所里分隔出来的一个房子。这位弟兄和他的妻子,是电力局的清洁工。


我与他们交流了起来,我问他们:“你在这个单位给他们打扫卫生,会经常碰到一些瞧不起你们的人吗?”这对夫妇说:“还是会有人对我们态度不好,瞧不起我们”。我问:“那么,你们会觉得被侮辱了吗?会觉得低人一等吗?”他们回答说:“那倒没有!因为我们不像他们,我们活得有盼望!”


这对中老年夫妇留给我非常深的印象:他们是以基督所建立的未来,在今天的生活环境里活出盼望的人,他们应该是所有基督徒该有的模样。







代祷事项:


1、主啊,祢的牺牲是为给世界带来和平,然而世人仍然因着自己的贪婪和野心发动战争,我们恳求祢在各个国家的执政掌权者心中动工,止息俄乌战争,刑罚恶人,拯救战火中的百姓,安慰破碎的家庭。


2、为教会祈求,在这个混乱和绝望的社会中,愿主帮助神在中国的众儿女,能够坚定信仰,因为知道主仍在我们国家掌权,在黑暗与混乱中活出有盼望的人生,也能将从主而来的盼望传给绝望的人,成为在黑暗时代中的灯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