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2年11月16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897天前 | 397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你们当称颂耶和华
2. 每日经文 | 摩6章-保障尽失
3. 今日默想 | 愚妄和傲慢的灾祸
4. 每日加量 | 路1章-救赎者的起源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1月16日 | 你们当称颂耶和华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三十四篇


1  耶和华的仆人,夜间站在耶和华殿中的,

    你们当称颂耶和华。

2  你们当向圣所举手,

    称颂耶和华。


3  愿造天地的耶和华,

    从锡安赐福给你们。

 

省思:

人们来到敬拜的圣所,

听见这样的呼召:

“你们快来称颂主!”

是否有些人忘了自己为何而来,

竟在这里进行社交、交易?

另有些人或认为来教会就已达到目的,

便坐等其他人去完成敬拜的程序?

这诗歌却指出特为此来的敬拜福分。

 

祷告:

“我心灵要称颂永生神,

召回游荡在外的思绪,

凝聚起我内心各种力量,

一起敬拜……

愿全地都颂赞祂的能力,

愿世人都推崇祂的恩慈,

外邦人与犹太人一起携手敬拜。”

(Isaac Watts, “Bless, O My Soul! The Living God”)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阿摩司书第六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阿摩司书》第6章|保障尽失


阿摩司要对本书的一个大段落(3章1节至6章14节)作出总结,焦点是对撒玛利亚富人的谴责,因他们不听从雅威藉先知对他们的劝诫和责备,甚至藐视先知的预言。他们因眼前的荣华富贵,失去危机意识,完全罔顾犯罪作恶带来的恶果。先知说,他们的一切保障都将失去!


主前八世纪,耶罗波安二世统治北国时,南国由英明、能干的乌西雅统治。二人所控制的领土,与所罗门时代相等,在国际上也颇有地位,北国贸易繁盛,社会富庶。百姓因而建立了一种错误的安全感,以为国家不会有经济危机,也不会受到外敌侵犯。就在歌舞升平时,先知阿摩司向他们唱起了哀歌:“在锡安和撒玛利亚山安逸无虑的,有祸了!”(1节下)。


他们有祸了!先知还叫他们往甲尼、哈马和迦特去察看(2节)。哈马曾在耶罗波安二世时期被攻取(王下14:25),迦特则是非利士的五大城之一,这两个地方都比不上以色列那些繁华的城市。但先知说,以色列的祸患必快来,他们的城市要被掠夺,败落得比不上甲尼、哈马和迦特这些地方,灾殃要临到他们了。那些“躺卧在象牙床上……吃群中的羊羔……弹琴鼓瑟唱消闲的歌曲,为自己制造乐器……以大碗喝酒,用上等的油抹身”这样的日子,很快就要结束了(4-6节)。


他们以前“不为约瑟的苦难担忧”[1](6节下)。意思是:他们只顾享乐,不顾念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但如今,他们正在享受宴乐时,敌人突然要来掳掠他们(7节)。


这信息可靠,因是主雅威自我发誓所决定的(8、14节)。雅威要采取一系列的行动来审判他们:


祂要将领袖所住的房屋交给敌人(8节),这些贵族都要被敌军掳掠(14节)。


敌人进城后,打、砸、抢、烧、杀,甚至把房屋都摧毁了(8节),带给以色列人极大的悲剧。以一个十人的家庭为例,在战争中,他们都要死亡。仅存的个别人,他们也不敢提雅威的名,生怕提了雅威的名,带来更大的灾难(9-10节)。


如今,以色列全境“从哈马口直到亚拉巴的河”都失陷了,百姓被掳到外邦,无一幸免(14节)。


以色列为何会遭遇灭顶之灾呢?先知说,他们罔顾审判的信息,不但不悬崖勒马,反而像是在崖石上策马奔跑的人(12节),如此愚妄和傲慢,怎能逃罪?他们也偏爱虚浮的事,自吹自擂,认为自己的力量和成就,就是自己和国家的保障(13节)。然而,在审判之日,他们所夸耀的保障,将要完全落空。敌人将攻占他们的全境,他们要被掳到别国去(14节)。


03

今日默想


以色列因为国家的强大,对自我生活的追求,而完全罔顾先知的警告。今日,你会容许自己的心,被各样看似合情合理的东西,或自我的梦想占据,以致听不见神的话和圣灵微弱的声音吗?你觉得怎样才能改变自己这种状况




[1] 北国以色列往往用以法莲来作代表,以法莲是约瑟的儿子。也就是说,北国就是约瑟的后裔。约瑟的苦难指的就是以色列国中的苦难。



04

每日加量 

路加福音 第一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路加福音》第1章 | 救赎者的起源



与其他福音书相比,路加最引人瞩目的是有关耶稣出生(作为救赎者的起源)的叙述(一至二章),篇幅颇长的“旅程记载”(9:51-19:48),以及不断对边缘人群及受压者的关心;还有与《使徒行传》有密切的关系(参路1:1-4;徒1:1-2)。


在第一世纪那充满冲突的地中海世界,路加福音与使徒行传一再坚持说:“上主子民”的历史年表,必须经过耶稣及门徒,所有的“祭司地位和宗教身份”都得重新界定!


其信息主要围绕救恩的起源、范围及如何实现而展开,焦点则是教训世人,要关注教会作为上主子民团体之历史和工作,并邀请人参与到上主的救赎工程。这救赎工程是以耶稣被圣灵膏抹的事工得以成就(3:21-22,4:18-19);以及在使徒行传中以圣灵的降临,加添力量于门徒(2:4-44)得到延续。


这使命的基础就是正确诠释圣经(24:45),传讲上主远古以来的旨意,哪怕是需要对圣经作出崭新的解读。而耶稣的出生与最后复活、升天、雪冤,正是将这目的显出来。这同时也矫正门徒,因为他们的上主观和世界观十分保守,未能把耶稣作为弥赛亚的身份与祂罪犯般的苦难结合起来。


一开篇,路加以整个生命被改变的团体(我们),被称为“提阿非罗”为写信的对象,这个称呼指的就是希罗文化以及相应的主流人群。他告诉他们,下面所叙述的事件,是完全可靠的。他的作品,也完全可以放在当时主流文化/传记行列当中,他那优雅的希腊文也正是为这目的。


外,路加对耶稣出生的叙述,给人“圣经”的感觉,这种由序言——优雅的希腊(精英)文化,突然进入加利利小镇、一个不为人知的祭司撒迦利亚和他的妻子以利沙伯——一个小村姑的挣扎。这种“希罗——以色列”的双重特色,通过欢庆的气氛,来表达上主的爱。不但向以色列,也向全人类涌流出来——通过耶稣的出生而实现。这与第一世纪充满争斗的地中海,是多么大的一个反差。


每日默想:


路加给人一种“圣经”的感觉,给你什么样的提醒,开始与他同行的救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