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请点击以下音频按钮收听录音)
2022年11月6日主日讲道(上篇)
2022年11月6日主日讲道(中篇)
2022年11月6日主日讲道(下篇)
经文:《彼得前书》3:1-7(和合本)
↑↓上下滑动预览经文
3:1 你們作妻子的要順服自己的丈夫;這樣,若有不信從道理的丈夫,他們雖然不聽道,也可以因妻子的品行被感化過來;
3:2 這正是因看見你們有貞潔的品行和敬畏的心。
3:3 你們不要以外面的辮頭髮,戴金飾,穿美衣為妝飾,
3:4 只要以裡面存著長久溫柔、安靜的心為妝飾;這在 神面前是極寶貴的。
3:5 因為古時仰賴 神的聖潔婦人正是以此為妝飾,順服自己的丈夫,
3:6 就如撒拉聽從亞伯拉罕,稱他為主。你們若行善,不因恐嚇而害怕,便是撒拉的女兒了。
3:7 你們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原文是知識)和妻子同住;因她比你軟弱(比你軟弱:原文作是軟弱的器皿),與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她。這樣,便叫你們的禱告沒有阻礙。
序言:圣洁生命如何反映在家中?
在世界的文化里,许多国家的治国纲领中,都在表达一些看似宏伟的蓝图,却很少涉及男女爱情、家庭生活的话题。因为世界主流人群会认为,干大事的,必然要将这些个人的、私人的放下来。
然而,彼得不认为看似微不足道的家庭生活,对见证基督的福音不重要!反而,他认为,与世界有别的圣洁生命,也可以透过男欢女爱呈现出来,神国的建造,也反映在家庭生活中。甚至,男欢女爱、家庭生活,就是神国的内容。生活就是信仰,信仰就是生活。爱情就是灵性,家庭生活就是敬拜的生活。
那么,如何将这种有别于帝国的生命,反映在男女婚姻上呢?在抵挡基督信仰的世界里,体现圣洁生命的有效对策是什么呢?彼得认为:作妻子的要追求品格至上!敬畏至上!而丈夫呢?则要以敬重与爱护的态度来对待妻子。
一|品行第一,敬畏第一(1-6节)
彼得首先劝导做妻子的姊妹,尤其针对丈夫未信主的姊妹,对丈夫要温顺,要追求内在美:品行第一,敬畏第一。
彼得在这里用了“顺服”这个词,来劝导。这个词是用在教会对基督的态度上的(1:14),保罗也是这样来劝导做妻子的姊妹。如同他劝导信徒在面对帝国制度时一样——要他们顺服一切的制度,目的是为了使福音不被人误解(2:13)。
显然,彼得没有叫信徒认同帝国的一切制度!更没有叫他们顺服违背信仰的那些罪恶体制,他自己在面对大祭司时,也说——听从你们,而不听从神,这在神面前是否合适?(徒4:19)。
在教会历史和世界大部分的父权文化中,男人一直处于支配地位,我们必须承认,妇女们在其中受了很多的伤害,甚至,教会也滥用这段经文,以无条件顺服的要求,来压制女性。其实,彼得所讲的顺服,有他的时代特征和神学内涵,并不是让当时的妇女无条件顺从的意思。
我们先来看他的讲话对象——小亚细亚教会的妇女,并不是犹太人,也不是明清时期的中国人。那些地方的妇女,其实有较自由的身份,“妇女可参与私人买卖,也会在公共机构里任职,有的也在不同宗教团体扮演重要角色”[1]。“尤其是罗马社会,容许妇女有更多财产方面的权力,在离婚上有更大的影响力,也鼓励她们多受教育”[2]。也就是说:彼得的对象,并不是一群毫无社会地位,完全属于男人附属品的女性,反倒是与丈夫一样有着差不多平等地位的女性,尽管并不是完全的平等。
在这样的社会情形之下,彼得劝导姊妹,要顺服丈夫!这里的顺服,并不是百依百顺的意思,并不是丈夫说什么,做妻子的不能有任何异议,都得听从。
在这里,做妻子的要顺服丈夫,包括前面劝导仆人要顺服主人,也是同样的目的:希望他们能够领会到——尽管他们信了耶稣,在神眼中的身份和地位提升了,甚至提升到与主人一样的地位——在神眼中人人平等!但做仆人的基督徒千万不可从原先的受气包心理状况,而转变为——感觉有人撑腰了!而变得不顺从。反而,要像基督一样——为了顺服父神的旨意,而“顺从”地上的制度——被处死在十字架上,这样使我们的罪得以被祂担当(参2:21-24)。
做妻子的也应该如此,尽管与丈夫是平等的,但为了使那些不了解基督信仰,不信主的丈夫,可以得到福音的好处,而应该有“忍辱负重”的心,对丈夫的一些无理要求,作些适当妥协:为了使丈夫能得到属灵的好处,自己受点委屈和误解,难道不是应该的吗?就像基督不也为了我们得到好处,而受尽凌辱和折磨吗?
但这种顺从,并不是要她们在信仰上作妥协,反倒,在信仰上,要认真追求——彼得用敬畏来形容这种圣洁的追求。因为,只有敬畏主,姊妹的品行,才能有效地被陶造。追求敬虔与品行,本身是一回事,越是敬虔,品行也就越能反映出来,也越有能力“顺从”自己不信主的丈夫。最后,促使丈夫能发现妻子身上的宝贵,而被感化过来。用现在的话来讲——对丈夫忠贞的爱,和对主敬畏的心,一定会结出“福音的果子”——使丈夫被妻子的这种忠贞和敬畏的品行而感化,最终蒙恩得救。
彼得为了更具体直观的教导什么是——对丈夫忠贞的爱,和敬畏主的心,他举了一个例子——关于在穿戴上如何反映!
在帝国中,女性风行时尚美!她们靠做头发、戴首饰、穿美衣,来吸引丈夫的心。当然,彼得并不是叫姊妹们不能有任何的装饰和打扮,他肯定不会僵化和教条到这等地步。他只是在劝导,做妻子的,要有更高的追求;不要跟风!流行的时尚美,并不像众人所说的那么有价值。他要求基督徒妻子,要看重神所看为美的——温柔安静!
这里的温柔,与顺服的意思差不多,与马太福音五章5节、二十一章5节里的意思一致,是耶稣用来形容进入天国的人的那种生命特质,也是祂自身的写照,是指放弃强势力量的人。在这里,显然是指,妻子为了在家中效法耶稣基督,而放弃自己在丈夫面前该有的“权利”。安静的心直接翻译就是:安静而有条理。彼得引用这个词来作为妻子的“饰品”。意思是,妻子要追求、要彰显对信仰的专注。一个人安静而有条理,肯定是在专注一项事情。就好像以色列人始祖母撒拉,她一生专注一件事:为亚伯拉罕的呼召而活。彼得认为,在撒拉身上,折射出一种出奇的美——圣洁生命的美。
小结:
需要提醒的是:我们不要以为彼得要姊妹排斥一切的物质追求,只追求精神性的东西。我们千万不可将这些话,直接对应在现今的社会现实中,看到姊妹们穿金戴银,衣着时尚,就把它当做是不敬虔之举。其实,彼得是希望姊妹们能懂得一个现实——在上帝国度里,有着另外一套更高的美学标准——善行与敬虔!他鼓励姊妹们去追求更高的美!
美好的品格之美,比黄金饰品更美。在丈夫面前,需不需要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点,相对次要。因为美貌,不会使丈夫信主;但美好的品行则会感化丈夫,那些时尚美不能把丈夫带到神的面前,只有在信仰上的敬虔,才能使丈夫蒙恩。所以,姊妹们要以带领家中不信的丈夫归主为使命,而不是靠美貌和时尚来取悦丈夫。
如前面所说,妻子顺服丈夫,不是指“活在丈夫的命令下”,做一个百依百顺的人。比如,一个基督徒嫁给不信主的丈夫,她显然不应该为了顺服丈夫,而否认主,或拒绝与基督徒交往,这样做,事实上是把丈夫与主等同了起来。也就是说,彼得教导的重点是:女性要“为福音而活”,如果一个基督徒女性,有违她的婚约,会使她的丈夫,对福音产生错误的印象,这就是她的失败。彼得希望基督徒女性在家中,能因品行和敬虔,赢得丈夫的信任,而接受福音。
二|爱护第一,敬重第一(7节)
那男人大丈夫呢?彼得也劝导他们,要活出有别于世界风尚的生命形态。在罗马世界里,一个成功的男人,和现在的一些名流差不多,不会看重“家庭生活”。成功人士大致都会夜不归宿——因为他们都在干“大事”。而彼得认为,家庭生活就是神国的内容,常常回家陪妻子,就是干大事。甚至彼得所用的“同住”这个词,就是亚当与夏娃“同房”这个词。直接一点说——做丈夫的,要常常满足妻子在生理上的需要。
另外,丈夫也要满足妻子心灵上的需要,因妻子是软弱的器皿,意思是,妻子很需要丈夫在爱情上的体贴和关怀。尽管在成功的男人世界,往往不会以体贴妻子为荣,反而会以有多少风流韵事来夸耀。而基督徒丈夫,要看到,妻子会因丈夫常常不在家,变得多疑与不信任,而失去安全感——这是女性的软弱。所以,丈夫要多加爱护,敬重妻子,并以负责任的态度持家,以此来提升妻子的社会地位。尽管帝国不兴这一套,那些男人经常认为,风月女子才懂“爱情”,才会带给男人快乐。但是作为基督徒的丈夫,却要与妻子一同体验在主里蒙恩的喜乐,这是在主面前看为宝贵的。
彼得还作了延伸:做丈夫的,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满足妻子的需要,这样的态度和行为,会被神升华!他举例来说:使祷告无拦阻,蒙神垂听。因为丈夫与妻子之间的关系,反映的就是与神之间的关系。一个与妻子亲密的人,被神悦纳。
小结:
韦尔斯(Samuel Wells)称:婚姻是礼物,是男女双方领受上帝的恩典,践行成为相互依赖的场所。马丁路德也类似地说:婚姻是德行的学校。看来,无论对妻子,还是丈夫,都不应该将婚姻当作是满足自私的需要,而应该把它当作是落实神国的实践。神看重一个男人对妻子的忠贞,过于一切的成就。要把平淡的日常生活,当作是神圣的敬拜生活;要把夫妻之间的鱼水之欢,及平时的相处,当作是灵性的操练。
回应|对夫妻之道的一些回应
1、夫妻都需要学习努力明白对方
彼得劝导作丈夫的需要了解妻子,反过来,妻子也需要主动地了解丈夫,这不是了解丈夫的私房钱有多少,妻子有多少首饰的问题。无论是男女,都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改变,所以夫妻双方,都要长年的学习,努力明白对方——包括明白对方的软弱和需要等。
作为丈夫,首先需要明白妻子的愿望:
她希望丈夫能爱她。尽管许多女性,尤其在年轻的时候,在与别人谈论的时候,都会说,她喜欢某个明星、某个成功男士,某个帅哥。而一旦关起门之后,这些都将烟消云散,她只希望自己的丈夫明白她、爱她,知道她的需要。希望丈夫能将她看作是第一位!
作为妻子,她希望丈夫是受人尊重的人,在社会上,不但工作能力强,在公共场所表现出来有教养,做人正直!这些在公共场合表现出来的特质,也希望在家里一样表现。
作为基督徒妻子,更是希望丈夫敬虔爱主,信仰认真,因为这样能使家庭蒙福。
2、女性仍然是弱势的群体
我们必须知道的是,在彼得时期的女性,虽然有了相对自由,也有了一点的社会地位。但总的而言,仍然是低于男性的。就在今天,时隔2000年之久,在今天的世界,大部分的国家,女性与小孩一样,仍然是弱势群体。很多国家,女性仍然是被压制的。仅在美国,对女性应该是比较尊重的国家,在十多年前,每年就有6万宗强奸案,每年就有300至600万妇女在家里受到某种形式的身体伤害,更别谈,其他对女性没有什么尊重的国家的情况。还有,妇女和老人常常成为被抢劫的对象。
就比如,在21世纪的中国,最近几十年,对女性的侮辱、欺压,我们不能说,我们国家和人们对女性会有多少尊重。江苏铁链女,给我们看到黑市买卖女性,湖南某县城代孕市场,还有唐山在夜市被打的女人等等,都很难说我们国家对女性会有多少的尊重。
又如30年前所推行的计划生育,将国家兴旺的责任,落在女人该不该生育上面,今天的做法反过来了!鼓励生两胎、三胎。这个政策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借助女性的身体制造更多的效益,将女人的身体当做国计民生的机器,这完全是不尊重女性的政策。因为,生育完全是夫妻之间爱的结晶,照顾孩子是表现了夫妻之间舍己牺牲的爱。然而,当权者则把生育当做是一项国策,把女性的身体当做是生产力,为了制造更多的效益。
包括当时许多类如“妇女能顶半边天”这类的宣传口号,将妇女当做像男人一样具有生产力,都是将女性的性别特征抹杀,以一种为国家创造效益的生产力的思想,来看待她们,都是对女性的极其不尊重。
所以,作为男性基督徒,在家里、在工作岗位,在社会每一个角落,如何尊重女性都不为过,都是应该的。在家庭中,更不应该以威胁方式来对待妻子。而虐待女性,在道德上是可耻的。我作为一名丈夫,我不敢说,对女性、对妻子有多么的尊重,我是罪人,难免会受到世界文化的影响。这样的提醒和反省,也一样适合与我。我常常祷告的是——求主加添力量给我,使我能爱我的妻子和我的两个女儿,学习怎样为她们付出,使她们过得更好一点,无论在物质生活和其它方面。虽然,我也常常做的不怎么好,也不怎么令她们满意。但这类的想法,确实是我常常有的。
也就是说,作为基督徒男性,不应该太多在意自己的公共形象如何,应该更多在意在家中的形象如何——我们是否努力地为妻子减少担心和负担?是否把她放在第一位?是否看重家庭的建造?包括在经济上,为了使妻子过得比较踏实,而小心管理财务,不让家庭陷入经济危机(除了一些无法预见的灾难之外)。还有,基督徒丈夫与别的女性交往,也要清清白白,免得妻子在心理上失去安全感。因为她本身就比较软弱。
不过,我们必须知道,基督徒丈夫仍然是罪人,在现实中,妻子不能把他太理想化。
[1] 参葛.麦克奈特著,陈永财译:《国际释经应用系列60》(香港:汉语圣经,2004),页170。转引自B W, III,”Women(New Testament),958。
[2] 同上。
代祷事项:
1、为丈夫还不信主的姊妹们祷告,她们在家里会因为信仰不被丈夫理解而受苦,愿主加添姊妹们力量,使她们能够为了丈夫属灵的好处,而忍受误解。愿主安慰、帮助受委屈的姊妹们。
2、为教会中夫妻双方都信主的家庭祷告,愿主帮助双方都能从基督与教会的关系来看待婚姻家庭,因婚姻的关系已被更新,象征着基督与教会的关系,见证着神的荣耀,彼此需要在婚姻中学习顺服与舍己,并能养育、带领神所赐的儿女来认识跟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