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1月7日 | 你要享福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二八篇
1 凡敬畏耶和华、
遵行他道的人,便为有福。
2 你要吃劳碌得来的;
你要享福,事情顺利。
3 你妻子在你的内室,
好像多结果子的葡萄树;
你儿女围绕你的桌子,
好像橄榄栽子。
4 看哪,敬畏耶和华的人,
必要这样蒙福。
5 愿耶和华从锡安赐福给你;
愿你一生一世
看见耶路撒冷的好处;
6 愿你看见你儿女的儿女。
愿平安归于以色列。
省思
每个人都希望享福,
却不是人人都愿意
创造有福的条件。
神提供了有福生活的环境:
祂的法则和临在
即是使我们得享永福的依据。
祷告:
天父,我愿祢的临在
成为我生命中一个自然的部分,
使我一切的行动都出于顺服,
我一切地话语都带着赞美,
我便得享你在耶稣基督里
为我所预备的丰盛。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何西阿书 第十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何西阿书》第14章|没有结束的结束
雅威藉先知何西阿数十年来,对以色列所传讲的审判信息,现在已到了实现的阶段;国际上压碎她的势力四面围绕着以色列,他们只有放弃所有对前途的希望,回到起初的呼召。故此,在这卷控诉之书的结束部分,发出了对他们“归回的邀请”。告诉他们要像走路一般,将人生的方向转移,从前的目光一直是那些迦南神明,那些神明不但不能使他们得到祝福,他们差点连命都没有了。今天,要从跌倒处爬起来,将目光转回到他们的主雅威身上(1节)。
他们首先要洁净自己的嘴,不再称那些神明为神,要向雅威认罪,承认自己移情别恋,承认自己的各种恶行,承认自己以虚假的燔祭取代诚实的心灵。如今,就用诚心的话语来取代虚假的祭物,献上给神(2节)。而且,也要有实际行动,不再投靠亚述和埃及,要放弃倚靠军事力量和国际同盟。如果他们能这样做的话,还可能有希望。要再次承认雅威是他们的父亲,要承认自己是无助、无人收留的孤儿。这样作,或许雅威将对他们再施怜悯(3节)。
被医治的经历或许会再次临到,雅威的怒气也有可能转消(4节);祂或许也会给他们的天地再次赐下丰收的福(5节),整个国家或许会再次繁荣起来(6-7节),整个民族或许将再次得到雅威的顾念(8节)。
那以色列会是智慧人吗?他们能认得雅威的道吗?看来,先知最后所发出的反问与疑问合并在一起,着实发人深省(9节)!
03
今日默想
何西阿书是以未有结论作结束的,也即是说,我们并不能预见,以色列人最后会如何回应先知在1至8节所发出的归回的邀请。
这种没有结论的结束,很像我们现实生活所遭遇的,生活中很少有明确的结论,因生命是捉摸不定,充满混乱的。只有成熟人,才能忍受随时所要面对的情况。假如我们拒绝这种不测的事实,可能就拒绝了最宝贵的东西——以信心探索神在我们生命中所安放的奥秘。这对于倡导凡事都要捷足先登,要控制住局面的现代人来说,确实是一项极大的挑战。
以色列会怎样呢?神又会怎样对待这多变的以色列呢?以色列又会如何回应她的主呢?我们知道,何西阿真的不知道,只给我们看到他的痛苦、他的交托、他的邀请和他的责骂!我们也看到,他一如既往地与那些背叛神的以色列人在一起,继续他的忠诚,继续他那忧郁的信息,继续地朝永远的目的地走去。
你在经历人生的不测之事时,这些能给你提供哪些安慰呢?对于长期参与教会服事的肢体而言,接纳不测,是不是一个宝贵的见解呢?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一三七、一三八篇
137篇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138篇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137-138篇 | 悲喜
137篇与136篇完全相反,136篇铿锵有力、热情高涨。137篇却是一曲《锡安怨》。他们曾在出埃及之时,经历了上主震动列国的一串串大事件,如今,看看他们的惨状......
在尼尼微城西拿基立的宫中,有一幅画,所画的情景是这样的:三个战犯在弹琴,旁边跟着一名武装士兵,与这里经文所描写的相似,苦境被别人拿来成为作乐的素材,更添几分沦落之感(1-3节)。
耶路撒冷(锡安),如今成为他们的笑料!昔日的荣光不再,回忆起被掳时所遭遇的羞辱,他产生了宁为玉碎而不为瓦全的悲愤决心(4-6节)。
于是,他的情感从羞辱转为愤怒,更进一步转化为仇恨报复。他的祷告充满苦毒:但愿这些敌人,福化为祸,但愿那些血淋淋的事实,也落在他们的头上,让报应即刻来临(7-9节)!
令人诧异的是,138篇的语境却完全不同。根据正典的排列,这两首放在一起,其实所描述的处境,或是诗中的目的,也完全相同。这种组合,一定有其原因,或许是意气相连。
诗人在第1、2、4节重复使用“称谢”,他要在公开场合,献上感恩祭,要把救恩的喜讯,向参加大会的会众述说:
他曾勇敢地在诸神面前承认雅威,又谦卑地在雅威面前下拜,因为神的本性——慈爱、诚实及能力远超过神自己所说过的,神不但在大卫呼求的时候垂听他,还加给他力量!(注:诸神不但是指偶像,凡人间有能力者皆有可能被称为神,最普遍的就是君王)。
雅威超过诸神,祂也超越地上的君王(与诸神相对应)。而且,雅威的能力,要使这些对抗的力量,完全成为正面,成为与以色列民一同来称颂雅威的群体(4-6节)。
7至8节所描述的,正好就是4至6节的实现,在形势艰难之时,雅威完全掌握了战争,祂比敌人更强壮。而且,祂已着手成就在诗人身上的计划(关乎我的事)。因此,诗人所说的“神的慈爱”永远长存,在他艰难困苦中,越显得有意义。
每日默想:诸神是套用了异教世界的语言,这样来对应世上的君王,在诗人的祷告中,这些现实中的有能力者,都在雅威的面前称臣,祷告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那么密切,你能举相类似的例子,来说明这两个世界之间密切的关系吗?
▓ 本文插图选自意大利画家 乔治·德·基里科(Giorgio de Chirico 1888-1978)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