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2年10月22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920天前 | 362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我趁天未亮
2. 每日经文 | 但8章-关于暴君的异象
3. 今日默想 | 活出与环境有别的人生
4. 每日加量 | 诗114、115-偶像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0月22日 我趁天未亮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十九篇145-152节

 

145 耶和华啊,我一心呼吁你,

       求你应允我,我必谨守你的律例。

146 我向你呼吁,求你救我,

       我要遵守你的法度。

147 我趁天未亮呼求,

       我仰望了你的言语;

148 我趁夜更未换将眼睁开,

       为要思想你的话语。

149 求你照你的慈爱听我的声音。

       耶和华啊,求你照你的典章将我救活。

150 追求奸恶的人临近了,

       他们远离你的律法。

151 耶和华啊,你与我相近,

       你一切的命令尽都真实。

152 我因学你的法度,

       久已知道是你永远立定的。

 

省思:

“清晨乃属已复活基督的教会”

(参潘霍华的《团契生活》Dietrich Bonhoeffer, Life together,p41)。

从一开始,

基督徒们便彼此鼓励――

将自己每天最初的话语、思维、静默

献给创造的主。

 

祷告:

“太阳每日升起,照亮晨空,

主啊,我们的心也一齐向祢举升……

与众天军一起颂赞圣父、圣子、圣灵,

主啊,我们同声颂赞高举祢!”

(As the Sun Doth Daily Rise”,拉丁文圣诗)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但以理书 第八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但以理书》第8章|关于暴君的异象


这一章的主题与第十章的几乎一致,1至8节所描述的异象中,先出现公绵羊的形象,有两角,其中一角高于另一角,角代表着权力,其中一个的权力高过另外一个【1】。


接着出现的公山羊非常残暴,大有能力,它打败了公绵羊,因此十分自高自大,就在这时,它的角被折断了,意味着他所拥有的权力被击溃了。但很快,在原来的基础上,向天的四方,又长出四个角来,看来他又强大起来了。


在9至12节中,让人看到在四角之中,有一个角长出来,朝南、朝东、朝荣美之地渐渐地强大起来,甚至高耸入云,把天象和星宿都抛落在地。这意味着这个君王,极其强大,他也因此自高自大,目空一切。他来到圣城,毁坏了天上君王的圣所,禁止神的百姓献燔祭。没想到,亵渎至高神的恶人却无往不利。


暴力强盛,打击一切宗教,正是公山羊的特征。20至26节,解释了2至14节的异象,异象的焦点是:公山羊就是希腊帝国,被击败的公绵羊就是波斯帝国。而公山羊的大角就是亚历山大王(9,21节),他死后,帝国被四个将军瓜分(8节),再长的小角(9节),是安提阿古四世,关于这个王亵渎的行径记载在犹太文学《马加比上、下》里【2】。


但以理从一位好像人子的圣者那里,收到的信息是关于“末后的定期”的异象(13-17节),即主前168年,安提阿古四世亵渎圣殿的事件(11节)。


如今,诸帝国的历史被启示出来,目的是要使当时受逼迫的人(圣民)知道,苦难的日子很快就会过去,而那些数字是否有确切的时期,则意义不大,比如(一载、二载、半载)(7:25)、二千三百日(8:26)。这里的意思反倒像是说:时间不会太久!所以要忍耐!持守忠诚!



 


03

今日默想


这几年,教会热衷于讨论:基督徒该不该把孩子送到以无神论为意识形态的学校里?有人说只有开办基督教学校,才是我们子女的唯一出路,这样,子女不仅能远离公立学校系统的世俗人文主义,也能够学习圣经,积极地理解世界。假如没有基督教学校,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家中进行教育。


但以理在异教的教育环境下却获得成功,我们从这个例子来看上述的问题(提示:不要太快、武断地给出答案,或许在子女成长的每个阶段,上述的问题都不会有独一的答案给我们。这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子女、学校系统、父母、教会以及其他更多的因素,就像我们既不能说基督与文化彼此对立,也不能说基督与文化兼容并蓄)。


从这一章我们看到,虽然但以理活在亵渎神的帝国里,他却活出了与帝国的价值观完全相反的人生,你能从中得到启发,尝试性地对孩子的教育,提出一些实际的引导方案,以致孩子的人生与神的故事有关吗?使他们虽然活在受限制的环境里,却活出与环境有别的人生。



【1】这异象是在公元前550年看见的。在11年后,预言开始应验(参9:1):玛代人大利乌取代了巴比伦王伯沙撒。

【2】天主教版本翻译成:《玛加伯上下》。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一一四一一五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114-115篇 | 偶像

 

114这首描述盛大的游行队伍的诗歌,欢欣洋溢在每一行,描述的像是出埃及那个惊天动地的大事,其气势犹如晴空霹雳,震撼山河!


一群寄居异地的人,因着与四周国家语言不通,而被孤立,不!不是孤立,乃是因为彼此所信仰的神不同!他们具有真神子民的国度之尊,是神圣洁与治理的象征。他们如今急速离开异邦(1-2节)!


出埃及记与约书亚记,陈述了以色列这群离开异邦的神的子民,他们所经历的大奇事:在追兵前的惊恐,以及经历岸边的胜利,临近西乃时的战兢,最后“急速”地渡过约旦河。本诗以“急速”的影像,以宏伟亮丽的文笔,描绘造物主与祂地上的官民一同驾到的场景。受造物也竞相疾走,兴奋难抑,洋海与河流仿佛在俯伏下拜,为这位至高的君王开道;大山小山也不再冷淡持重,禁不住欢庆鼓舞起来(3-7节)。


第8节,文锋到此戛然而止!短小精悍,有力道!以磐石变为水池,坚石变为水泉,这种创造的奇迹结尾。


115首的文笔与114篇不同,是用一种重叠句来颂赞神无以伦比的荣耀,和祂对忠心者的赏赐,或许是继114篇激昂的颂赞后,而进入另一种感恩式的敬拜。


偶像是什么?1至8节首先做出这质疑。经历神如此大的拯救,想想埃及、摩押……,因偶像如山,尤其是他们在打仗前,有一系列的拜偶像行为,而偶像只是一场闹剧,有口不能说话;有眼不能看;有耳不能听;有鼻不能闻;有手不能摸;有脚不能行;有喉咙也不能发声。而且造它拜它的,也一样要朽掉。诗人不遗余力地,描绘被列国敬重的“泥巴木头”之神,其间的讽刺不言而喻。


9-11节,诗人连连三次重复呼吁,我们可不能倚靠这些,当倚靠雅威,因为雅威才能给予帮助!


在12-18节,我们看到,诗人的思绪从神的拯救之能(帮助、盾牌),转到祂的赏赐之能。短短一段经文,出现五次“雅威眷顾了”;五次眷顾对应三次呼吁,无论是哪一个团体(12、13a节),无论是怎样的人(13b节),无论哪代(14节)——倘若要兴旺,都需要神笑脸相助,及祂创生的触摸(祂是创造主)。


偶像是什么?拜偶像的结局会是如何?可想而知了!最后,群众回应呼召——哈利路亚!


每日默想:


无论是怎样的人,无论哪代——倘若要兴旺,都需要神笑脸相助,及祂创生的触摸(祂是创造主)。你能有相同的体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