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0月20日 | 眼泪下流成河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十九篇135-136节
119:135 求你用脸光照仆人,
又将你的律例教训我。
119:136 我的眼泪下流成河,
因为他们不守你的律法。
省思:
当基督徒
看见自己周围的人
漠视神,行悖逆神的事,
就感同身受般的痛心,
因为那有违自己所爱的律法,
及爱一切世人的基督。
祷告:
亲爱的神,
求祢顾念我有些朋友――
他们好像不在乎祢的法则、
不理会祢的爱。
我心知祢的真道一直在向他们
发出邀请、指引和关爱。
我为他们的回转、归信代求,
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但以理书 第六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但以理书》第6章|真相在背后!
这一章所记述的但以理被迫害的事,与第三章三个朋友受苦的故事相呼应。如今是波斯王大流士当政,但以理作为前朝元老,继续在取代了巴比伦王国的波斯王朝为官。
大流士算是一位开明的君主,但因奸臣弄权而被蒙骗。因为但以理一日三次向雅威祈祷,触犯了这些奸臣所设计的律例——他们经得王的同意,设计一个律法,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如果一个人,无论他地位多高,只要有保持自身信仰的行动,就要被处死。
结果,他们的“秘密警察”获得了但以理一天三次向自己的神敬拜的信息,密报于王。因他们所设计的律法,使王不能搭救但以理,尽管王十分专横,但他也被手下愚弄了,王已成为无助的人,专横的波斯律法架空了他,使这个好心的王也不能救但以理,尽管他叱咤风云。结果,但以理被放进狮子坑。
这故事与前面的主题一致,神在表面现象背后掌握一切,尽管敌对神和衪百姓的势力看起来很强大,但神会胜过他们!那么,在苦难中的百姓,哪怕像但以理一样,为了持守信仰无法妥协于周边的环境,但神仍会出手相助!控告者为但以理设置陷阱,但最后却自己落入陷阱中,连自己的家人也受牵连。
03
今日默想
但以理在敌视的世界里仍然忠于雅威,这给我们亮光来继续默想“基督与文化”间的关系,在敌对的环境下,该如何落实我们的信仰?沃夫(Miroslav Volf)提出了以下六方面内容:
基督是神的道、是神的羔羊,为世人的福祉而来到世间,这世界乃是神所造的。因此,基督信仰具有先知性特征,被赋予改进这个世界的责任。信仰在生活的所有领域都应当活跃发展;教育与艺术,商界与政界,传媒与娱乐等。
基督拯救世界是借着传道、积极地助人,最后甚至为罪人而死,祂所有的事,都是带着恩典而行。因此,我们也不能将信仰与生活方式强硬地加给别人。
信仰要落实在世间,就要关顾别人(包括自己),为着别人的兴盛(益处)而努力,使众人的生活可以改善,并且体会到如何过美善的生活。人类的兴盛和共善是基督信仰的一个重要贡献。
道来到人间时,世界都不接纳祂。基督徒对周遭文化,不应该是全然对立或全部转化,而是应该用一种复合的态度。有些需要接纳,有些需要转化,有些需要颠覆,有些需要妥善应用。
我们是基督的见证者,不能把兴盛与共善的愿景,强加在别人身上。需要用作见证的方式——有时可能需要受苦。
基督(新旧约圣经)并没有留下政治蓝图,政治制度与基督徒的信仰生活并不相悖,无论是君主制还是民主制,都有其优缺点。我们需要在政治态度上拥有多元主义,就好像我们需要赋予其他宗教群体享有同等的宗教与政治自由一样。
你还能举出其它的方案,作为基督徒实践信仰的办法吗?
[1]沃夫(Miroslav Volf)著,黄从真译:《公共的信仰:基督徒社会参与的第一课》(台湾:校园,2014),页8-10。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一百一十、第一百一十一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110-111篇 | 路旁的水
我们不妨用“王、祭司”的身份,把圣战的场景分为“出征前、出征时、凯旋归来”去理解、去看110这首诗。
1至3节,是出征前的场景。以色列的君王,就是代表雅威,他们在打仗前,会宣誓,意味着他们从雅威那里得到任命,而人民也拥护他并投入其中,而且有一群少年人,载歌载舞,以敬拜作为出征的准备。
4至5节,对以色列而言,真正的圣战,在开战前一定有献祭,其关键点是说:胜败乃在于雅威,而不是依靠军事实力与政治谋略。所以,诗篇对如何策划打仗,讲的并不多,只突出“祭司的誓言”:一个属于雅威审判的行动!
7节所描述的是圣战已结束的情形,那时,君王喝路旁的河水,以示得胜。打胜仗,也等于是雅威的救赎,救他们脱离敌人的攻击。
111与112这两首诗,是以“哈利路亚”起头,之间关系密切,都是字母诗,有二十二行,各行按希伯来字母排列。这两篇主题也相互配合,所谓希伯来字母诗,就是以字母来做全诗架构(有点像中国古诗的藏头诗),而几个主题思想,则在其中游动。111首的主题是:神在祂工作中显为美善。112首的主题则是:敬畏祂的人定然得福。
111首,诗人呼召大家唱哈利路亚,尤其在大会中,去体现这紧密契合的特色,因为雅威的作为伟大,连最聪明的人,都值得花功夫去研究(2节),祂的作为有君尊的威严,和公义的特征(3节)。那是怎么样的呢?且听祂所行的奇事:
A、怜悯人——赐人粮食(5节)。这种仁君施政的场景,视百姓如子,使他们粮食充足。
B、纪念约——赐子民土地(6节),君王自身成为信守合约者,祂的能力是为了使百姓安居乐业。
C、引导人——赐人训词(7-8节)。君临天下,并不是威仪天下,乃是对黎民百姓,谆谆善导,使他们行在正道之中。
D、救赎人——与人坚立圣约(9节)。君王有责任保护臣民,使他们不受外敌侵扰。
那么,就可想而知神的美善了,那谁是智慧人呢?就是那些敬畏祂的人。
每日默想:
110这首诗将地上君王身份的多重性特征做出描绘,有无帮助你理解以色列君王的使命?那作为基督耶稣的门徒,我们可以有哪些关联性的思考,将君王性的特征落实在我们的身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