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 | 2022年10月10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932天前 | 344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受苦
2. 每日经文 | 结44章-祭司的制度
3. 今日默想 | 教会崇拜的目的
4. 每日加量 | 诗95-96篇|实事求是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0月10日 | 受苦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一十九篇65-72节


65 耶和华啊,你向来是照你的话善待仆人。

66 求你将精明和知识赐给我,

     因我信了你的命令。

67 我未受苦以先走迷了路,

     现在却遵守你的话。

68 你本为善,所行的也善,

      求你将你的律例教训我。

69 骄傲人编造谎言攻击我,

     我却要一心守你的训词。

70 他们心蒙脂油,我却喜爱你的律法。

71 我受苦是与我有益,

     为要使我学习你的律例。

72 你口中的训言(或作“律法”)

     与我有益,胜于千万的金银。

 

省思:

神的百姓

为所受的挫折而感恩,

因那挫折将他们从偏行的路上拉回,

令其更紧贴神的心意。

古希腊有一句相关的谚语:

“吃一亏,长一智。”

 

祷告:

神啊!

若苦难临到我,

我愿视之为更亲近祢的机会,

藉此明白祢的爱,

发现祢的恩慈、

信靠祢的旨意,

就像许多属祢的儿女,

亦是藉着降卑受苦的磨练

而学晓祢的法则。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以西结书 第四十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以西结书》第44章|祭司的制度

 

本章的重点是关于祭司制度的建立,以异象的延续开始(1-3节),然后是外邦人(4-9节),利未人的服事工作(10-14节)。最后是本章的重点——关于撒督家族作祭司的各方面规定。


1、东门的关闭(1-3节):先知由他的向导带回外院的东门。上主告诉以西结:这个门要继续关闭,任何人不得从这里进入圣殿,而王可以从这门的廊进入。为什么需要关闭呢?因上主已经通过这门,归回圣殿中了,虽然从前祂曾因百姓犯罪而离开,如今,祂将永远不再离开祂的圣所。


2、禁止外邦人参与(4-9节):接着,他们来到北门,雅威的荣光也充满在这里。以西结在这里得到雅威的命令,雅威提醒他,不可让外邦人进入此地。或许,在原先的殿里,他们雇用外邦人,作各种圣殿里低贱事务的工作,已经成为习惯,这其实会使殿被污染。


3、利未人的服事(10-14节):在殿中本来给外邦人做的工作,要由利未人承担。利未人不能直接站在上主面前,作祭司的工作,因为他们曾侍奉过偶像,丧失了尊贵的身份。然而,他们可以看守殿宇,并做相关的一切工作。


4、撒督子孙的责任(15-31节):撒督家族因为一直忠心,他们被赋予祭司的职责,负责祭坛前的敬拜。所以他们需要在服饰、外表和个人卫生方面,在实际上和礼仪上,都应当保持洁净,在婚姻和接触死人的事情上,也要保持同样的洁净。他们也要负责宗教教育、司法咨询,并在圣殿的祭坛实行敬拜。


民众要给祭司分配产业,不过,这个产业的定义与普通人所拥有的不同,上主就是他们的产业,那实际是什么呢?就是百姓所献的素祭、赎罪祭和赎愆祭,要留一部分给他们,甚至全部都要留给他们。


因为祭司时刻侍奉着雅威,所以要时刻保持洁净,那些自死的鸟兽和牲畜,包括被撕裂的,属于不洁净的,不能吃,免得污秽己身。




03

今日默想


这一章强调对祭司及其他几类人服侍的规定。其中所关心的是雅威的圣洁。按照现代语言来说就是:将雅威当作整个侍奉的中心和目的,今天继续结合唐慕华的话,来对如何以上主为中心的崇拜作些反省。她认为,流行于现代教会的崇拜思潮,不但偏离了重点,对信徒的品格塑造,也是有害的:


“强调在崇拜中‘得到’什么是十分有害的,因这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功利主义,取代了以神为中心的赞美。由于崇拜神本身就已经是目的了,‘令崇拜变得有用’反而会破坏崇拜,因这样做会为赞美引入一个别有用心的动机,而这样的动机等于操控主,主导我们与神的关系,从而将造物主和受造物的关系颠倒”[1]


试问自己,你来教会崇拜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得着”什么吗? 



[1] 参唐慕华(Marva J.Dawn)著,陈永财译:《非凡的敬拜重寻敬拜与布道的关系与意义》(香港:学生福音团契,2007),页111。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九十五至九十六篇


读经音频95篇:(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读经音频96篇:(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95—96篇 | 实事求是


很早以前,教会就用本诗作为崇拜的宣召(称为“都来颂”),其结尾严峻,平衡了开头的欢欣之情。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就像先知常呼召百姓,他们必须以好行为来配合表态。


1-5节,鼓舞人心的是——诗人一开始就热情呼吁别人,一同来加入歌唱行列,向拯救者欢呼,以喜悦动情的诗歌来称颂祂!来看看祂的伟大超越(3节)。所有自诩为神的君王,怎能相比?地的深处、山的高处(4节)、连不可驯服的海洋、陆地都出自雅威的手(5节)。


6-7b节,敬拜不但是欢欣的,更带出至深的崇拜,跪下不是“屈从”,乃是认出了神地位的崇高。同时,也看到祂与我们关系的密切,以及祂对我们的眷顾(7a-b)。


7c-11节,我们来到崇高的主面前,欢呼、跪拜,然后再启动耳朵的功能——聆听祂的圣言。这样的态度,可以避免热情过度而失去理智。想想祖先出埃及的时候,他们异常热情,在米利暗的带领下赞美,但很快,他们就蒙上了那不可抹去的耻辱,在米利巴、在玛撒,竟然敢试探神。四十年的耻辱……,被神审判,被宣告说: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


崇拜到此,一定是感觉不好受!谁说崇拜不被警告呢?


在历代志上十六章收录了三首诗(105、106,另一首就是这96首),这是一首凯旋行伍的诗歌——神将宝座设立在敌人的要塞之上,表明雅威彻底的得胜。这首诗不断重复“唱……,归给……,祂来……”。这种结构活力充沛,营造出无法抑制的兴奋气氛,迎接神的到来。


他先歌颂神为王的荣耀(1-6节),而他的赞美绝不无精打采、陈腔滥调。此处三重“歌唱……”,声量逐渐上扬,诗班在呼召全地来加入,这就为新歌的意涵。“要去……要去……”(3节),雅威的名和祂的救恩,激发人的热情,也强烈地挑战当时那些敬拜偶像的人。他们所信赖的诸神只是虚无的,而雅威却由一本,创造万有,祂华美的宝座,上至天、下至地。


7-9节,用了三重“归给……”,就像是1、2节的三重“歌唱……”,振奋人心,呼召人类带供物来奉献于神,且心存敬畏,态度专一,因这是祂所配得的。


10-13节,颂赞迈向高潮——“神作王了”,祂的权柄超越世上兴衰不定的邦国,而且祂带来万国、万物的更新(审判有两面意思:清理邪恶、建立公义),和敬拜的异象,也看到全地的合唱!



每日默想


96篇不长,却有丰富的敬拜指引,你能说出一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