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请点击以下音频按钮收听录音)
2022年10月9日主日讲道(上篇)
2022年10月9日主日讲道(中篇)
2022年10月9日主日讲道(下篇)
经文:《彼得前书》1:1-9(和合本)
1 耶稣基督的使徒彼得,写信给那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西亚,庇推尼寄居的。2 就是照父神的先见被拣选,藉着圣灵得成圣洁,以致顺服耶稣基督,又蒙他血所洒的人。愿恩惠平安,多多的加给你们。
3 愿颂赞归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神,他曾照自己的大怜悯,藉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教我们有活泼的盼望,4 可以得着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为你们存留在天上的基业。5 你们这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着所豫备,到末世要显现的救恩。6 因此,你们是大有喜乐,但如今,在百般的试炼中暂时忧愁。7 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着称赞,荣耀,尊贵。8 你们虽然没有见过他,却是爱他。如今虽不得看见,却因信他就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9 并且得着你们信心的果效,就是灵魂的救恩。
我们今天身处的时代也算得上灾难频发:
2020年新冠爆发,很快延伸到全球,持续至今;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
二月份江苏徐州丰县“铁链女”事件;
六月份唐山黑恶势力残暴杀害女子事件;
七月份以来多地干旱至今依旧持续;
八月份重庆山火爆发;
九月份四川甘孜地震;
9.18贵州疫情隔离转移客车车翻,27人遇难。
不但如此,据我所了解的,教会群体也发生多起危机事件:我们一位弟兄的弟弟和教会一位同工被拘押已经快两年,依旧没有最后定案;今年温州两个神学院被取缔;最近听闻在西安某地一对基督徒夫妇被判刑8年;多处教会受逼迫,无法正常聚会。
对于许多弟兄姐妹个人来说,生活中也遭遇各样的难处:失业、疾病、家庭问题、子女问题、经济拮据等等。最近和一些做生意的人聊天,他们对赚钱似乎没有太高的期望,唯一的期盼就是:活着就好。
神从来没有应许我们:信了耶稣就天色常蓝、花香常漫。反而主耶稣和保罗告诉我们:我们必然会经历苦难。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在重重艰难的处境我们如何活出盼望的人生?盼望今天这段经文可以帮助我们学习:苦难中真实的盼望。(超越苦难的盼望)
在使徒行传中我们看到,耶路撒冷教会遭受逼迫,门徒就四散,同时将福音带到所到之处,保罗的福音工作,更是使基督教扩散到帝国的各处,但是这一个瑰丽的景象背后,却存着不少的隐患,基督教以一个新兴的宗教,如此迅速的发展,不期然会引起存有利害冲突的人士所不满和排挤,社会也因对基督教的教义和生活方式陌生,产生了不必要的误会。
总之,彼得书信的读者身处一个敌视的社会环境。虽然,耶稣在世时已早有预言,世人会因信徒不属于世界而憎恨他们(约十五19)。彼得在书信中也有类似的描述:因为往日随从外邦人的心意,行邪淫、恶欲、醉酒、荒宴、群饮,并可恶拜偶像的事,时候已经够了。他们在这些事上,见你们不与他们同奔那放荡无度的路,就以为怪,毁谤你们(四3-4)。
在这各样的艰难处境中,基督徒应该如何心怀盼望,喜乐的生活、服事和跟随主呢?
我们常常看到,有些人发生意外事故,或者因某些疾病导致失忆,不认识别人,更重要的是不知道自己是谁?身份无法认定给人带来许多痛苦,更让人无法面对生命中的负面事件,彼得在针对他牧养的会众,在鼓励和劝勉他们要心存盼望之先,首先让他们要清楚自己的身份:
1-2:「耶稣基督的使徒彼得,写信给那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西亚、庇推尼寄居的,就是照父神的先见被拣选,藉着圣灵得成圣洁,以致顺服耶稣基督,又蒙祂血所洒的人。愿恩惠平安多多的加给你们。」
按照原文的次序,这里最好翻译为:「……蒙拣选的人,就是散在……的寄居者」。
可见,彼得首先称这群收信的人为蒙神拣选的人,拣选这个字根源于旧约,以色列民是神所拣选的神的子民,被拣选是神主动的作为,是出于神的恩典,亚伯拉罕、雅各、摩西、大卫堪称伟人,有许多我们效法的地方,但他们依旧不完美,有许多值得我们警戒之处,若不是出于神拣选的恩典,他们也不可能成为神所使用的贵重器皿。
正如旧约以色列民是蒙神拣选而成为神的子民,新约的信徒也因着神在基督里的拣选,成为「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二9)。基督徒作为新约神的子民,是神所眷顾和保守的一群。我们是蒙拣选的——是神在祂永恒之中的计划和心意,是神所爱的群体,神赐予我们众多的恩典和权利。
其次,彼得又称收信之人为寄居者。神的民是寄居者在旧约中也是如此,亚伯拉罕蒙神呼召,应许给他后裔和地土,但他仍是被称为在异乡的寄居者(创二三4),他的经历正是他的后裔——神的子民经历的缩影;亚伯拉罕以信心顺服回应神的呼召,在世上过寄居的生活,等候应许最终的实现,他虽然是生活在迦南这片土地上,但这片土地并非他生命的根源,他存着盼望,以信心活在其中。
摩西在米甸也被称为寄居者,以色列人在埃及的压制底下同样被形容为寄居者。在希伯来人的观念中,寄居者是来自另一个民族、城市、地区,或国家的人,他们像是游牧民族,常渴望能找到一片乐土,一块水草丰美的地方,一个幽深华茂的世界。
对于我们信主的人来说,对于我们在座的大多数人,我们原本属于这个国家、这个城市、这个族群,我们原本在各方面跟我们周围的人群、邻舍享有一样的权利,但当我们成为基督徒,基督的信仰将我们放在一个全新的社群之中,使我们对身处的世界有全新的诠释。
譬方在我们的文化中,不同地方的种族,拜不同的神明,当一个人拜另一个神,可能只是多拜一位神,并不需要否定以前的,因此不一定带来冲突。但对我们却不是这样,我们需要远离偶像的崇拜,我们只有一位独一的真神,如此就会产生与家庭、宗族、邻舍、同事等,甚或与在上者之间的冲突。
但这些冲突对我们来说,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因为这样会迫使我们格外意识到自己在神面前特殊的身份和地位。正如诗歌所唱:这世界非我家。我们在这世界只是短暂停留,也往往在社会中会失去一些应有的权利,但终有一天我们会回到「永存的家乡」,全然享受那应许给神的子民的福分。
总之,蒙拣选让我们认识到我们与神的关系,寄居者表明了我们与社会的关系。我们可能被社会弃绝、轻视、逼迫,但我们却是蒙神所爱的。
认识到我们是谁,我们才能看到我们所有的:
彼得在3节以当时书信中常有的向神的颂赞开始,并进一步说明基督徒称颂神的原因:“祂曾照自己的大怜悯,藉着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
“怜悯”一词说明神的拣选之恩,神向我们这些属祂的子民,显出立约的恩情,叫我们这些原本不在选民之列的人得以被纳入神子民的群体之中,使我们成为蒙拣选之人。正如以弗所书二章4-5节,“然而神既有丰富的怜悯,因祂爱我们的大爱,当我们死在过犯中的时候,便叫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这说明在救恩这件事情上,全是发自神丰厚的怜悯。
神不只是给予我们救恩,祂更是藉着耶稣的复活带给我们新的生命,并给予我们未来的保证:
3b「……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
我们信主,只是救赎历程的开始,神的子民仍不断仰望救恩将来最终完全的实现。彼得在这里提醒我们,我们是活在盼望之中,这盼望并非只是人的愿望,因为我们的盼望许多时候会成为泡影,令我们失望。但这盼望却是不会幻灭的,是“活泼的”,因为它根植于耶稣的复活;是有活力、有生气,是永不会死亡,是透过耶稣从死里复活而带来的,是死亡不能抹去的,是永不会落空的。
对于生活在恶劣环境之下,特别在众叛亲离及经历逼迫之下的群体,或者知道将来要面临苦难的群体来说,这是十分重要的,唯有这个永不湮灭的盼望,才可使我们坚韧刚毅的面对苦难的熬炼。
4节“可以得着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接受,为我们存留天上的基业”。
彼得继续告诉我们“活泼盼望”的特质和内容,这盼望就是神为我们存留在天上的基业。基业的观念源于旧约,神曾应许亚伯拉罕,迦南地为他的基业,这地业的应许成为以色列人的盼望。在某种程度上,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定居,可以说是神对亚伯拉罕地业应许的实现,但这实现并没有真实实现神的应许。
到了以色列人被掳时期,再次重申耶和华神对以色列人赐给他们地业的应许。逐渐地,以色列人对这基业的盼望,从物质的理解转到超乎物质的,甚而神自己是他们的基业。到耶稣降临,祂说明这基业就是神的国,及门徒将要承受的地土;耶稣将旧约所应许的地业包含在神国这个观念中,这也是神应许我们将来要承受的。
彼得进一步描述这基业与旧约以色列人所盼望的地土有何不同之处: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的。彼得旨在要我们明白,神为我们存留在天上的基业是死亡不能毁坏,邪恶不能触及,时间不能摧残的。是永恒、纯洁和艳丽的,绝对不受人间政治、经济、社会及人事等的变迁所动摇。
5节“你们这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着所预备、到末世要显现的救恩”。
神既然担保这基业永远存留,那么谁可以担保信徒能得着这基业呢?当神的子民面对各样的苦难和逼迫,在这些争战中,有谁能保证自己可以永不失脚?
彼得指出,唯有神才能不断地保守我们,使我们能得着最终的救恩。“保守”一词是军事上的用语,在新约中用作“护卫城池”,也就是“保护免受危难”,在这里与存留一字成为相关语。在地上寄居的神的子民,是不断的与邪恶征战的,神并没有将我们从这场战场上挪去,我们可能会被重重的危险包围,并且受到多方不断的攻击,但神的子民却并非自力求存的面对这一切,我们是在神的看守和庇护之下,这是我们争战得胜的唯一把握。
神的能力已在基督的复活和圣灵的工作中显露出来,我们作为祂的子民,行事最终不是受今世的文化和社会所决定,而是由神的应许,就是那活泼的盼望所确立。
在神主动的保守和神的子民以信坚守圣约之下,到基督来临之时,我们便得享在天上为我们存留的基业,分享最终的完全的救恩。到时我们将会享受到那生命的丰满和荣耀,并与神永远的同在。
总之,基督徒盼望的来源,并非来自不切实际的幻想,又或者是盲目地相信万事总会有解决的一天,也不是因为充满了自信心而生的信念,乃是基于神在基督里为信徒所预备的。基督已经胜过死亡,凡信靠祂,以祂为救主的,都可以分享到从祂而出的那份胜利的荣耀,这胜利并不表示信徒在世上可以免于受苦,乃是三位一体的神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的同在和保守。
6a“因此,你们是大有喜乐”
3-5节彼得所论及的关乎重生、基业、盼望和基督的降临,这一切都是我们如今大有喜乐的原因。这里的喜乐是我们对神怜悯而生的雀跃欢腾、感恩之情,是我们因着神为我们预备要显现的救恩的自然反应。
可是,未来的盼望如何调和当下之苦难?亚伯拉罕承接神的应许:他的后裔必然如同海边的沙……,可是他仍要面对当下没有儿子的事实;以色列人承接迦南流奶与蜜之地的应许,却要走过旷野的缺水少粮的现实。我们承受未来的盼望,但当下的难处也是真实……。
6b“但如今在百般试炼中暂时忧愁”
彼得没有让我们忽略,或者阿Q式的逃避现实的苦难的真实,而是直面现实,我们确实会经历难处,而且是百般的试炼。我们每个人在基督里的经历不一样,或者是家庭的问题、孩子的问题、身体的疾病,经济的难处,甚或是社会的排斥,被无辜判刑等,但这些经历不只是单单的艰难、痛苦,彼得用试炼来表述这些遭遇和经历。
在神主权掌管之下,神允许或主动让我们经历试炼,如同亚伯拉罕会被试验,要先以撒为祭;以色列人要经历试炼,在旷野会遇到无水少粮;约伯要经历试验,失去儿女、健康……。同样神透过使徒多次告诉我们:“我们进入神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但这一切都是暂时的,神叫我们经历这一切,是…
7“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着称赞、荣耀、尊贵”。
彼得意思是说,我们这信的人所经历的苦难并非徒然,是有目的和结果的:表明我们信心的价值。苦难是信心炼净的工具,带出信心的精纯确实。也就是说经历过试验而有的确实信心,是神所珍贵的,价值不菲。
彼得使用金子这种贵重的金属,和这信心作比喻。金子和信心若要成为贵重之物,在经历上有相似之处,就是要经过火的试验。诗篇诗人曾说:「神阿,你曾试验我,熬炼我,如熬炼银子一样(诗六十六10)。金子要经过火的提炼,才可以将杂质除去,使之更纯净;照样,我们这些属神的儿女也要经历苦难的磨练煎熬,使之更臻完美,将所有不纯净的动机清除,使肤浅幼稚的信变得成熟和稳重。
金子虽然贵重,仍是可以朽坏的,但确实的信心,是历劫不灭的。这种赤胆忠肝的信心,比在地上所最贵重的金银贵重得多。当我们能明白为义受苦的目的和意义,就不为苦难所困惑。
2014年的秋天,主在美国宣教士查理斯心中强化对非洲宣教的使命与呼召,他和妻子一起祷告寻求神,神就为他们敞开大门前往喀麦隆。于是查理斯与妻子卖掉美国的房子,带着8个孩子到喀麦隆定居,打算在当地开荒作长期宣教的准备。
2018年10月查尔斯开车行经喀麦隆西部,遭遇两颗子弹击中头部,在妻子和8名子女面前身亡。他的妻子丝黛芬尼(Stephanie Williams)表示,“我挚爱的丈夫查理斯现在已与他最敬爱的、忠心服事多年的救主在一起了。他的生活焦点总是在帮助他人能更爱耶稣并乐于事奉主。我的祈祷是无论如何,求主耶稣能透过我挚爱查理斯的死得着荣耀,求主让他的死亡不会徒劳。他正从他的救主那里得到殉道者的冠冕。而我的心碎了,我想从一场可怕的噩梦中醒来。请为我们祈祷。”她并指出,“已经为杀害丈夫的人祈祷,相信查尔斯也希望我们这样做。”
彼得提醒我们,苦难的忧愁是暂时的,当基督大有荣耀显现之日,经历苦难的我们也可以分享这份荣耀。所以我们应该专心等候这日子来临,不论明天是如何阴霾满布,我们仍是满心期待,仰望黎明的来临,就是因艰难的日子必完结,荣耀必显现,以致在现今的艰难之中,仍可满有喜乐,歌唱称颂我们的神。
经过试炼的宝贵信心,必然在我们现实的生命中彰显信心的果效:
8节“你们虽然没有见过祂,却是爱祂;如今虽不得看见,却因信祂就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
除了彼得和其他第一代的一些信徒亲眼见过耶稣,当时大部分读者和我们一样,都没有见过这位肉身的基督,这是历代信徒普遍的经验。但彼得却声明,这并不影响我们与基督现在的关系:我们和历代的信徒一样,可以与基督不断保持着爱的关系。信徒对基督的爱是建基于基督向我们所显出的爱,这是对神透过耶稣基督与祂的子民所建立的新约应有的回应。
我们对于神的爱并非基于眼见,如今这群信徒落在百般试炼之中而忧愁,这时刻他们依旧不能亲眼见到耶稣。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比不上第一代曾见过耶稣的门徒。信徒是凭信心,而不是凭眼见(林后五7)。
彼得提醒我们,我们对神的信并非只是在理智上对基督的接纳或认同,而是一种对基督的信赖和委身。但是我们因着信晓得,我们这种不凭眼见的信靠方式,将有一天会改变过来,当基督显现的时候,我们将会见到祂。
神的子民在基督复活升天到再临期间,仍能不断忠心委身并信靠基督,是来自神的保守,他们对基督的爱也是根植于此。彼得将爱与信和盼望相连,神的子民如今在患难之中能坚定的相信,与基督建立爱的关系,因着盼望就充满喜乐,信徒的生命洋溢出的喜乐之情,是不能自禁的,它超越人的笔墨所能形容的,是难以言语,从内心深处涌流出来的,是充满荣光的。
彼得在其他经文中使用荣耀都指的是人透过他们的言语或行为荣耀神,但是神在这里将荣耀加诸于祂的圣民身上。正如韦恩·古德恩(Wayne A.Grudem)所言,这喜乐是“因神自己的同在而带来的结果,这喜乐甚至如今已有属天的特质”。
9节“并且得着你们信心的果效,就是灵魂的救恩”。
第九节原本不是独立的句子,而是连接于第八节的主要动词喜乐。有圣经译本将第九节翻译为得喜乐的理由:“因为你们领受了你们信心的结果,就是灵魂之得救”(吕振中)。
彼得在这里重点是告诉我们经历过试验的信心的果效,也就是信徒信心所带来的的最终的果效和结局,就是信心的未来是救恩。在第5节,只是一般性的讲述救恩的显现,并未说明这救恩的对象;在这里,则确切的说明这救恩是“你们灵魂的救恩”。
灵魂在这里是表达一群特定的人或他们的生命,这里所指的不只是肉身的生命,也是超越肉身死亡后的生命,是人在神面前的存在;是整个人本质的转变,得着救赎。彼得再次把将来得救的荣耀与现今的经历相提并论,表明未来要显现的救恩对于现今信徒生活的重要。
基督徒的生命是朝向未来的,他们不断仰望那将救恩带来的神。基督的再来成为我们今日信主之人生命中重要的动力,叫我们坚韧地面对苦难,积极地承担今世的责任。强调未来不但不会否定今生,而是惟有对未来的肯定,我们才可以肯定今生的意义,承担现实的使命。信心让我们展望未来的果效,立足于当下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身为基督徒,但是往往我们会在现实中迷失我们是谁?
我们在实际的生活中完全无异于那些没有认识耶稣的人,他们所追求的也是我们追求的;他们遇事的态度也是我们的态度;他们对待生命的盼望,也是我们所盼望的。
彼得提醒我们,我们是蒙神拣选的,在世寄居的一群人。但我们只愿意接受蒙拣选的身份,因为这样可以享受特权,可以不断的从神那里索取,神成为我们的阿拉丁神灯中的仆人,随时等候我们的召唤,为我们服务。但我们不愿意接受我们是寄居者的身份,我们期待这世界成为我们永远的家,我们竭尽所能为我们在这世界打造一切,但却不愿意顺服神的召命。一旦我们经历艰难,我们就变得手足无措。盼望我们认识到我们的双重身份:蒙拣选的寄居者。
我们小时候都有理想,我那个时代就是盼望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抱上金饭碗——一份稳定、安逸的工作,可是随着改革开放,九十年代末期,也就是我刚开始工作不久,许多企业开始衰败、转型,大批工人下岗,许多家庭陷入失业、经济拮据的处境,曾经的铁饭碗被打破了。
今天许多人的理想是可以赚许多钱,买几套房,拥有豪华车等,可是疫情来了,加之各种政策等因素,人民币贬值、物价上涨。今日拥有的东西,明日不知会变成什么,许多人因此焦虑,坐卧不宁,心身不安。
彼得提醒我们超越苦难的盼望唯有在基督里,祂赐给我们的是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存留在天上的基业,而且有神的能力保守我们在末世显现的时候必能得着信心的果效。
代祷事项:
1、为弟兄姐妹祷告,盼望我们真知道自己是谁:蒙神拣选却又在世寄居,这世界非我家,我们的眼目要专注于神为我们存留在天上的基业。
2、为弟兄姐妹祷告,虽然在生活中我们的确会经历各种艰难,但一切都在神的掌管之中,忧愁只是暂时的,最终必有充满荣光的大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