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2年10月6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937天前 | 351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这命令素来是我所爱的
2. 每日经文 | 结40章-新的开始
3. 今日默想 | 新圣典异象
4. 每日加量 | 诗90篇-朝露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0月6日 | 这命令素来是我所爱的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一九篇41-48节

 

119:41 耶和华啊,愿你照你的话,使你的慈爱,

            就是你的救恩,临到我身上;

119:42 我就有话回答那羞辱我的,

            因我倚靠你的话。

119:43 求你叫真理的话总不离开我口,

            因我仰望你的典章。

119:44 我要常守你的律法,

            直到永永远远。

119:45 我要自由而行(或作“我要行在宽阔之地”),

            因我素来考究你的训词。

119:46 我也要在君王面前论说你的法度,

            并不至于羞愧。

119:47 我要在你的命令中自乐,

            这命令素来是我所爱的。

119:48 我又要遵行(原文作“举手”)你的命令,

            这命令素来是我所爱的,

            我也要思想你的律例。


省思:

耶稣总结了神的诫命――

吩咐我们爱神和爱自己的邻舍。

这位诗篇的作者则更进一步,

他也爱那吩咐爱神爱人的诫命!


祷告:

神啊,

祢以爱创造、救赎、命令我。

愿我一切的回应也发自爱,

奉那先爱我的耶稣基督之名。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以西结书 第四十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以西结书》第40章|新的开始



以西结书以以色列的未来异象作结,圣殿的复兴则是这异象的核心,由三部分构成,圣殿本身(40:1-43:9),最后则是由圣殿延伸到全地,律法——群体生活的规则(43:10-46:24)。


如今,叙事的时间到了以西结被掳于巴比伦二十五年,也正是耶路撒冷被攻破十四年(约主前572年)。雅威赐给以西结的异象,从巴比伦流亡者当中转到以色列地,以西结被带到山上,看到一个奇特装束的人,他带着丈量工具,麻绳和竿,引导以西结在圣殿走一圈(异象中重建的圣殿)。他像是建筑师,途中将各部分建造形态和面积加以说明,吩咐以西结将那些事情及时记录下来。


那人先带领以西结在殿的四周走了一圈,然后量了殿墙的高度与厚度,分别是一竿(2-5节)。之后,他们到了圣殿外院的东门,量了门槛及卫房(6-7节)。并对各个卫房作了十分详实地描述和丈量(10-16节);然后,来到外院和北门(17-23节)。接着,他们来到南门,对门洞的柱子和廊子,还有台阶都作了丈量(24-27节)。他们由南门进入内院,对其中的柱子、门洞和廊子都作了描述和丈量(28-31节),并对内院的东面加以描述(32-34节)。然后,他们转到内院的北门。与开始时所看见的情形完全不同,那时人们完全在堕落中敬拜偶像(8:3),这里非常详细地描述,其中看到祭司在这里洗献燔祭的祭牲,履行职责;也描述了献燔祭用的桌子(38-43节)。


之后,描述了内院中歌唱的人、守殿的祭司和守祭坛的祭司的屋子(44-47节)。之后,他们来到殿前,对廊子、墙柱作了一番丈量(48-49节)。




03

今日默想


以西结对新圣殿的整体,及其中各个部分的比例和物件所作的细致描述,是将第一章天上圣殿的异象具体化,与八至十一章所描述的堕落的旧圣殿做对比。他对新圣殿的记述偏爱于比例尺寸,与摩西所偏爱的会幕比例一样(参出25:1-31:17)。


以西结像是一位新的摩西,他在前边宣告着,以色列要归回重建,约要得到更新(33-39章)。也像摩西一样,领受神圣建筑的指示。这样作的目的很清楚,是出于要正确处理圣物,避免出错,因为凡圣的都当谨慎!


不过,我们不能把以西结的异象当作是实际的设计,没有人可以根据他所提供的尺寸,建造一个圣殿。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就好像“雅威殿的山必坚立,超乎诸山,高举过于万岭”(赛2:2,弥4:1),其实,耶路撒冷所在处海拔不到800米,不可能超过诸山,这里更多的是说锡安山的中心地位。


在新约,约翰也将新的圣殿当作可丈量的(启21:17),也一样需要将它当作是象征性意义来理解。毕竟耶稣曾说过,祂就是圣殿(参约2:19-21)。看来新约圣经并没有告诉人们,未来,在耶路撒冷真的需要重建一座辉煌的圣殿。


试谈谈你的看法,你是如何理解以西结对新圣殿异象的描述?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九十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90篇 | 朝露



第二、三卷中的诗篇,大部分都与圣殿诗班的名字相连,本卷虽然没有这个特色,但其中大半皆为会众的崇拜而写(请注意九十二篇与一百篇的标题:“安息日的诗歌”;“感谢祭之诗”),亦成为基督教会常用之颂赞文(九十五、九十八、一○○篇)与诗歌的来源(如:根据九十、九十二、一○○、一○三、一○四篇而作)。


第四卷大部分诗篇皆未列出作者之名;唯第九十篇为摩西之诗,第一○一、一○三篇为大卫之诗。


这一卷又似乎以智慧诗开始,显然有着对妥拉的尊崇,第90首被称为智者摩西的歌,来打头阵,显然也就是这样的目的:假如这一卷基本的功能就是崇拜的话,那么,崇拜就必须被妥拉所规范与约束。没有从妥拉而来的智慧,谈何崇拜呢?


这位智者一开始,就不断地问:“谁有智慧,谁又晓得雅威的怒气呢?谁又曾知道应该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呢”?雅威永远为神,而卑微至极,朝生夕死的人,如何获得生之智慧呢?


所以,智者就求神以怜恤的态度与人同住(1节);人生又苦又短,如朝露野草,他的生命,岂能承受得起神的一口怒气呢?唯有赐人气息的主,祂所赐下的怜悯,才能使人存活(7节)。


然而,这位怜悯的主,也是发怒的神,苦短的人生,其实都是活在祂的盛怒之下。人,不但出世卑微,而且还罪孽缠身,被隐恶所折磨。他的寿命,也只不过仅仅有七八十年而已,期间可以夸耀的,有些什么呢?也无非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所能留下的,只不过是一声叹息而已(8-10节)!


那么,如此负面、消极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还有什么指望呢?另外,哪个人能懂得上主的怒气而规避之?谁又能够数算自己的日子,并将这短暂的时光,化作永恒的价值?(11-12节)


渺如微尘的人,会因着有自知之明,并自律而获得希望吗?断乎不能!看来,唯一的冀望是,面对神,向祂祷告,“求祂回心转意”!在祂的怜悯中,获得饱足,在祂的慈爱中,使一生的日子,不至全然苦楚,并获得些许的喜乐(13-15节)。


那后一代的需要呢?也就是说,我们努力为了后代的一切工作,假如不再是一声叹息,付之东流,并因之有成果、可得到坚立的话!那就只有神的怜恤,才能逆转了。


每日默想:

诗人从感慨如朝露般的人生,转而赞叹人生或将获得的福乐!其中的钥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