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2年10月5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939天前 | 395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耶和华啊,求祢指教我
2. 每日经文 | 结39章-旷世之战
3. 今日默想 | 不可自义
4. 每日加量 | 诗89篇-套话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0月5日 | 耶和华啊,求祢指教我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一九篇33-40节

 

33  耶和华啊,求你将你的律例指教我,

      我必遵守到底。

34 求你赐我悟性,我便遵守你的律法,

      且要一心遵守。

35 求你叫我遵行你的命令,

      因为这是我所喜乐的。

36 求你使我的心趋向你的法度,

     不趋向非义之财。

37 求你叫我转眼不看虚假,

     又叫我在你的道中生活。

38 你向敬畏你的人所应许的话,

     求你向仆人坚定。

39 求你使我所怕的羞辱远离我,

     因你的典章本为美。

40 我羡慕你的训词,

     求你使我在你的公义上生活。

 

省思:

我们对于知识、智慧的渴求,

并非在中小学或大学,

而是在神里,获得最终的满足。

神让我们在祂的爱中看见自己的根源,

在祂的救赎中看见自己的命运。

更复何求?

 

祷告:

“求主每天教导我,因爱而甘心顺服;

别无更美的功课,爱那先爱我的主……

领我随祢脚步行,在祢恩典中坚强,

我愿向祢学习爱,爱那先爱我的主。”

(Jane Leeson,“Savior, Teach Me Day by Day”)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以西结书 第三十九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以西结书》第39章|旷世之战


三十九章继续描述雅威与歌革的战争,其中有不少与三十八章重复的内容,不同之处就是,这场战争的范围扩大了,这群侵略的盟军彻底被铲除了,雅威的名字在以色列中被尊敬,也不再被外邦亵渎了(7节)。


这场战争很快就打完了,却用了极大的篇幅,来描述清理战场的行动,不遗余力地描述那些遗留在战场上的大量兵器。夸张到一个地步,当地的居民收拾起来,可作七年烧火的燃料。


在欣嫩子谷,尸首堆积如山,完全阻挡了交通,行人无法越过。因为死人必须埋葬才能使被污染的大地得到洁净,以色列人花了七个月,才把这些尸首埋葬。


先知为了强化邪恶军队遭受的彻底失败,邀请了飞鸟和野兽来聚餐,将这些被杀的尸体当作筵席(17-20节)。本来,人类曾经支配自然,管理空中的飞鸟和地上的走兽,但如今,这些活物,反过来啄食他们。



这场旷世之战结束后,雅威的圣名全然彰显了(21-29节)。以色列和其他国家都认识到,以色列从前的失败,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神无能,乃是因为他们得罪了他们的神,导致祂要用审判来达成洁净的目的。如今,祂的目的达到了,就以怜悯来对待以色列,将他们从被掳之地带回来,并将本来属于以色列人需要承担的咒诅,倾倒在外邦人身上(27节)。而那些从外邦之地归回的百姓呢?则要被雅威的灵倾注,使他们得到全新的创造。


03

今日默想


这一章继续用莱特(Christopher J. H. Wright)的思想作回应,他认为:以色列征服迦南的胜利,仇敌的失败,并非证明以色列是义的。仇敌当然是邪恶的,但以色列以为自己是义的,这样的估算却是错的。神用以色列人来作为惩戒迦南人的代理人,并不表明他们是义的。事实上,摩西告诉他们,如果他们叛逆会惹恼上主,甚至会被毁灭[1]


当我们在这一章看到歌革被灭,是因为歌革的邪恶,但这不表明以色列被保守,是因为他们公义。就好像,神曾使用亚述和巴比伦来刑罚以色列人,这些国家也没有因此变成是义的一样。以色列能蒙神的眷顾,实在是因为神的怜悯和祂自身对圣名的关注而采取的行动。


这样的思想,我们可以作一些联想:我们基督徒信了耶稣,而一些人却没有机会蒙恩,他们是罪人,但不表明我们不是罪人。当我们看到一些坏人因行恶被惩戒、被制裁,他们肯定是邪恶的,但不表明我们是义的。


莱特的思想,如何帮助你以正确的方式来看待自己及行恶之人的本性?又如何看待你所获得的救恩?最要紧的是:如何看待神的本性?




[1] 参考莱特 (Christopher J. H. Wright)著:黄从真译: 我不理解的上主》(台湾:校园,2013),页127。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八十九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89篇 | 套话



自88篇哀叹生命的无常,到了89篇,又转为训诲诗,并由此结束了诗篇的第三卷。喜、怒、哀、乐,疏离与归回、埋怨与赞美,相互交织,成为一组又一组彼此关联的诗歌,向神倾述着信仰的人生百态。


1-4节,训诲诗以立约这一主题为基础。比如包括神透过大卫来立约,目的是重建人类历史的内容。


5-14节,训诲诗的另一个基本内容则是创造。这位主的内涵极其丰满,在“诸圣者”中至高无上(5-7节)。祂的能力非同一般,祂的性情也与信实相契(8节)!并且,管住邪恶(海的狂浪)和拉哈伯这个怪兽(9节)。天与地,东西南北各方,都出于祂的手。祂的权柄与能力(宝座),是以公义、公正、慈爱与正直来设立。


15-37节,将立约与创造的福气贯彻于地!则是这位神透过“大卫”而实现的,所以,诗人会以“有福”来开始(15节上)。将治理子民的责任交与仆人大卫(20节);这立约的升华则是:大卫之子称神——“你是我的父,我的神,拯救我的磐石”(26节)。


而且,这种父子关系要延及到万国(27节)与万代(28-29节);不过,立约也是有条件的,大卫及其子孙这一方,需要信守承诺,倘若背约,则要遭遇惩罚(30-32节)。只是为父的一方,仍有慈爱与信实(33-35节),仍会持守对大卫家的承诺,保守他们与日月齐晖(36--37节)。


38-45节,是毁约的现实描述。神恼怒受膏者,丢掉弃绝他,并且毁约,将受膏者的王冠掷于地上。任由敌人拆毁皇宫与城墙,圣城如今兵荒马乱,神反而“站在敌人”一边,来打击受膏者,使他失去了青春(约雅斤,参王下24:8)。王者,成为阶下囚。


46-51节,这种“痛苦岁月”、“神的掩面”、“祂的怒气”、“人生的幻灭”,全都集中起来,成为阴间权势(46-48节)。被弃的一方问道:“神啊,你的信实、慈爱、怜悯还在吗”(49节)?这种饱受羞耻的体会,能够得到神的同情吗(50节)?神在乎——受膏者受羞辱吗?会认为这就等于是祂自己受羞辱吗(51节)?


每日默想:


52节这句“雅威是应当称颂的,直到永远”,显然是套话!然而,这种格式的祷告,成为千万世代信徒的榜样——最绝望的时候,或许也不是最后的结局!祷告如同人生,一波三折,由立约的肯定,到绝望中的哀求,再到对雅威的称颂,里面的情绪非常曲折丰富。你有感同身受的经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