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9月30日 | 一心寻求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一九篇2-8节
2 遵守他的法度、一心寻求他的,
这人便为有福。
3 这人不作非义的事,
但遵行他的道。
4 耶和华啊,你曾将你的训词吩咐我们,
为要我们殷勤遵守。
5 但愿我行事坚定,
得以遵守你的律例。
6 我看重你的一切命令,
就不至于羞愧。
7 我学了你公义的判语,
就要以正直的心称谢你。
8 我必守你的律例,
求你总不要丢弃我。
省思:
神的律法不是为了使人保持虔诚、
维系道德的一条条清规戒律,
而是神用于创造、护顾、
救赎的一整套智慧。
人惟有“一心”去回应--
全面地回应那全面的启示。
祷告:
天父,
祢已预见我一切的需要,
于是赐下命令、指教、
安慰的智慧言语,
以便我应对各种情况。
我聆听、信靠祢的话语,
请因耶稣之故,
成就祢对我的旨意。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以西结书 第三十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以西结书》第34章|真假牧人
耶路撒冷为什么会沦陷呢?是因为没有好牧人带领,如果流落到巴比伦的人,想要持守神百姓的身份,并得到振兴,就必须要有好牧人来牧养、带领他们。
本章就对真假牧人作了对比性的描述。在1至10节,描述了假牧人所带来的祸害,这些牧人只知牧养自己,他们贪污、自私、剥削百姓、玩忽职守,他们更不会以雅威的道来教导百姓,这样,百姓就变得顽梗,流离失所,像羊没有得医治、养育、保护一般,最后成为野兽的掠物(1-8节)。只有神亲自出动,攻击邪恶的牧人,才能救助羊群脱离虎口(10节)。
11至16节,将好牧人作了另一番描述,这位好牧人就是雅威自己,祂发誓要在政治灾难中,牧养被惊吓而四散的群羊,祂来担当这个角色,寻找迷失的,拯救失落的,把他们带到自己的地方,使他们在山上与流水旁安心吃草,祂特别照顾那些软弱的和害病的。
17至22节,则描述了好牧人的另一重要工作,祂审判在羊群中不好的羊,就是在民中的那些贵胄。因他们压迫欺负弱小的商贩阶级,他们专权,贪婪地为自己榨取地上所有的好东西,却不肯与同伴分享。雅威要审判他们,将公义彰显。
在23至24节,特别提到雅威的仆人大卫的后裔,他将要成为好牧人。这样,好牧人,就是雅威这位上主,加上像大卫的这位人间的王,合二为一的形象了。
在25至31节这段,将大卫王朝的这位牧者所建造的秩序与公义的期待,融进了世界和谐的愿景中[1]。这位王,不单在征战中,为百姓带来胜利;也在与雅威的盟约中,为百姓赢来更新和祝福。雅威要因这位牧人,使他们归回故土,在他们归回之前,雅威将野兽驱赶,使居民可以得回安全、丰饶的土地;百姓与神之间那种咒诅与被咒诅的关系,也完全被扭转过来;百姓要像羊羔被放牧在草场上。全新的秩序,要被建立起来。
03
今日默想
十九世纪远赴印度传道的英国亨利马甸(Henry Mattyn)牧师,堪称一个好牧人。当他决定到印度传道之前,请求医生检验体格。检毕,医生说:“你的身体太弱,住在印度气候不适,恐不能久留人世。”马甸牧师说:“照你预料,我还能在世几年?”医生说:“至多七年。”牧师听了非常喜乐地说:“我还有七年光阴,还能去作许多善工呢!”
于是,他于一八零六年四月二十二日,前往印度麻特拉斯城,由此再往卡利古打城,将新约翻译成痕都斯坦语[2],这样就能使当地人看懂圣经了。一八一一年他在波斯布道,又将新约译成波斯语。当他完成翻译工作,打算回国,行至小亚细亚多吉城,病重而死。尽管他只在印度一带呆了5年左右,而他的贡献却是被主记念的。
好牧人的形象,给我们这些服侍教会的人哪些提醒?
[1] Joseph Blenkinsopp著,张洵宜译:《解经讲道注释丛书:以西结书》(台湾:教会公报社,2010),页184。
[2] 痕都斯坦是指建立于1526-1858年的莫卧儿帝国。其疆域包括今日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及阿富汗东部,亦有“温都斯坦”、“痕奴斯坦”等译名。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八十一、八十二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播放81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播放82篇)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81-82篇 | 神
以色列的崇拜,是节期的崇拜。本诗最有可能是为住棚节而写,为了纪念出埃及的旅程。在这个节期里,每逢第七年要宣读律法书,重申神与百姓立约,重拾作为雅威子民的使命。
诗歌一开头,就以夸胜的声音,欢庆雅威这位君王的归来! 配之以有序的节拍和手鼓,以悠扬的琴声和低缓的瑟,来庆贺这位伟大的君王。在节庆中,宣告节期到来(月朔),在第十五日(月望)要吹角,宣告住棚节开始了!
不过,欢乐的气氛,没有停留在狂欢之中,而是以律例、典章为依据;亦没有落入个人主义之中,而是进入以色列群体之中。这节日也不是以丰收(巴力崇拜)为依据,乃是以雅威带领出埃及的事件为依据,以此来回顾雅威与约瑟所立的约(1-5节)。
以色列或许过惯了为奴的日子,整日听到的都是法老的声音,满脑子是禾草和砖泥,生活的主题就是迫于无奈的“苦”。忽然听见“我使你的肩得脱重担”(6节)!还不能马上反应过来。
至于“急难中的呼求”,在“米利巴水的试验”,这些都是要劝诫他们,免犯祖宗之罪,因为唯有雅威是神,唯有祂救他们出埃及,也唯有祂,才能真正使他们在大大张口时,可以得饱足(6-10节)!
看来,崇拜从来不会使我们受亏损!遵行神的道,永远是崇拜的主题,也是蒙福之途径(11-16节)!
82篇将有审判权柄的官员叫做神,并不是说他们具有神性,而是指他们在代表神,施行神一样的审判能力与权柄。
审判官要发挥公义的作用,假如在有权力、诸神面前徇恶人的情面,官官相护,成为一种恶权势的话,则要被神追讨(1-2节)。他们要为穷人伸冤!假如贫寒人、困苦人及孤儿,这些社会底层人群无人照顾,那就一定是有许多恶事发生,也必定是执政长期不公所致(3-4节)。
他们需要勤政,长期体察民情,否则,全地都将要落在强权者的势力范围,这种罪恶,最终导致举国败亡(地的根基都摇动了)!而假如坐在高位不谋其政,不按神的公义原则来治理,不给穷乏人伸冤。终有一天,这位宇宙的君王,必要审判他们,全能者不会任由地上的审判官胡作非为,祂那审判全地,万邦悔改归回的蓝图一定要实现(6-8节)。
每日默想:
祷告有着公义的主题,你看这两首所涉及的,有哪些场面(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