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 | 2022年9月25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947天前 | 370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义门
2. 每日经文 | 结29章-审判埃及(一)
3. 今日默想 | 骄兵必败
4. 每日加量 | 诗77篇-文本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9月25日 义门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一十八篇19-20节

 

19 给我敞开义门,

     我要进去称谢耶和华。

20 这是耶和华的门,

     义人要进去。

 

省思:

圣经的真理

别具一种可行的邀请性语言--

显示出清楚的途径、

极为有礼的邀请。

信心是人通向神的途径,

门徒之道则是通往祂的喜乐。

 

祷告:

主,

我不愿自己的生命

像一条迂回的溪水,

循着阻力最小的道路,

每遇见石头或洼地就改变流向。

我愿像一道不改方向的水流,

笔直通过那敞开的迎宾大门,

流向祢在耶稣基督里的旨意。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以西结书 第二十九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埃及尼罗河两岸生长着大量的芦苇,又被称为纸莎草(Cyperus papyrus)。纸莎草是一种北非原产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而坚韧,约长到4至5米高。在古埃及,纸莎草被用于各种用途,如蒲草纸(Papryus)、芦苇船(Reed boat)、篮子、凉鞋、毯子、药材、熏香。木质根被用来制作碗和器皿,并被用作燃料。但却不能用来做拐杖。



《以西结书》第29章|审判埃及(一)


二十九至三十二章,论述另一个超级大国埃及的命运,以整整四章的篇幅,来讲述这位巨龙的死亡。这几章的神谕发于被掳于巴比伦第十年(即主前587年,29:1);二十七年(主前570年,29:17);十一年(即主前586年30:20,31:1);十二年(即主前585年,32:1)。以一正一反两方面来论述:


1) 埃及因骄傲自大被毁灭(2-12节)


犹大被巴比伦毁灭之前,埃及是犹大的盟友,她给犹大虚假的盼望,犹大以为通过与埃及联盟,可以对抗巴比伦(17:7-21)。


然而,这位被称为潜藏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巨龙(大鱼),她自身就是一个与雅威对抗的存在。埃及人膜拜鳄鱼,并将法老神化,龙、巨兽、海怪、拉哈伯等邪恶神秘的形象,都被看作是埃及法老的化名。法老宣称自己是埃及地的创造主,尼罗河是他所创造的(3,9节)。


结果,这位自诩为神的“鳄鱼”,要被钓上来,给地上的兽,空中的鸟作美食(5节)。可想而知,对埃及带有虚假盼望的犹大来说,他们所依赖的,无非就是一根芦苇而已(6-7节)。


2) 埃及仍能保住极小的存在(13-16节)


不过,雅威对埃及的毁灭行动是有限度的,最后,埃及也要像以色列人一样,从被驱逐的四方,召聚回到埃及,再次形成一国。只是原先那种超级大国,不复存在了,他们只能建立一个小国家(12-16节)。


在17至21节,是一段补续,时间是在被掳于巴比伦第二十七年,再度预言埃及这个超级大国,被另一个强敌巴比伦掠夺。


说这些话的目的是:在埃及受羞辱的日子,正是以色列家的角要发生的时候,意思这时正是以色列家,有希望的时候。试想想看,埃及如此强大,但强中自有强中手。那活在巴比伦奴役之下的犹大百姓可以知道,巴比伦的最后结局会是如何。在以西结看来(他的看法与耶利米一样),强大的巴比伦,无非就是刑罚列国的工具而已,当工具完成了使命,就该收起来了!



03

今日默想



自古以来,骄兵必败。1941年无知的希特勒这个战争机器,横扫了欧洲绝大部分地方,然后进军苏联,扬言三个月攻下,结果30万德军只剩9万。


在希特勒入侵俄罗斯之后的81年,被入侵的俄罗斯,成了侵略者,入侵邻国乌克兰,号称是特别军事行动,实际就是想恢复彼得大帝时的版图。今天(2022/7/4),我们看到俄军初见成效,彻底占领了利西昌斯克。


俄乌战争的结局虽然难以预料,俄罗斯会成功吗?普京的特别行动目标能达成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相信“除了这邪恶之外,还有另外的力量”(魔戒的主角甘道夫所说),骄傲的侵略者一定会失败的。


这些提醒我们,生命中有哪些东西是我们引以为傲的?这些引以为豪的地方,往往就是自己致命的盲点。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七十七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77篇 | 文本

 

祷告是心灵的交流,将心事向这位主陈明,祷告有时也是血迹斑斑地呼求,呼求神来看他所面临的困境。


这位祷告者直接说:“我要向神发声呼求,向神发声呼求”。在患难之日的祷告,经常是烦躁不安的,甚至他不住地祷告,终日寻求,也未得到安慰。喜欢优雅的人,在这里要失望了。


祷告也是最具人性的表达,在神面前毫不掩饰那“悲伤”与“发昏”,和彻夜难眠,“无言以对”的情形。尤其是当回忆过去甜美的日子......可是,如今一去不复返了!可想而知,这所带来的被抛弃和孤独感,是何等难以接受!更甚的是,抛弃他的,竟然就是他所仰赖的神!(1-6节)!


这样,另外一个疑问就出来了——神所立的约,还算数吗?恩典,就此歇止了吗?不然的话,神的怒气怎么仍然存在呢?


诗人在苦难时,对神的约,对神的本性,发出了一连串的质疑。越是这么问,心境越发糟糕。或许,这就是人常常面对神,尤其是面对上主的沉默之时,所作的最赤裸的剖白吧(7-10节)!


然而,祷告者独到之处就在于:他没有因为自身的困境而成为自闭症患者,也未掉进自怜自艾的陷阱中。因为有一个叙事的文本——“出埃及的事件”,深入到他的思维里。可以说,这个文本救了他,救他脱离了因自我的痛苦所产生的幻觉,和对神信实的质疑。他说:这是我的懦弱,而医治这一懦弱——被痛苦压碎的心灵,其良方是“追念至高者显出右手的年代”。


出埃及的事迹,那恩典的行动,是神信实的记录,像高山一样,屹立于幻影般的心灵里。对救恩的追忆,也不是缅怀故事,假若是缅怀,又会掉入另一个陷阱——怀旧,而怀旧所能产生的情感是伤感与无奈。然而,诗人对救恩的追述,实际上是重新回顾那不变的圣约,从中看见神的信实。因此,再次获得追随祂的能力(11-20节)。



每日默想


对神的救恩的宏大叙事的追忆,是医治“自闭”的良方,对你有什么启发?你有过相关的经历吗?面对所遭遇的困难,多次寻求,不得门路,多次祷告,也没有回应,情绪糟糕得无法形容,甚至怀疑神,怀疑救恩的真实。而你来到了教会,一听到赞美的歌声,或者,因翻开圣经,忽然好像看到了真相——神那不变的爱,屹立在那里!主是信实的,祂不会将祂的儿女撇下为孤儿。因此,你再次上路,并看到神真实地与困难中的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