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9月15日 | 大山踊跃,如公羊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一十四篇
114:1 以色列出了埃及,
雅各家离开说异言之民。
114:2 那时犹大为主的圣所,
以色列为他所治理的国度。
114:3 沧海看见就奔逃,
约旦河也倒流。
114:4 大山踊跃如公羊,
小山跳舞如羊羔。
114:5 沧海啊,你为何奔逃?
约旦哪,你为何倒流?
114:6 大山哪,你为何踊跃如公羊?
小山哪,你为何跳舞如羊羔?
114:7 大地啊,你因见主的面,
就是雅各 神的面,便要震动。
114:8 他叫磐石变为水池,
叫坚石变为泉源。
省思:
原无动于衷的山峦踊跃起舞,
平静的大海竟要奔走躲避,
阴郁的岩石则涌出泉源,
整个世界
都欣喜若狂地回应神
在救赎中所显示的大爱。
祷告:
神,
我不断遇见
一件又一件真正奇妙的事。
我简直不明白祢令人慑服的伟大作为,
我几乎不能领会祢无比恩慈的旨意。
藉着耶稣基督,
我敬拜、爱慕祢。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以西结书 第十九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以西结书》第19章|哀叹以色列王
十九章,以哀歌的形式,来哀叹以色列王约哈斯王和约雅斤王的悲剧命运,他们都是因罪遭报应的活教材。
以色列(也即是南国犹大,以西结喜欢用以色列来称呼犹大),如同一位母狮子,生下一只小狮子,小狮子逐渐长大,当它能够独立之后,却遭到别人的捕杀。这显然指的是约哈斯王(也称为沙龙),他统治犹大的时间只有三个月,就被法老尼哥带去埃及(4节,参王下23:33),也死在那里(耶22:10-12)。
约哈斯被掳走后,犹大先由约雅敬做王,约雅敬与列祖同睡后,由他的儿子约雅斤作王,他是约西亚的孙子,约哈斯的侄子,约雅斤也只统治了三个月。约雅斤登基之际,年方十八。因为约雅斤拒绝向尼布甲尼撒进贡,耶路撒冷也因此受到攻击,结果,他被尼布甲尼撒带到巴比伦,过着漫长又无聊的流浪生涯(参王下24:8-15,25:27-30)。
以色列另外一个像被捕杀的狮子的王,是约西亚的另一个儿子西底家,他因背叛巴比伦未成,成了更大的悲剧,在主前587年,他被剜掉双眼,被发落到巴比伦,最后也死在那里(9节)。
看来,大卫王朝已绝迹了,大卫之约也断绝了(14节),虽然,她曾经如栽种在水边的葡萄树,枝繁叶茂,多结果子,如今,真的没有希望了!
他们因背叛神,被全然摧毁(12-14节)。因为背约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是一个因犯罪而自我毁灭的做法!
03
今日默想
雅威对以色列君王及百姓的要求是:他们必须与周围那些依靠军事及相关能力的人,有所不同;他们要依靠雅威,并遵行雅威所要求的道德命令。
今天,神因着基督救赎了我们,也对我们有着同样的要求:对祂的尊崇和对道德的持守,要我们实践爱心,不可滥用基督徒的自由,而失落作为神儿女的样式。也就是说:我们蒙召,是为了要与这个世界的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有所区别。
如果我们按照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风向而转,如同约哈斯、约雅斤和西底家,随着埃及、巴比伦的政策和军事方向而转,我们难免被世界奴役,如同当时的以色列被埃及、巴比伦奴役一样。或许奴役的形式和程度不同,但本质依然一样,我们也会像他们一样,失去自由、平安与喜乐。也会落入上主的愤怒中,失去祂的祝福。
试想想,你最近一至两年以来,有些什么压力在你头上,使你不得自由?再想想,这个压力是什么?最后在主面前安静一下,生命中倍感压力,是不是因为自己在价值观与生活方式上,为了接近这个世界的生存方式,而失去了作为基督徒的独特性?并因此而在两方面倍感压力:第一、感觉自己无力胜过这个世界?第二、又感到无力遵循上主的旨意?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六十二 六十三篇
62篇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63篇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62-63篇 | 等候
面对时下的处境,做出对神救恩的默想,这是自古以来灵性操练的方法之一。祷告者在面对穷凶极恶的现实时,却看见更“现实”的现实——雅威的救恩,如磐石般的可靠,祂的拯救如同高台一样稳固。而恶人呢?他们一贯:
1)对弱者绝不放过:聚众攻击一人,将他一举推倒成歪斜的墙,将倒之壁。
2)对强者也不松手:满心嫉妒、彼此商议,要把他从尊位上推下来。
3)尽逞欺骗的伎俩:说谎,口蜜腹剑成为他们的人生哲理(4节下)。
经过这番挣扎与控诉之后,祷告者转换了语气(在1-2节基础上,5-7节作了三个变化):
首先,祷告者要求自己,要继续如第1节的静默:“我的心哪,你当默默无声”;第二个改变是:用盼望代替救恩;第三个改变是:将不很动摇改为“我必不动摇”(就中文翻译而言)。他肯定地说:神是“我的拯救、我的荣耀、我的磐石、我的避难所”(2,5节)。他将一切的源头都归于神,其余的都毫无价值。
祷告者也将此经验分享给众人,他也期望他的经验,可以成为别人的祝福!这也就是他会呼召别人来依靠上主,在祂面前倾心吐意的原因了。因为神是避难所!这是一切的价值所在(7节)!
他同时也看出“那些上流人、下流人”,他们的生命比空气还轻,毫无价值(8节)。纵然他们可以仗势欺人,看重那些钱财,但这些都是无定、虚空的,而我们的能力、慈爱都属于神。他看重神,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说:一切的能力是属于神的(11节)。
63篇大概是大卫在犹大旷野逃难中(应该是逃避押沙龙,参8节),流露对神热情渴想的祷告。他环视四周的凶险,对神的渴想,如同干渴之地对水的渴望:
他说:神的慈爱比我的生命更好!他期望能敬拜神,并认为:
1、活着的目的就是称颂祂,人生的意义就是高举祂的名;
2、他愿能将此刻的敬拜转化成彻夜冥想的内容;促使与神的关系,也能得以深化;其间也期望神的敌人,遭到审判。
每日默想:
祷告既能带出心灵的沉思,也使人能看到世界的真相;并可以将得到的人生感悟,分享给别人;更是可以看到上主与这世界的关系。总之,祷告使自我更靠近实情。你有无相类似的体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