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2022圣灵降临期15-新的差遣
来源: | 作者:索老师 | 发布时间: 962天前 | 227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2圣灵降临期15-新的差遣
徒13: 1-12




讲道:(请点击以下音频按钮收听录音)

2022年9月11日主日讲道(上篇)


2022年9月11日主日讲道(中篇)


2022年9月11日主日讲道(下篇)



经文:《使徒行传》13:1-12(和合本)

↑↓上下滑动预览经文

13:1 在安提阿的教会中,有几位先知和教师,就是巴拿巴,和称呼尼结的西面,古利奈人路求,与分封之王希律同养的马念,并扫罗。

13:2 他们事奉主,禁食的时候,圣灵说,要为我分派巴拿巴和扫罗,去作我召他们所作的工。

13:3 于是禁食祷告,按手在他们头上,就打发他们去了。

13:4 他们既被圣灵差遣,就下到西流基,从那里坐船往居比路去。

13:5 到了撒拉米,就在犹太人各会堂里传讲神的道。也有约翰作他们的帮手。

13:6 经过全岛,直到帕弗,在那里遇见一个有法术假充先知的犹太人,名叫巴耶稣。

13:7 这人常和方伯士求保罗同在,士求保罗是个通达人。他请了巴拿巴和扫罗来,要听神的道。

13:8 只是那行法术的吕马,(这名翻出来就是行法术的意思)敌挡使徒,要叫方伯不信真道。

13:9 扫罗又名保罗,被圣灵充满定睛看他,

13:10 说,你这充满各样诡诈奸恶,魔鬼的儿子,众善的仇敌,你混乱主的正道还不止住么?

13:11 现在主的手加在你身上。你要瞎眼,暂且不见日光。他的眼睛立刻昏蒙黑暗,四下里求人拉着手领他。

13:12 方伯看见所作的事,很希奇主的道,就信了。


2022年圣灵降临期 15 | 新的差遣


《使徒行传》13:1-12


序言


许许多多的教会以及基督徒机构在建立之初,或建立之后都会为自己设立异像和使命,但是太多的时候,这些所谓的异像和使命只是停留在文件之中,并没有真实的践行,或者只是部分的推行。


神同样为初期的耶路撒冷教会赋予了异像和使命:「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一8)。的确,正如主所应许的,五旬节圣灵降临,使徒们被圣灵充满,满有能力,宣讲神的道,为复活的主作见证,呼召人悔改转向神。


因着圣灵的能力,初期教会很快的兴旺,一天之内三千人信主。圣经没有告诉我们初期这个教会到底有多少人信主,但是从第一天的三千人,到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教会,后来又多次记载,在教会经历内忧外患的时候,神的道兴旺,门徒数目增加的甚多。也许这个数字累计下去不亚于今天所推崇的马安峰教会。


可惜令人遗憾的是,初期的耶路撒冷教会并没有更坚决、更彻底地执行神赋予他们的使命,虽然门徒们每天持续的在耶路撒冷的圣殿宣讲福音,为主作见证。但教会似乎沉溺在自己团契的福乐之中:信的人都在一处,凡物公用;并且卖了田产家业,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的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赞美神,得众民的喜爱。这虽然是一幅美丽的图景,着实让人羡慕,但是却过于内卷,失去了异像和使命。


虽然,因着逼迫,门徒们被迫分散在犹太和撒玛利亚,并且在各处传道,但是仍没有完成在地极为主作见证的使命。


于是,这一个后起之秀,外邦中建立的安提阿教会在使徒行传中代替了耶路撒冷教会,承接使命,完成了主耶稣对教会的吩咐,将福音一步步带到地极。


为什么一个后起之秀代替在各方面都出类拔萃的耶路撒冷教会,成为使徒行传的主角呢?其核心在于:异像与行动并行。也就是说他们不只是承接异像,更是以行动来践行。我们今天从三个方面来看这个今日许多教会都标榜的安提阿教会。



一、     活水的泉源(正确的观念)(十三1-3;十一19-26)


1节「在安提阿……」


今天许多教会称自己为安提阿教会,但事实上,大部分的「当今的安提阿」依旧是口号,或者是只有其名而无其实、有异像而缺少行动。要成为有名有实的「安提阿」,首先必须对其有深入正确的认识。


第七章司提反殉道之后,门徒大遭逼迫,被迫离开犹太地,向北疏散,沿途广传福音,其中一些人到了安提阿这个位于耶路撒冷以北约500公里的叙利亚首都。安提阿是一个繁忙的港口,也是享乐和文化的中心,吸引了各式各样的人,有希腊人、腓尼基人、犹太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埃及人、印度人,也包括富裕退休的罗马官员,是一个东方与希腊文化交融的典型例子。安提阿这个国际大都会人口多,经济及政治力量强盛,为教会提供了一个令人兴奋的布道机会。


起初,从耶路撒冷散在各处的犹太基督徒只向本族的人传福音(十一19下),路加没有解释具体原因,也许由于语言和风俗的因素,也许因为种族传承。但从居比路和古利奈来的犹太基督徒,却突破传统,超越种族的藩篱,向希腊人分享救恩(十一20),这少部分人以新的眼光,愿意承担跨文化的宣教工作,如此福音得以向外扩展,从地域来说,离开犹太、撒玛利亚和加利利去到巴勒斯坦北部;从文化来说,离开了犹太人的圈子,进入希腊人群体。因着他们的工作,福音工作在安提阿有了爆炸性的进展,路加这样描述:「主与他们同在,信而归主的人就很多了」(十一21)。


那些在耶路撒冷的教会领袖有责任“牧养”分散了的羊群,包括远至叙利亚的外邦会众。他们听闻安提阿的情况后,便打发巴拿巴去到安提阿,看看外邦人中间正在发生什么事,如此安提阿教会藉着巴拿巴的到访被耶路撒冷教会认同,在路加所讨论的教会中,安提阿占第二重要地位,她的福音工作成了使徒行传的重心。安提阿教会之所以在众多教会中独树一帜,路加给我们看见至少是因为她具备两个特质:


1.   对内建造(十一23-26)


首先,巴拿巴从耶路撒冷教会的领袖奉命来到安提阿,经文没有说他对那里的工作提出任何更改或修正,而是因为看见神的恩典,也就是神在安提阿的作为,就十分的欢喜。于是他「劝勉众人,立定心志,恒久靠主」。在这里「劝勉」一词采用未完成时态,表示巴拿巴重复不断的工作,就是劝勉那些刚刚信主的门徒。「立定心志,恒久靠主」是维持对主的忠诚事奉。


由于安提阿这个城市是一个多元文化、多元崇拜的城市,对于刚刚接受福音的信徒来说充满各样试探,罪恶对于这些曾经一度信奉异教的信徒必然有很大的影响;他们只有与主耶稣保持最密切的相交,才能站立得住。巴拿巴发挥他个人的恩赐,以一个劝慰子的身份,不断的鼓励信徒,帮助他们在基督里健康的成长。同时给安提阿的教会带来了进一步的复兴,「于是有许多人归服了主」(十一24)。


其次,巴拿巴对自己的恩赐和才能有正确的认知,他知道靠自己无法帮助安提阿教会的信徒在真理上更好的扎根成长,这里的工作需要很大,他无法独立应付,于是着手物色同工来助他一臂之力。他知道一个人比较适合,就是大数的扫罗,巴拿巴很清楚扫罗在大马士革路上所遇到的事情。他知道扫罗为基督的复活作见证,又比其他人更善于谈论有关犹太律法的问题,他也知道扫罗蒙召的使命是向外邦人传福音。于是巴拿巴前往大数找到扫罗,并邀请他来到安提阿。巴拿巴和扫罗再次返回安提阿在这里「足有一年工夫和教会一同聚集,教训许多人」(十一26)。


路加在这里只是简单描述巴拿巴和扫罗花费了一年的时间,教训了许多人,他没有告诉我们教训的内容,很有可能他们在这一年的时间一定教导了信徒基督信仰的基要真理及有关基督的事,确定信主的人明白有关耶稣的生平、祂的死、复活、升天,赐下圣灵,现今的管治,将来的再来等等,就如同我们的初信栽培的相关真理。


总之,巴拿巴不只是欢喜神在安提阿的引导,赐福给安提阿人,在这里建立属神的教会,他更是看到信徒们若没有在真理上生根建造,就无法持久在基督里,更无法使福音持久的影响那个区域和人群。所以他不但自己按着自己对主的认知劝勉众人,也邀请更适合的同工一同建造门徒,以至于安提阿教会可以有根有基的在基督的真理上被建立,并对外产生积极的影响力,「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十一26)。



2.   对外宣扬(十三1-3)


安提阿的教会蒙神的引导,藉着在本土的福音事工和美好的见证,许多人归服了主。但安提阿教会没有走耶路撒冷教会的道路,安逸于基督徒群体的福乐之中。


安提阿教会中有几位先知和教师事奉主,禁食……(1)。事奉原本专指祭司和利未人在圣殿里的服侍,一些圣经译本把它翻译为敬拜,也就是说在教会这个新群体中,原本「事奉」的礼仪含义完全被属灵化了,并被应用于基督徒敬拜的祈祷上。禁食在新约中只是在福音书和使徒行传出现,它常与祷告连在一起,其目的在于寻求神的指示。也就是说安提阿教会的领袖并没有满足于自己的圈子,他们没有停留在教会内部的建造和本土的福音事工,也许他们心里常常思想使徒行传第一章8节那个使命和托付,所以他们在敬拜中祷告寻求,盼望明白神对他们的旨意和带领。


圣灵说:「要为我分派巴拿巴和扫罗,去做我召他们所做的工」。(2)


路加并没有详细说明圣灵差派巴拿巴和扫罗要做的工到底是什么,也没有说要去哪里,正如当年神呼召亚伯拉罕。但从安提阿教会领袖的反应来看,他们心里十分清楚,圣灵是在吩咐要差派这两个人出去从事福音的事工,要走出安提阿,逐步拓展,完成地极的见证。


「于是禁食祷告,按手在他们头上,就打发他们去了」。(3)


安提阿教会的领袖再次禁食祷告,不是要确认神是不是错了,竟然打发这两个教会最杰出的领袖出去,不是要告诉神「换别人去吧」,而是再次认同圣灵的吩咐,并顺服圣灵的差派。


俗语说:好钢用在刀刃上。安提阿教会竟然甘心顺服,把巴拿巴和扫罗这两位最好的领袖打发出去从事宣教事工,今日许多教会领袖担心教会内部的事工,害怕把有能力的,灵性好的差派出去影响自身的发展,总是愿意把差不多的、经验一般的,甚或刺头类的打发出去,想着这些人在外受些对付,磨磨性子,回来就更好用。


但是神却愿意把最好的打发出去,让他们从事更具挑战性和拓展性的工作,教会应该有国度的胸怀,看重神的普世的工作,而不只是停留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加利利海和死海是约旦河流域的两个胡泊,但是却拥有截然不同的生命力。加利利海里有丰富的不同种类的淡水鱼和水生植物共存;相反,虽然死海比加利利海有更宽的面积以及更深的水深,但是鱼和其他水生植物却难以生存。从黑门山流淌出来的水流,经过加利利海,最终会流向死海。流入死海的水,在阳光的照耀下,不断蒸发,而水里的盐分沉积在死海,因而随着岁月的流逝,盐度会逐渐提高,故此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死海」。


健康的教会需要两条腿走路:对内建造,对外宣扬缺一不可。



二、     忠心的仆人(稳固的根基)(十三1-2)


正确的观念是践行使命必不可少的条件,除此之外还需要有一群忠心合一的团队,这也是安提阿教会不负重托的重要因素:


1.   同心寻求1-2a


路加在这里描述安提阿教会以先知和教师为主导的领袖团队巴拿巴、西面、路求、马念和扫罗。巴拿巴是利未人,生于居比路,所以不是土生土长的犹太人,他拥有劝勉人的恩赐;称呼尼结的西面,尼结意思为黑色,所以他可能有深黑色皮肤,可能是一个非洲人;古利奈人路求,来自北非;分封之王希律同养的马念,这里的希律是大希律的儿子,希律安提帕,他在父亲死后承袭了部分父亲的地土,管理加利利及比利亚。同养这个词指被富有家庭领养,作为其子女一同成长的伙伴,马念既为分封的王希律收养的兄弟,可见他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扫罗生于大数,长于一个说亚兰语的家庭,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犹太人,早期是法利赛人的宗教领袖。


这份名单给我们看到这个外邦的安提阿教会的领袖们:一个是塞浦路斯人;一个是古利奈人;一个是犹太人,但却生活在非犹太人中;一个与希律的以土买家族有关;扫罗则是神亲自拣选立作外邦人的使徒。他们具有不同的背景,是一个由多元文化组成的团队。


可正是这群人,他们为了寻求神的旨意,为了明白神对教会的带领,他们同心事奉主,禁食祷告,以至于领受到圣灵清楚的指示。今天我们在团队中很容易与同类人:文化背景相同、神学理念相同、做事风格相同等具有各种相似性的人同工,与那些与自己有不同看见、不同想法、不同理念的人却难以同心。但我们看到神往往把不同的人放在一起,却教导我们要有一样的心思、一样的意念,同心群求主的旨意,为主成就大事。


以巴拿巴为例,「同心」需要具备两个质素,华神现任院长戴继宗说:


巴拿巴将扫罗这位可能是比他更优秀的沟通者、更有果效的教师及更具魅力的领袖带到安提阿,一起服事建造安提阿教会。可以看到巴拿巴具备两个重要的生命特质:一,巴拿巴不比较;二,巴拿巴不计较。由于巴拿巴避开了团队事奉中“比较”和“计较”这两个致命伤,以致他们这个充满活力的二人小组能够有效地在一起配搭事奉,并看到安提阿教会在敬虔的合一中被建立起来。


然而,让巴拿巴能够超越“比较”和“计较”的属灵核心是什么?


首先,显然他很确定上帝在他生命中的呼召,以及赐给他的恩赐和才能。就像施洗约翰一样(约三27),巴拿巴知道他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从神而来的恩典,因此他肯定上帝给自己的恩赐,也不贪恋上帝给别人的恩赐。


其次,巴拿巴有国度的观念,这意味着他的愿望不在于建立自己的领地,而是看到上帝的教会坚固地建立起来,无论上帝选择使用谁来做成这事。


第三,巴拿巴有能力欣赏和成全他周围同工的恩赐--上帝所赋予的。他没有将扫罗的能力视为威胁,也没有将扫罗视为竞争对手,而是视他为服事基督身体的同工。


我们今天每一个在教会中服事的人,特别是教会的领袖、同工,需要从以巴拿巴为首的安提阿领袖身上学习这种生命的素质,帮助我们在教会的建造和事奉主同心寻求,兴旺福音。


2.   甘心顺服2b


安提阿这群领袖不只是同心寻求,他们更是在领受命令之后,立即以「顺服」的态度回应,他们没有回避、没有质疑,毕竟要被差遣出去的是他们同工中最为优秀的两个领袖。他们没有与神争辩:有没有搞错,把最好的差出去,我们这个教会怎么办,谁来带领,教会如何发展。他们没有任何的犹豫,完全的顺服,教会一经确认他们所蒙的呼召,立即任命,差派他们出去。


三、      见证的能力(保障)(4-12)


正确的观念,合一的团队,还需要有神同在的保障才是安提阿教会践行使命的根本,接下来路加着手用一些笔墨记述神同在的能力如何透过这个被差派的福音团队被见证出来。


1.   在同族中


使徒行传第一个有组织、有系统的宣教团队,第一站来到西流基(4),然后搭船往塞浦路斯,来到东岸的第一个大城撒拉米,在犹太人的各会堂宣讲神的道(5)。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个宣教团队的宣教策略包含两个方面:


第一:本土,使徒行传1章8「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为我作见证。」在这个众所周知的福音使命中,神吩咐教会的宣教策略是从本土为中心,逐步向外扩展,直到地极。所以保罗和巴拿巴也选择这样的策略,首先前往巴拿巴的故乡塞浦路斯,在自己熟悉的区域宣讲福音,然后再走出去。


第二:本族,在会堂里传道,符合向犹太人传福音的原则:……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罗一16)。所以在整个使徒行传的宣教事工中,保罗虽然身为外邦人的使徒,他却一向遵循这个原则,每当来到一个新的城市,他优先在犹太会堂宣讲福音,然后才转向外邦群体。


路加没有用太多的笔墨叙述巴拿巴和保罗在同族中的福音事件和果效,只是一句话带过——在犹太人的会堂宣讲神的道。但是从使徒行传中,我们可以看到,普遍来说,在同族中福音的确也带来很大的影响力,许多犹太人因着他们的宣教信主,同时也引起不顺从福音之人的嫉妒和逼迫。



2.   在异族中(6-12节)


巴拿巴和保罗离开撒拉米,横越塞浦路斯,来到帕弗(6),在这里碰见两个人,一个是行法术的假先知巴耶稣,又名以吕马,是一个犹太人;另一个是当地的总督士求保罗(7),是罗马在当地最高级别的政府官员,是一个外邦人。


巴耶稣和士求保罗对于福音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士求保罗是一个“通达人”,很想听神的道。


但巴耶稣这个名叫耶稣之子的犹太人却极力对抗,抵挡使徒,拦阻士求保罗信服真道。


对于巴耶稣的计谋,保罗毫不留情,严厉的责备其行为乃是混乱真道,与他「巴耶稣」的名字极不相称,他不是救赎之子,反而是魔鬼之子,是真理及美善的仇敌,他完全扭曲神的道。保罗随即以属灵的权柄审判他,使他立即眼瞎,巴耶稣以暗为光,以光为暗,放弃了他们原先所拥有的光,审判使他暂时品尝真正黑暗的滋味。


这是使徒行传中第一次描写保罗行神迹,且是以神的大能降灾于行法术的人身上,但路加强调这只是暂时的,提供以吕马有反思和悔改的机会,如同当年保罗自己。同时,路加在这里谨慎地指出,保罗说这番话时,是被圣灵充满的,藉此表达保罗在此斥责以吕马时那种果敢、直言及能力乃是来自于神,在异族中保罗见证了神的大能,抵挡者遭受审判;寻求者看见主的能力、听到主的话语而归服主。



总结与应用:神眼中的交响乐团


1.   群体祷告的服事


这段经文让我们看到,祷告和属灵力量联手扮演引领教会的角色,这些都是现代社会想要回避的现实,却是基督徒世界观的根基。


任何一个地方教会如果愿意真实的践行神赋予他们的使命,必然离不开群体祷告的服事,只有在祷告中才能感受到神的脉搏,清楚神的旨意,看见神的指引。今天太多教会在祷告上缺乏,即便有祷告许多时候也流于肤浅、表面。(看看今日教会群体能有多少人?能分出多少时间?能为教会及教会事工祷告到什么地步?)


2.   多元差异的合一


林前十二27-28「你们就是基督的身子,并且各自作肢体。神在教会所设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师;其次是作异能的;再次是得恩赐医病的;帮助人的;治理事的;说方言的……」


可见,教会的群体,教会的同工团队如同安提阿教会的群体和团队一样,都是由多元文化的群体组成,各自具有不同的背景、个性、恩赐和风格,神赐给教会各样的不同,但是却在基督里可以同心服事,正如保罗的教导「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腓二2)。


教会没有划一,而是在各样的不同中发挥各自的恩赐和能力,彼此配搭,同行服事,见证基督。


3.   圣灵同在的能力


没有圣灵的引导,教会就没有方向;没有圣灵的能力,教会就无法完成使命。


安提阿教会是如此,今日的教会更是如此。盼望我们在服事中学习仰望交托,求神让圣灵充满我们,在一切的事上引导我们,也给我们在基督里服事的能力。


代祷事项:



1、求主帮助教会的众肢体,愿意更多的参与祷告的服事,不只是个人的祷告,更是群体的祷告,愿意同心在祷告中为教会寻求方向,在祷告中支持教会各样的事工。与众肢体以祷告共同承担,建立基督的身体。


2、 求主帮助众教会的同工,学习与自己不同的同工合作,彼此配搭,见证主道,兴旺福音,荣神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