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2年8月31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973天前 | 387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旷野变为水潭
2. 每日经文 | 结4章-奇特的要求
3. 今日默想 | 唤回正确的记忆
4. 每日加量 | 诗39篇-管教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8月31日 | 旷野变为水潭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〇七篇33-38节


33  他使江河变为旷野,

      叫水泉变为干渴之地,

34  使肥地变为碱地;

      这都因其间居民的罪恶。

35  他使旷野变为水潭,

      叫旱地变为水泉。

36  他使饥饿的人住在那里,

      好建造可住的城邑,

37  又种田地,栽葡萄园,

      得享所出的土产。

38  他又赐福给他们,叫他们生养众多,

      也不叫他们的牲畜减少。

 

省思:

河流或可枯干,

沙漠或会开花。

我们眼前所见的世界,

既不是一种幸福的保证,

也不是一种绝望的宣告。

我们赖以存活的稳固根基,

并非我们所踏的土地,

而是我们所信靠的神。

 

祷告:

伟大的神,

我既不神化、

也不轻看祢所赐的这片土地;

不奉河流为神,

亦不视沙漠为鬼。

我愿在美好之地享受祢的慷慨赐与,

在艰苦之地遵守祢的旨意,

按照祢在耶稣基督里的

引领和赐给的能力。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以西结书 第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以西结书》第4章|奇特的要求


第四章1节至五章4节,雅威要求以西结,用行动来配合祂的呼召,来预告以色列的未来,其中有四个奇特的象征性举动。


在作以下的奇特行动之前,以西结被吩咐在一块泥板上,画出耶路撒冷的图形,好使经过的人很快就知道他正在作什么。他在这张图画上,布置了各种围攻城墙的工序,像是一个军事演习。路人都能看出,这是五年前耶路撒冷被围攻时的情景。这样,我们大致就知道了以下的四个象征性动作,是关于耶路撒冷的命运的。


1、奇特的左侧卧(4:4-5)

左侧卧,面对北方,象征着他面对北国十个半支派;三百九十日,时间超过一年之久,这大致是以色列被亚述所灭的时间。雅威要以西结用这受苦的行动,来承担以色列的罪所遭遇的审判。


2、奇特的右侧卧(4:6-8)

接着,他被要求右侧卧,象征着他面对犹大一个半支派,需要侧卧四十天,意味着他需要承担犹大家的罪四十年,等到四十年后,他们才能从外邦人手中得释放。


3污秽的材料(4:9-14)

以西结被吩咐要吃用粪便烧烤的饼,这不但导致自己被污秽,也象征耶路撒冷因不洁而遭遇审判。这就是五年前他们被围困,而导致的饥荒和被掳命运的再次回忆(4:9-17)。


4怪异的剃剪(5:1-4)

以西结将自己的胡须和头发剃下来,分为三等分,把第一堆放在城里(就是他所绘制的图形),然后用火把它烧掉,这动作象征耶路撒冷的居民三分之一,在城中被杀。接着,他把从自身的剃下来的胡须和头发另外一分,用刀把它切碎,象征着三分之一的人会在瘟疫和饥荒中死亡。


最后,他把刮下来的胡须和头发扔在空中,一次只扔几根,直到全部把它扔完,甚至,他将塞在他衣服里的那几根都拿出来,丢到火炭堆里,直到化为灰烬。这动作象征犹大百姓中的三分之一,会分散于列国中,一个都不会得以幸免,他们被掳后,神对耶路撒冷继续报复与审判,他们也继续被敌人蹂躏!




03

今日默想


记忆,是人类很奇特的功能,对于个人和群体都十分重要,使人可以将过去几年、或几十年前所发生的事情搬到现在。可以说,没有了记忆,人也会失去全部的智慧。但人类的记忆,有时又会出差错和选择性的偏颇。所以保持正确的记忆十分重要,但正确的记忆却极不容易保持。比如,人类对造物主都有记忆,要不人类怎么会有“敬拜神”的宗教行为呢?但我们必须接受——我们对神的记忆已经完全扭曲了。这也正是没有一个人会主动来寻找造物主的原因。这种对神的模糊记忆配合罪性,导致了人敬拜偶像。


以西结的象征性行动,目的就是要唤醒这群流落到巴比伦的难民的记忆,使他们追想五年前耶路撒冷的悲剧,而导致悲剧的原因是他们不洁、他们的罪。以西结的象征性行动,好使这群在不洁之地的百姓,知道自己的问题,能悔改来寻求主。


试图回忆一下,在信仰的历程中,留给你最深的记忆是什么?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三十九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39篇 | 管教


假如决定要过一个祷告的人生,不见得就会百事顺心,毫无疑惑。39篇让我们看到,祷告者非常困扰:为何神对脆弱不堪、转瞬消失的人,要严加管教呢?


他于是倍感压抑,情绪高昂。不过,提醒自己,还是约束自己,等到无法抑制之时,再说吧(1节)!


情绪真有忍不住的时候!压抑,不见得每次都有用(2节,和合本:连好话也不出口),反而,经常会徒增许多愁苦。他积压了一肚子的火,话语终于如火焰一样冒了出来,怨气,他怨气十足!(2-3节)。


不过,他又迟疑了,还是求神让他在这事上学功课(4节)。他的意思似乎是,努力面对糟糕的事实,并视为这是神所命定的事,且以祂的眼光来看这些事,从这些痛苦的题目里,学到该学的功课。从稍纵即逝的、并苦短的人生中(译为“虚幻”),以及一切地上事物皆有毁灭的现实中,洞悉一些人生的真谛!


他发现:生命中有一堵墙,无法逾越,就是“如何面对上主”!当他向神呼求,没想到却得到这样的结论:原来自己身受的灾祸,是出于神严厉的责罚。那么,自认为自己是无辜者,但也有可能是犯罪者!


实在是这样,世界上每一桩不幸的事件,又有几个人是完全无辜的呢?祷告者经过祷告、深思之后,有了更深度的领会——他能无愧地面对神吗?反而,他深感压力:怨气所流露出的自义和自怜,是何等地得罪神,甚至要遭神的审判(7-11节)。


不过,最后,他的信心还是流露了出来——神既然能审判人,也能听人祷告!所以,如今他无论处于什么处境——被处罚、被放逐,他都有信心呼求神,求神听他的祷告;也无论他犯了什么罪,他都还有勇气向神祈求,求神能够宽容他,并赐给他有出头之日(12-13节)。



每日默想


你有过和祷告者类似的经历,深感自己是无辜的、被害的或是被冤枉的?你在这种非常糟糕、又自义的光景中,来到神面前,之后,方知自己也在罪上有份,最起码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纯洁”。


于是,你发现——原来的控告化作了祷告,原来的自怜化作了自省,原来的自卑化作了再次向神寻求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