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2年8月29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974天前 | 526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医治他们
2. 每日经文 | 结2章-奇特的呼召
3. 今日默想 | 反省面对神的态度
4. 每日加量 | 诗37篇-昌盛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8月29日 医治他们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〇七篇17-22节


17 愚妄人因自己的过犯

     和自己的罪孽,便受苦楚。

18 他们心里厌恶各样的食物,

     就临近死门。

19 于是,他们在苦难中哀求耶和华,

     他从他们的祸患中拯救他们。

20 他发命医治他们,

     救他们脱离死亡。

21 但愿人因耶和华的慈爱

     和他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称赞他。

22 愿他们以感谢为祭献给他,

     欢呼述说他的作为。


省思:

罪有害于健康,

许多(虽不是一切)病症源自道德问题,

救恩却带来康复。

当我们乐于回应神在基督里的救治,

不但发现我们的心灵被更新,

连身体也被那创造的主复原。


祷告:

神,

我将自己交给祢护理,

将自己的身心灵置于祢的看顾下;

接受调教、引领、医治、重建。

请在耶稣基督里,

作我最大的医师。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以西结书 第二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以西结书》第2章|奇特的呼召


二章至三章,与第一章连接在一起,记录了以西结奇特的蒙召。这个呼召,对于基督徒而言,是陌生的。我们必须把他那奇特的蒙召,与以色列在危机中相当独特的信仰联系起来。以西结被称为:人子,在这里可以直接解释为“平常的人”或“被掳百姓的代表”,这个片语,在后来慢慢发展出独特的“弥赛亚”内涵(但七13)。


在以色列的危机中,以西结蒙召去宣告相当特别的信仰,因为他们现在活在十分痛苦的光景之下。在经历难以忘怀的痛心事件——主前598/597年耶路撒冷遭遇浩劫,他们来到了巴比伦这外邦之地。如今,按照传统的圣约神学,当他们离开了耶路撒冷,他们的神雅威,就不再临在这群不洁的百姓身上,也不会与世俗世界同在。


这就是以西结蒙召要面对的危机,也正是作为祭司阶层的他所关注的。他针对的对象,是从犹大地被放逐于巴比伦的百姓。在雅威看来,这群可怜的难民,尽管流落异地已经五年了,但他们仍旧毫不反省,是一群面无羞耻、心里刚硬的人(2:4),他们甚至不会听以西结的话(2:7)。


然而,以西结被授命进入这充满危机的以色列群体中,去宣告雅威的命令。使他们知道,雅威能够自由地在各地行走,不限于在耶路撒冷的圣殿,而且可以临到这些活在外邦不洁之地的被掳的群体之中。



雅威在对以西结说话的时候,采用了祂呼召摩西时的方式,祂告诉以西结,尽管他所面临的,尽是荆棘和蒺藜,而祂将要像带领摩西一样带领他,要知道,摩西正是在荆棘丛中看见了上主。雅威唤醒以西结的“西乃记忆”,目的就是要以西结知道,前面的艰难,如同摩西的艰难一样,而雅威口中的话,就是以西结的力量,这也正是为什么雅威会说——你要吃我所赐给你的(8节),显然,这个写满了雅威的审判和救赎的书卷,是以西结蒙召,能在如同蛇蝎的百姓之中,持续服侍的根源(9-10节)。



03

今日默想


正统的犹太拉比,禁止三十岁以下的人阅读以西结书的前三章。他们认为,年轻人尚未预备好如此直接面对神的荣耀[1]。看来,在以色列的传统里,十分看重人在领受启示和接受上主呼召的神圣性。


在这一方面,给基督徒有着深感锥心的提醒,我们来敬拜神经常带着轻率、不以为然的态度,以为耶稣就像是老友一样。对神的呼召(比如呼召我们来敬拜祂),对神的侍奉,也缺乏该有的严肃,忘记了我们所面对的神,是在荆棘的火焰里出现的上主,祂对朝见祂的人有圣洁的要求。


在下个礼拜,当你进入敬拜之地,试着联想一下,以西结蒙召面对神的情形,看看是否会被提醒——自己该如何以谨慎、严肃和认真的态度来面对神。



[1] 参杨腓力(Philip Yancey)、昆布兰(Brenda Quinn)著:《与圣经有约》(台湾:圣经资源中心,2012),页189。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三十七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37篇 昌盛


恶人为何昌盛?有道德质素的人,一定会为此而倍感气恼并心生嫉妒。不过,祷告者,就是智者!他似乎在教导学生,应当有永恒的眼光,不必为眼前的事情而“心怀不平”,因这些恶势力,很快就如草一般被割下,他因此劝导:


“你当倚靠雅威”(3-4节)!以祂的信实为生存之道,要以祂为人生的喜乐,在糟糕的处境要学会交托(5-6);要将在世间所遭遇的不公之事,像卸担子一样卸给主,要相信不公义的事,也终将如黑暗退去,而你所行的公义之事,则将如正午的太阳一样显明出来。纵然公平尚未显明,也当耐性等候神的时间,万不可因见恶势力一时通达而盲从(7节)”。


智者也很实际:因为当我们忿忿不平之时,往往会包含恶毒。当心!雅威要剪除恶人,如割草一样使他消失。而等候雅威的将留名于地(8-9节)!恶人纵然曾占有大量财富与产业,但最终要落得一场空(10上)。但谦卑依靠雅威,跟随神的义人,他的人生要硕果累累,他不但要得到产业,还要享受平安(11节)。


智者又从观察与自我经历,来继续谈论(12-29节):


曾几何时,恶人对义人设计谋害,而神也用“牙”(笑)来对付他们。当他们准备举刀谋杀那无助的神的百姓之时,神却使刀刺入了恶者自己的心窝(12-15节)。


现实中,义人所拥有的财富最少,却也踏实,不似恶人,钱财虽多,结果都为了保住性命(膀臂被折断),而破财消灾!但雅威却使义人在饥荒年间,仍有着落(16-19)。恶人呢,则像“草地的华美”,虽曾昌盛,却如稍纵即逝的花朵(20-22)!义人的人生纵然有过闪失,也不至于完全败亡。甚至,他不但自己坚固,也可赐福与帮助他人,他的后代也蒙福(23-26)。


所以,他力劝他的学生,要弃恶从善。因雅威永远保守义人,也赐予产业。恶人却要被除灭(27-29)!他更是不厌其烦地说出义人的行为:他们的口舌谈智慧,心里存律法;所以他们的脚步总不滑跌(30-31节)。恶人呢?他们的眼目窥探义人,心里想杀义人。但他们做不到,因为神保守义人不落入恶人之手(32-33节)。



如今,雅威怎样保护义人,又使恶人的计谋成为枉然,显而易见了!那么,就当遵行祂的道,使你可承受产业,也可看见恶人的后果,终将被除灭(34节)!


每日默想:


这位智者最后邀请弟子们(35-40节):要观察正直人与恶人的结局是何等不同。今天,我们为了信仰,可能要损失,社交、经济、朋友……甚至生命。你会怎么看?




▓ 本文插图选自意大利画家 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  1445-1510)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