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请点击以下音频按钮收听录音)
2022年8月21日主日讲道(上篇)
2022年8月21日主日讲道(下篇)
经文:《使徒行传》6:8-15(和合本)
6:8 司提反满得恩惠能力、在民间行了大奇事和神迹。
6:9 当时有称利百地拿会堂的几个人、并有古利奈、亚力山太、基利家、亚西亚、各处会堂的几个人、都起来、和司提反辩论。
6:10 司提反是以智慧和圣灵说话、众人敌挡不住.
6:11 就买出人来说、我们听见他说谤讟摩西、和 神的话。
6:12 他们又耸动了百姓、长老、并文士、就忽然来捉拿他、把他带到公会去、
6:13 设下假见证说、这个人说话、不住的糟践圣所和律法.
6:14 我们曾听见他说、这拿撒勒人耶稣、要毁坏此地、也要改变摩西所交给我们的规条。
6:15 在公会里坐着的人、都定睛看他、见他的面貌、好像天使的面貌。
引言:新生儿的经历
一 | 冲突、逼迫与得胜
1、 冲突(1~8)
“8 司提反满得恩惠、能力,在民间行了大奇事和神迹。”
在1~7节中,描述了初期教会第一次大范围的冲突。最终,这次冲突用教会治理的方式得以解决。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几点教会治理的原则:第一、解决问题、避免冲突;第二、分工合作、搭配服事;第三、责任与权力的平衡;第四、治理/管理的技术与艺术:保持适当的灵活性。
司提反是七位执事之一,他的本职工作是管理饭食。然而,他满得神所赐的恩惠与能力,除了做好行政的工作外,还行了大奇事和神迹。这就提醒我们:在教会管理中,部门、职责划分很重要,否则就会每个人都会主次不分,很容易造成矛盾和混乱。然而,管理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职责分明不能成为僵化的标准,更不能以职责限定人的恩赐和能力。司提反明明是行政部门的,此刻却做了宣教部门的工作,甚至与使徒们都不分伯仲。然而,使徒们并没有禁止他,圣经作者(路加)也对他大为赞许。因为,在这背后是合乎圣经的价值观:在主里面,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品格、恩赐与能力,都能被主所用、祝福多人。如果认为行政人员就是做事的工具,或者认为讲道、教导就是领袖的特权,这都是以功用和恩赐来界定人的价值,并且无视圣灵活泼的工作与神灵活的带领。若到了一个地步,甚至阻拦有恩赐的人按着他们的恩赐服事,将其限定在某些人规定的范围内,就是无视神在教会中的主权。同样,有恩赐、能力就无视别人的存在,不屑于也不能和人同工,甚至横行霸道、作威作福,也是将自己当作神。这些表现,不仅是道德上犯罪,也是认知上犯罪。
2、逼迫(9~14节)
“9 当时有称利百地拿会堂的几个人,并有古利奈、亚历山大、基利家、亚细亚各处会堂的几个人,都起来和司提反辩论。10 司提反是以智慧和圣灵说话,众人敌挡不住,11 就买出人来说:「我们听见他说谤讟摩西和 神的话。」12 他们又耸动了百姓、长老,并文士,就忽然来捉拿他,把他带到公会去,13 设下假见证,说:「这个人说话,不住地糟践圣所和律法。14 我们曾听见他说,这拿撒勒人耶稣要毁坏此地,也要改变摩西所交给我们的规条。」”
各处会堂的人都起来与司提反辩论,但他们完全没有办法胜过司提反,甚至一败涂地。因为,第一,他们并不认同更不信从,耶稣是基督,是弥赛亚。他们的信仰还是在律法的体系中;第二、他们是靠着对律法的了解和知识说话,而司提反却有圣灵的同在、神所赐的智慧。因此,这位司提反信靠那位成全律法、超越律法的耶稣基督,又靠着圣灵的智慧、恩赐与能力说话,他们自然无法抵挡。
因此,这些人故技重施,就像诬告主耶稣那样,诬陷司提反谤讟摩西和神的话(妥拉)。这是重罪、死罪,也很容易做假见证诬告人。这样,司提反就被抓,甚至没有办法为自己辩解。他们对司提反的处理,也和对待主耶稣一样。从突然捉拿,到诬告、审判,都不过如此。连罪名也是一样:践踏圣所/圣殿和律法。尤其是,在这个罪名上将司提反和主耶稣联系起来,说他宣扬耶稣所宣扬的。我们不知道他们到底听到了什么,不过,主耶稣的确说过“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约二19),也说过“你看见这大殿宇吗?将来在这里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了”(可十三2),“但耶稣这话是以他的身体为殿”(约二21)。而且,祂也说过“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太五17~18)。对主耶稣和司提发都是明显的诬告,而且是以偏概全、恶意歪曲事实的诬告。
3、得胜(15节)
“15 在公会里坐着的人都定睛看他,见他的面貌,好像天使的面貌。”
可是,司提反如同彼得一样(四8),在公会中被圣灵充满,呈现出天使的面容。不是凶神恶煞的审判天使,而是慈祥、和平的面容,全会堂的人也都见证此事。司提反面对公会,做了一段很长但很精彩的讲论。虽然路加没有在此处(15节)强调他被圣灵充满,但非常明显,他所说的,都源于圣灵的感动和工作。他口中所出的,也不是为自己辩解,而是借着这个机会传扬福音,向众人宣告、展示耶稣是基督,是他们世世代代盼望的弥赛亚。
司提反的分诉从亚伯拉罕开始。蒙神呼召离开本地和亲族的亚伯拉罕,在陌生的土地上本来没有立足之地。然而,神却在外邦之地与他立约,也明确告诉他,将来神要带领他的后裔从做奴仆之地出来,在应许之地事奉祂(七1~8节)。接着,司提反又讲到,约瑟的一生跌宕起伏。他曾经被父亲溺爱,也因此受尽苦难。他在以后的岁月享受了极高的荣华富贵,却并非只为自己,乃是为以色列家族存留余种(9~16节)。
摩西的一生,都在应许之地以外度过。其中,又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外族人中间度过。如果说亚伯拉罕是典型的旅居者,摩西就是典型的寄居者。他寄居在埃及时,得不到本族人的认可;他寄居在西奈的旷野时,更是飘荡流离、与世隔绝。然而,就在这种境况下,耶和华神向他显现,拣选他成为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行旷野的首领(17~43节)。
最后,司提反明确指出:他并不否认圣殿的神圣性。他简单回顾了从帐幕到圣殿的变迁,强调不管是帐幕还是圣殿,都是神的居所,是神与人相遇的地方。然而,不管是帐幕还是圣殿,都只能作为神居所的表征。因为,创造万物的主,并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也不可能限制在有限的空间内(44~50节)。也就是说,圣殿虽然重要,却不可成为被无条件圣化的空间,更不可高过耶和华和弥赛亚的地位。毕竟,耶和华的荣耀也曾离开圣殿,甚至圣殿本身也曾被毁。
因此,司提反话锋一转,直指犹太人问题的核心:他们死守律法,却抗拒圣灵;他们貌似尊崇神,却逼迫神差派的先知;他们看似虔诚,却并不遵守律法,甚至将耶稣基督钉在十字架上。如此一来,并不是司提反和基督徒不尊重圣殿和律法,而是这些恪守犹太主义的人藐视圣殿、践踏律法(51~53)。
这段讲论就导致司提反最终殉道,而这却成为他生命的高峰。他被圣灵充满,看到天上的异象,看见神的荣耀,也看见主耶稣站在神的右边。另外,他也效法耶稣基督,直到最后一刻,都求神赦免迫害者(54~60节)。
二 | 结论、应用
1、治理与冲突:有效的治理可以有效解决冲突,甚至提前避免冲突。
2、逼迫与真道:很多时候,逼迫并非是因为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行在真道中。
3、得胜与圣灵:圣灵的充满、圣灵的工作是得胜的秘诀。
代祷事项:
1、 求主怜悯我们,让我们不仅追求真理,更追求圣灵的感动、引领和充满。
2、 求主怜悯教会,让各位同工能够彼此配搭、一同行在真道中,建立神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