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8月14日 | 神手中的奇事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〇五篇26-36节
26他打发他的仆人摩西和他所拣选的亚伦,
27在敌人中间显他的神迹,
在含地显他的奇事。
28他命黑暗,就有黑暗,
没有违背他话的。
29他叫埃及的水变为血,
叫他们的鱼死了。
30在他们的地上以及王宫的内室,
青蛙多多滋生。
31他说一声,苍蝇就成群而来,
并有虱子进入他们四境。
32他给他们降下冰雹为雨,
在他们的地上降下火焰。
33他也击打他们的葡萄树和无花果树,
毁坏他们境内的树木。
34他说一声,就有蝗虫、
蚂蚱上来,不计其数,
35吃尽了他们地上各样的菜蔬和田地的出产。
36他又击杀他们国内一切的长子,
就是他们强壮时头生的。
省思:
在埃及地发生的一连串天灾似乎
格外彰显了神的大能。
每个灾难本身
都貌似平常、无害,并非惊天动地,
惟因经过神的手,
就成为实现祂旨意的大能工具。
祷告:
亲爱的神,
我知道祢可以使用
任何事物来达成祢的旨意,
甚至包括那些我认为不重要的事,
似乎与属天恩典无关的生活领域。
请让我在每件事上、每处地方
都敏于领会祢的旨意。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耶利米书 第四十二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基大利被暗杀之后的国际形势。埃及位于巴比伦的势力范围之外,是担心巴比伦报复的百姓可以最快逃往的地方。事实上,自从主前605年的迦基米施战役以后,尼布甲尼撒在三十七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入侵过埃及。因此,逃亡埃及是当时最合理的选择,留在原地的风险很大,几乎就是坐以待毙。
《耶利米书》第42章| 表面听从
这群劫后余生的百姓,在惊魂未定之时,在救星约哈难的带领下,来见先知耶利米,他们特别期盼先知给他们指条活路(1-3节)
耶利米极富同情心地对他们说:他会求告雅威,只要出于雅威的,必然如实告知,必不隐瞒(4节)。众领袖及百姓坦言愿意听从雅威的命令,无论雅威所说的是什么,是凶是吉一概遵行,并以此为福乐(5-6节)。
十天后,耶利米将约哈难及其他首领,并那些百姓全部叫了来,在他们面前宣布了雅威的话,要他们留在家乡,他们将在此安居乐业,雅威也要扶持他们,不再降灾给他们,他们也将得到巴比伦王的怜悯(7-12节)。
但如果他们不听这些蒙福的话,非要下埃及去寻求帮助(24:8、10),以为这样可以逃避战乱和饥荒(13-14节)。反而,饥荒、战争及各样灾祸,必然会追上他们,雅威的审判会接踵而来,他们绝不能逃脱灾难(15-17节)。雅威要将曾经对耶路撒冷人的怒气,也照样发在这些逃亡到埃及的人身上,使他们在埃及地饱受羞辱和咒诅,直到他们被灭绝为止(18节)。
所以,耶利米警告他们,千万不可进入埃及!要反省自己,一直以来因自身的诡诈所带来的害处。因为从过去的经历而言,他们并没有听从雅威通过耶利米所说的话。虽然他们在几天前,信誓旦旦地说,一定会听雅威的话,无论祸福。而其实,当雅威说了之后,他们并不打算听从。假如他们真的如此执拗,要下到埃及,断然无法逃避刀剑、饥荒和瘟疫(19-22节)。
03
今日默想
约哈难及那些百姓,已经落到极其艰难的地步,但这些人对雅威的命令,也没有打算听从。在表面看来,他们坚决要听雅威通过耶利米所说的话,但事实上,他们只是表面听从,只是把耶利米的话当做是“参考消息”而已。他们一心想要的就是:神为他们成就自己已经盘算好的计划,并不打算要按照神的心意而行事。
卡森(D.A.Cason)批评教会在寻求神旨意时,往往过于草率和表面化。他说的话类似如下:
神赞成传福音,因此,神也会赞成我们所采用的传福音的方式,不管我们传福音的方式到底如何,就理所当然地认为,神的旨意会为我们传福音的方式签字画押。神是爱,因此祂必然反对教会实行管教,我们就援引神的旨意,为我们的善意背书。神要我们分别为圣,因此我们坚决抵抗反对我们的人,我们援用神的旨意来为我们的排他主义和苛刻而背书【18】。
卡森所说的情况,都是我们极其容易跳进的陷阱,如同被耶利米警告的那些难民。一旦我们只关注自己的命运和前途,而不关注上主的旨意时,我们对神的旨意的理解,就会变得表面化;祂的旨意对我们而言,只是“参考消息”而已。
试反省,自己有无只是在表面上听从神的旨意的经历?
【18】卡森(D.A.Cason)著,顾华德译:《为了神的爱(下)》(台湾:天恩,2007),页255。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十八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18篇 | 王者
18篇结构整齐,气势磅礴,大显王者之风。
大卫这位储君,追忆自身遭遇君王扫罗政治迫害的经历,他的感情似乎不可遏止,一泻千里。想当时在山洞里躲藏,以山峦为保护的流亡生涯;追忆曾在悬崖绝望里获救的惊险经历,他百感交集,说:“我要求告当赞美的雅威”(1-6节)。 是的,神是他的再生父母!岂不配被称颂吗?
祷告者将记忆从自己延伸到集体——作为上主的百姓,最振奋人心的记忆就是出埃及的叙事!这是他们历世历代反复吟诵的歌。想当年,“地摇动”,“山摇撼”;“火”蔓延,“天下垂”;“黑云”满布,“风如翅膀”飞;“水的黑暗”掩盖法老大军;“厚云”与“冰雹”,“火柱”与“闪电”,大显神的威仪;“海底显露”,“大水”树立,这一切,岂是华丽的辞藻而已,乃是雅威神在红海,大显王者之风的作为(7-19节)。
是的,神是他们民族的真正的开创者!岂不配被称颂吗?
祷告者除了回忆上主的作为,他还回忆了雅威在西乃山与以色列百姓立约的经历,那是建立彼此关系的事件,对以色列百姓而言是洪恩大福。从此之后,作为雅威的信仰者,他们的人生,将在雅威所赐的妥拉的引导下,走向清洁,离弃罪恶,过上一个完全人的生活。在其中,他们将饱受美福,活在神慈爱的眷顾之中(20-30节)!
是的,神是他们国家的缔造者!岂不配被称颂吗?
祷告者也回忆了约书亚时期的“南征北战”的经历,那时,列强在雅威之前一一溃败。这些令人振奋的得胜经验,气贯长虹,促使他诗兴大发。而他,这位祷告者,却没有以“王者”自居,反而以一个需要不断向雅威呼求、最终获救的“弱者”形象来描述自己。因列国的归顺,外邦的投降,并不是因这民族多有能耐,而是因雅威这位坚固的磐石,祂的能力才是可靠的(31-45节)。
是的,神是他们获胜的大元帅!岂不配被称颂吗?
最后,祷告者将他个人和集体蒙恩蒙福的经验,再度相互融合,唱出一首荣耀颂:我要在列邦中称颂你!这就是膏立大卫及其后裔的目的(46-50节)。
每日默想
追忆上主救赎的历史,你认为会有什么益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