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2022圣灵降临期10 | 新的对立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997天前 | 297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2圣灵降临期10 | 新的对立


讲道:(请点击以下音频按钮收听录音)

2022年8月7日主日讲道(上篇)


2022年8月7日主日讲道(下篇)



经文:《使徒行传》5:17-26(和合本)

↑↓上下滑动预览经文


5:17   大祭司和他的一切同人,就是撒都該教門的人,都起來,滿心忌恨,   

5:18   就下手拿住使徒,收在外監。 

5:19   但主的使者夜間開了監門,領他們出來,    

5:20    說:「你們去站在殿裡,把這生命的道都講給百姓聽。」    

5:21    使徒聽了這話,天將亮的時候就進殿裡去教訓人。大祭司和他的同人來了,叫齊公會的人和以色列族的眾長老,就差人到監裡去,要把使徒提出來。

5:22    但差役到了,不見他們在監裡,就回來稟報說:

5:23   「我們看見監牢關得極妥當,看守的人也站在門外;及至開了門,裡面一個人都不見。    

5:24     守殿官和祭司長聽見這話,心裡犯難,不知這事將來如何。   

5:25     有一個人來稟報說:「你們收在監裡的人,現在站在殿裡教訓百姓。」   

5:26     於是守殿官和差役去帶使徒來,並沒有用強暴,因為怕百姓用石頭打他們。





2022年圣灵降临期 10 | 新的对立

《使徒行传》5:17-26


序言:对立


对立这种情况,我们不会觉得新鲜,因为我们到处都会经历到,小到家庭里,夫妻双方会因为应该如何教导孩子,彼此观点不一样,之间有着对立的情绪,大到一个国家与另外一个国家之间的利益,也常常呈现对立的状态(这两天你一定不会觉得陌生)。


在使徒行传里,我们看到新兴的耶稣的群体,与当时的上帝的代表——撒都该人和大祭司呈对立状态。他们按照当时社会公认而担当领袖。不过,上帝和耶稣则说,这些人已经不是祂的代表了。他们之间的冲突,是因为对生命观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




一 | 以圣殿为中心的生命观


首先来看撒都该人和大祭司的生命观。这些社会主流人群,对耶稣的跟随者——后来被称为基督徒的人,义愤填膺,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必须把守住地上主要的祭坛,这是以色列人历代以来最神圣的地方,他们不能够让使徒继续这样搅乱下去,而导致神的荣耀受损,使以色列的百姓被带到错误的道路中去。所以,他们决定要阻止这场灾难性的动乱(17-18节),派出警察,把他们抓起来,关到监狱里。


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上帝就住在这群人当中,在他们看来,这群人只会造反,四处传讲被罗马人处死的耶稣,说祂是以色列人的救主,搞得四处乱哄哄。大祭司认为这个新的帮派,根本不可能是上帝居住的地方,因上帝是生命的主(参20节),祂只会住在圣殿里;每一个人如果想得到赦免和救恩的话,就必须到圣殿里来,只有这个地方才能使人获得生命。


另外,这群扰乱分子口口声声说被钉死在十字架的,就是那个被大祭司判为死刑的耶稣,是他们的弥赛亚,并坚持说——百姓应当为此而认罪。那么,这不是在打大祭司的脸吗?甚至在定他们的罪——因为他们就是杀害耶稣的罪魁祸首,他们当然不能容忍这群人。



二 | 全新的生活方式


然而,对于使徒而言,他们则认为生命就在被大祭司法办、被罗马人钉死的耶稣的身上。他们亲自得到天使的召命,就在他们被那些警察关到拘留所的时候,天使把监狱的门打开了!把他们领了出来,并叫他们直入虎穴——大祭司的办公室——圣殿!到那里,去宣讲生命之道,好使百姓能听到这些信息。这意味着天使不同意大祭司的思想——他不认为生命之道会在圣殿里。


古斯塔夫·多雷版画《天使带领被囚使徒出狱》


那么,天使从监牢把耶稣的跟随者领出来,去向众人宣告的一切与生命有关的信息,到底是什么?我们从使徒行传前面几章看到,这生命的信息,就是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一种因福音而被改变、是前所未有的,是每个人不曾想象到的。如今,天与地相通(天使下来),表明天上的生命已经进入这世间,尽管在以前也有过相同的事情。不过,那是以圣殿为中心的。而现在,这群人宣告拿撒勒人耶稣是百姓生命的中心。他们组成一个新的家庭,包括对自己所拥有的产业的看法(4章),以及对圣地(包括圣殿)的看法,他们都有一种全新的态度。虽然他们仍然会在圣殿敬拜,但他们也会在家中掰饼,来记念耶稣,来寻求圣灵的指引。这种生活方式是他们前所未有的。



三 | 成为生命的新方式


另外,这生命的信息,也不单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仅仅是与别人不同的生存方式的话,不能说明你的生命与别人有何不同。这生命的信息,也在说明一个事实——一个成为生命的完全不同的方式。假如说每一个在圣殿敬拜的人有生命的话,那肯定没有错。而这里所指的生命的信息,“是指透过死亡的绝对局限,进入这个会败坏、会老去的人世间,成为一种新的原则、新的可能、新的能力”。[1]


也就是说,这种成为生命的新方式,与我们从母亲怀里生出来那种得生命的方式完全不同。假如神是生命的源头,祂从亚当里赐给人生命,而这个生命,因亚当夏娃的犯罪,而被辖制了,死亡就是这个辖制的最终体现。


以色列的神告诉他们,如果他们要重获生命的话(当然,获得新生命,这在旧约仍然不是很清楚),就要与祂同在,具体的做法就是,通过在圣殿里的献祭,及其它的礼仪,来保持与祂的同在。但历史上,圣殿被污染、被毁了,已经不能保证神的同在了,这就意味着他们不能从中获得生命了。必须来信靠这位被他们钉死在十字架上,从死里复活的拿撒勒人耶稣,这就是使徒宣讲的生命之道。



故此,天使要使徒去将这生命之道——获得新生命的办法宣讲出去,因为圣殿的掌权者完全掌握了官方的媒体,百姓们的思想基本上被控制了,在他们的脑海里,都是些是真亦假、似是而非的信息。他们对于耶稣是谁?祂现在在哪里?上帝藉着祂完成了什么事情?自古以来作为神的百姓,最终的结果是什么?他们一直等候的天国到底是什么意思?并不了解。当然,如果我们要仔细了解这些内容,需要继续看下去,直到保罗以囚徒的身份,来到帝国的首都罗马,他在那里宣讲天使在这里所说的生命之道。不过,我们已经大概知道:这生命之道,不但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成为生命的新的方式。这个生命是借着拿撒勒人及祂的圣灵赐下,可以穿越死亡的绝对限制的生命(监狱就是死亡的象征),这是前所未有,也没有任何人曾体验过;哪怕是君王,哪怕曾经是上帝的代表的大祭司。甚至,他们这些自以为是上帝的代表人,假如继续与耶稣的跟随者对立,就等于与上帝作对了(5:39)。


回应 | 在对立势力之下作见证


1、受苦的心理准备


我们看到,使徒在当时宣讲耶稣的生命之道,会被当局抓捕,他们会入狱。因为他们所宣扬的,与当时的人所秉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完全不同,也就是说,他们会被敌对,是因为宣扬一个全新的生命观。他们所遭遇的,是每一个跟随耶稣的人需要有的心理准备。尽管我们知道,生命之道是超越死亡的绝对限制,我们也知道生命之主是超越一切权柄的。但这个世界邪恶是真实的,邪恶会通过各种结构(政策、民族情结、国家主义、宗教等)来控制人,来镇压真理。


使徒因为宣扬福音而遭遇了被捕,虽然,得到了天使的解救,得以继续出来宣讲,但我们不能把他们获救当作是忠于神、宣讲福音、见证耶稣的人,必然的结果。神迹不是常见的,而遭到不同程度的对抗却是常见的。尽管神有能力救赎我们,正如神救赎使徒一样,以此来显明祂的荣耀,但我们必须看到,在使徒行传的末了,神并没有救赎保罗脱离牢狱,但也照样彰显祂的荣耀。神迹不是必须,也不是必然的,而受苦却是必须的。就好像,神通过司提反的殉道,将祂的旨意落实——从此之后,福音向四处传播(8:1-4)。包括耶稣,当祂受苦受难时,祂可以派十二营的天使来帮助祂,而祂没有这么做(太26:53-54),却使邪恶得到表面与短暂的胜利。



所以,我们需要建立这样思想:假如我们要见证生命之道,就需要有为主受苦的心理准备,因为这世界与神对立的势力一直会存在。当我们受苦的时候,神有可能会行神迹救赎我们,使我们免于灾难;但有时神不会行神迹,我们会因见证神而受苦,甚至殉道。在这样的时候,我们也要相信,神会藉着我们的苦难,成就祂的旨意,我们也要因此而感到荣幸,我们这卑微的人,可以成为主的器皿而成就神的计划。


2、非暴力不合作


我们看到使徒在遭到当局(官方)镇压的时候,并没有停下他们的工作,甚至在天使的指导下,来到圣殿,继续宣讲这生命之道。也就是说,他们在违抗,不听当时官方的命令。他们所采用的方法,用马丁路德金的话,就是非暴力不合作。对我们基督徒而言,这是值得我们效法的。这不意味着我们要变成无政府主义者,或反对地上一切权势的群体。有位学者(阿特伍德,A.J.E.Attwood)提出,基督徒很多时候需要抗命,他提出,在两种情况下,公民抗命是正确的:


第一种、有人要求信徒否认基督的信仰;

第二种、国家要求基督徒参与一个显然与我们作为基督徒所具有的良知相违背的行动。


他也将这两项加以6点说明:


1、必须先用尽所有民主的、符合宪法的途径;用民主的论据来劝服人是更加可取的;初期教会所使用的就是这个方式。

2、公民抗命应当是开放和公开的。若是作口头见证的话,这一点或许并非需要,因为这行动可以在私下进行。若因此而被捕、受惩罚,也要顺命接受,要准备好为这被定义为非法的行动承担责任。

3、公民抗命应该尽可能采用非暴力的方法。

4、公民抗命的行动应该展示对法律的熟悉,以及完全尊重法律。

5、行动应当与其目的相符。

6、公民抗命应当具有明确和合乎现实的目标;策划行动或进行这行动,都不要在政治上产生反效果[2]


有了这些原则之后,基督徒需要知道,我们每个属于神的属灵群体中的一员,要十分谨慎地表达与当局相反的言论和行动,不仅要策划如何在社会中代表神,也要与其他肢体多多祷告,因为群体的行动才是谨慎的。


另外,我们基督徒对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别行动,需要保持开放的态度,比如:潘霍华参与刺杀希特勒的行动,许多的基督徒认为是英勇的行为,然而,有些基督徒则不是这样认为。持这两种观点的人都有敬虔的信徒。有人偷运圣经或基督教书籍到信仰被限制的国家,或因印刷基督教书籍被当局缴获,之后入狱被判刑。有些信徒认为这是违反了当地法律,而有些基督徒则认为,这是使福音进入这个地方的必经途径。同样,持这两种完全不同观点的信徒,有些也都很爱主。又如,在我们这环境下,有人认为需要参加三自爱国委员会管辖之下的教会,而有人则认为这是一种妥协,应该在家庭教会服侍和聚会。我们必须承认,在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教会里,都有很好的信徒,也有败类。有人对基督徒参与战争的看法不同,有人认为基督徒应该“积极不参战”,所以他们选择在军方医院或人道主义部门服务,有人则认为需要参加“反击的战争”,以此来保卫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持这两种绝对相反的观点的人,也都在基督的群体里。


3、对福音的热情


第三个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使徒传福音的热情。他们将人生的焦点,放在见证耶稣基督身上,他们把握每次的机会,也不惜因此而付上代价。即使他们在法庭上受审,他们的关注点不是要胜诉,而是热切地讲述他们所获得的盼望的缘由。假如我们因传福音而受迫害了,也不用认为自己是多么倒霉,是不是也可以把这个环境当做是见证基督的机会呢?


当然,这不是容易的,几乎没有人在苦难中,不会对自己的处境,或对神产生怀疑的。而我们看到,使徒在遭遇逼迫、在遭遇鞭打的时候(42节),仍然充满喜乐,我们确实得到鼓励。对他们而言,被地上的权势羞辱,其实是很大的荣光。就好像基督被地上的权贵羞辱,却获得最高的荣耀——死里复活!并掌管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


伊朗有位基督徒领袖,被关进监狱九年,被释放出来后被谋杀。在监狱里,看守的人问他,耶稣基督是否知道在监狱里有爱祂的人?言下之意——被关进监狱的人,还会爱耶稣基督吗?他答道: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有千千万万的人爱祂,他们都愿意为祂牺牲,包括我。[3]


对我们而言,当我们因传福音而被羞辱之时,通常会生气,会感到被羞辱,其中主要原因是我们认为——我们应该得胜,更何况我们所信的神是万王之王。可是,使徒给我们看到——这不是必然的,甚至在圣经作者笔下的上帝,在当时的人眼中,也不是经常得胜的,包括圣经中的人物,在邪恶面前也常常被邪恶势力镇压。其实,神在乎的是祂最终的得胜,祂不会那么在意一时的得失或成败,祂也希望祂的仆人,能具备祂最终必然得胜的异象。

 



[1] 赖特(N.T.wright)著,黄从真译:《赖特说使徒行传上》(香港,宣道,2019),页130。


[2] 艾哲夫.费兰度(Ajith Fermando)著,黄宜娴译:《国际释经应用系列:使徒行传卷上》(香港:汉语圣经,2018年三版),页248。所以,我们需要尊重对这些持不同态度的人,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别人头上,要秉持彼此造就的态度,尤其是需要常常思想:基督的尊荣对我们到底有多重要?是我们的观点重要,还是祂的荣耀重要?


另外,如果我们遭遇赤裸裸的不公平和压迫时,我们则不可以默许这些,这正是基督徒在纳粹施行暴政期间所采取的态度,也正是使徒对当局的态度。


[3] 资料来源:同上。




代祷事项:


1、为教会祷告,愿我们将众先知,众使徒当作能受苦,能忍耐的榜样。愿我们效法他们,准备为信仰受苦。因作为基督徒受苦不是羞耻,乃是荣耀。基督既在肉身受苦,我们也当将这样的心志作为兵器,因为在肉身受过苦的,就已经与罪断绝了。


2、为每位肢体祈求,愿我们能看到周围失丧灵魂的需要,他们迫切需要得到神的救恩,在我们传讲福音被拒、被孤立、被羞辱、不顺利,或被逼迫之时,都努力传福音,求主赐下勇气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