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2年7月26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1009天前 | 353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我要歌唱慈爱和公平
2. 每日经文 | 耶22章-犹大王室败亡
3. 今日默想 | 我们是谁
4. 每日加量 | 可8章-神儿子与门徒关于身份的再次争论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7月26日 我要歌唱慈爱和公平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零一篇


1  我要歌唱慈爱和公平;

    耶和华啊,我要向你歌颂。

2  我要用智慧行完全的道。

    你几时到我这里来呢?

    我要存完全的心行在我家中。

3  邪僻的事,我都不摆在我眼前;

    悖逆人所作的事,我甚恨恶,

    不容沾在我身上。

4  弯曲的心思,我必远离,

    一切的恶人(或作“恶事”),我不认识。

5  在暗中谗谤他邻居的,我必将他灭绝。

    眼目高傲、心里骄纵的,我必不容他。

6  我眼要看国中的诚实人,叫他们与我同住,

    行为完全的,他要伺候我。

7  行诡诈的,必不得住在我家里;

    说谎话的,必不得立在我眼前。

8  我每日早晨要灭绝国中所有的恶人,

    好把一切作孽的从耶和华的城里剪除。

 

省思:

凡在人际(1-4 节)

和职务(5-8 节)关系上

盼望坚持操守的基督徒,

会发现

这首诗歌有助于坚定我们

为荣耀神而不怕困难的决心。

 

祷告:

天父,

祢为我分派了工作,

也请赐我做好此工的道德毅力。

只要我知道自己肩负着祢的旨意,

任何工作都不是重担;

当我知道自己在按祢的法则行事,

就没有什么任务是低贱的。

奉耶稣的名。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耶利米书 第二十二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耶利米书》第22章|犹大王室败亡


雅威非常看重公义在祂子民的世界里落实,可悲的是,犹大王室并没有秉行公义,没有践行对寄居的、软弱者的眷顾,他们忘记了他们的祖宗也曾寄居于埃及(3节),对西乃之约置之不顾,侍奉别神(9节),王室的功用已经失效。所以根据立约的条款,雅威必然要毁灭耶路撒冷及犹大全地(5-7节)。


那个将客死于异邦的王子沙龙(约哈斯)的命运,就是对犹大王室审判的结果。如今,犹大全地已被不公及偶像所污染,雅威必然要将他们赶出这地,他们这代人也必不得再见这地了,王室要败亡,全民要被掳(12节)。


没有被掳走的,留下来作王的约雅敬(沙龙被掳后他接续作王)会更好吗?没想到,当埃及王尼哥正攻击巴勒斯坦的巴比伦人时,他却向埃及王上贡,想与埃及联盟抗击巴比伦。这种依赖政治过于依赖雅威的做法,遭到上主审判(参王下24:1-2)。他贪得无厌,鱼肉百姓,收取大量税金,强逼劳工建造王宫,不作父母官,也不像他父亲约西亚那样忠于雅威;他也不带领百姓行正路,而且容许异教猖獗。最后,他要成为垃圾,像野驴般被丢在耶路撒冷的城门之外(19节)。


敌人的毁灭还在继续,他们要将许多的城邑毁灭(20-21节),而群龙无首的撒冷城,将像约雅敬一样,被当作垃圾抛弃,曾一度华丽,却要像被风吞吃(22节)。


那约雅敬的儿子耶哥尼雅(或约雅斤)呢?没想到,他对国家领导无方,如破烂的器皿,在登基的当年就被掳了(24-28节)。耶路撒冷这个地方,也成为不毛之地,大卫家已是断绝了!审判之重,天地动容(29-30节)!




03

今日默想


约拿单·爱德华兹(Jonathan Edwards,1703-1758)是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著名的清教徒布道家。他说:我们必须想清楚,神赐下圣灵,目的是要使人成为圣洁,而不是使他们成为政客[1]


这句话提醒我们,我们必须看到,称我们为基督徒,成为在圣灵里重生的人,核心不是我们能做什么,而是我们是谁!我们应该成为怎样的人?我们为谁服务?类似的话我们可以这样延伸:


“我们必须想清楚,神赐下圣灵,目的是要使人成为圣洁,而不是使我们成为成功人士”。


在这一章所列举的犹大灭亡前的三个君王,其失败的主要原因,不是他们缺乏政治能力,而是缺乏自我的认知——他们忘记了神呼召他们的真正目的,不是让他们成为政客,而是成为雅威的代理者,秉公行事,带领百姓学习律法,来依靠上主。


配合爱德华兹的话,及犹大君王失败的事件,你能反省自己成为基督徒的目的吗?如今你在圣灵里已经是新造的人,对你而言,成为基督徒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1] 引自卫尔斯(David  F. Wells)著,吕素琴译:《孤独的神:后现代福音派信仰危机》(香港:天道,2003),页14。







04

每日加量 

马可福音 第八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马可福音》第8章 神儿子与门徒关于身份的再次争论



到此,我们需要做些总结:


一、在一章16节至三章12节,讨论了耶稣的权柄,和各人不同的回应,强调法利赛人和希律王的支持者对耶稣的敌视越来越严重;


二、三章13节至6章6节,介绍了耶稣的两类听众:“圈内”与“圈外”人士;讽刺了“圈内”的,因他们与他们的身份越来越不相符;


三、六章7节至八章26节,是门徒参与到耶稣的弥赛亚事工的记载,尽管他们不明白所做的是什么。


这三段,开始都强调门徒及他们所受的训练,目的很清楚,不但让人来认识耶稣祂那特殊的弥赛亚身份,激励跟随祂的人,需要有所行动!同时,也让人看到,门徒的侍奉与弥赛亚之间的延续性。不过,他们并不称职,与耶稣有着很大的差距。


刚开始,他们对耶稣的呼召表现出顺服,愿意完全跟随(1:16-20);接受耶稣对他们的差派(3:13-19);从事宣讲、赶鬼和医治的工作(6:7-13)。可惜,门徒都是一群悟性不高的人,尽管再一次经历了几乎与“五饼二鱼”雷同的、牧养式的、“七个饼喂饱四千人的神迹”(8:1-10)。他们依然不能明白耶稣所警告的、需要避免的“法利赛人的酵”,到底指的是什么。因为他们看重地位、个人利益,脑海里,充斥着各种与暴力和仇恨相关的复国思想,与那些反对耶稣的人相仿;他们对于真正的以色列的弥赛亚——牧者式的君王,以及作祂门徒的意义,了解甚微。他们与耶稣之间的关系也由好转坏!


正因为如此,耶稣医治瞎子的故事,除了医治本身的意义之外,也有着比喻的性质——这瞎子因接受了耶稣的抚摸而重见光明,即因视力未完全恢复,把群众看成是移动的树木,他需要耶稣的再次援助。门徒也一样(参8:22-26),他们需要得着更多,才能看到耶稣作为弥赛亚事奉中的上主作为。


彼得能正确知道耶稣是有别于其他先知的,也不是施洗约翰式的弥赛亚,这点完全优于希律。但他对于弥赛亚内涵的理解,与耶稣所说的那种“苦难、凌辱、被弃、复活”的弥赛亚使命,则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他被严严地警告——要放下自己的固有观点,甚至要有丧失生命的准备!才能真正配作弥赛亚的门徒!


问题讨论:耶稣所面对的人基本是有盲眼症,以致误解、错失了耶稣。你觉得他们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假如我们要认识耶稣,需要除去内心中所充斥的各样自我主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