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请点击以下2个音频按钮收听录音)
2022年6月19日主日讲道(上篇)
2022年6月19日主日讲道(下篇)
经文:《使徒行传》2:14-24(和合本)
2:14 这时候,彼得和其他十一个使徒站起来。他高声向大家说:“犹太同胞和所有住在耶路撒冷的人哪,你们要明白,要留心听我的话。
2:15 你们以为这些人是喝醉了吗?不是的,因为现在才早晨九点钟。
2:16 这情形正是先知约珥所说的:
2:17 上帝说:这是我在世界的末期所要做的:我要把我的灵倾注给每一个人。你们的儿女要宣告我的信息;你们的年轻人要看见异象;你们的老年人要作奇异的梦。
2:18 在那些日子,我要把我的灵倾注出来,甚至给我的奴仆和婢女;他们要宣告我的信息。
2:19 我要在天上显神迹,在地上行奇事;有血,有火,有浓烟;
2:20 太阳要昏暗无光;月亮像血一般的红;在主那伟大荣耀的日子来到以前,这一切都要发生。
2:21 那时,凡呼求主名的人必然得救。
2:22 “以色列同胞啊,你们要听我的话。拿撒勒人耶稣的神圣使命,很清楚地由上帝藉着他所行的神迹、异能、奇事,向你们显示出来了。这事你们自己都知道,因为是发生在你们当中的。
2:23 上帝按照自己的旨意和先见早已决定把耶稣交给你们;而你们藉着不法的人把他钉在十字架上,杀了他。
2:24 但是上帝使他从死里复活,把死亡的痛苦解除了,因为死亡囚禁不了他。
序言:梦想成真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类如以下的例子:
一家人计划了很长时间,要到一个向往很久的地方去旅游,经过精心准备,细细筹划后,终于实现了!以前没有去成,要不是因为没有办法凑齐需要的费用,要不就是因为孩子还小,一家人出行不方便。如今孩子十来岁了,很多事情他也能够自己搞定了,手头也略微宽裕了,一家人终于实现了愿望。
一对新人相恋,刚开始的时候,双方父母都不太同意,给他们提出不少的条件。他们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得到双方父母的首肯,他们终于松了一口气,喜出望外,火速地准备,决定下个月举行婚礼。一个考生,明知道自己考得不错,但成绩始终没有那么快出来,焦虑地等待了一个多月后,终于拿到了自己向往已久的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这种期望已久,朝思暮想,天天不忘记祷告,最终实现了梦想,盼望终于成真,终于将心中的担心和挂虑放下,也终于开始了新的生活或新的局面。
这样的情形,正是第一世纪的犹太人读旧约的方法,他们看自己,就是将要得到上帝应许成真的一代人。他们相信,在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神会带他们进入新的世界,当这个时刻来临的时候,会发生一些奇异的景象。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带着这样的思维,才能明白彼得为什么会引用一长串约珥书的经文,用它来解释五旬节所发生的那些令许多人感到困扰的事情。他认为,五旬节的事件,正是上帝的应许实现的证据。
在这个节期里,从散居在各个国家,或周围的地方,最起码有几十万的人,他们一同聚集在耶路撒冷,来过五旬节。对他们而言,过这个节日不但是庆贺丰收,通过狂欢使压抑已久的情绪得到释放。其中主要的目的,就是表达他们的期望,他们期望神,能够结束他们被流放的光景,归回故土,过上“国泰民安”的生活。他们的先知,经常用“撒种”、“收割”的意象,来表达这种复兴(比如: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诗一二六5-6)。这也正是那么多人会费时费力费钱,从遥远的地方,来参加这个节日庆典的原因。
当这些人听到耶稣的门徒,在耶路撒冷的一个民房里,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事情后,他们并不知道,这就是他们一直在等待的那个时刻,终于来临了。他们中的一些人还以为是像往常一样,这些人只是兴奋过了头,多喝了刚刚新酿的酒(2:13)。
彼得于是给他们作了解释,说,刚刚发生的,正是他们一直以来所等候的日子来到的明证,而不是他们所认为的“喝醉酒了”。他引用约珥书,来证明他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
一、 末后的日子(17节)
彼得说:他们所期盼的那个日子,就在“现在”,“现在”正是“末后的日子”。我们知道,彼得在引用约珥书的时候,将“以后”这个带着期盼的词,改为“末后的日子”。末后的日子是什么意思呢?指的是“神的应许就要成就的时候”,也就是以色列人与神的立约故事到达高潮,要展开新的纪元的时候。在这时期里,会发生新的事情。
也就是说:彼得所说的,对他们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他们只是认为:这些人身上会发生这些奇特怪异的事情,无非是喝醉了!而彼得则说:我们历世历代祖宗所期盼的,如今已经实现了。就像一个登山运动员,或移民到新的国家的人,说,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了,马上要有新的开始了。
彼得所说的“末后的日子”,指的并不是“末后的那一天”,或“人类时间的尽头”,就像我们当中许多人所认为的。指的其实是“一个时段”!也就是先知说的将要来临的“主的日子”。“主的日子”与“末后的日子”在先知书里经常互用(珥2:31,徒2:20),是指耶和华的日子,用主这个词,是为了避免犯“妄称耶和华的名”的罪,而在新约里,主则用来指耶稣。那么,末后的日子(或主的日子),是指耶稣复活后所开始的时刻,很显然的是,使徒认为,他们是活在一个十分伟大的时刻——进入“末后的日子,直等到耶稣将一切结束的日子”。而那个时刻的来临,也就是新的天地完全彰显的时候。就彼得而言,五旬节的事件,就是末后日子显现或来到的明证。
二、 应许成真(17-24节)
彼得引用约珥书,说:这个末后时刻开始的时候,会使一件又一件的事情成真,那这些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呢?是因为得到圣灵的浇灌。这仿佛让人回想起创世记第一章,世界开始的时候,圣灵如狂风般运行在水面上。而末后的日子,圣灵则像大雨一般浇灌下来(路加则形容如火焰般降下来)。也就是说,末后的日子,就是一个创造的日子,由圣灵来开始,来实施。有几方面的行动:
1、圣灵首先在神的儿女身上行动(17-18节)
圣灵首先在一群跟随耶稣的人身上开始,就当时社会而言,他们并不起眼。在以色列传统里,上帝的灵,一般会在圣殿里临到祭司,或透过一、两个人,比如先知或君王来行事。而如今,祂的灵没有出现在圣殿里,也没有出现在拉比学校和那些革命党的集体里,而是出现在耶路撒冷的一个民房里,甚至以大量、从来没有过的方式,临到“男人、女人、奴仆、自由人、老人,小孩”的身上。这些人在当时的社会里,是微不足道的,包括女人和小孩,他们不是社会的主流,他们见证也不会具有公信力。甚至,在过去的几十天,这些得到圣灵浇灌的人,还活在诚惶诚恐当中,因为他们跟随的耶稣,被官方判定为是叛乱者,被处死了,他们极有可能会被牵连进去。
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都目睹了耶稣的复活;如今都被圣灵的大风席卷,不由自主地说出别国的话来,圣灵就这样毫无分别地临到这些人身上,不分种族、男女、社会地位和年龄,这正是新纪元来临的特点。
2、圣灵开始新的创造(19-20节)
彼得用约珥书里的话,来解释五旬节的现象的第二层面,是指“在天上和地上有奇事和奇迹”。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是比喻,“血、火、烟雾”,和“日头要变为黑暗、月亮要变为血”,肯定不是指物理性的“天象”,而是社会性的“天象”。我们也喜欢用物理性的天象变化,来形容社会的变化,尤其是政权的交替,就好像我们俗语说的“变天了”,这个在平常指的是物理现象,而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下,指的往往是“现今社会结构性”的改变,或世界局势的改变。
当社会发生这些结构性的改变的时候,我们会用“惊天动地”来描述这种动荡不安的局势。的确如此,因着耶稣的死里复活,罗马政权已经不再对生死主权说了算;在犹太社会里,因着圣灵的降临,圣殿中的祭司阶层,在属灵上不再具有权威,法利赛人这些社会主流,也不再具有先导性。而那些被主流犹太社会忽视,被罗马世界敌视的耶稣的门徒,却要成为新世界的首批公民。
3、圣灵使凡求告主名的人得救(21节)
彼得继续引用约珥书来解释,说:这个新创造的应许,不但要临到这些人,还要临到——“凡求告主名的”,这些人不仅仅局限于犹太人,任何一个民族的人,无分贵贱,都可以靠求告主名而得救。
我们今天听到“得救”这个词,往往会把它当作是个人性的归信主,甚至把它理解为“死后上天堂”。而在那个时候所指的是,上帝的大能在耶稣身上彰显,这个能力不但使以色列人一直以来所存有的盼望得以实现,也使凡来求告耶稣的人,得以进入祂所建立的新纪元。既具有个人层面,也具有宇宙性的层面。
彼得将五旬节的圣灵降临所产生的事件,当作是上帝所应许的末日来临时的应验,帮助我们建立对未来/末日正确的观点。
1、末日是新纪元的开始
在犹太人(马加比一书)的观点里,预言已经停止,理由可能是因为正典(旧约)已经完成。如果神再次开启预言,就意味着新纪元的开始。我们确实看到耶稣是这样说的:我要开口用比喻,把创世以来所隐藏的事发明出来(太13:35),意味着,耶稣带来新纪元。当彼得引用了约珥书来证明五旬节那一天这些人说的是预言时,他的意思是,神给以色列人重新开启了预言,也就表明开启了新的纪元。那么,五旬节就是末日的开始,一直延续到耶稣的再临。那么,末日就不是一个时间点,而是新纪元的开始。由耶稣开始,祂像是奠基人一样,圣灵则将这新纪元正式带来。凡活在圣灵降临之后的人,包括我们,都活在这新的纪元里。
2、末日是上帝救赎的行动
如果末日是新纪元的开始,那么,其中的重点不是时间性的,而是与神的救赎相关;与上帝如何救拯和复兴以色列人,以及救赎外邦人有关。这也正是为什么彼得会说:凡呼求主名的,就必然得救。
所以,我们必须放下流行在教会圈的那种——当看到世界许多灾难,就把它当做是末日的征兆。这种把末日与“大灾难”这类的观念相连的,肯定不是第一世纪新约作者会有的意思。
那么,谁会活在这个新的纪元?是不是全世界任何一个人都被包括进去了呢?前面说了,末日是与救恩有关,这就意味着,要进入末日这个新纪元,要得到圣灵的祝福,就必须听彼得所说:呼求主名!否则,仍然停在现今的死亡世界里。也就是说:末日里圣灵的祝福不会自动临到所有的人,人必须来接受耶稣基督,才会得到。
3、末日改变现今秩序
彼得认为,末日已经闯进现今,改变现今的秩序,包括社会秩序。如今,权威的圣灵不在圣殿出现,而是在一所普通的民房里。得到圣灵启示与其它经验的人,也不是旧秩序中的那些人——比如祭司、先知和君王等,而是不分老人、小孩、不分男或女。只要这些人跟随了耶稣,不管他是谁。也无分贵贱,在原先秩序中,小孩(少年人)和女人不属于“有能力见证的人群”,而如今也和老年人,和男人一样成为被圣灵启示,见证神的大能的人员。甚至是不是犹太人,都不要紧,都能获得圣灵里的经验。也就是说:耶稣成为一切秩序的中心,而不是圣殿或里头的祭司、或主流的政府官员、或革命党人士。
这也正是新约教会群体的特征,我们当中,每一个人都能获得从圣灵而来的祝福,尽管这些祝福不全然相同,也没有一个人获得了全部。但我们当中的每个人,在神面前成为了平等的人,所付出的侍奉都一样的有价值。
但这也不是说:既然末日闯进了现在,改变了秩序,就等于圣灵在支持一种僵化的平等,比如,你会唱歌,我也应该会唱歌,因为我们是平等的。平等是指身份性的:我们都是属于蒙恩的人,任何一个人都有权利进到神面前。而不是地位(或能力)上的——我们不需要每一个人都拥有一样的资源、能力、才干。
这同时也提醒我们,既然我们一同进入了末日这个充满祝福的新纪元里,我们就当努力献上我们的所有,一同来侍奉我们的主。
4、末日决定现在
末日闯进了现在,未来不只由过去和现在所决定,而是现在被未来所决定,这个尚未完全到来的未来,就在上帝那里,祂正在孕育、正在行动、正在建设。未来朝现在迎面扑来。
这一点对我们十分重要。在所有的文化里,都会认为过去和现在决定未来,这样很自然的会夸大过去的成就或害处,也会抬高现在的价值,就会形成类如宗教性的“宿命论”。
五旬节的事件改变了过去及现今所形成的秩序,让我们看到,过去和现在不能决定未来,反而,未来闯进了现在,现在的世界被未知的世界所改变。
所以,当我们看到世界一团糟,就不会那么绝望,因为过去与现在决定不了未来,因未来在上帝那里,祂要将世界彻底按照祂的想法来塑造。我们不知道会在哪一天,祂有可能突然改变当下的局势。世界的命运不是由过去的伟人,也不是现今的超级军事霸权所决定,乃是由对整个宇宙有着决定心意的上帝。因为世界的未来,不是由过去和现在所决定,而是由未来所决定。
当然,在这里,不是否定过去和现在的价值,因为过去、现在和未来是相连的,之间肯定有关,比如我在早上给花浇了水,一至两天,都不需要再给它浇水,它都会长得好好的。假如我不好好学习,一定考不出好成绩,假如我酒驾被查到了,可想而知,等待我的是什么。
人类与这个世界,最终的命运不是由过去和现在决定的,而是由未来决定。这样的思想,也会使我们祈祷更有信心和更有盼望,当看到世界的不公,我们可以期望神的公义提前进入现今不公的世界。
甚至包括个人的许多事情,也不是由过去和现在决定的,而是有逆转的可能。比如我们的命运,就不是由过去和现在决定的,而是由末日来临的救恩所决定。我们的生命也不是由过去和现在所决定,而是由末日要完全显现的生命形式所塑造。按照我们的过去和现在所作所为,我们肯定要灭亡的。但在世界末了,完全呈现的复活的生命,突然闯进我们身上——因为我们接受了主耶稣,圣灵给了我们现在还不能完全得到,要等到世界的末了,才能完全得到的永生。如此,我们的命运改变了!
我们自己过去的好与坏,现在的好与坏,虽然会影响到未来,但并不是决定性的,因为我们的人生命运,最终在由塑造未来的神那里。
这也意味着,我们与神相交,按照神的心意生活,努力服侍祂,是十分有价值的。因为我们的未来,由这位看重我们的付出的神所决定,祂会改变我们的现况和未来。
1、 为我们每一位不信的家人和心目中的亲朋祷告,在这末后大蒙拯救的日子里,愿他们能得听福音。并求主怜悯施恩,开他们的心窍,认识而归信主。
2、 为今天遭受逼迫、充满压力的教会祈求,愿我们在患难中不忧愁,用信心看到上主为世界在未来所要成就的旨意;在当下努力服事,坚定跟随主,不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