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2021年圣灵降临期21期 | 圣灵里的医治
来源: | 作者:索老师 | 发布时间: 1297天前 | 281 次浏览 | 分享到:
圣灵降临期第21周:圣灵里的医治


讲道录音:请点击下面的链接收听

2021年圣灵降临期21周讲道录音


经文:《以弗所书》4:17-5:2 【和合本】

↑↓上下滑动预览经文   

四章

17 所以我說,且在主裡確實地說,你們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虛妄的心行事。

18 他們心地昏昧,與神所賜的生命隔絕了,都因自己無知,心裡剛硬;19 良心既然喪盡,就放縱私慾,貪行種種的污穢。

20 你們學了基督,卻不是這樣。

21 如果你們聽過他的道,領了他的教,學了他的真理,

22 就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23 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

24 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


25 所以,你們要棄絕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因為我們是互相為肢體。26 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

27 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

28 從前偷竊的,不要再偷;總要勞力,親手做正經事,就可有餘分給那缺少的人。

29 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

30 不要叫神的聖靈擔憂;你們原是受了他的印記,等候得贖的日子來到。

31 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或譯:陰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

32 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

五章

1 所以,你們該效法神,好像蒙慈愛的兒女一樣。

2 也要憑愛心行事,正如基督愛我們,為我們捨了自己,當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獻與神。



 圣灵降临期第21周:圣灵里的医治


引言



相信大家多多少少听过嫁接,我们在园林或者果园经常会看见这样的现象,明明是其他一种植物的根茎,但主体却是另外一种植物。


所谓嫁接,是植物的人工繁殖方法之一,就是把一株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株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其生命形态表现出的是接穗的样式,而不是原来树根的生命。但是嫁接的条件原本就是借用接穗的优势以及砧木的生命力!结合二者的优势,产生一种新的生命,达到提高产量、美观和经济价值的效果。


我们基督徒的生命应该是如何?可以透过嫁接改变我们的生命吗?到底是我们嫁接在基督上面,还是基督嫁接在我们上面。由于我们原本败坏的生命和日渐衰残的本质,似乎如何嫁接都没有办法产生让人羡慕、讨神喜悦的生命。所以基督徒的生命不是透过嫁接,而是根源的改变,透过神自己的作为,改变我们的心志,改变我们的生命,医治我们的内心,达到医治我们整个的生命。


以弗所书四章1节……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保罗在1-16节强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基督徒身体合一,虽有不同但都是一个身体、一个圣灵、一个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身,都是连于元首基督。


在这样的基础上,保罗进一步劝勉,基督徒彼此连结,也连于基督,但不等于我们的生命是彼此透过嫁接于基督,如果是这样,我们只能结出我们原本自我的五花八门的生命样式,不可能结出基督生命的多彩和美丽。


所以在接下来的段落,保罗刻意再次使用「行事为人」一词,将我们在基督里的生活形态与外邦人的作对比,透过如此对比鼓励和期待基督徒透过改换心志,改变生命。


一、改变心志改变生命(4:17-24)


「我…,确实地说」按希腊文原意是:我公开声明或我郑重宣布。保罗在这里对以弗所信徒劝勉的语气越来越强,在主里,除了加增他劝勉的权威性,也暗示他的教导是从主而来的。


以弗所的信徒除非作出一个道德性的决定,否则便无法再走下去,要想真实的改变生命,必须从心志上改变,保罗让他们更清晰的认识到他们在信主之前,以及信主之后心志对生命的影响,要改变作外邦人的生活形态,不只是承认自己信主,把自己嫁接的在基督的身体上,而是要做换心手术。


1、外邦人虚妄心17-19

外邦人行事遵循虚妄的心,保罗指出他们思想上的扭曲和方向错误。保罗在这段经文指出外邦人的问题与他在罗马书一章21至32节所言相似,两段经文把罪视为心志方面出现偏差。


罗马书指出的是在认知过程中出现裂口而造成与神隔绝,也就是外邦人虽知道神,却不承认他(罗一21)。这种明知却不承认的表现,以弗所书用心里刚硬来形容。两处经文都是强调人故意存虚妄的心、心地昏昧,扭曲思想,以致与神隔绝,而内心的情欲和私欲则导致人心思不洁,时常犯罪。


罪不是问题的起因,而是结果;问题在于人的心思和意志选择了违背神。罗马书指出神任由人受自己的私欲操纵,而保罗在以弗所书这里也是用了同一个字词来指出他们放纵私欲。


所以保罗劝勉以弗所信徒,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虚妄的心。以弗所的信徒在认识基督之前是未悔改归正的外邦人,他们如今依旧生活在外邦人的环境中。虽然曾经像未悔改的外邦人般行事为人,但他们如今却必须弃绝这样的生活方式。神已经叫他们从死里复活,在天上与基督同坐,成为一个新人的肢体(二15)。他们就当显示合乎这新人特质的生活态度。


保罗在接下来的经文以最黑暗的色调描绘外邦人的生活形式。外邦人在基督以外完全绝望,他们的心态已经受到严重的影响,心地愚钝,以致看不见真理,而他们之所以与神隔绝,是因自己无知,他们理解力的亮光已经熄灭,所以他们现在的景况是不能明白神的真理和他的福音,以致于他们也与神所赐的生命隔绝了。


保罗对于知识和无知的看法,大致来自旧约圣经(亚当和夏娃同房),认识神的意思是与他有亲密关系。知识乃是关乎全人顺服和感恩的回应,而不只是理性上的赞同。同样,无知是未能感恩和顺服,它描述人的整个态度,包括情感、意志和行动,而不限于思想的反应。不认识主就是忽视他,对他的要求说不。外邦人不能明白神真理的光,这不能成为他们与他之间破碎关系的借口,保罗强调他们「自己无知」,表示责任最终不在于外界因素,责任恰恰落在他们的肩上。他们的无知正是因为他们顽固地排斥神的真理。


详述外邦人的生活形态的结尾,保罗简短清晰地刻画他们沉沦其中的道德败坏。他们之所以心里刚硬,是因为他们良心丧尽。良心丧尽字面意思指皮肤硬化,不再感到疼痛。这里是指失去感到羞愧或不安的能力,失去所有自制的状态。因为他们缺乏道德感和分辨力,就没有任何约束可使他们不致陷入各样败坏的行为中,他们使自己放纵于淫荡、污秽和贪婪中。外邦人生活形态的特质是一种无可满足的欲望,要参与在多而又多的不道德中,至终变成一个恶性循环。


2、基督里受真理20-21

保罗继续提醒以弗所信徒,他们如今不再是这样了,保罗透过几个方面陈述他们接受了不一样的教导。


第一个明确的表述,你们学了基督,却不是这样。学习某人这里的动词在歌罗西书指歌罗西信徒从以巴弗学习了神的恩惠,他曾有系统地教导他们福音(西一7)。在本节是指基督自己是以弗所信徒学习教导的内容,就如他是使徒传道和教导的主题,他也同样是听道者学习和领受的。这里的意思是当以弗所信徒接受基督为主时,他们不仅欢迎他进入他们的生命中,也领受了传统上关于他的教导。学习基督的意思,是把他当作活的人来欢迎他,并且受他教导的熏陶。这包括服从他公义的管治,以及回应他的呼召,就是要有与他们过去所知完全不同的标准和价值。


第二个表述,如果你们听过他的道,领了他的教。开始的如果并非表示怀疑,而是暗示信心和确定,因为它肯定了前面所言,以弗所信徒如此学习基督,因此他们不再处于外邦人的黑暗和无知里。


第三个表述,学了他的真理。这是表达以弗所信徒在学习基督时,听到他,并在他里面受教,都是按照在耶稣里的真理(《思高本》)。这个句子乃是修饰前一个句子,使整个语句与第一个表述你们「学了基督」类似。与第20节的「却不是这样」作出一个对比,表示在耶稣里体现的真理是以弗所信徒们在基督之福音传统上受教的标准,因此与第17-19节所描述的外邦人的生活形态格格不入。以弗所信徒已经在基督里受了他的教,他们对他有亲身的认识,并且知道他的生命与外邦人的生命有本质上的分别。


总括而言,20至21节讲述了以弗所信徒与耶稣相遇,透过与他联合而领了他的教,以致在他里面寻得真理。


3.  脱旧人改换心22-24

22至24节包含3个不定式片语:“脱去”、 “改换一新”(to be made new)和“穿上”,这些可理解为前文的结果,“你们受过教,以致你们要脱下…改换一新……穿上” 。


保罗在这里的重点是在于转变——身分的改变。这种“脱下”和“穿上”的措词,出现于各种道德教训中,包括一些非基督教的著作,在罗马书中也是表达与基督同死同复活的一种方式。旧人适合从前那种生活方式,“私欲的迷惑”加速他们的持续败坏。保罗在这里的思想是跟二章3节一脉相承,那里论到放纵肉体造成人的悖逆。旧人就是没有神的人,他们被肉体的私欲欺骗迷惑,不断堕落。


脱离旧人生命的解决的方法,“要将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23节),可以直译为“更新你们心中的灵”。保罗在这里所关心的是人的心灵,就是掌管我们个人和我们与神建立关系的核心部位,要不断更新的正是人的内心。只有心被改变,人才有力量脱去,不再受过去昏昧的心所导致的生命形态的束缚,才能真正的脱下旧人,穿上新人成为新造的人。


“新造的人”(24节)这种表达方式,让我们想到创世记一章26至27节,以及人是按神形象造出来的观念。在伊甸园被损毁的形象,如今在基督里得以被再造。这个新人被视为神已经成就的一项作为,与二章 10节的观念相符。对比于旧人适合从前那种满足私欲的生活(19节),新人则在“仁义和圣洁的生活中与神配合得天衣无缝。在保罗福音的基督论和末世论层面里,恶行被视为旧人运作的结果,而德行或美德则是在新人里产生的,反映出基督的属性,正是这里所表述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


小结:

亨利.克拉德博士著有《改变带来医治》,的确如此,无论是身体、心理或者属灵的生命要想脱离病痛的束缚,必须改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心志的改变,改变心才能达致生命的改变,同时也带来新的生活形态。露易丝和大卫合著的《心的重建》更是表明,要想重建生命必须先重建心!




二、新生命达致新生活(4:25-5:2)


保罗认为新的生命必然对应新的生活面貌,但是他无法把生活的各个面向巨细无遗的详述,所以他以一些特定、具体的给以劝勉,每一项的劝勉都与基督身体内的人际关系有关。特别的是,目的是要培养神百姓的合一。保罗在这一段的劝勉采用固定的格式,负面的禁令伴随正面的劝勉,同时以神学上的理由给予鼓励。



1、弃谎言说实话25

脱去旧人关键性的观念就是重拾真理,以弗所信徒已经受到教导,要脱去那因私欲的迷惑而渐渐变坏的旧人,他们现在就应当脱去一切谎言,那是他们过去的生活样式及它带伤害性和欺哄性手段的特色。


但是单单负面弃绝谎言还不够充分,每位信徒从正面要向自己的邻舍说真理或者实话。「你们要……各人与邻舍说实话」,引自撒迦利亚书八章16节,是一系列劝勉中的第一项,该部分紧接在神关乎新耶路撒冷的应许(1-15)之后。第16节的命令式针对神百姓中的余民。他们将住在锡安,就是那将被称为诚实的城,因为耶和华居住在其中。他的百姓的特色是诚实、公义和圣洁,因此,也应当以诚实对待身为群体成员的邻舍。保罗在这里重述这个劝勉,对这些在基督里的新群体,也就是在真理的仁义和圣洁里被造、应当像神的新人,他们应当向他们的邻舍传讲真理。


保罗在这里关于要说实话的劝勉又诉诸一个事实来强化:我们是互为肢体的。保罗的重点是,身体乃是和谐关系的典范,在这个身体里,容不下真理以外的任何事物。我们不再是彼此疏离、独立的个体,如今乃是彼此合一、彼此相属的,我们不可夺取他们赖以作决定或行动的真理。


2、生气而不犯罪26-27

在神的新造群体里,信徒不可因纵容自己生气而犯罪,因为这对身体内的和谐关系来说是个严重的障碍。保罗在这里再次引用旧约经文,生气却不要犯罪出自诗篇四4。在诗篇中,诗人受到相当不公的控告,说他犯了某个罪,虽然他知道自己无辜,却深为这样的羞辱所苦。但神除去了这个因他人的谎言而产生的怒气,另赐给他一个满有喜乐和平安的心。所以当他进一步安慰和坚固自己时,也警戒他的听众们不要在他们的怒气中犯罪。所以保罗极力劝勉这新人的,已经在诗人自身的经验中预示了。


雅各书一19-20:但你们各人要……慢慢地动怒,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为了防止怒气恶化为罪,保罗为它设下一个严格的时间限制:不可含怒到日落。普鲁塔克著作《道德伦丛》提到,如果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人因怒气而争吵,他们绝对会在日落之前握手、彼此拥抱、并且和解。保罗在这里重点不是日落,而是警戒人不要沉浸于怒气中,或使之滋生。必须立即处理,尽早达成和睦。


保罗进一步提供立即处理的动机:不可给魔鬼留地步。如果怒气的处理被拖延,撒旦就可利用在基督徒群体里产生紧张的关系来达成他的目的。在个人和群体的生命里引发争执,造成不和。


3.  益人而非损人28-30

a)  少偷窃多勤作28

偷窃在旧约圣经里被视为大罪,违背社会规范,不可偷盗也重复出现在新约圣经对十诫的摘要里。也许偷窃是以弗所信徒群体中有些基督徒在悔改归正之前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保罗劝勉他们不要再偷,偷窃是与他们已经穿上的新人不符的,这新人的生活形态特征是仁义和圣洁。


反过来,他们应该努力工作。偷窃给群体里的其他人带来伤害和损失,反而努力工作,以致自己有余,可以帮助群体里不足的人,以致成为他们的祝福。


上次我讲道提到信徒应该向众人行善,这正是基督徒生活形态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这是由一位过去的窃贼行出来的,就与他以往的生活方式完全相反,正好表达了他们生命的改变。


b)  免秽言多好话29-30

基督徒对别人的益处不只是行动,言语上更是如此。所以保罗进一步劝勉基督徒不仅要保守自己的口不说谎,也要避免任何不健康的言语,他们作为新造的人所说的话应该没有一句是有害的。相反,要谨慎说话,使它们能造就他人,对别人产生好的影响。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我们既穿上新人,就应当发展出新的谈话准则,使我们的话语成为祝福,甚至可能成为神的恩典临到那些听到之人的途径。


30节在原文之前有一个并列连词把29与30节连在一起: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并且不要叫神的圣灵担忧。后面这个禁令作为前面劝告的动机。在基督的这个新群体里,和好与合一的生命形态,是圣灵在其中运行的结果,当肢体彼此伤害,无论是行动还是言语,都会让圣灵格外担忧。


保罗在这里的劝勉呼应了旧约圣经,以赛亚六十三10:他们竟悖逆,使主的圣灵担忧……。在以赛亚书六十三章作者在描述弥赛亚的审判和受膏者的得胜之后,先知集中注意力在神过去的恩惠和他百姓如今的凄凉光景。先知从出埃及开始,回顾神如何引导他的百姓进入与他立约的关系中。但以色列却悖逆使主的灵担忧。虽然如此,神仍然差他的灵到他们中间,解救他们,并且使他们得安息。


保罗使用以赛亚书这个劝勉,向以弗所这个新的群体发出警告,不可叫神的圣灵担忧,就像在旷野时的以色列百姓所行,他们既然受了同一个圣灵为印记,等候得赎的日子来到,就更应该如此。任何有悖教会合一或纯洁的事物,包括保罗在前面经文所警戒的事例都与圣灵的本性不符,都会使他担忧。既然是穿上新人的新群体,更应该在这些方面活出新生活的样式。


4.  除毒瘤学饶恕31-32

31节保罗劝勉以弗所的信徒,一切形式的怒气以及与之相关的恶行,都当从他们当中完全除去,这对那些脱去旧人习性的人而言是合宜的。保罗在这里的清单似乎是渐进似的,从内心的憎恶,经过愤怒的爆发和烈怒,到公开的叫嚷和恶毒的言语或咒诅达致高潮,这一切负面的情绪的危险非常大,如同毒瘤,所以都必须完全根除。


除去毒瘤必须从正面来对抗,就是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保罗在其他书信中重复提到神那测不透的恩慈,彰显在他向罪人的恩慈态度和作为中(罗十一22;多三4)。为了回应神那满有怜悯的恩慈,那些已穿上新人的人,也当以恩慈对待基督徒群体里的其他人。最后他们也应当饶恕,这个回应的动机属于最高的层次: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神或基督的拯救作为,特别是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被当做信徒的生活形态所当效法的典范,主在信徒还作罪人的时候,就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他如此的爱和饶恕的生命应当在信徒之间持续性的关系里行出来,活出新生的样式。


小结:效法神,行爱心(5:1-2)

五章1-2节总结了四章25-32节的命令和劝勉,神在基督里重生了我们,我们这些因信成为他儿女的,作为新生的人应该活出父亲的性情,效法他以显家风。按照主的榜样尝试展现真实基督徒的生活形态,学效基督,众信徒彼此之间的关系,应当以高代价、牺牲的爱为特色。


总结和应用


一、心思转向神

巴斯噶形容人犹如芦苇,一切的尊严就在于思想。人的心思很重要,但随着人的思想漠视神并以自我为中心,人便尽失了一切尊严。没有了神的心思就如乱作一团的麻线,漫无目标。人在错误的方向上耗尽精力。


巴斯噶更觉察到,这种倒置使人的理性和感情互相交战,以致我们总是以自己为敌。私欲并不受肉体的控制。我们的欲望总是不能满足;我们总是渴求更多。即使知道有某些行为会有害于自己的身体和与人的关系,我们仍然偏执而行。正如古代的哲学家所承认的,人类爱他们的恶行,但同时又憎恨它们。他们痛恨自己的罪,却无力抗拒。惟有当我们的心被全然改变,在基督里被再造,专注于神,我们才能得医治,成为不被罪和欲望控制的人,而是一个被圣灵充满和引导的人,成为蒙福也带给他人祝福的人。


二、活出新生活

在基督里我们是一群新造的群体,不再是被私欲束缚,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反而我们凡事为了别人的益处,为了造就他人的生命。在群体生活中,学习在各个方面竭力建立群体和谐的关系,愿意效法基督,为了群体的益处,为了彼此和谐的关系,即便付高代价,也愿意以牺牲的爱去回应。


保罗列举新生活的各个层面,其核心就是愿意除去旧的生活形态,以崭新的姿态让我们的生命在基督里彼此被建立。





祷告事项:

1、 为我们众人祷告,求主的圣灵引导我们,让我们的信不只是停留于外在,愿我们的心被改变,全然转向神,心灵得医治,以致于我们的生命全然被更新和改变,成为真实新造的人。


2、 为我们每个肢体祷告,我们如今已经在基督里成为一群新造的人,是一个崭新的群体,愿我们的生活形态完全脱去信主之前的样式,凡事活出新生命的形态,愿意为了群体的益处,为了彼此和谐的关系,即便付高代价,也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