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2022预苦期6| 何为乃如斯
来源: | 作者:索老师 | 发布时间: 1116天前 | 335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2预苦期第六主日 - 被戏弄、被钉十架、被弃绝


讲道:(请点击紫色文字打开链接收听录音)


4月10日录音文件



经文:《马可福音》15:16-34(和合本)


15:16 兵丁把耶稣带进衙门院里。叫齐了全营的兵。

15:17 他们给他穿上紫袍,又用荆棘编作冠冕给他戴上。

15:18 就庆贺他说:“恭喜,犹太人的王啊!”

15:19 又拿一根苇子,打他的头,吐唾沫在他脸上,屈膝拜他。

15:20 戏弄完了,就给他脱了紫袍,仍穿上他自己的衣服,带他出去,要钉十字架。

15:21 有一个古利奈人西门,就是亚力山大和鲁孚的父亲,从乡下来,经过那地方。他们就勉强他同去,好背着耶稣的十字架。

15:22 他们带耶稣到了各各他地方,(各各他翻出来,就是髑髅地)

15:23 拿没药调和的酒给耶稣,他却不受。

15:24 于是将他钉在十字架上,拈阄分他的衣服,看是谁得什么。

15:25 他在十字架上,是巳初的时候。

15:26 在上面有他的罪状,写的是犹太人的王。

15:27 他们又把两个强盗,和他同钉十字架。一个在右边,一个在左边。(有古卷在此有

15:28 这就应了经上的话说,他被列在罪犯之中)

15:29 从那里经过的人辱骂他,摇着头说:“咳!你这拆毁圣殿,三日又建造起来的。

15:30 可以救自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

15:31 祭司长和文士也是这样戏弄他,彼此说:“他救了别人,不能救自己。

15:32 以色列的王基督,现在可以从十字架上下来,叫我们看见,就信了。”那和他同钉的人也是讥诮他。

15:33 从午正到申初遍地都黑暗了。

15:34 申初的时候,耶稣大声喊着说:“以罗伊,以罗伊!拉马撒巴各大尼?”(翻出来就是:“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

 


2022预苦期第六主日 - 被戏弄、被钉十架、被弃绝


《马可福音》十五章16-34节


引言


"为什么?为什么?"相信这对我们来说一点也不陌生,我们生命中的确会经历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也许你无缘无故被人辞退,莫名其妙的被人嘲弄;也许你意想不到的被同事背叛;也许你经历突如其来的被所爱的人离弃;也许我们生命中经历我们难以承受的伤痛。


我们也许会如同约伯:


为何不出母胎而死?


为何不出母腹绝气?


为何有膝接收我?


为何有奶哺育我?……


今天我们所读的这段经文同样给我们看到一位真实的无辜受苦者,祂经历了心身灵的无以比拟的痛楚,“借问啼者出,何为乃如斯”[1]。盼望我们透过这段经文看到这位无辜受苦者所经历的,真正反思为什么会这样!




一、     心理的伤痛——君王倍受羞辱(16-20节)


耶稣在公会、希律、彼拉多面前受审,虽然几番周折都无法定祂有罪,但最后还是在众人无礼的要求之下代替巴拉巴被鞭打交给人钉十字架,在前往钉十字架之先,耶稣首先经历了内心极大的伤痛——君王倍受羞辱,马可描述祂被交在罗马兵丁的手中,在上百人的围观中,他们以各样的方式戏弄羞辱他。


1、 穿紫袍


但以理书5:29伯沙撒下令,人就把紫袍给但以理穿上,……又传令使他在国中位列第三。


士师记8:26基甸所要出来……还有米甸王所戴的月环、耳坠,和所穿的紫色衣服,……


以斯帖记8:15末底改穿着蓝色白色的朝服,头戴大金冠冕,又穿紫色细麻布的外袍,从王面前出来。


经文给我们看到王室贵族都穿着紫色衣服、外袍,同样希罗的王室或有钱人也都穿着这种颜色的外袍,以示他们的尊贵地位。现在,罗马士兵却将这象征君王的衣服穿在这已被定罪,将要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身上,其意涵可想而知。


2、 戴冠冕


出埃及记29:6把冠冕戴在他(祭司亚伦)头上,将圣冠加在冠冕上。


列王纪下11:12祭司领王子出来,给他戴上冠冕,将律法书交给他,膏他作王……


以斯帖记2:17 ……王就把王后的冠冕戴在她头上,立她为王后,代替瓦实提。


旧约圣经谈到祭司、王和王后头戴冠冕,虽然各由不同材质做成,但都代表了地位的尊贵。士兵同样给耶稣带上冠冕,所不同的是这个冠冕是用荆棘编织而成,荆棘长有数目惊人的尖刺,这些刺可能象征冠冕上的黄金光芒,或钱币上君王冠冕所发出的太阳光,代表君王的神圣。士兵的举动一方面是为了折磨、刺痛耶稣,更重要的是在嘲笑、讽刺耶稣的君王地位。


3、 称为王

士兵们向这位被鞭打,又被随意加上外袍和荆棘冠冕的耶稣致意说:“恭喜,犹太人的王啊!”,这完全是模仿罗马士兵向皇帝该撒的致敬“该撒万岁!”他们用这种方式嘲讽任由他们摆布的耶稣。



4、 被鞭打

士兵们又拿苇子来打耶稣的头。马太指出士兵先把芦苇放在耶稣的右手里,象征耶稣的权杖。


杖在旧约象征权柄和能力:


创世记 49:10圭必不离犹大,必不离他两脚之间,直等细罗来到,万民都必归顺。


出埃及记 4:17、20你手里要拿这,好行神迹。”…摩西就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叫他们骑上驴,回埃及地去。摩西手里拿着 神的


同时,杖也代表度量和审判:


启示录 11:1有一根苇子赐给我,当作量度的;且有话说:“起来!将 神的殿和祭坛,并在殿中礼拜的人都量一量。


启示录 21:15-16对我说话的,拿着金苇子当尺,要量那城和城门城墙。城是四方的,长宽一样。天使用苇子量那城,……


如今士兵们反倒用这象征君王使用的权杖击打在他们眼中看为无用之王的头,所以极有可能有暗讽、揶揄耶稣是个毫无反抗之力的王,因为芦苇权杖反倒成为士兵向祂动粗、羞辱的棒子。


5、 吐唾沫


同时,士兵吐唾沫在祂脸上…。


在旧约吐唾沫在人的脸上表达对人的羞辱:


民数记 12:14耶和华对摩西说:“她父亲若吐唾沫在她脸上,她岂不蒙羞七天吗?现在要把她在营外关锁七天,然后才可以领她进来。”


申命记 25:9他哥哥的妻就要当着长老到那人的跟前,脱了他的鞋,吐唾沫在他脸上,说:‘凡不为哥哥建立家室的都要这样待他。’


约伯记 17:6 神使我作了民中的笑谈;他们也吐唾沫在我脸上。


吐口水这件事令我们想起以赛亚书中的仆人之歌,其中描述仆人遭受羞辱的最高潮就是被吐口水(五十章6)。


6、 受俯拜


最后,士兵们故意做出必须向统管他们的君王屈膝敬拜的举止,嘲笑耶稣是卑微、软弱、可笑的王。


小结:


这段经文,马可叙述兵丁以「君王之礼」待耶稣,是嘲弄戏耍祂。耶稣却无声、无力抵抗,默默地受尽羞辱。不论是犹太人公会的嘲讽、羞辱,还是外邦士兵的嘲讽、羞辱,耶稣都卑下、坚强地忍受了。然而,耶稣这里的受苦,可以唤起以赛亚仆人的图像——人打我的背,我任他打;人拔我腮颊的胡须,我由他拔;人辱我、吐我,我并不掩面。主耶和华必帮助我,所以我不抱愧。我硬着脸面好像坚石;我也知道我必不至羞愧(赛五十6-7)。


讽刺的是,这些士兵必然认为耶稣是软弱、无用、失败、冒牌的王,因此可以任意妄为地戏弄、羞辱耶稣;然而,他们完全不知道这位受辱、受欺、卑微的耶稣,却正在走向得胜之路。当然此时此刻,那些曾经跟随耶稣的门徒,心中难免痛苦的呼叫:何为乃如斯——为什么是这样?



二、     身体的折磨——基督被钉十架(21-32节)


马可陈述士兵尽情羞辱耶稣后,脱去了披在祂身上的紫袍,又给祂穿上原来的衣服。然后把耶稣带出衙门,走向耶路撒冷之外的各各他受刑,好完成彼拉多交付他们的任务,也就是耶稣最后要经历罗马羞辱犯人最大、最深、最苦的刑罚——钉十字架。


1、 钉十架


通常情况下,被钉十字架的罪犯必须自己背负十架,主要是十架的横木条,到了刑场后,行刑的人会用钉子刺入犯人的手腕或手臂,把犯人钉在横木条上。之后,横木条会插入或钉在已经立好在地上的直木头的细缝沟槽里,犯人的脚也会用钉子钉在木板上。当耶稣背负十架的横木走了一段时间,也许因为祂整夜没有睡觉,又受尽公会和罗马人的折磨、鞭打,身体非常虚弱,背负横木跌跌撞撞,几乎无力前行,因此士兵们勉强路过的西门来替耶稣效劳。


马可在这里特别提到西门是亚历山大和鲁孚的父亲,这是福音书中唯一提到这件事的作者,很可能马可当时的读者非常熟悉西门这两个儿子。他们是教会中知名的基督徒,他们信主可能是受到父亲帮助耶稣这一事的影响,也就是西门因这次经历而受感动成为信徒,之后影响到这两个儿子成为信徒。


虽然西门被罗马兵丁强迫,而非自愿替耶稣背起十字架,然而他的顺从正是耶稣之前呼吁跟随祂的人必须展示的、为主牺牲生命的实际行动——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主。无意中,西门成为第一个背起十字架跟从耶稣的人,马可写作之时,正值罗马基督徒饱受逼迫之苦,或即将受到逼迫,西门的故事及他与亚历山大和鲁孚的关联,对当时的门徒有极大的鼓舞。当尼禄在罗马迫害教会的时候,他们都为了信仰而舍命,他们会想起西门,从他得到鼓励。


耶稣最终被带到各各他,它是靠近耶路撒冷城的城外地方,是个隆起的小丘,形状像人的头颅。这里也是许多人进出耶路撒冷的必经之处,所以骷髅地常被罗马用作处决犯人的地方,以便成为过路人的警示。这位无辜受苦者就如同一个罪犯被钉在这最痛苦的刑罚工具十字架上。


2、 拒药酒


23节,拿没药调和的酒给耶稣,祂却不受。


没药调和的酒,据说没药主要是加添饮料的香气,提升酒的味道,大概没有麻醉功用,但酒具有一定得麻醉功效。我们不知道兵丁出于什么样的动机给耶稣这个酒,从前面他们对耶稣的戏弄、轻视来看,他们不可能同情他。不管他们出于何种目的,但马可指出,耶稣却不接受。


在上文中,耶稣已经在最后晚餐中应许,祂不会再喝任何的杯,直到将来在神国中喝新的日子(十四25),换句话说,耶稣定意清醒地只接受父神给祂的苦杯,而不接受从人而来的杯。祂希望在受苦期间保持完全清醒,直至悲痛的最后时刻,耶稣不想逃避苦痛,祂甘愿受苦。


3、 分衣物


耶稣被钉十字架倍受煎熬的过程,士兵们却毫无同情的继续拈阄分祂的衣服。也许因为古代纺织业没有那么发达,人的衣物也算是宝贵的财产,所以执行死刑的士兵可以合法地拿去死囚的衣物,据为己有。


耶稣身上的衣物可能包括里衣、外衣、鞋子、头巾。约翰指出士兵先把耶稣的外衣分作四份,每人拿一份;然后再为祂的里衣抽签,看谁能得到这件完整的内衣(约十九23-24)。他们的行为让我们想起诗篇大卫受苦时的景况:仇敌环绕着他,扎了他的手和脚;他们瞪着看他,分他的外衣,并为他的里衣拈阄。


不同之处,在于大卫呼求神不要离弃祂,快来帮助他。而耶稣知道祂在十字架所受的苦是神的旨意和计划,耶稣为了成就世人能免受罪的刑罚而获得神的救赎,就默默地、孤单地承受了十架上这一切的羞辱和苦楚。


4、 写罪状


被钉十字架的耶稣,祂的罪状是「犹太人的王」,这头衔在这里是十五章第五次对耶稣的戏称。彼拉多曾声明他查不出耶稣有什么该死的罪,马可也清楚指出彼拉多知道因为大祭司嫉妒,才要置耶稣于死地,然而彼拉多仍旧给耶稣冠名上政治罪名,称耶稣为“犹太人的王”,就这样不公义地把无辜的人处以十架酷刑。彼拉多可能想用这个罪名嘲笑、讽刺犹太人和他们的领袖,指出他们的王竟会落到如此不堪的下场。


5、 再受辱


耶稣被当做罪犯,与强盗一同钉在十字架上。在这几节经文中马可指出耶稣在十架上依旧忍受来自三方面的嘲讽和羞辱:


一是,路过之人。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地点靠近城外的通道,自然会有许多人往来,他们完全不了解耶稣在十字架上流血舍命的真正意义,反而毫无同情的辱骂祂,一边嘲讽耶稣,一边摇着头,并用之前在公会审讯中错误指控耶稣的说词,重复讥笑耶稣。他们一定认为,耶稣若真有这样迅速毁坏和建殿的能力,就应该拥有神的能力,可以救自己脱离十架的苦刑,脱离死亡。他们讽刺地要求祂展现祂的神能。


第二批是祭司长和文士。他们如同过路的一样讥笑耶稣,他们以彼此对话的方式嘲讽耶稣:曾一度拯救、医治别人的,如今却无力,不能拯救自己的性命,无法脱离死亡的痛苦。他们继续以言语讽刺,如果耶稣真的是那位以色列长久等待的弥赛亚王,就从十架上下来,好证明自己是拥有神的能力,是神性的人子,可以救自己脱离死亡,并让他们因此可以看见,而且可以相信祂的弥赛亚身份。


第三批人,就是与耶稣同钉十架的人,他们也同样的讥诮,他们虽然与耶稣同钉,位于祂的左右,讽刺的是他们却只能是在钉十架的时候。


面对这一切来自不同群体的嘲讽、讥笑,耶稣默默忍受,顺服神的旨意,不断忍受罪人的顶撞、嘲讽、侮辱,宁可卑微地死在十架之上。


小结:


原本十字架的刑罚不是起源于罗马,而是由东方传进来的,罗马人执行这种刑罚是为了要警告那些叛徒和罪犯,却不会使用这种刑罚去对付罗马籍的公民。罗马作家西塞罗:钉十架乃是最残酷和可怕的刑罚,只用在最卑贱的人身上。耶稣这位无辜者,却遭受如此的待遇,何为乃如斯?



三、     心灵的悲痛——圣子被父离弃(33-34节)


主耶稣在此时此刻所经受的不只是心理和身体的无以比拟的痛苦,同时祂的灵里也在经受难以承载的孤独和伤痛,没有什么比这个让人更趋于崩溃!


1、 遍黑暗


耶稣被钉十字架是在巳初,也就是早上九点,到了午正,即就是中午十二点,天上出现了特殊的景象,黑暗笼罩地面,一直持续到申初。遍地虽然可解释为整个地球大地,但这里应该是指巴勒斯坦地,甚至只是整个犹太地区。这是一个超自然的现象,因为逾越节正是满月的时候,不可能会有日全蚀,而且,这段时间正是耶稣被钉后,断气前最痛苦的三个小时,天色突然改变。


黑暗在圣经中可以代表世界被造之前,地上混乱及渊面黑暗的状况(创一2);


也可代表恶势力掌权(赛六十2)。当耶稣在十架上受苦达到巅峰的时候,似乎黑暗权势得胜了,而整个犹太地区似乎也都落入撒旦的掌控。


另外,黑暗在圣经中也可代表神对邪恶的审判(赛五30等),神藉着摩西在击杀埃及长子之前,使埃及地三天黑暗(出十22),先知阿摩司预告耶和华要在末后审判:主耶和华说:“到那日,我必使日头在午间落下,使地在白昼黑暗。我必使你们的节期变为悲哀,歌曲变为哀歌。众人要腰束麻布,头上光秃,使这场悲哀如丧独生子,至终如痛苦的日子一样。”


犹太地遍地黑暗,正是神对这地施行的审判,只是此时承受审判的是天父的独生子,祂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祂受责罚,被神击打了。哪知祂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神让祂的独生爱子为我们担负审判的一切痛苦,包括那些此时此刻戏弄、嘲笑、吐唾沫、讥笑以及钉祂十字架的人,黑暗的审判原本应该是悖逆神的罪人该承受的,但祂却独自担当。


2、 何如斯


在黑暗笼罩地面三个小时之际,耶稣大喊:以罗伊,以罗伊!拉马撒巴各大尼?


耶稣被门徒背叛、离弃(十四43~46、66~72),又同时经历了本国领袖和同胞的唾弃、羞辱(十四53~65 ,十五1、4、11),以及彼拉多的不公判决(十五15),罗马兵丁对祂的戏弄、鞭打(十五16~20),更被当作囚犯和叛乱者同钉在十架上(十五24~28),受尽所有人的嘲讽,甚至包括和祂同钉十架的囚犯的羞辱(十五29~32),更糟的是耶稣还要承受被父神离弃的感受,完全被弃和独自承受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和压力,可说已到了巅峰,因此耶稣要向神大声呼喊。


耶稣在最后向父神的呼喊引自诗篇二十二篇1节,此时此景,耶稣在十架上为世人的众罪代受惩罚,失去了与父原有的亲密关系,因而造成耶稣与神痛苦的分离感,神子以罪人的身份,接受了神许可的惩罚,断开了与父之间的亲密交通,此时此刻对耶稣来说身处多么可怕、孤单、争战的境况,祂的呼喊表达了祂灵里最深层的孤独。


小结:


父神曾多次宣告: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可是如今耶稣所经历的似乎是被父神弃绝,祂完全被黑暗笼罩,全然陷入孤独,与父分离的境遇之中。何为乃如斯?


 

总结:何为乃如斯


英国释经学者莱尔(J.C.Ryle)从几个方面解释耶稣为什么会经历这些羞辱和苦难:


首先我们看到,耶稣作为一个被定了死罪的罪犯,被交在罗马士兵手中。全世界的人有朝一日都要站在他面前受审判的那一位,容许自己接受不公义的判决,被交付在恶人手里。


为什么会是这样?


这是为了让我们这些可怜有罪的人在相信了他之后,就可以得救而脱离毁灭的无底坑,脱离地狱囚牢的折磨。


这为的是让我们可以在审判那日摆脱各样控告,并且被引到父神面前——无瑕无疵且充满无尽的喜乐。


第二,我们看到耶稣受辱,成为罗马士兵的笑柄。他们嘲笑给他穿上紫袍,为了讥讽他的国,又用荆棘编作冠冕给他戴上。他们又拿一根苇子打他的头,吐唾沫在他脸上。他们看他是彻底配受藐视,甚至不如“世界上的污秽、万物中的渣滓”(林前4:13)。


为什么会这样?


这为的是让我们这些邪恶的人,可以因着相信基督的赎罪,得到荣耀、尊贵和永生。


这件事成就,好让我们可以在最后那日得胜并被接进神的国度,领受那不能衰残的荣耀冠冕。


第三,我们看到耶稣被剥了衣服,在他敌入面前赤身露体被钉十字架。那些把他带走的兵丁,拈阉分他的衣服,看是谁得什么。


为什么会是这样?


这是因为我们这些没有自己的义之人,可以披戴基督为我们成就的那完全的义,在最后那日不至于在神面前赤身露体。


这件事成就,好让我们这些全然被罪站污的人,可以穿上婚筵的礼服,与天使并排坐下,不至于羞愧。


第四,我们看到耶稣受了一切死亡当中最羞辱的死,就是死在十字架上。这是为最卑贱的罪犯专留的刑罚。接受这刑罚的人,被看作是受咒诅的。经上记着说:“凡挂在木头上都是被咒诅的。”(加3:13)


为什么会是这样?


这是好让我们这些生在罪中的可怒之子,可以因基督的缘故被算为有福。


这件事成就,为要除去我们所有人因罪都配得承受的诅咒,把这诅咒加在基督身上。


基督既为我们受了咒诅, 就赎出我们脱离律法的咒诅。(加3:13)


第五,我们看到耶稣被算作一位罪犯,一个罪人。他们又把两个强盗和他同钉十字架。没有犯罪,在他身上没有诡诈的那一位被列在罪犯之中。


为什么会是这样?


这是好让我们这些按本性和行为都是可怜罪人的人,可以因基督的缘故被算为无罪。


这件事成就,好让我们这些除了定罪什么都不配的人,可以被算为配得逃过神的审判,并且在聚集的世人面前被神宣告为无罪。


第六我们看到耶稣死的时候被人讥笑,人把他当作是一个骗子,不能救自己。


为什么会是这样?


这是为了让我们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因着相信基督而得到极大安慰。


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我们可以享有极大的得救确据,可以知道我们相信的是谁,可以下到死荫的幽谷却不怕遭害。


最后[2],耶稣在十字架,竟然经历全地黑暗笼罩,似乎连父神也转脸不看祂,致使祂大声呼喊: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


为什么会是这样?


这是因为我们的主实实在在地为我们成为咒诅,背负我们的罪。藉着祂的被弃,使我们与父神和好。

 



回应:基督如此为我们,我们何以回应主!


1、   为基督愿受羞辱


2、   为别人愿被离弃


3、   为自己坚心依靠


大卫.加蘭谈到:南美洲有一个人在地下室中忍受酷刑迫害,他说,那时一切基督教教义复杂费解的内容都不管用,那能支撑他的唯一东西,就是知道耶稣也曾受到无理的鞭打,并且知道耶稣与他同在。


另外有一位科尔比神父,他是一个波兰籍的神职人员,他拒绝屈服于纳粹党的要求,结果被判送入奥斯威玆的集中营。后来,他们的营房有一个囚犯成功逃走了,有十个人就被随意挑选出来,要因这事而被处死。科尔神父鼓起极大的勇气踏了出来,自愿代替其中一人受死。集中营指挥官既惊讶又轻蔑,同意了这个轻率的提议。科尔神父成为了其中一个被定罪的人,一同步向死亡;他们被命令脱去衣服。科尔神父脱下裤子和薄衣,想到基督赤身裸体地死在十架上;自己像他那样受苦,也是合宜的。




[1] 出自《驾出北郭门行》,魏晋阮瑀

[2] 这点是笔者加添的。



代祷事项:


1、为弟兄姐妹祷告,愿我们更多的反思主为我们所付的代价:祂为我们背负罪担、为我们无辜受苦、为我们受尽羞辱、为我们承受孤独、为我们死在十架。我们是否愿意为主受苦、受辱,是否愿意效法祂为别人即便被离弃也不退后。


2、为弟兄姐妹祷告,我们生命无论经历何种艰难的处境,我们不是抱怨:为什么?而是学习坚心依靠主,知道祂曾受到无理的鞭打,知道祂与我们同在。


(愿我们虔心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