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2年4月6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1119天前 | 281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将屠宰的羊
2. 每日经文 | 箴24:知识才是财富
3. 每日默想 | 神必审判
4. 每日加量 | 帖前3:牵肠挂肚的使徒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4月6将屠宰的羊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四十四篇9-26节


9 但如今你丢弃了我们,使我们受辱,

不和我们的军兵同去。

10 你使我们向敌人转身退后,

那恨我们的人任意抢夺。

11 你使我们当作快要被吃的羊,

把我们分散在列邦中。

12 你卖了你的子民,也不赚利,

所得的价值,并不加添你的资财。


13 你使我们受邻国的羞辱,

被四围的人嗤笑讥刺。

14 你使我们在列邦中作了笑谈,

使众民向我们摇头。

15 我的凌辱终日在我面前,

我脸上的羞愧将我遮蔽,

16 都因那辱骂毁谤人的声音,

又因仇敌和报仇人的缘故。


17 这都临到我们身上,

我们却没有忘记你,

也没有违背你的约。

18 我们的心没有退后,

我们的脚也没有偏离你的路。

19 你在野狗之处压伤我们,

用死荫遮蔽我们。


20 倘若我们忘了 神的名,

或向别神举手,

21 神岂不鉴察这事吗?

因为他晓得人心里的隐秘。

22 我们为你的缘故终日被杀,

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


23 主啊,求你睡醒,为何尽睡呢?

求你兴起,不要永远丢弃我们。

24 你为何掩面,

不顾我们所遭的苦难和所受的欺压?

25 我们的性命伏于尘土,

我们的肚腹紧贴地面。

26 求你起来帮助我们,

凭你的慈爱救赎我们。


省思:

使徒保罗在写罗马书时

想起这诗篇,

并引用其中一段(22节)。

试比较这位诗篇作者

与保罗对于苦难的不同描述,

便清楚可见基督所带来的不同。


祷告:

天父, 请坚定我的信念— —

没有任何事物

能将我与祢的爱隔离,

祢无处不在, 也从不打盹,

我无论何时何地

都能在耶稣基督里寻见祢。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箴言 第二十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箴言》第24章释经知识才是财富


在二十三章27至35节这一段,劝戒人别在酒食、女色上贪婪,别与罪人同行。二十四章这一段,一开头就劝导人,不要羡慕那些看起来表面风光及强盛的人,因为真正的财富是知识(3-4节),相对于第2节所说的那种强大,智者认为,真正的谋略,才是力量(5-6节),而这种谋略,与3至4节所说的知识是一致的,在7至9节里,说得更清楚,这种谋略,是有别于罪恶,不同于那种诡计多端与亵慢的谋略;10至12节,描述了因这种谋略而产生的行为,是在患难时的态度,和对无助的人所给予的帮助,这在箴言里面,是尤为重要的智慧。


13至14节,为了避免因帮助别人所带来的压力与苦恼,作父亲/老师的,邀请儿子/学生,要将得到智慧的喜悦,比作蜜一样!并要相信义人与恶人的结局,自有公论,也不可因恶人被倾覆,而幸灾乐祸(17、19节),因雅威都看在眼里,会根据祂的判断(18节),扶持善人,审判恶人(20节)。


21至22节,对二十三章15至35节,及二十四章1至20节这两段智慧的教导作出总结,教导孩子/学生要敬畏神及地上的权威——君王(在古代,君王往往代表着神,或是智慧的化身),不与小人交往。这样,才能远离灾难。


23至34节,被称为另一则智慧者的言语。这一段与前面两段构成平行,是21至22节思维的延展,21至22节,劝勉人要畏惧君王,而23至26节,则对与君王同样有权威的审判官作出劝告:劝告他们,在审判的时候,不应该徇情面,反而要正直;不要怕恶人,反而要责备他。因这些都是君王与审判官的职责。


27节则起到桥梁的作用,将前面的思想,接驳到28至29节所表达的不可作见证陷害邻居的劝告上,27节说:人生就像建造房屋一样,在乎积累,每行一件善事,或作恶一次,都是在积累不同的财富。直白一点而言,就像在30至34节里对懒惰的人的劝告一样,懒惰的人,他的田地,最终荒芜;而勤快的人则相反。正直的人生,所积累的,与作恶的人所积累的,也完全不同。


 (上图:蜂房(Honeycomb)里的巢蜜(Comb honey),是完好地保存在巢脾中的蜂蜜,水分含量少,品质比分离蜜高,可以直接食用。巢蜜由于有蜂蜡自然的保护屏障,保持了蜂蜜的风味和香味,可以保存得更久。在蜂蜜抽取机没有发明之前,几乎所有的蜂蜜都是巢蜜。)




03

每日默想


19至20节说“不要为作恶的心怀不平,也不要嫉妒恶人,因为恶人终不得善报,恶人的灯也必熄灭”。从中提醒我们,第一、需要正直为怀,因为神会报应;第二、关于报应与祝福,不能目光短浅,要看得远一点,我们不能对每个事件的得失,都从短暂的今生来衡量。假如这样的话,一定会感到灰心失望,因我们必然会看到许多不公平的的事情发生。然而,我们的指望不仅仅是在现在,最终的判断是神。当然,不是说神不会在现今行动,而是说,神必然会有最终公义的裁决。


试举个现实中不公平、最后遭报应的事例。





04

每日加量

帖撒罗尼迦前书 第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帖撒罗尼迦前书》第3章释经 | 牵肠挂肚的使徒

 

我对亲情,因着杳无消息,或有可能失散,而带来的挂念、伤痛的最初记忆,是在6岁的夏天,比我大四岁的哥哥跟着大人,到离家有十多里路的深山的水潭里去钓鳗鱼。两天了,还没回来。那年代交通与通讯都不方便,那个水潭极深,曾经淹死过人。在我哥哥回来前近8个小时,我的母亲坐卧不安,不断地说:你哥哥会不会发生了什么事啊?你会不会没有哥哥了啊?我看着眼睛含着泪花的母亲,对于伤痛,我有了一些感受。


在3章1至5节,保罗说:因着撒旦的拦阻,他无法去见帖城的肢体,他因此对他们牵肠挂肚,异常焦急。他担心这些刚归主不久的肢体,经不住邻居的压力、官府的逼迫,和那些犹太人律法师们的愚弄。他们会因此在信仰上妥协吗?这样的话,他的所有努力不就白费了吗?


第六节,让我们看到,他无法泰然处之,就派提摩太去打听消息,也好坚固他们的信心。令人高兴的是,提摩太带回了好消息:帖城的信徒,并没有因遭受的苦难,而失去信心与爱心。他们在压力下,也没有软弱,在信仰上没有做出让步,甚至因着压迫,他们反倒更牢靠了!他们也急切地想念保罗!


保罗听了这些消息,大得安慰,欣喜若狂(喜乐),他对神产生无限的感恩。他于是写信给帖城的信徒,表达他的欢愉之情。他也说,将继续迫切地祷告,求神开路,可以早日去见帖撒罗尼迦的肢体,以解思念之苦,并帮助他们在信心上增强(7-10节)。


现今,尽管不能见面,保罗但愿通过信函,能够祝福他们,祈愿他们能活出相爱之心,并且越来越有进步;对主的信心也更坚固,圣洁忠贞(11-13)。


 

思考问题


做父母的,往往会因着孩子的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他们的情绪会围着孩子的情绪与遭遇打转。保罗所展现的,也正是类似的情怀,他因着主耶稣的改变,为着自己所爱的人的情况与遭遇的好坏,而焦虑、而喜乐。这是一个蒙圣灵新生的人格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其情怀也往往被深化。


你有过类似的情感经历吗?尤其是对教会的弟兄姐妹,你的情绪因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而打转吗?



(上图:从雅典卫城俯瞰亚略巴古山丘。保罗在雅典等候期间,曾在亚略巴古向雅典人传福音(徒十七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