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3月18日 | 终日赞美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三十五篇 19-28节
19 求你不容那无理与我为仇的向我夸耀;
不容那无故恨我的向我挤眼。
20 因为他们不说和平话,
倒想出诡诈的言语害地上的安静人。
21 他们大大张口攻击我,说:
“阿哈!阿哈!我们的眼已经看见了。”
22 耶和华啊,你已经看见了,求你不要闭口。
主啊,求你不要远离我。
23 我的 神、我的主啊,求你奋兴醒起,
判清我的事,伸明我的冤。
24 耶和华我的 神啊,求你按你的公义判断我,
不容他们向我夸耀。
25 不容他们心里说:“阿哈,遂我们的心愿了”,
不容他们说:“我们已经把他吞了。”
26 愿那喜欢我遭难的一同抱愧蒙羞;
愿那向我妄自尊大的披惭愧,蒙羞辱;
27 愿那喜悦我冤屈得伸的欢呼快乐(“冤屈得伸”原文作“公义”);
愿他们常说:“当尊耶和华为大,
耶和华喜悦他的仆人平安。”
28 我的舌头要终日论说你的公义,
时常赞美你。
省思:
这首诗篇三次呼求神的帮助,
每次都随着一段赞美(9、18、28 节)。
作者期待神的帮助,
也知道得助之后,将如何行。
他因不过分沉溺自己的问题中,
便能预见终将要称颂神的拯救。
祷告:
神啊,请保守我永不迷糊,
不忘自己与祢同行的方向。
帮助我能有这样的转变——
从谈论自己的问题,
到“终日”以口舌赞美祢,
奉耶稣的名。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箴言 第五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箴言》5章|慕贞洁
一个人能够听得进智慧教师的话,还在乎长期保持“留心”和“慎思”,以及对自己口舌的保守,因获得智慧与自我保守不无关系,尤其要注意流行于社会的那些“花言巧语”(1-3节)。
接下来的4至14节,和15至23节,智慧教师以拟人化的手法来形容与淫妇结盟,及与智慧结盟完全不同的结果。
离开智慧,就如同娶了风月女子一般,虽然可以得到短暂的快乐,也能享受到一时的幸福,但这种日子不会长久,就连她的青春岁月也很短暂,她所能带给别人享受的快乐,也只是昙花一现,甚至,她自己都不知有没有明日。
这样看来,选择智慧与否,就如同在两个女子中作抉择一样,尽管愚昧妇人有美色,又油嘴滑舌,但选择她就会失去各种好处,包括财富和荣誉(8-10节),甚至损害己身(11节)。
所以,他苦口婆心劝告学子,要远离她,不要把青春年华葬送在她的身上(8-9节),等到年老的时候,一事无成、甚至身败名裂,只能在那里空悲切(11、14节),悔恨当年为何听不进老师的劝勉,把他的忠告当做耳边风(12-13节)。
老师劝导学子,要心志淳朴,安分守己,就好像耕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喝自己家的井水,不要贪求别人的东西。也不要浪掷自家的财富,在一些不良的人面前糟蹋(13-18节)。
18至23节,以现实中的婚姻为例,比喻性的教导学子,在寻求智慧人生的路上,要心志专诚,以自己所拥有的智慧为满足,就好像以自己的结发夫妻为满足一样。千万不可移情别恋,迷恋那些风月女子,鬼迷心窍,听不进智者的劝导(20节,参1-2)。更何况,雅威看透人心,也不会放过离弃祂,追求不义的人(22-23节)。
03
今日默想
中国古人说:择邻而居,其中有个很经典的故事就是孟母三迁1,其目的是要使自己的孩子,有个好的人文环境及邻里关系。
古希腊也有类似的谚语:你不需要告诉我,你是谁,只需要告诉我,你与谁在一起。
这些古文化的交友及与人相处的智慧,告诉我们,与走正路的人交往,会促使自己的人生走向正轨,这些看法,与箴言这一章的劝导——要与智慧结盟,不要与愚昧结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就好比要与善于持家、本分的女人结婚,不要与那些看似美貌、能说会道的风尘女子结合。
你能想到一个人,这个人有可能是你的家人、朋友,或一位知名人物,你可以将他归为智慧人吗?你与他们有着深厚的友谊吗?
[1] 出自西汉·刘向《烈女传·卷一·母仪》:“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全文: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ă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ò,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04
每日加量
加拉太书 第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加拉太书》4章 | 对妥拉新的忠诚(2)!
第四章,保罗继续讲他对妥拉的定位:
他说:妥拉如同孩子的启蒙老师!等到有一天,神差派祂的儿子来,把活在妥拉启蒙(管辖)之下的犹太人,赎了出来(第一世纪的奴隶市场,主人买赎奴隶的情景),并收养为儿子,与耶稣基督一样,称神为“阿爸父”,不再受原主人(妥拉)的管辖了(4:1-7)。
那么,那些没有“妥拉”的加拉太人,需要过一遍“妥拉”的经历吗?不用!因加拉太人原来就像犹太人一样作奴隶,只不过不是给“妥拉”,而是给那些异教的神明。如今作了神的儿女。那些今天已经因着基督而成为了真神家里的人,为何还作“妥拉”的奴隶呢?
保罗说到这里,继续责备他们!他说:“我真的担心,在你们身上的功夫白费了!回想过往吧!你们接待抱病的我,照顾我,甚至恨不得将眼睛剜出来给我(保罗可能正患眼疾);为了我,你们不顾一切,因你们从我这里,听到了那救你们脱离罪恶世界的福音。如今,你们为何被一番好话欺哄呢?你们那么容易上当,你我又相隔两地,真不知该如何帮你们。”
故此,他还是不放心!他用亚伯拉罕的两个妻子各自生的儿子,这经典的例子,来说明为主为奴的区别。以色列人自从得到妥拉直到今天,依然活在被掳的咒诅中。这好比夏甲和那凭人意所生的儿子(夏甲在撒拉指示下,与亚伯拉罕同房生下以实玛利),始终是为奴之身;而加拉太人,则像是撒拉绝了月经,蒙神的应许,在已死的子宫里生下以撒,他成为了所有蒙死里复活的应许之人的样板。
这样看来,那些人说要进入妥拉,才能成为神儿女,这主意是好是坏,自然就不辩自明了!
思考问题
我们看到保罗辨明福音的办法,其中的基本特点就是,他对整本圣经记述的:上主那有节奏、有进程感,更新而变化的救赎新事,了解得无比透彻。这对今天许多基督徒不无挑战:我们往往对福音不太娴熟,不认真阅读、不安静默想圣经,而导致教会争端四起,生命上的问题层出不穷。这些对你有无警醒的作用?
另外,假如耶稣基督的福音,克服了犹太人因妥拉的自高,和加拉太人因无妥拉的自卑。相比而言,我们有没有引以为荣,或自以为卑贱的东西,需要去克服的?记住,你只要明白耶稣基督的福音,已经克服了会导致人类自夸和自卑的一切。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