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音频:(请点击下面的绿色文字播放)
经文:《约翰福音》第2章1-12节(和合本)
1 第三日,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親的筵席,耶穌的母親在那裡。
2 耶穌和他的門徒也被請去赴席。
3 酒用盡了,耶穌的母親對他說:「他們沒有酒了。」
4 耶穌說:「母親(原文是婦人),我與你有甚麼相干?我的時候還沒有到。」
5 他母親對用人說:「他告訴你們甚麼,你們就做甚麼。」
6 照猶太人潔淨的規矩,有六口石缸擺在那裡,每口可以盛兩三桶水。
7 耶穌對用人說:「把缸倒滿了水。」他們就倒滿了,直到缸口。
8 耶穌又說:「現在可以舀出來,送給管筵席的。」他們就送了去。
9 管筵席的嘗了那水變的酒,並不知道是哪裡來的,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管筵席的便叫新郎來,
10 對他說:「人都是先擺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擺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
11 這是耶穌所行的頭一件神蹟,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顯出他的榮耀來;他的門徒就信他了。
12 這事以後,耶穌與他的母親、弟兄,和門徒都下迦百農去,在那裡住了不多幾日。
2022主显期3|主的时候
约2:1-12
序言:线索
喜欢看侦探与推理小说的人会发现:找到线索!是破解疑案得到真相的关键。我们带着这样的思维,来看约翰福音二章1至12节所记述的“迦拿的婚筵”,耶稣在其中所行的神迹的目的,是一个好办法。
一、神迹(2:11)
约翰说,这是耶稣所行的第一个神迹。我们需要知道,他所说的神迹的意思,与三位福音书的作者所说的略有不同。其他三位福音书作者在记述耶稣所行的神迹,其中的重点是在表达耶稣所彰显的大能。而约翰所说的神迹,其核心的意思是:记号或线索。他将耶稣所行的神迹,当做是线索,他希望他的读者,通过他所提供的这些线索,找到根本——就是他最终想要告诉你的结果!
显然,约翰福音一至十二章,埋下了六条重要的线索或记号(六个神迹),通过这六条线索,把你带到第七条最重要的线索——第七个神迹,即耶稣被钉十字架这个神迹事件。当七条线索全部出现时,目的也很清楚了——二十章30至31节,告诉你:通过这七条线索,和许多没有写下来的线索,使你可以信,耶稣是弥赛亚,是神的儿子(弥赛亚的另外一个说法),并且使你从中可以得到生命。这也正是约翰会说,在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时候,也就是祂得荣耀的时候。按照犹太人的传统说法——这个时候也正是神的荣耀显现的时候。
其实,这正是约翰通过施洗约翰,和早期跟随耶稣的人(比如拿但业)对耶稣的看法,所要表达的目的。施洗约翰告诉大家,耶稣就是神的羔羊。这意味着,以色列人一直以来在圣殿及相关的礼仪——献祭这个事情所要表达的,如今通过耶稣这位神的羔羊,而成就了。
另外,耶稣将对拿但业所应许的话,落实了下来,当拿但业说耶稣就是神的儿子,是以色列的王的时候(1:49),耶稣夸奖他,对他说,他将看见天开了!也要看见神的使者在耶稣所在的地方上去下来。也就是说,在他们传统的列祖故事——雅各在雅博渡口那个梦见天梯的故事,将要在拿但业眼前出现了。另外神的使者上去下来的地方,他们都会把它理解为是摩西时期的会幕和现今他们的圣殿,这是他们的标准答案。这是以色列的神显现的地方,也就是祂带着爱和能力,进入这个世界的时候,也就是天与地交汇的时候。
萨尔瓦多·罗萨(salvator rosa)的《雅各的梦》
如今,拿但业要在自己的家乡的一场婚筵上,看见一个更大的记号(神迹),来明白“天是如何开”的,神的使者在那个地方,是如何上去下来的。尽管,他需要等到第七条线索出现后,才能够真正明白(或许还是不能真正明白)。按照施洗约翰所说的,这个时刻就是耶稣走完他在世的终点——死在十字架上、荣耀完全彰显的时刻。如今,耶稣已经开始给他重要的线索,好使他能将耶稣在前面跟他说的话联系起来。
那么,在迦拿婚宴的神迹事件里的所有的元素,也都应该理解为是为第七个神迹而准备的,到那时,天与地交汇的事实,就是彻底落实的时刻。
接下来,我们一一来看构成这第一个线索的其它几个元素。
二、第三日(2:1)
还记得我以前说的:价值时间的概念吗?圣经作者经常以物理时间来表达价值,意思就是他希望读者留心他所记载的时间里发生的事件,他的目的往往不是为你提供确凿的时间,或告诉你,时间有多长。而是告诉你,在这时间里所发生的事情具有价值,这个时间也可以称为“价值时间”。
二章第1节说的第三日,与二章19节出现的第三日,以及二十章1节所记述的“七日的头一日”联系起来。那么这“三天”,所发生的三样看似不太有关联的事,实际上是有关联的。在二章19节说的是,当耶稣在圣殿里行洁净的礼仪,目的是要当时的人回忆起——圣殿真正的意义——是要将神的同在彰显出来。也即是前面对拿但业说的——神的使者上去下来的事实呈现出来。显然,耶稣不满意现在那些圣殿的管理者的所作所为(2:13-17节)。
当别人质问祂,还想行什么神迹?耶稣回答他们,祂要把他们所拆毁的殿,三日后重新建起来(18-19节)。约翰告诉读者,是指耶稣以祂的身体来取代这里的建筑物,当祂被出卖、被杀、被埋葬之后,第三天要从死里复活——复活后的身体,将成为全新的殿(20-22节)。
这个事情,发生在二十章,第一节说的“七日的头一日”,指的就是祂被杀的第三天。而在这里的第三天,当我们能够将它与耶稣对祂母亲所说的“我的时候”结合起来。你就会发现,这里的第三天也成为一个记号或线索,指向了二十章1节的那个时刻。
七日的头一日耶稣复活的时刻
三、筵席(2:1)
这里的筵席,也是线索!
根据他们的习俗,婚筵一般会庆贺7天。这段时间,主人家的酒喝光了。这是一件非常失礼的事,也预示着新郎与新娘要走霉运。耶稣在这里将水变酒来回应,最起码带来两重的意义:
1、我们不太能知道,这个婚筵的主人,当他们得知酒没了之后会如何的尴尬。而耶稣临到他们当中,将水变酒,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彰显了他对贫穷的人格外的怜悯。
2、正如马利亚说的:“祂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做什么”。也就是说:要把耶稣说的话当真,改变才会发生!这也正是约翰希望你应该有的态度。
四、我的时候(2:4)
细细留心听耶稣与祂母亲的对话,祂说了一个时间——我的时候!这也是线索,将这个迦拿的婚筵与上主为祂的百姓准备的天上盛宴,结合在一起。
整个婚筵指向一个更大的盛宴,当这个盛筵来临前,有一个洁净礼,这个洁净礼就是神的羔羊献上的祭。在二章19节说的三日后建起来的圣殿,显然是指向耶稣被钉死,被埋葬在坟墓里,第三日从死里复活而说的,当这个时候来了之后,要将23节提到的逾越节赋予新的意义,古老的出埃及的那个逾越节羔羊,成为以色列生命的代赎者;他们在圣殿中所有的活动中,最重要的也就是“牺牲”的代赎。也就是说,耶稣在这里说“祂的时候”,隐约地提到了祂自己的“受死与复活”,意味着祂将取代圣殿所进行的“代赎”工作,祂自身也将成为新的圣殿——道成肉身的殿。
所以,祂对母亲所说的话,看似无理,其实也成为了一个线索,祂要母亲马利亚注意,祂的整个人生,所行的每一事件,包括祂在这里将水变酒的事件,都指向最后的时刻所发生的事情。
五、石缸(2:6)
土耳其圣索菲亚教堂里迦拿婚宴的壁画
包括婚筵里所用来盛水的石缸,还是线索。这个本来不是用来盛酒,而是用来给客人洗手行洁净礼用的水缸。六口的容量大致有900瓶左右,每一口大致150斤左右。根据利未记十一章32至33节所记,烧制的陶器,不能用来盛洁净礼的水,由石头凿出来的算是洁净。这个古老的犹太人的洁净礼仪,也是一个记号,象征着有一天神要把全世界更新的洁净礼记号。
石缸的水变成了酒,将二章13至23节,所记述洁净圣殿的事件,和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将自己作为神的羔羊的事件连接了起来,并带来了双重的意义,通过耶稣所流的血,洁净了以色列所有洁净礼仪所要表达的洁净的目的,并且带来更为丰盛的事——不但使人得到洁净,更是使人可以得着新的生命。
回应|意外、平常、非凡之事
一、意外之事
第一项是从迦拿婚宴的主人而衍生的,对于婚筵的主人而言,酒没了,是他们人生中所经历的难以忘记的令他们感到尴尬、甚至是羞耻的事。没想到这个意外的事情,却成为恩典的事情。本来是令他们没齿难忘的尴尬之事,没想到成为刻骨铭心的爱与恩典的事。我们可以猜想,当他们忽然间看到六大石缸的酒出现在他们的家中,他们会有多么的惊奇,又当他们听到那么多的客人说:主人把好酒留在后面。他们会有多么的感激又惊奇发生在他们眼前的事。尽管他们还很难以明白耶稣的身份,以及这件事与耶稣自己所表达的到底有什么关联——比如对祂母亲说的——我与你有什么相干?耶稣说的时候到底指的何时?包括耶稣在圣殿所说的、所行的。他们一定会留心,将这些事小心翼翼地放在心里,直等到耶稣走完祂的旅程,或许等到那个七日的头一日的事情发生,这对新婚的夫妇,就完全明白耶稣在他们婚筵时将水变酒的真正的意义了。不过,在此时的他们已经一睹对他们充满爱与怜悯的主的荣耀了。
在我们人生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经历——发生了意外的事情,却得到了神格外的恩典。
我想弟兄姐妹每一个都可以讲出很多这类的见证,有的人因着病痛的原因来寻找神,有些人因着生意的失败找到了神,有些人因着婚姻的失败而得到了主的救恩.....。信主后也是在生活上、工作之中,人际关系上等等,发生许多意外的事情,而在这些意外的事情上,得到了格外的恩典。
在这里给我们的提醒就是,或许我们对意外之事未能明白——为什么会发生?当只要我们对主有所回应的时候,哪怕我们是在不全然明白的前提下——就好像当耶稣吩咐别人将这六个石缸盛满水,别人根本不可能会想到耶稣会让这些水变成上好的酒,但他们就听了马利亚所说的——他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做什么。结果,水就变成上好的酒。
是的,我们无法不让意外的事情发生。但我们可以在意外的事情发生的时候,不被意外的事情控制!什么意思呢?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告诉给主!主一定会管!他一定会让我们看到——意外之事有恩典!
就比如,我们无法不让疫情发生,我们也无法让封控政策变得合理。但我们告诉主,我们一定可以在这些意外事情发生的时期,得到意外的恩典。关键就是——我们需要来寻求祂,回应祂。
二、平常之事
主显节大教堂 no.18 小凯旋门
东正教一直以来,是从一月六日庆祝主显节,这一天,他们会记念耶稣的出生、东方术士的朝拜,耶稣的受洗,也会庆贺迦拿婚筵的神迹。他们把这个婚筵的神迹加到庆典的内容中,是十分有意义的。教父们把这个故事,其实只在约翰福音出现,与后面约旦河,撒迦利亚山上变像,五饼二鱼的神迹等相提并论,一并当作是耶稣荣耀的显现。
很多时候,我们容易忽略这个神迹,在当时候,耶稣只是一个参加筵席的宾客,而当祂回应了人的需要之后,情况完全不同,祂是一位不但解决人眼前的需要,还给人尊严的主。祂更是通过这件事,揭示自己的身份,以及祂最终要成就的伟大的事情,和要给人带来的最终的需要——因信祂而得到生命。祂不但乐意回应人眼前的需要,祂更是希望人在祂身上获得终极的需要。
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错过这个故事生活化的一面。我们看到这个故事有很普通的一点——耶稣就解决人眼前的问题。祂的朋友,酒喝光了!如果这个问题没办法解决,这家人要好长时间才能抬起头来。而耶稣帮他们解决了。
我们有时很难接受——耶稣也会解决这些简单、生活上的问题吗?只相信祂只会解决灵魂上的问题,跟随祂,主要是获得生命的更新。当然这是对的,但不仅如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琐碎的事,祂都乐意解决。
不过,我们从迦拿婚筵看到的也不尽是如此,如果我们只把耶稣当做是神迹大师,解决问题的专家,那就把耶稣矮化了。就好像美国的一位牧师菲利普(J.B.Phillips),在他的一本小书《你的神太小了》说的。我们一看书名,我们大致能猜到作者想说什么。他指出,基督徒心目中的神实在太小了!人们往往强调神与个人的关系,当然,这是一项不争的事实,但这会带来一个危机,容易将神当作是为人服务而存在的神。
今天的基督徒也容易将耶稣当做是“天上的好朋友”,我们急需恢复对耶稣的领会——祂所行的神迹,是要表达永生的神荣光的彰显。还记得前面所说的吗?耶稣的死正是祂得荣耀的时候。
所以我们通过迦拿婚筵,必须从两方面来认识祂、经历祂——祂会在我们最平凡最小的事情上与我们同在。但我们又得小心,祂是彰显上帝荣耀的主,与我们完全不同,祂不是有求必应的神。在这双重性的作为中,我们必须保持对祂的爱与敬畏。
我们看到,耶稣在迦拿婚筵这场百姓人家的平凡的事情上注入了全新的内容,比如,那六口石缸,如今承载的是丰丰满满的酒,这个酒让人想起先知书的预言——预告有一天主的日子来到(何2:22,摩9:13-14),而且,耶稣把它指向到那个日子所要发生的非凡之事——祂在十字架上的死亡和坟墓里的复活。
那么,对于以色列而言,历世历代所看重的宗教器物,不再具有洁净的意义了,甚至圣殿也不再能代表神的同在了,原先所以为有价值的礼仪传统,现在已经没有了。
这提醒我们,当我们信主了之后,我们整套价值体系有改变吗?你人生中那些认为很重要的事情,有赋予新的内涵吗?比如工作、学习、财富,服侍、家庭.......等等。
有个基督徒讲了他参观耶路撒冷圣墓教堂时的一些感触。这个地方是记念埋葬耶稣和耶稣复活的地方,在古代拜占庭人,十字军战士,还有历世历代的朝圣者,都把这个地方当做最神圣的地点。不少的信徒在这里举行宗教仪式,带着敬虔的心,亲吻这里的石头。
这不禁让人怀疑——这样作的意义到底何在?毕竟,这个坟墓指向的是胜过死亡的复活,耶稣已经复活了,这个墓已经不再重要了!想通过亲吻墓石,来拥抱复活的主,显然是十分陈腐,甚至具有迷信的色彩。
耶稣已经在祂自己身上行了一件非常之事,使以色列那些被看为珍贵的礼仪都被更新了,都需要以“祂的时候”所发生在祂身上的事件,来作新的解读。
今天的我们也理当如此,对于那些我们所认为重要的、珍惜的、最大的、无可代替的,都需要用发生在耶稣身上的“非常之事”来作新的解读,要不就不再有意义了。就好像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包括工作、财富,学业,家庭、事业等等,是有它自身的价值,但如果我们过分珍惜这些,也显然过分陈腐甚至近乎迷信了。就好像那六口石缸,因着耶稣的来临,它所代表的洁净的意义,已经不复存在了。
不过,当我们将我们所拥有的这一切,交给耶稣,就必然会产生新的意义——与祂的死里复活、让人得到新的生命相关联了。祂的来临,就是要改变我们固有的思维、习惯、认知及价值体系。只要你愿意交给祂,并按照祂所说而做,在你的身上必然要产生非凡之事。
1. 为每人肢体代祷,人生之事十之八九不如意,意外总会来临,愿我们都能在艰难时来依靠主,将重担交托,虽然看不清前面的道路,仍然相信主的掌管,并依靠祂的慈爱与信实,就能在意外之时看见主的恩典。
2.求主通过圣道重塑我们的价值观,愿我们能重新看待我们的工作、学习、钱财、家庭、事业。知道这都是属主的,因为我们全人都属于主,愿我们将一切献上,愿主祝福后,我们的所有变得有全新的价值和永恒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