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2022主显期2 |主的洗礼
来源: | 作者:索捆鹰 | 发布时间: 1199天前 | 263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2显现期第二主日:主的洗礼


讲道音频:(请点击下面的绿色文字播放)

2022年1月16日主日讲道


经文:《马太福音》第三章4-17节(和合本)

↑↓ 请上下滑动预览经文   

4 这约翰身穿骆驼毛的衣服,腰束皮带,吃的是蝗虫、野蜜。
5 那时,耶路撒冷和犹太全地,并约旦河一带地方的人,都出去到约翰那里,
6 承认他们的罪,在约旦河里受他的洗。
7 约翰看见许多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也来受洗,就对他们说:“毒蛇的种类!谁指示你们逃避将来的忿怒呢?
8 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
9 不要自己心里说:‘有亚伯拉罕为我们的祖宗。’我告诉你们: 神能从这些石头中给亚伯拉罕兴起子孙来。
10 现在斧子已经放在树根上,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
11 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叫你们悔改;但那在我以后来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给他提鞋也不配。他要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
12 他手里拿着簸箕,要扬净他的场,把麦子收在仓里,把糠用不灭的火烧尽了。”
13 当下,耶稣从加利利来到约旦河,见了约翰,要受他的洗。
14 约翰想要拦住他,说:“我当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这里来吗?”
15 耶稣回答说:“你暂且许我,因为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注:或作“礼”)。”于是约翰许了他。
16 耶稣受了洗,随即从水里上来。天忽然为他开了,他就看见 神的灵彷佛鸽子降下 ,落在他身上。
17 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




2022显现期第二主日 | 主的洗礼

《马太福音》第三章 4-17节


引言


谈到「洗礼」,我们绝大多数弟兄姐妹都是再熟悉不过,它是基督徒生命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圣礼。因为我们大部分人都已经接受过「洗礼」,而且相信大部分弟兄姐妹在受洗之前都接受过一定的初信栽培,并对受洗的礼仪十分期盼,受洗之后许多人也感动地分享得救的见证,和受洗之后的喜乐。


但对我来说,似乎有些不一样,我在1996年3月份信主并开始参加教会的小组和主日,当时我对教会有着特别的热情,认为教会就是自己的家,积极地参与在其中,那个时候教会刚刚开始,没有固定的小组,没有专人的带领,有的时候甚至没有人分享,大家对信仰的认识也都不足。对于「洗礼」我个人认识更是不够,加之个人主观的偏见,鉴于一些受洗之人生命的不成熟,甚至认为受不受洗并不重要,所以我当时教会的带领同工告诉我教会将会有一个「洗礼」的安排,并邀请我也接受「洗礼」。我当时只是敷衍说:我再考虑一下。其实心里并不是很乐意,也没有那么的渴望。


但是我依旧把这个事情放在心里,祷告中告诉神我心里的想法,并寻求神的旨意。感谢主,就在等待的过程中,神就在我日常的读经中,恰好让我读到罗马书第6章,神的灵感动我,在读这章经文的时候使我的眼睛开了,明白为什么要受洗:岂不知我们这受洗归入基督耶稣的人,是受洗归入他的死吗?所以我们藉着洗礼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藉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罗6:3-4)。「洗礼」不只是一个礼仪,更是提醒我们身份的改变,提醒我们受洗归入基督之后生命的改变。总之,「洗礼」是生命和身份的见证!于是我在1997年元月份接受了「洗礼」。


 上图历史照片由本文作者提供,致谢。


今天我们要透过这段经文约翰的洗礼和耶稣的洗礼更清晰的明白这个意义。




一 | 约翰的洗礼

(4-12节)

1 约翰的身份 4节

马太介绍施洗约翰登场,他出现在旷野,身穿骆驼毛的衣服,腰束皮带,以蝗虫、野蜜为食。他这一形象让我们想起古时的一位先知——以利亚,列王纪下一章8节描述以利亚「身穿毛衣,腰束皮带」。列王纪的作者告诉我们说以利亚被火车火马带上天,没有人可以找到他的尸体。


犹太人认为他是没有死去的先知,人们一直期待以利亚回来宣告审判,并且启动新的时代。旧约圣经以这样的责备结束:你们当记念我仆人摩西的律法,就是我在何烈山,为以色列众人所吩咐他的律例典章。看哪,耶和华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亚到你们那里去。他必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儿女的心转向父亲,免得我来咒诅遍地。


施洗约翰显然就是以利亚,耶稣在马太福音十一章14节说:你们若肯领受,这人就是那应当来的以利亚。耶稣清楚指出约翰就是以利亚。


另外,约翰在旷野被找到,他只吃一些可以采集得来的食物。约翰像以利亚一样,把以色列民在出埃及后,在旷野漂流的经历,再现出来。以色列在旷野的经历是因他们背道而得到的惩罚,但旷野同时是塑造他们的地方。一如以往,神给以色列惩罚,同时也是一个恩赐,让他的百姓领悟到被神拣选的美妙之处。在旷野里,以色列要学会失去自己拥有的一切,以致它可以学会接受神的云柱火柱的引领,也学会依靠神所赐下的食物而生活。



弟兄姐妹,我们当下的处境是否有些旷野的感觉,整个城市,以及我们各自居住的小区被管控,有些肢体甚至无法购买所需要的食品。我们一度恐慌,抱怨,甚或愤怒。但是我们有否学习到旷野的缺衣少食,难道真的是我们的神无法供应,还是他始料未及,当然不是,他完全可以解决,而且他的确每次都为他们解决,他允许这些存在,是盼望他的百姓学习信心的回应,学习单单地依靠,学会失去自己拥有的一切,而接受神的云柱火柱的引领。


施洗约翰这新约最后一位先知,应验旧约最后几节经文的应许,他再次以以利亚先知的身份和形象出现,也要如同以利亚一样反转这个世代。



2 悔改的洗礼 5-10节

第5-6节,耶路撒冷和犹太全地,并约旦河一带地方的人,都出去到约翰那里,承认他们的罪,在约旦河里受他的洗。这两节经文是在回应三章一开始施洗约翰出场时所宣告的信息: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


悔改到底是什么意思?既然施洗约翰就是旧约应许的先知以利亚,那么,我们先看一下以利亚,再反思施洗约翰的信息。在以利亚时代,人们都背道,偏离了真理,他们破坏了神的律法,敬拜巴力,并且还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与巴力有关。很多年以来,以色列人的孩子们都认为是巴力神拯救他们出离埃及的。那时有三年半时间未降雨,为什么?因为他们脱离了真理,破坏了神的诫命,他们的信心歪曲了。虽然他们相信神,但是出于自私的动机,所以以利亚向他们发出警告,要他们悔改。以利亚在迦密山上以一胜过四百五十个巴力的假先知,让百姓认识到谁才是他们的神,带领百姓除掉偶像崇拜以及巴力先知,转向独一的神,从死亡转向生命,这也正是施洗约翰所要传递的信息。


约翰呼召众人悔改,这不只是个人的事情,他所表现出的是神向以色列所作的那具有决定性的行动,就是要从失败中拯救以色列,使他们活出其作为神子民的样式。约翰在约旦河施洗,这成为以色列民的一个提醒,让他们记得在出埃及的时代、当摩西分开海水时,以色列所受的洗礼。昔日,当以色列在那被立起的水墙中间的干地上走过时,他们同样面对死亡。约翰的洗礼呼召以色列再一次面对死亡,好让以色列可以活过来。悔改,其实是关乎以色列子民的生死。



约翰所呼召的悔改,与耶稣在马太福音四章17节所宣讲的悔改是一样的:就是呼召以色列要重新活得像神的圣民,这圣洁是在律法中体现的,也要求以色列靠神的恩典而活,让公义可得以复兴。人们呼召如此的悔改,这往往是一个挑战。正如一位基督教神学家(尤达)所言:神的国近了,你们要悔改、信福音!悔改不等于愧疚,而是改变自己的想法。约翰劝人悔改,就如同旧约的以利亚,都是呼求百姓与神建立正确的关系,而这关系必须影响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旧约圣经里,悔改表示「改变心思意念」,这常常呼求人要改变他们对神的态度,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和人生的整体方向。悔改的外在表征通常包括认罪、祈祷忏悔及离开罪恶。


约翰发出悔改呼求,然而更为重要的是,约翰的饮食和穿着配合他所传的信息,有力地表达他要求百姓悔改,因为天国近了,他将所传的悔改信息,体现在自己的生活之中。所以百姓的反应非常热烈,许多人从耶路撒冷,犹大全地,甚至由约旦河一带前来。正如同主耶稣所言,他们不是来看热闹,而是被约翰宣告的信息所震惊、所吸引,他们前来承认自己的罪,表示悔改,他们从约翰的信息中听见神的先知发出的警告,神的国临近,他们必须公开承认所有的罪,用言语和行动向神证明,他们确实丢弃旧有的行为,准备好迎接他的国度来临。


与这群承认自己的罪,并接受约翰洗礼的群体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另外两个群体——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约翰不但不要给他们施洗,反而责备他们,并警戒他们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否则将有审判等待他们。


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是在罗马统治下以色列的两个典型的宗教团体。法利赛人比较持守传统,严格遵守成文的律法;撒都该人是典型的经济政治投机分子,拥有政经地位,对罗马统治表示支持。他们两个群体经常针锋相对,这时却一同来到约翰施洗的地方,似乎是要与群众一起回应约翰发出的悔改呼召。


他们来见约翰也许是以以色列官方领袖的身份来认证或审查约翰的职事。约翰看穿他们的伪善,拒绝为他们施洗,严辞以对,称他们为「毒蛇的种类」,众所周知,毒蛇行径阴险,人防不胜防,正如起初那「古蛇」。这些宗教领袖别有用心,要么想在那些为约翰而来的群众面前表现自己,博取他们欢心,要么来看看是否可以在这个先知身上找到什么把柄,这个先知不属于他们的圈子,却吸引了这么多的人。


约翰的态度预示了耶稣那辛辣的批评,耶稣后来在马太福音二十三章指出,这些所谓具有权威的人,并不能活出与他们所宣告的律法相称的生活。约翰说,他们以为自己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就足以保住自己的地位,结果,他们不能结出与悔改相称的果子,这果子是在那将要来临的国度里才可以结出来的。



按约翰的说法,每一棵树都要结好果子,不然就会被扔在火里。以色列以往常常被神所修剪,而修剪更是指以色列被掳的经历。但神却从没有放弃对以色列的爱,他透过苦难来重新创造以色列。约翰以先知的口吻来指摘以色列,这就是神关心他们的方式——神会从石头,实际上是从石心再次兴起他的子民,正如同他藉先知以西结所说: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里面,又从你们的肉体中除掉石心,赐给你们肉心。(结三十六26)


约翰的洗礼是悔改的洗礼,他呼求人必须改变心思意念,是一个全人彻底变化,涉及思想和行为的彻底改变。同时也包含悲痛的含义,以至于可以结出「与悔改的心相称的果子」。这同样是我们今天接受洗礼所要包含的不可缺少的信息,「……叫我们的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罗六4),洗礼不只是一个入会的仪式,更是让我们生命可以发生彻底改变的里程碑。


可惜的是,今天许多人接受洗礼,只是为了受洗而受洗,甚至洗礼之后,人也就很快消失了,留下的,太多的人也并没有真正的改变自己的心思意念,除了还来聚会,参加小组,可能也每日读经祷告,但其他行事为人、言谈举止并没有任何的改变,约翰悔改的洗礼再次提醒我们,如同保罗的教导:你们行事为人要与你们蒙召的恩相称。


3 约翰的见证 11-12节

11-12节,是约翰事奉的核心。他预告在他以外,有一个人要来。虽然约翰在神的救恩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他知道自己只不过是为那项大事作准备。施洗约翰作为铺路先锋,预备那位在地上确实展开神国的那一位出现。他在这里从两个方面见证那将要来的。


A.身份地位的不同 11节

从福音书作者刻画的约翰的形象可以看出他刻苦耐劳,能够抵受旷野的艰苦,以及作先知召命的严格要求和孤独。承载这些,约翰必须拥有强健的身体和心灵,正如路加所描述的:那孩子渐渐长大,心灵强健……(路一80)。


然而约翰预言有一位比他更有能力的,将带着神的能力来到,开始弥赛亚的统治。就像仆人对于君王,约翰明白自己连替这位弥赛亚提鞋也不配,他并非贬低自己,而是了解自己,也很清楚那将要来者的身份。约翰是报信的使者,是开路先锋,那将要来的是弥赛亚、是拯救者。


B.施行洗礼的不同 12节

约翰指出自己的洗礼与那将要来者的洗礼的分别:约翰是用水施洗,表示悔改。但那将要来者的是用圣灵与火给人施洗。这个洗礼将要带来末世的恩福和审判。那将要来者会用圣灵所赐的福,为悔改的人施洗,就是那些预备好接受他的人。至于那些不悔改、不肯接受他的人,他要用永火的审判给他们施洗。



约翰利用听众惯常经历的情景,宣告那将要来的弥赛亚已经把扬谷的叉拿在手里,收割即将开始。收割季节结束时,农夫带着已收割的小麦来到打谷场,然后,他就拿叉将小麦扬在空中,较轻的麦糠会被风吹去,只留下好的麦粒。接着麦子被收在谷仓里,麦糠则被堆起来,用火烧掉。


约翰藉此警告来到他那里听他说话的人,弥赛亚要为他们带来审判,是终极永恒的审判。那些怀着不纯正动机的,弥赛亚要为他们带来审判;那些存着真诚悔改认罪之心的人,就会准备好迎接弥赛亚的来临和圣灵的浇灌。



二 | 耶稣的受洗

(13-17节)


1 尽诸般的义 13-15节

耶稣从加利利来到约旦河,准备接受约翰的洗礼。这位无罪的,而且是约翰整个使命所要向人宣告的耶稣,来接受约翰的洗礼,似乎与约翰洗礼的特质不太相符。我们不知道此时的约翰对耶稣认识有多少,但从约翰的表达中可以看到,他知道耶稣的身份是带来弥赛亚洗礼的那一位:“我应该受你的洗,而你反倒上我这里来吗?他拒绝去给耶稣施洗,这不是他需要接受的。但耶稣坚持说:你暂且许我,因为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


新译本这样翻译这节经文:现在允许我吧,我们理当这样履行一切的义。这到底是是什么意思?


耶稣这样说,首先最大可能是表达救恩历史方面的意思,旧约圣经各处都预言神拯救的作为,如今这拯救工作藉着耶稣开始传道而实现了,并以他在十字架上受死、复活为高潮。也许耶稣心里想起以赛亚书五十三章11节所说的义:他必看见自己劳苦的功效,便心满意足。有许多人因认识我的义仆得称为义,并且他要担当他们的罪孽。耶稣将会完成神的旨意,那就是神的拯救行动。耶稣是要表达他顺服神的救恩计划,按着神的旨意,行该行的事,走该走的路。



同时,耶稣在众人面前受洗,为约翰和耶稣的传道职事提供了明确的救恩历史连贯性。耶稣藉着受洗与约翰认同,这表示他赞同约翰的职事和信息,并将自己的任务与约翰的职事连结起来,约翰下监之后,耶稣就承接约翰宣告的信息: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


再者,耶稣浸入水中受洗,为了认同百姓的需要,也就是与他前来拯救的罪人认同,他站在罪人那边,表明与他们认同,让自己在这个拯救过程中与他们合一。


总而言之,耶稣受洗,不是自己的需要,乃是顺服成就父神拯救的行动;为了担当众人的罪,成为那一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的罪孽。



2 天上的见证 16-17节

约翰同意了耶稣的建议,就为耶稣施行了洗礼。似乎与众人相同的洗礼,却以不同的、令人意外的景象显明:耶稣就是肩负弥赛亚使命的那位。耶稣受了洗,随即从水里上来,天忽然为他开了,他就看见神的灵仿佛鸽子降下,落在他身上。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这里有三重的见证:


A.天开的见证

天开了,如同雅各当年在梦中的天梯,打开了天与地、人与神之间的通道,神与人将要透过这位耶稣重建关系。


B.圣灵的见证

圣灵降下,落在耶稣身上暗指神的仆人受圣灵的膏抹(赛四十二1),也暗指圣灵膏抹大卫家的枝子(赛十一2)。耶稣受圣灵膏抹,既是以色列弥赛亚的加冕典礼,也表明神的义仆接受任命,靠着圣灵的能力和同在展开工作。施洗约翰在约翰福音一章32-34节宣称,圣灵降在耶稣身上,使他确实知道耶稣真是神的儿子,这是一个肉眼可见的明确征兆,表明耶稣就是众人盼望已久的弥赛亚。


C.天父的见证

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这是来自天父明确的宣告,清楚明了的让我们知道耶稣的身份,他就是神的儿子,是那一位受苦的仆人,他将要承担天父的使命,以爱和顺服讨神的喜悦,完成神救赎的计划,担当百姓的罪孽,把他们从罪中释放出来。




耶稣的受洗,不只是一个洗礼的仪式,更是透过这个洗礼将他的使命、身份显明给众人。


总结和应用


1 悔改的生命

约翰的洗礼或者耶稣接受的洗礼都在告诉我们:洗礼不只是一个礼仪,它呼召以色列要重新活得像神的圣民,他挑战以色列要悔改,人必须在生命中结出果子,好证明自己的悔改是真的。光说空话很容易,实际上是假装虔诚。约翰不会容忍耍任何宗教手段,只是为了赢取信众跟从。内里真正拥有属灵生命,其证据往往就是外在更新了的生命结出的果子。天国来临会带给人真正的属灵生命,使人产生由内而外的转变。


我们作为神的儿女,我们是一个已经受洗归入基督的人,我们是否活出一个新生的样式。约翰洗礼的信息,是进入生命的邀请,且是回应者生命真正得着更新改变的盼望。盼望我们的信仰,不只是口里的认信,它只是我们悔改接受新生命的外在声音,而结出果子则是得着新生命的外在证据。


2 身份的见证

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声音?


这是神为他的爱子耶稣基督亲自作的见证。它预示了耶稣将要如何地顺服至死成全天父的旨意,没有任何的苦难、试探、诱惑可以拦阻他以自己的生命见证自己神儿子的身份。


这次疫情实在对我们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和挑战,我们的确在其中不易,有的肢体的确得不到关顾,甚至基本生活所需也得不到应有的供应,有的被管控在家,无人问津。孤独、失望、恐惧、愤怒各样的情绪难免会集结,随时准备向这个轻忽我们的世界发出挑战。


我们是否有问:我是谁?


如果我是耶稣的儿女,我到底应该如何活出那个内外更新的生命。也许有人会责问我:站着说话不腰痛,你不在那个处境当然什么都可以说。我承认,也许我在这些处境之下,我可能还不如大家,但是我要说的是耶稣希望我们如何,他又是如何成为一个让神宣称: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因为他不管在何处境下,他只要顺服主的旨意,即便是孤单、被人忽略,被人仇视、即便是失望,他坚持活出神儿子该有的生命样式。


我们是否可以在任何处境之下,都可以以我们生命的样式、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态度告诉周边的人:我们是基督徒,是神的儿子!



大约十年前美国密西根州荷兰市的一个教会开始发送标有「WWJD」的腕带,意思是「耶稣基督会怎么做?」盼望我们遇事也能常常自问:「What will Jesus Do」!



附:代祷事项


1  为弟兄姐妹祷告,我们不只是追求成为一个「基督徒」,拥有一个外在「敬虔」的生命,而是结出果子得着新生命外在的证据。愿施洗约翰的呼声成为我们时刻的警戒和提醒。


2  为我们众人祷告,「我们是谁?」不是靠说出来,而是靠行出来的,我们的生命是我们「身份」的见证,就如同人指着主耶稣说:这真是神的儿子!也盼望有人指着我们说:这真是「基督的门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