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2月8日|求你看守我的口
朗读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诗篇》一百四十一篇3-4节
3 耶和华啊,求你禁止我的口,把守我的嘴。
4 求你不叫我的心偏向邪恶,
以致我和作孽的人同行恶事;
也不叫我吃他们的美食。
省思:
即兴的祷告,能增进人与神的亲密关系。
但不考虑后果的闲言私语也是即兴开口。
我们可以多向神无遮拦、顾忌的说话;
对其他人却不能没有约束。
“颂赞和咒诅从一个口里出来,
我的弟兄们,这是不应当的”(雅三10)。
祷告:
“耶和华我的磐石,
我的救赎主啊!
愿我口中的言语、心里的意念
在祢面前蒙悦纳。”(诗十九14)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历代志下第八章
读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历代志下第八章释经|所罗门的政绩
第八章重述了所罗门其它政绩,叙事人完全将他的作为正面化。这些政绩都是围绕他建造圣殿(1、16节),关注约柜(11节)而有的。下面从五方面来看他的政绩:
1、军政(1-6节)
所罗门治理国家具有战略性眼光,他收复推罗王送给他的那些边塞要地,并将自己的百姓安置在其中(2节);他出兵平息边境,并修造防城,巩固疆土(3,5节);他也修造囤货仓,备粮备荒(4、6a节);他更是修造军械库,以备战的思维来看待未来(6节)。
2、仁政(7-10节)
叙事人笔下的所罗门不同于列王纪中的所罗门,这里的所罗门是一位对他的子民施行仁政的君主。他不让以色列人去作苦工,只让他们当战士,和指挥官[1],服苦役的都是迦南人。表明他符合申命记三十章所言的那位王。
3、清政(11节)
所罗门娶了埃及法老之女为妻,这点容易导致他在一神信仰中妥协,而历代志叙事人笔下的所罗门,他在婚姻上非常清洁,他不让法老之女住在被分别为圣的大卫城,将她安置在别的地方的宫殿里。
4、明政(12-16节)
所罗门对一年中的各样献祭非常热衷,他也有序地安排祭司各供己事,其他的服侍成员能各司其职。
5、外政(17-18节)
17至18节记述了所罗门与推罗王希兰合作,进行航海事业,叙事人也将它作为所罗门的政绩。
每日默想
所罗门本身对以色列王国兴盛的贡献有多少,在历史上是有争论的,尤其是列王纪的作者持负面的评价,而历代志叙事人则不让所罗门的荣耀有任何阴影,他更改了列王纪上第九章10至25节中,任何会贬低所罗门政绩的表达。叙事人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要掩饰所罗门的缺点(参王上11:1-40),乃是强调雅威对所罗门及百姓的祝福:因他们在建殿的事上用心,他们获得了雅威的祝福。
也就是说,历代志的叙事人是有头脑的,对于被掳归回的人,他提供了一个优先次序的方案给他们,好使他们在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时,知道该从何处着手。所罗门就是一个典范——先关注圣殿与约柜,其余的必将蒙福!
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确实可行的思路——假如我们的人生要有所收获,就必须先确定一个在神眼中看为重要的任务,也被称为是第一需要。然后,去分析思考任务的规模和范围,以及任务有可能出现的变数及其限制。
这样,你慢慢就弄清楚了自己所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并且知道完成这些目标需要哪些资源和配合,从中也会产生完成任务和达成目标的信心。也就是说:信心与计划从不矛盾,有信心的你,绝不容许自己两眼一抹黑地瞎转。
你有无从中受到启发?
[1]假如你能想起沙皇时期的俄国军人,和中国文革时期的军人的那种荣誉,你或许能感受到所罗门时期的战士和指挥官,与苦工有多大的差别。
每日加量
约翰三书第一章
读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约翰三书释经 | 接纳与拒绝
九十多岁的约翰,从被流放的拔摩岛回来,他被人扶着,走进了以弗所教会,别人问他:有什么教导吗?他说:小子们啊!你们要彼此相爱......
在这期间,他也写了这封给该犹的个人书信,其中有三个目标,在多米田的镇压下,以及被犹太教师骚扰的教会,他期望该犹能够为落实彼此相爱和坚持真理而努力!
目标一:对该犹及其接待巡回先知的行为作出评价(5-8节);
目标二:批评丢特腓,因他拒绝该犹的行动(9-10节);
目标三:推荐低米丢(12节)。
长老首先祝愿该犹凡事兴盛,并为他“行在真理中”而欢喜,也为着教会能行在真理中而喜乐(3-4节)。
长老也为该犹接待旅行传道的弟兄的行为而称赞他,视为忠心服侍主的表现(5节)。确实如此,我们有了壹书,贰书的背景,看来接纳谁,表明的就是信谁;接纳弟兄,照上帝所喜悦的欢送他们(6节)、支持他们(7-8节),让他们为了真理成为同工,正表明是同属于耶稣弥赛亚的人。这些弟兄大概是些巡回布道者、长老、使者(8节)。
另一反面的例子就是,长老所谴责的丢特腓,因他拒绝接受长老的权柄,不接纳长老等人(9节),并以流言蜚语来指控长老,甚至,还蛊惑其他弟兄姐妹拒绝长老的使者,甚至做出更为可恶的事情,将接纳长老团队的弟兄,驱赶出教会(10节)。
所以,长老提醒教会,要警惕,不要让这类恶行成为教会的风气,反而要使教会保持清正之风。因这本是属于神的人的特征,而类如丢特腓这等行恶之人,充分说明他们与神无份。
为了坚固教会行在正道上,最后,长老推荐低米丢去扶持他们,因为他恰好是真理的见证者,也是长老和教会都认可的人选。
长老还期盼他自己能够尽快到他们那里去,目的也是为了使他们得建造、得平安。
思考问题
长老这封给该犹的个人书信,对“教会彼此相爱”的教导,及对拆毁教会者类如“丢特腓”之流的指责,对于既无多米田的镇压,也无犹太教师的骚扰,但是被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和各种分门结党、个人主义侵蚀着的教会,你认为会有哪些实际的匡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