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5年9月19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3天前 | 180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活人之地
2. 每日旧约 | 撒下15章-大卫逃亡
3. 默想之一 | 大卫与押沙龙的策略比较
4. 每日新约 | 林后8章-保罗的富足
5. 默想之二 | “蒙福的奥秘”调整我们的金钱观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9月19日 | 活人之地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一六篇 5~11


5  耶和华有恩惠,有公义,

    我们的 神以怜悯为怀。

6  耶和华保护愚人,

    我落到卑微的地步,他救了我。

7  我的心哪,你要仍归安乐,

    因为耶和华用厚恩待你。

8  主啊,你救我的命免了死亡,

    救我的眼免了流泪,救我的脚免了跌倒;

9  我要在耶和华面前行活人之路。

10 我因信,所以如此说话:

    “我受了极大的困苦。”

11 我曾急促地说:“人都是说谎的。”

 

省思:

这人已走投无路——

既无法自救(“我受了极大的困苦”),

还发现朋友们若非不能,

便是不愿帮助他(“人都是说谎的”)。

只有神是他惟一能求助的对象。

而神满有恩典、慈爱、正义地救拔了他。

 

祷告:

“耶稣,祢是我的一切:

我辛劳时的休息,痛苦时的宽解,

破碎之心的良药,战争中的平安,

失丧中的获得,暴君皱眉时我的微笑,

羞辱中我的荣耀和冠冕。”

(Charles Wesley,“Thou Hidden Source of Calm Repose”)

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撒母耳记下 第十五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艺术想象图:示每咒诅大卫。


撒母耳记下 第15章|大卫逃亡


押沙龙被大卫冷落,却不甘寂寞,反而刻意建立自己的声望。他让人看到,他比父亲更善于组织军事力量。耶路撒冷的地形不适合车马奔驰,他选择使用车马,派五十个人在车前奔走(1节),造成了空前未有的壮观场面,显出他是一个颇有雄心的王子。


他树立比父亲更善政、更勤勉的形象。他常常早起,站在城门附近的重要位置,关怀进城的百姓,倾听他们,并传达自己的心愿:他比王更能秉公行事(3-4节)。


他成功了!暗暗得了人心,他“以握手接待臣民,以亲嘴向每个恳求者示惠”[23]。在自己的心目中,已经是王了(5-6节)。他如此筹划了四年,认为时机成熟了。


他瞒着父亲大卫说,要到希伯仑去向雅威还愿,以示他的敬虔(7-9节)。大卫也是在那里公开被立为王的,他东施效颦,以为奉雅威的名能助威加力。


接着,他通报以色列全地,同时举兵呐喊——押沙龙作王了,以示这是民心所向(10节)。并请了二百人同去,都是毫不知情的,使整个过程看起来“具有常态的真诚”[24]


为显出阵容强大,押沙龙拉拢了他父亲最重要的谋士基罗人亚希多弗,他是拔示巴的祖父(参撒下11:3,23:34)。果然,越来越多的人跟随了他(12节)。


大卫从报信者得到押沙龙背叛的可靠信息(13节),也马上作出部署来反击。


1、撤退。下令立刻从城中全面撤退,与所有家人,除了十个妃嫔留下来看守物品之外,一同逃离了王宫(14-16节)。


2、确定忠诚者。出了城,就吩咐驻扎下来,以确定有谁跟随他(17-18节)。他与押沙龙不同,他不拉拢人,反倒减少跟随者,因为他知道忠诚比数量更重要。有从迦特新来的非利士人以太,自愿与王过逃亡生涯,大卫打发他回到城里,去效忠押沙龙,但以太起誓无论生死都必效忠(19-23节)。


3、放弃对约柜的操控。大卫叫祭司将神的约柜抬回城里去,他坚信前途在神的手中,神若喜悦他必带他回到耶路撒冷。这是他年轻时流亡的经验,那时,他并没有约柜在身,却从来没有失去神的帮助。同样,押沙龙即使有约柜在身,也未必会得着帮助(25-29节)。这确实是大卫的优点,他能够掌握王权与神权之间的平衡,他不利用约柜来保障他的王权,因为他知道神权属于上主。


4、将悲情化作力量。他爬上橄榄山,发泄痛苦的情绪。百姓与他一起,因着一同蒙羞受辱而蒙头痛哭。当他听到亚希多弗的背叛,更增添了失落。他向神祷告,求神行事。这群悲伤之师,已无退路。


5、派出户筛。失望悲伤的他,并没有乱了方寸,他派了亚基人户筛去作卧底,作押沙龙的谋士,与撒督和亚比亚他一起,对抗亚希多弗的提议。


很快,大卫的这些务实的谋略奏效了!



03

默想一 


与押沙龙相比,大卫的策略优点有哪些?


[23] 参包德雯:《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撒母耳记上下》,页293。

[24] 同上,页295。



04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哥林多后书 第八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哥林多后书》第8章 | 保罗的富足


假如哥林多人蒙恩是真的,假如他们与保罗之间的关系如父子一般,那么,现在是谈更实际、更深入的话题的时候了;假如他们切实悔改,已从罪恶中转回,是恢复捐献计划的时候了。


在前封信里,我们看到,因为教会内部出现的种种危机,给耶路撒冷的捐献没有完成(林前十六:1~4)。如今,保罗希望他第三次到访时,可收集捐献。他们如果不参与捐献给耶路撒冷,信心怎能是真实的呢?其实,捐献更是一个“蒙福的奥秘”。更何况,哥林多人是因着耶路撒冷的教会,而得到福音的好处。如今,耶路撒冷的教会,因着饥荒而受苦,那哥林多教会,当然有义务回馈他们:


首先,保罗要哥林多教会效法马其顿众教会。这个在极大的患难中,仍充满着大喜乐;在极穷之时,格外显出乐捐的厚恩的马其顿教会。他们认为捐献不是向别人施恩,乃是在恩典中有份(八1~5)。所以,保罗劝勉凡事富足的哥林多教会,要像极穷的马其顿教会一样——展现出实际的爱心来。因为往往在别人困难之时,正是考验自己的爱心的时候(八6~8)。


第二、他要他们效法主耶稣舍己利他的作为。耶稣基督本身自己是富足的、丰盛的,但却为了类如哥林多信徒一样的人,而自甘贫穷,至终使他们如今成为富足。是的,有什么东西,比得上在基督里所获得的救恩更丰富呢(八9)?



第三、保罗忍不住要把“蒙福的奥秘”告诉他们。当哥林多教会恢复这捐献时,别的教会也可以因此得到帮助和鼓励,也因之成为富足。将来有一天,当哥林多人不足之时,这些蒙受帮助的耶路撒冷教会,反过来也会帮助他们,使他们得富足。哥林多人应当掌握这“福音的贫穷与富足”的方法(八10~15)。



05

默想二 


保罗的“蒙福的奥秘”,如何调整我们的金钱观呢?我们会不会认为,拥有更多金钱才是蒙福的,并以为这是聪明之举呢?马其顿的教会对此怎么看呢?今天教会假如像我们所言——缺乏爱,那我们有无责任呢?会不会是因我们缺乏在金钱上为别人付出呢?我们有无责任,为那些在金钱上没有那么幸运的人而付出呢?


教会有些工作无法开展,会不会也因我们先满足自己的需要,最后才想起......的缘故呢?一个月10%,会不会太多了?我已很久没收入了,还要捐吗?“等到投资赚到钱之后,我一定捐一大笔”。这会不会是我们的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