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9月18日 | 祂听见我的声音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一六篇 1~4节
1 我爱耶和华,
因为他听了我的声音和我的恳求。
2 他既向我侧耳,
我一生要求告他。
3 死亡的绳索缠绕我,
阴间的痛苦抓住我,
我遭遇患难愁苦。
4 那时,我便求告耶和华的名,说:
“耶和华啊,
求你救我的灵魂!”
省思:
真是太奇妙了,
神竟向我们说话——
乃赐予生命、创造宇宙的话语。
同样奇妙的是--祂也听我们说话。
祂的聆听使我们所说的话有了意义,
将每人的祷告视为个别的心声。
祷告:
神啊,
我有时深感绝望,
以为祢既不说话,也不垂听。
每逢那种时候,请带我重温这诗篇,
想起耶稣基督——祂也曾感到绝望,
而现在却活着为我代求。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撒母耳记下第十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撒母耳记下》第14章|父子相见
暗嫩死了,按照长幼次序,押沙龙应该就是王位的继承者,但他的罪恶没有解决,与大卫之间的关系搁置在那边。就这桩谋杀案而言,王作为最高的审判官,应该刑罚杀人犯。但大卫由于押沙龙是王位继承人,这义务就变得更为沉重(当然,任何人碰到这类的事,也不容易作出正确的抉择)。国中的谋士约押,想办法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
但约押不敢直接向大卫请求,反倒差了一个妇人,像拿单一样,“借用一个司法上的比喻”[19](参12:1-6),在王不留意其意图之下而达到目的。但,约押不是出于公义上的考量,而是出于大卫的父子私情[20],和国家需要的考量。
4至20节,以大篇幅记述了约押所差出的那个巧舌如簧的妇人的说辞[21],谈话的尾声,她碰及王的伤口,使王从矛盾的心情中,下定决心,容让约押将押沙龙从基述接回来(21-23),但他并不想见押沙龙。看来,约押想让大卫摆脱的僵局,尚未完全奏效(23-24节)。大卫那有限、有所保留的接纳,促使押沙龙怀恨在心,终致父子兵戎相见。
押沙龙因着外表的魅力,使他显得格外出众。25至27节对他及家庭夸大其辞的描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添加了我们的不安。这人完全以容貌取胜[22],作为王的气度和属灵的品质怎么样?
大卫有整整两年没有理会押沙龙,看似他想透过冷落而给押沙龙反省的时间,反倒给了押沙龙机会,建立自己的权威,而侵蚀父亲的权威,因他在以色列各支派中颇得人心。押沙龙想继续通过约押而见王的面,而约押两度拒绝他的召见,他就放火把约押的大麦田烧掉,发泄自己的愤懑,也迫使约押火速赶到他家来兴师问罪。
自逃亡到今天,五年已经过去了,押沙龙要约押带口信给王:“我若有罪,任凭王杀我就是了”(32节)!这其实是他为杀害暗嫩而作的辩解:也隐含对大卫作为父亲失责的指控:他认为大卫轻忽了暗嫩的恶行,而他则替大卫执行了公义。
王通过约押接见了押沙龙;这次见面时间很短,也形式化,这不禁让我们产生疑心。押沙龙进到王的面前,俯伏于地,不以父子相称;虽然王与押沙龙亲嘴,但面和心不和。这能消解父子之间的隔阂吗?
03
默想之一
24和28节,叙事人重复了三次:押沙龙没有见王的面。一次是大卫自己说的:不要见我的面,两次是叙事人说的:没有见王的面。用“王”来代替“父子之情”,父子之情彻底被“王”操纵。现在和王很近,却与父亲很远。与其说“父子相见”,不如说“君臣相见”。押沙龙的敌意在这两年里没有因结束流亡生涯而减退,他将来会继续效忠于王吗?你会如何评述他们的父子相见?
[19]参包德雯:《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撒母耳记上下》,页288。
[20]约押作为谋士,已经是第三次对大卫作出重大的影响,每一次都不是出于公义性的辅佐(参撒下3:24以下,11:16节以下)。
[21]妇人的话看似很在理:比如,她说,神并不夺人的性命,乃是设法使逃亡的人回来(参14:14)。但她以情动人的说辞,并没有从神的公义、为被害者伸冤的角度出发。
[22]押沙龙非常夸耀他的外表,特别是头发,他每年都会修剪,而且仔细称它的重量,用王的秤来记录其数值(大约5.5磅,或2.5公斤)。讽刺的是,他正是因着这夸耀的头发而丧命的。叙事人提到他的儿子与可爱的女儿,看来他有体面的家庭。但他为什么会用他玛这个被暗嫩强奸的妹妹的名字,来给自己的女儿取名呢?他在看重什么?
04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哥林多后书 第七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哥林多后书》第7章 | 保罗的安慰
这一章的第一节经文,是紧接着六章17至18节的意思,保罗说:既然神如此接纳哥林多人(他们本无可夸之处),他们就要活出与神恩相称的“圣洁与敬畏”的生命。
那这种生命的实践是怎样的?保罗说:他们之间,应当和解如初!而且,作为同属耶稣基督的他们,彼此和解,完全是有可能的,也是可靠的。从以下四方面的事实,可以说明这一切:
1、他为哥林多人担负一切。保罗说,他不愿意哥林多人受亏损,无论是在哪一方面,他们之间的友谊,还是他们在主面前的福分,以及在金钱上,都不愿意他们因着保罗而受亏损。而且,他愿意与他们同生同死,因他以哥林多人为荣,并以此作为使徒身份的彰显(7:2-4)。
2、他为哥林多人对他的爱而欢喜。追溯过去,在马其顿的时候,他身体不得安宁之时,再加上外面又有困苦逼迫,可以说,那时日子非常难过。但因着提多的照顾,尤其是提多所带来的这一消息:哥林多人因着看了保罗的信,尤其是因着保罗的责备而悔改了,这使他精神振奋!保罗又听说哥林多人想念他,为他所遭遇到的逼迫而痛苦,并表达对保罗的热心。保罗怎能不欢喜呢(5-7节)?
3、他为哥林多人的悔改而得安慰。哥林多人因着保罗的责备而忧愁。保罗说他们这是依着神的意思忧愁,更何况,他们因这忧愁,还生出了悔改和懊悔的生命,这样的生命,也产生了行动的果效——他们变得殷勤、自诉、自恨、恐惧、想念、热心、责罚(8-11节)。保罗看到这些属灵的品质在他们当中产生,难道不感到安慰吗?
4、他为提多而欢喜。保罗从同工提多口中得知,哥林多人因听了他的劝勉与责备而满得安慰;更开心的是,他看到提多也因着哥林多人的转变而心里畅快。哥林多人有了如此好的见证,他放心了,不再担心他们了。
05
默想之二
这一章,我们可以看到保罗是因着哪些事情而欢喜、得安慰呢?你可以看到他与哥林多人的关系如何?对于今天深受“客气”、“孤单”、“文雅”,以及“尊重个人隐私”的现代文化所影响的教会,你觉得今日的信徒与信徒之间,和保罗与哥林多信徒的关系相对比,缺少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