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 | 2025年9月9日
来源: | 作者: 唯信 | 发布时间: 14天前 | 184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你坐在我的右边
2. 每日旧约 | 撒下3章-押尼珥的死
3. 默想之一 | 谋杀
4. 每日新约 | 林前14章-什么是真造就?
5. 默想之二 | 调整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9月9日 | 你坐在我的右边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一十篇


1 耶和华对我主说:

  “你坐在我的右边,

   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


2 耶和华必使你从锡安伸出能力的杖来,

   你要在你仇敌中掌权。

3 当你掌权的日子(或作“行军的日子”),

   你的民要以圣洁的妆饰为衣(或作“以圣洁为妆饰”),

   甘心牺牲自己。

   你的民多如清晨的甘露(或作“你少年时光耀如清晨的甘露”)。


4 耶和华起了誓,决不后悔,说:

  “你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


5 在你右边的主,

   当他发怒日子必打伤列王。

6 他要在列邦中刑罚恶人,

   尸首就遍满各处。

   他要在许多国中打破仇敌的头。

7 他要喝路旁的河水,

   因此必抬起头来。

 

省思:

对于第一世纪的基督徒而言,

本诗篇的每一句话都应验于弥赛亚耶稣。

因此,这是最常被引用的一首诗篇。

当世人以为看见了神的失败,

信徒们却从耶稣的复活,

恍然领悟神的掌权。

 

祷告:

被荣耀高举的主啊!

我一切的愿望都聚寄于祢,

请掌管我的成长和意志。

祢是我既尊贵、又恩慈的主。

一切的颂赞都归于祢伟大的名。

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撒母耳记下 第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撒母耳记下》第3章|押尼珥的死


扫罗家与大卫家为了各自的王朝,连年混战,而大卫家日渐昌盛,扫罗家日渐衰落。


在进入三章6节至四章12节这一长段对扫罗家族没落的叙述前,插入了一段大卫在希伯仑所生的儿子的叙述(2-5节)。这看似毫无关联,却正是叙事人的技巧:


第一,是要表达大卫的兴盛,生养众多;而扫罗家却一落千丈,剩下最后一个也被杀了(4:12)。


第二,为未来发生在大卫身上的事作了预告。伊施波设因责备押尼珥不该与他的父亲扫罗的妃嫔同寝,而导致押尼珥叛变,加快了本来就已经苟延残喘的王朝的灭亡速度。因着女人及后裔而使王朝骤变,后来也一样发生在大卫身上,也就是说:发生在扫罗家族的,也一样会发生在大卫身上。


第六节记述:扫罗家与大卫家争战的时候。叙事人提醒我们,下面所发生的押尼珥与伊施波设为着女人之间的冲突,需要放在扫罗与大卫之间的冲突来看。


押尼珥自信扫罗家彻底靠他撑着,没有他,就无法与大卫家争战。他就像中国三国时期的曹操一般,作起了无冕之王,与扫罗的妃嫔利斯巴同寝(6节)。在近东与先王的妃子同寝,意味着他拥有王朝,押沙龙叛变后也是这么做(16:21-22)。


伊施波设无法容忍这等侮辱,责备了押尼珥(7节)。押尼珥听后,完全不把伊施波设放在眼里,气愤地说,要把扫罗的王位废除,而帮助大卫获得以色列及犹大的王位,将本来属于扫罗家族的,从但到别示巴之地,统统交给大卫(8-10节)。


他随即行动,差人去见大卫,说要帮助大卫,将扫罗的国给他,使以色列人归顺大卫,但彼此必须立约(12节)。大卫答应押尼珥的要求,但他也提出一个要求——要把扫罗的女儿,如今已成为帕铁妻子的米甲带来见他,否则,余下的事就别谈了(13节)。


大卫随即对伊施波设发话,要他将米甲从帕铁那里要回来。理由是,米甲是他的妻子,是用200块非利士男人的阳皮作为聘礼迎娶的(14节)。


押尼珥将米甲从可怜的帕铁那里要了来,又到以色列各城和便雅悯人那里去作演说,鼓动大家归向大卫(17、19节上),他说:这本是民心所向,更何况大卫是神所喜悦的,也必然成为明君,治理他们,使他们过上好日子(18节)。


获得如此宏利的大卫,设宴招待押尼珥,彼此皆大欢喜自然不在话下(19-20节)。押尼珥在感动之余,说要回去继续召聚所有的以色列人都来归顺大卫(21节)。


当在外地打仗得胜归来的约押,知道押尼珥和平地来、和平地离开之后,责备大卫,说大卫上当了,押尼珥只是来探虚实(24-25节)。随即他马上去追赶押尼珥,以同商国策之由,使押尼珥失去警觉。有勇无谋的押尼珥,不敌阴险的约押,被戳腹而死(26-27节)。


大卫对约押的行径深感愤怒,咒诅他(28-37节),但畏惧于约押的势力,不敢做什么,只得交给雅威裁决了(38-39节)。


03

默想之一

如何评价约押谋杀押尼珥之后,大卫的反应?




04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哥林多前书 第十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哥林多前书》第14章 | 什么是真造就?


保罗在第十三章讲完“最妙的道”:就是神那无条件的恩慈,和基督的无私与谦卑。这正是祂的群体需要去倒影的,这种“不记念别人的恶,以使他人得益处......”的妙道,是哥林多教会需要去实践的。


在他看来,最能安慰、劝勉人、使人得益处,更能造就教会的恩赐就是“作先知讲道”(3-4,17节)。而哥林多教会却太执迷于方言了!因此,他似乎只好说,方言当然有价值:第一、是人对神所说的话(2节);第二、也能造就自己(3节)。不过,方言的价值毕竟有限!他打个比方,假如他在他们中间,只讲方言,对他们有何益处呢?所以,他呼吁他们要成熟一点,不要像小孩,目光只关注自己。尤其是,要将目光转移到那些尚未蒙福的、不信主的人身上。那就唯有讲道,能起到这作用,方言则不能。


当然,他不是为了提高先知讲道的功用,而否定其它恩赐的价值,他的重点是在于:信徒在运用恩赐之时,需要有秩序,并且要看到,哪种恩赐有更大价值:


1)说方言,必须有人翻,否则,必须闭口!(27-28)


2)有人作先知讲道时,其他人要安静下来听(29节)!


3)若有人说他有要紧的话,前面讲的人就要停下来!因为这做法,是为了众人得益处。


4)鉴于哥林多教会妇女信徒不好的见证(蒙头的那一章也处理了),她们参与聚会时需要一些约束(33下-36节),叫她们要保持安静(有可能哥林多教会在崇拜的时候,用的是官方语言,而哥林多的妇女,因为大部分没有受过教育,听不懂讲员所讲的话,她们听着听着就不耐烦了,开始交头接耳)。所以,保罗说:在聚会中,无论是男是女,必须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是必要的,并且要求她们回家问懂官方语的丈夫,讲道内容是什么(26节)。


保罗不禁止方言,只是为了反映出神那让人安静、不叫人混乱的特征(33节),一切要有秩序和规矩(40节);另外,当追求造就教会的恩赐——作先知讲道(39节),才是心志上成熟的信徒所为(20节)。


05

默想之二


今天的我们能明白保罗这段话的重点吗?孰重孰轻,往往表明我们的价值所向。“你们要切慕先知讲道,因这能造就他人和教会”,他的呼吁,你能看到他的良苦用心吗?或者说:你会如何调整自己的目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