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5年9月8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16天前 | 194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在穷乏人的右边
2. 每日旧约 | 撒下2章-大卫做犹大王
3. 默想之一 | 王朝的更迭
4. 每日新约 | 林前13章-爱的真谛是什么?
5. 默想之二|舍己的重要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9月8日 | 在穷乏人的右边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〇九篇30-31节


30 我要用口极力称谢耶和华,

     我要在众人中间赞美他;

31 因为他必站在穷乏人的右边,

     要救他脱离审判他灵魂的人。

 

省思:

我们的神不是某本故事书中的神,

脱胎自远古年代的某个英雄人物;

祂也不是一位哲理性的神,

专为某些聪明的脑袋解答人生的问题。

祂是我们需要在自己右边、

救我们免遭定罪的那一位。

 

祷告:

“神在我的头脑、理性中,

在我的眼睛、神态中,

神在我的口里、谈吐中,

在我的内心、思维中,

祂在我的终点、也在我的起点”

(Sarum Primer)。

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撒母耳记下 第二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撒母耳记下》第2章|大卫作犹大王


叙事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表态——大卫为王,是合法的!这一章描述了,他在扫罗和约拿单去世后,才谨慎地上到犹大的希伯仑,并在那里称王,正是这一题旨。


1、他称王时间是在扫罗和约拿单去世后,表明他的王位不是篡夺的;


2、他咨询了雅威上主之后,才谨慎行事,表明他的王权是神授的(1节);


3、当有人告诉他厚葬扫罗的是基列雅比人之后,他对基列雅比人大大的感谢(4节)。表明他是先王的成员,而且,他很快就会继承扫罗作王。以此,他邀请这个约旦河东的战略要地的城市,来加盟于他,效忠于他,像以前效忠他们的主扫罗一样,而且,他肯定不会亏待他们(5-7节)。


也就是说:大卫的这些行动一举两得,他厚葬扫罗,被人称许;他夸奖基列雅比人,明显使对方觉得他的可靠和仁德,因此赢得了约旦河东盟友。


以色列如今分成两个阵营,一个由大卫以希伯仑为中央的权力机构;另外一个是由扫罗的最高级将领押尼珥所控制下的傀儡政权——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挂名的首脑(8-11节)。


两个分庭抗争的王朝,通过两个首席将领之间的竞争而展开。起先,押尼珥要约押各自派出12名少年人,作类如运动竞赛一般的比试(14-15节),言名为戏耍,实质是彼此的仇杀,虽然以兄弟相称(26-27节),其实里头隐藏着因着王朝而发生的你死我活的决斗。这是不是扫罗与大卫之间的翻版呢?扫罗称大卫为儿子,而大卫称扫罗为父(撒上24:11、16),其实在他们当中,“父亲”与“儿子”的名字里,沾着血腥和仇恨。在后来的大卫与押沙龙的关系中,再次呈现了这一特点(撒下18:33)。


这不禁令人十分不安,扫罗与大卫局限于两人之间的争夺,如今是自己人之间的厮杀,他们以前有着共同的敌人——非利士或亚玛力人等,如今,敌人就是自己的兄弟。这仿佛又回到了士师记,开头部分敌人是迦南人,后来敌人完全成了十二支派内部的人。这样的特点甚至主导了撒母耳记以下及列王记的篇幅,那王朝的兴起,到底是祸是福?


这个以血亲之名而杀戮的高潮是亚撒黑的死,他不是普通的犹大士兵,而是大卫首席军官约押的兄弟。他或许是仗着自己年轻,血气方刚,单挑对方主帅押尼珥,一直追逐他。押尼珥看警告无效后,一枪结果了他的性命(23节),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了死亡的祸因(3:27)。


双方混战了一天,这个号称玩耍的兄弟之争(24-28节),鸣金收兵了!最后以大比例的数字作结论,大卫的仆人少了19人并主将的弟弟;便雅悯人和押尼珥的跟随者则死了360名。挑事者押尼珥所惹起的仇杀,最后以惨败告终,而他却是辅佐伊施波设的人,那扫罗王朝的结果会是怎么样呢?


03

默想之一


你如何评价这场看似玩耍实质是仇恨的战争?他们以兄弟相称,但为何又要以命相换呢?这特点与整卷书所要表达的某个主题有无相关?




04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哥林多前书 第十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2014年11月,天主教教宗方济各 (Pope Francis)在伊斯坦布尔会见东正教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巴尔多禄茂( Ecumenical Patriarch Bartolomeos I)时,请巴尔多禄茂为他亲嘴祝福,以特别表明基督教会的合一。



《哥林多前书》第13章 | 爱的真谛是什么?


哥林多充满了东方人、犹太人、希腊人、埃及人、水手、比武者、赌徒和车夫,还有由奴隶或淘金者奋斗跻身在上流社会的企业家。这城市以激烈竞争的精神名噪一时,还以崇拜“爱神”(雅典娜Athena)出名。不过,也以污秽和醉酒闹事而声名狼藉。


因着一对犹太夫妇开放了自己的家,保罗在此建立了教会,他呆了18个月,与这群热心的信徒相处。没想到,当他离开后,这教会变得一片混乱、道德沦丧。与基督耶稣的谦卑、圣洁、合一毫无关联。他们恩赐满溢,却充满着竞争和分裂。


12章,保罗给哥林多人排了属灵的次序,本该紧接着14章1节,继续谈当追求最大的恩赐——“作先知讲道”的主题,而他先自行打断了!


他先要将“最妙的道”讲出,才继续谈最大的恩赐,因“最妙的道”是三个重要的职分,和诸多的属灵恩赐被赐下的唯一目的。当我们虔心聆听,发现“最妙的道”是耶稣基督所反映的、上主之“恒久忍耐、恩慈、自卑、圣洁,对百姓永不止息的‘爱之本性’”,以及透过基督所要成全的:无尊卑歧视的 “种族合一”。这与哥林多社会的竞争意识、道德不洁,及崇拜的“爱神”多么不同。作为基督身体的哥林多教会,他们将哪一样反映出来了呢?他们不感到羞愧难当吗?


保罗的这首被教会广为喜爱的“爱之颂歌”,是教会所有恩赐、能力和知识的核心,保罗的焦点是相比于爱(舍己)来讲,说方言和知识,瞬间即逝。


不过,我们需要小心,这首诗也成为教会(有些信徒)指责别人没有爱的武器,也成为否定恩赐和知识(包括讲道)的理由。保罗是针对哥林多教会分门别类、高举个别恩赐而讲的,甚至,在圣餐礼拜中,哥林多人竟然有排挤其他信徒的事实。就像今天,当我们用爱的理由来否定别人之时,也落入哥林多教会分门别类的罪恶中!



05

默想之二



今天,如何理解保罗的这首“爱的颂歌”?


或许,将教会最后一桶垃圾倒了;或闻到厕所的臭味而留下来将它除去;或递一杯凉水给坐卧不安的人;或去看望一个看起来对教会不再有贡献的孤寡老人;或每天坚持为一些事祈祷,持续十几年不间断;或赦免一位深深伤害你的人,伤害你的却是你陪伴多年的信徒/朋友/家人……


这些,或许与爱更接近。 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