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8月29日 | 医治他们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〇七篇 17~22节
17 愚妄人因自己的过犯和自己的罪孽,
便受苦楚。
18 他们心里厌恶各样的食物,就临近死门。
19 于是,他们在苦难中哀求耶和华,
他从他们的祸患中拯救他们。
20 他发命医治他们,救他们脱离死亡。
21 但愿人因耶和华的慈爱和他向人所行
的奇事,都称赞他。
22 愿他们以感谢为祭献给他,
欢呼述说他的作为。
省思:
罪有害于健康,
许多(虽不是一切)病症源自道德问题,
救恩却带来康复。
当我们乐于回应神在基督里的救治,
不但发现我们的心灵被更新,
连身体也被那创造的主复原。
祷告:
神,
我将自己交给祢护理,
将自己的身心灵置于祢的看顾下;
接受调教、引领、医治、重建。
请在耶稣基督里,
作我最大的医师。
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撒母耳记上 第二十一、二十二章
读经音频(21章):(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21章):(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读经音频(22章):(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22章):(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撒母耳记上》第21章|流亡的大卫
大卫非常需要寻找盟友!就如他确定了扫罗的儿子约拿单,是他的盟友一样,这次,他来到挪伯。这地已经取代示罗,成为祭司的城(参22:19),离未来的都城耶路撒冷的距离大约只有3公里。
他来见当时的祭司亚希米勒。亚希米勒是亚希亚的兄弟,亚希亚继撒母耳之后,作扫罗的顾问(参14:3;22:9)。大卫无法确定亚希米勒到底会不会认同他。于是,他向亚希米勒编造了一个人来这里的原因。
按常理而言,大卫作为王身边的侍卫,一定会有随从,也会准备粮草,而大卫两者都没有。没想到亚希米勒却完全不介意这些,还接受大卫的要求,将只有类如扫罗一样身份的君王,才有资格吃的陈设饼给了大卫,表明亚希米勒已经知道大卫是将来的王,或许是从撒母耳那里获得的消息。无论如何,亚希米勒已经认同大卫王者的身份了(1-6节)!
第7节不经意的信息,给我们透露了亚希米勒给大卫陈设饼,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表明他在暗中支持大卫,这对于扫罗而言,无疑就是与大卫一同背叛他,这是他无法接受的。难怪后来以东人多益向他告密后,他立刻使亚希米勒全家丧命(参22:9-19)。
大卫为了再次得到亚希米勒的支持,继续编造故事——他说因为王的事甚急,使他连拿兵器的时间都没有,他希望亚希米勒把收藏在圣所的那把歌利亚的刀给他(参17:51)。亚希米勒照样行了。
如今,大卫已从公认的祭司这里,获得了支持,他既获得了食物,又获得了武器(8-9节),为他未来合法地登上王位,奠定了基础。
为了躲开扫罗,大卫到了非利士人的领土内。他实在走投无路,想去投奔亚吉王,但被人一眼就认出来,他就是杀死歌利亚的英雄。亚吉王的臣仆怀疑大卫是来作奸细的,将大卫的身份指明,提醒亚吉王多加留心这位亡命之徒(10-11节)。
大卫看到身份已经暴露,害怕遭到不测,就佯装精神错乱,成功地瞒过了亚吉王,逃跑了(12-15节)!亚吉王松懈不防备他的原因可能是这样:在古时,人们相信,一个人精神错乱,是因为受了众神的折磨,没有必要再去提防,更不用去伤害他。
03
默想一(1)
如何评价大卫在亚希米勒和亚吉王面前的欺瞒行为?他的欺瞒行为的目的是什么?当然,他欺骗祭司和欺骗外邦的王,不能当做是一回事。
上图:亚杜兰洞。亚杜兰位于以拉谷南侧一条自耶路撒冷通往拉吉的道路上,是一处战略要地。这里有很多洞穴,可供几十人居住,大卫离开迦特以后,就逃到亚杜兰洞(撒上二十二1),许多人来投奔他。大卫可能在亚杜兰洞中写下了诗篇34、57、142篇。
《撒母耳记上》第22章|扫罗屠杀祭司
大卫这位孤单的亡命之徒,离开了亚吉王,逃到犹大的亚杜兰,住在山洞里,作起流寇的头目来(1-2节)。包括他的弟兄和他父亲,以及受到扫罗王威胁的人,那些受窘迫的、欠债的、心里苦恼的,不满现实的人,都来投奔他,而他来者不拒,全都接受。
大卫到扫罗领土以外的摩押去(3-4节),那里是耶西的祖母摩押女子路得的娘家(得4:17),将父母亲安顿在那里,他则继续住在山洞里。后来听了先见迦得的建议,住在树林里,因树林更有利于灵活的隐藏,也更容易获得包括水源等资源(5节)。
场景再次回到了在基比亚的扫罗身上,他在山顶的垂丝柳树下(后来他也被葬在雅比的垂丝柳下,参31:13),对部下训话。他或多或少听到大卫的一些事情,非常不安,因为他认为无论是他儿子约拿单,还是其他的便雅悯人,都背叛了他,在暗中支持大卫(6-8节)。
这时,多益回应了王的话,把亚希米勒支持大卫的秘密告诉了扫罗(9-10节)。
于是,王召唤了亚希米勒和一切祭司,一起到基比亚的宫廷;亚希米勒对此似乎毫无戒心,努力为大卫辩护,强调大卫的可靠,以及在王家与朝廷中的地位,并认为大卫是合乎神的人。他再次声明,自己并没有任何谋反的意思(11-15节)。
然而,对扫罗而言,“亚希米勒的直率陈词,就如同叛国的告白,亚希米勒曾帮助扫罗的仇敌大卫,并且没有将大卫的行踪向王报告,所以是该死的,其他祭司也一样”[1]。他对臣子下令,要他们消灭这些祭司。然而,臣子们不敢碰这些雅威的代言人,他们联合起来,抗拒扫罗杀害祭司的命令(16-17节)。
扫罗只能命令以东人多益将这些雅威的仆人置于死地(18节)。祭司家族几乎全遭消灭,包括妇女、孩子,甚至牲畜在内(19节)。看来,扫罗已经公然挑战雅威上主了。这与他前面不情愿执行灭绝亚玛力人的命令构成对比(撒上15:9),他仿佛对撒母耳的责备依然怀恨在心。
亚希米勒的一个儿子亚比亚他,躲过了大屠杀,带着以弗得(23:6),逃到大卫那里(20节)。大卫为自己的疏忽深感懊悔,承认是因为他的错,而使亚比亚他的父亲及全家惨遭扫罗的毒手。他决心保护亚比亚他,发誓与他患难与共(22-23节)。
[1] 包德雯:《撒母耳记上下》,页162。
03
默想一(2)
扫罗以最残忍的方式血腥屠杀了雅威的祭司85人,及祭司的家人和牲畜,他无疑将这个行为当作是一场“圣战”。看来,他精神上的错乱,完全到了善恶不分,品格已到达崩溃的程度:这个曾拯救以色列脱离仇敌的人,如今成为了以色列宗教界的最大敌人。
他在挪伯的血腥行动,也使他与许多百姓疏离,与雅威彻底决裂了。试分析他为何会到这般田地?他给你我的警示是什么?
04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哥林多前书 第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哥林多前书》第3章 | 什么是真成就
保罗在这章经文中,谴责哥林多教会的愚昧之举,他们为自己当中的小群所属的不同领袖,而彼此嫉妒、纷争、比较、彼此攻讦。保罗认为这其实是世俗社会的特征,与基督教会那种彼此谦让、宽容,和彼此扶持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他要他们马上停止纷争。
1)他们要小心:不要依然活在这个死亡的世界(属肉体)的逻辑里,保罗称他们是一个无知的婴孩,未入信徒之正轨。而哥林多人自视甚高,以自身地域和文化的优势来界定自己的身份(3-4节);
2)他们要小心:今天的行为,其实如同农夫耕种一般:栽种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又像是建造房屋一般,用什么东西建造工程,结果有一天自然会显现,他们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小心他们自己种了苦的种子,将来要自吞苦果(5-9节)。
3)他们要小心:这种分门结党,以优越身份自居的分裂行动,表明他们的价值取向,与上主的心意背道而驰。因神要透过他们(群体),建造一个合一的圣殿,而他们分门别类的做法,岂不是与帝国所提倡的,那种以权力来定夺一个人的身份的方法一样吗?(10-17)
4)他们要小心:他们这种分门结党的作为,背后是自欺欺人的人生逻辑在作怪,因为在基督耶稣的教会里,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属于什么名望人物,人人都属于基督和神,一样的平等(18-20节)。
5)他们要小心:连保罗与亚波罗,他们具有如此的能力,其实都是神赐下的,而且,他们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只是栽种者或浇灌者。
而真正让哥林多人有所成长的,是那位暗中的上主(如同农夫栽种浇灌,未必会有好收成,还需要那位“神秘者”)。那他们为何要如此执迷于两位或其他领袖呢?又或者,哥林多人当中有什么优越之处,难道不都是因为神无私的恩典吗?这样看来,也惟存领受与感恩之心,才是智者之为(21-23节)。
05
默想二
保罗谴责哥林多教会的愚昧之举,就历世历代大多数教会而言,都是很难胜过的问题。人的自私、自义、嫉妒、喜欢讲别人的坏话,是我们骨子里难以治愈的罪。愿我们共勉,谦卑下来,少将别人与自己比较,也别将别的教会与我们教会相比,假如他们或我们有什么优越之处,岂不都是因为神无私的恩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