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8月30日 | 他们的智慧无法可施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〇七篇 23-32节
23 在海上坐船,
在大水中经理事务的,
24 他们看见耶和华的作为,
并他在深水中的奇事。
25 因他一吩咐,狂风就起来,
海中的波浪也扬起。
26 他们上到天空,下到海底,
他们的心因患难便消化。
27 他们摇摇幌幌,东倒西歪,好像醉酒的人;
他们的智慧无法可施。
28 于是,他们在苦难中哀求耶和华,
他从他们的祸患中领出他们来。
29 他使狂风止息,
波浪就平静。
30 风息浪静,他们便欢喜,
他就引他们到所愿去的海口。
31 但愿人因耶和华的慈爱
和他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称赞他;
32 愿他们在民的会中尊崇他,
在长老的位上赞美他。
省思:
在商业天地中,
我们觉得
大可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掌控复杂的商机。
然而另有一些权势和力量,
却是人的精明无法左右的。
人生中有些风暴,
光靠智谋不能安度。
祷告:
正当我有把握地安排了自己的人生,
就有突发的情况将这搅乱。
主啊,我需要学习明白——
人生不是我能安排掌控的一件事,
而是祢所保护、引导的一次历程。
请帮助我藉着我主耶稣基督
学晓这一点。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撒母耳记上 第二十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撒母耳记上》第23章|扫罗追捕大卫
当扫罗不遗余力地寻索大卫,要将他杀害,这给了非利士人可乘之机。他们攻击基伊拉,掠夺麦场(1节)。
叙事人报道了大卫这次在没有扫罗军队的支持下,在军事上所获得的成功。对于以色列君王来讲,能够克敌制胜,表明他是合格的君王(参9:16)。大卫倚靠亚比亚他,借着以弗得而得知耶和华的心意(2、6节)。
大卫的那些跟随者,担心自己的力量无法跟非利士军队抗衡,都深感惧怕,担心他们会被非利士人围剿(3节)。大卫再次得到指引,跟随大卫的人重新获得保证后,一同出击,成功地杀败了非利士人,又夺获他们的牲畜,基伊拉城因大卫而获救了(4~5节)。
如今,离开扫罗、甚至被追杀而流亡的大卫,他的羽翼愈见丰满,他似乎完全可以自立门户了(6节)。
扫罗知道了大卫的下落,他召集民众,准备要采取军事行动,围困那座城(7~8节)。大卫就向神祷告,求问神,基伊拉人是否会将他交给扫罗(9~12节)。
耶和华的答复明确,大卫和跟随他的六百人,只得离开基伊拉城,再次到旷野里(13~14节)。扫罗也取消了远征,后来又多次征讨大卫而无果(14节)。
约拿单的来访使大卫深得鼓舞,约拿单已经知道:他父亲想要除去大卫,而他知道神的旨意是要通过大卫开创一个新纪元,在那个新的政权里,他要作宰相(15~18节)。
西弗人向扫罗泄露了大卫的行踪,无疑是想藉此得着好处(19~20节)。21至26节这一段,叙述了大卫在荒凉的山区如何与扫罗周旋的经历,差一点就被擒获了。正在危急关头,非利士人竟然入境抢掠。在国家遭受安全威胁时,扫罗只能暂时放下追捕大卫的事,这再次给了大卫喘息的机会。大卫就向死海地区前进,在隐基底悬崖上暂住,在那里可以取得水源。
03
默想之一
这一章继续前面的思路,是大卫将如何作王的叙事,有几件事值得注意:
1、将约拿单访问大卫与扫罗寻索大卫作了对比。当扫罗及他的全军要加害大卫时,约拿单却把大卫当朋友,从他与大卫的谈话中得知,他将自己的宝座让给了大卫;而那时扫罗却努力维护他的宝座,消灭他的对头。
叙事人这样叙述的目的是——向我们证实,没有人可以阻止大卫作王。他的王位不是篡夺而来,连王子约拿单,也承认大卫是接续扫罗王的人选。
2、扫罗无论如何竭尽去捉拿大卫,都无法捉拿他。在旷野里他差点成功,只因为非利士人犯境,他不得不放弃。没想到非利士人竟然成为有利于大卫的因素。
你如何理解大卫作王符合神的心意这件事?大卫有为自己的未来筹谋吗?
04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哥林多前书 第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哥林多前书》第4章 | 什么是真团体?
4章1至2节,保罗甚至说:要为基督而活,才算是忠心的,也就是说:作为上主新造世界(末世)的代表,目的就是拆毁旧有世界的生存模式,就是那种人与人之间的歧视和攀比,这也正是为何他会使用终末思维的词的缘故了。作为神的百姓的哥林多教会,需要活出这世界终极的答案:神透过基督所建立天下一家的国度特征,或被称为有别于这个世界的末世(5,9节)。
基于此,保罗也不介意他的那些对手,就是对他及其信众作无理批评的人(3-5节),因这些批评,皆来自那些严重高估自己在基督信仰的位置,对基督信仰的理解,也缺乏真知灼见的人(6-8节)。
不过,如父亲般的保罗,希望哥林多教会能明白过来,要知道,在保罗的宣教过程中,所发生在他身上那些不体面的事情,是相当有益处的。他自己所从事的看似卑微的工作,比如自己自力更生,不在经济上带给哥林多人负担,尽管看来不像是那时当老师的人的形象。但这些事是要在他身上,体现耶稣基督福音的信息。尽管这些苦难和不体面的事情,在世界的人看来是极其软弱与愚拙的,但在基督看来,反而是智慧和充满能力的,假如哥林多人真的明白了这些,就表明他们真的认识了这位具有牧者心肠的“父亲”,他们真的掌握了“末世”的信息(9-16节)。
保罗在总结时说,他会很快去探访他们,到时他是以朋友身份,还是一位像管教任性孩子的严父呢?全在于他们的行动了,要看他们到底有无除去身上的恶俗,就是那种拥抱世俗的态度。他们会改过吗?以基督的十字架为荣吗?他们还是仍然继续分门结党?他们会停止这种愚昧行为吗(17-21节)?
05
默想之二
这个世界,讲的是圈子文化,从微信的朋友圈销售、同学会、到各类EMBA,再到“太子 党”等等,都是“圈子的事”。而这种圈子文化,往往代表的是,一种尊卑有别的文化。
在教会,有时也会有“圈子”的特征。在你的小组或团契有没有出现小圈子的现象呢?你有没有只喜欢和你熟的弟兄姐妹倾谈,却忽略了一些在群体中不起眼的肢体呢?若教会出现以上的情况,将会对教会产生什么影响?你觉得有什么措施,可以改变这种类如“分门结党”的情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