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8月26日 | 说这话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〇七篇1-3节
1 你们要称谢耶和华,因他本为善,
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2 愿耶和华的赎民说这话,
就是他从敌人手中所救赎的,
3 从各地、从东、从西、
从南、从北所招聚来的。
省思:
神的赎民从四面八方被召聚来,
一齐见证神的美善与大爱。
点名的时候,具代表性的人物们,
被请上前讲述
各自蒙救赎的经历:
“愿耶和华的赎民说这话!”
祷告:
主啊,
我向祢献上感谢。
我经历了祢的美善,
知道那正在我里面起作用;
我经历了祢的大爱,
知道那正在改变我。
奉耶稣基督我救赎主的名,
感谢祢。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撒母耳记上 第十八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撒母耳记上》第18章|作王的女婿
叙事人用了两个视角来描述大卫的出场——公开的大卫:口舌如簧,杀人不见刀刃;私底下的大卫:诗人,一位歌唱者。
尽管大卫的出场非常炫目,但其性格依然有不为人知的一面,一个美少年怎能击败近东的头号武士呢?这也难怪,押尼珥在回答扫罗的询问时,叙事人用这句夸张的话来描述他的惊讶“我敢在王面前起誓,我不知道”(17:55节)。
大卫不为人知的性格,也正是导致扫罗与他关系转为恶劣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十七章57节至18章30节这一段,是他们之间的瓜葛的开始,从此之后,这种瓜葛,铺满了撒母耳记上以后的篇幅,直到扫罗战死。
十八章一开头,就将众人对大卫的爱,与扫罗对他的恨作了对比!约拿单爱大卫,百姓爱大卫(16节),连扫罗自己也爱大卫(1-5节)。而当扫罗听到妇女们的歌颂,一反常态,由爱转为恨,他是不是想起撒母耳的宣判——他会不会怀疑大卫,就是要来代替他王位的呢?当扫罗知道大卫喜欢作王的女婿后,两次想透过自己的女儿为诱饵,借刀杀人(17、21、25节),没想到,两次都弄巧成拙,大卫没死,反而更显出勇猛,扫罗因此愈加害怕(15、29节)!从此之后,无论在儿女面前,还是在百姓中,扫罗完全处于劣势。叙事人有几分同情地刻画了这位日薄西山、越来越糟糕的王。
而大卫的兴起,叙事人用“女人”的声音来开始,两次“作王的女婿”来铺排他与扫罗的瓜葛。首尾呼应:他打赢了歌利亚,拿着人头的目的,想作王的女婿,但未果。后来,打非利士人,大卫超过扫罗的要求:割了200个阳皮!这非常让人感到纳闷!他的目的是什么呢?从扫罗的害怕这一方面,可以看出大卫一直想在王面前表现他的英武,也弄巧成拙!没想到他的英武却成为扫罗嫉妒的原因,而女性则成为他后来功败垂成的因素。
大卫的出场,引起一系列角色的倒转:越强的成为越脆弱的,比如恶魔连王都能骚扰,却被大卫的琴声驱赶;令以色列全民全军都害怕的非利士巨人歌利亚,却死在牧童大卫的石头之下;而百姓、妇女本不重要的角色,却左右了局面,影响了扫罗的心情。甚至叙事人用了七章的经文(19-26章),来叙述他被这恶魔控制的后果——一直追杀大卫,最后也导致彻底被神所弃!
03
默想之一
1)大卫拿着歌利亚的人头去见扫罗,并且喜欢作王的女婿,杀了200个非利士人,并割了他们的阳皮作为聘礼。那当怎样理解他在面对歌利亚的时候,说:“不靠刀不靠枪”呢?
2)大卫在面对歌利亚的时候的那份英雄气概,而在后面却两次说:
“我是谁?我是什么出身,我父家在以色列中是何等的家,岂敢作王的女婿呢”(18节)?“你们以为作王的女婿是一件小事吗?我是贫穷卑微的人”(23节)。
可以看出他哪一方面的性格弱点?
04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罗马书 第十六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在哥林多,希腊神庙的废墟
《罗马书》第16章 | 有别于帝国的生命形态(5):彼此问安
结束部分一串串的问安语,很多人把这些当作平常的客套话。其实,这里包含了已表达的福音内容。
保罗在问安语里,罗列了一连串的名字,这些不同出身的男女同工,他们团结一致,构成了保罗事奉团队的力量,他们都体现出因着福音的合一互惠(2节)、基督的舍己牺牲(3-4)、崭新生命(5节)、苦难(6、12节)、末世(20节)等等特征。
保罗也关切他们的属灵健康,担心他们会被错误的东西和人误导了、腐蚀了,因为福音势必产生与帝国的抗衡,圣洁也必然带来在社会上的挑战(16-19节)。
在25至27节,与序言的内容相呼应,并加入最后得胜的预见——世界不在凯撒的手中掌握,也不会在他的手中结束,因为基督的福音已经进入到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属于主的,至终有一天会因着福音而改变——荣耀因基督归于独一全智的神。
另外,我们就此看到——福音带给这世界的和平是多么的重要!
因平安这词也是来自犹太的问安语“shalom”,结合了帝王应许的“罗马平安”或“奥古斯都的和平”。奥古斯都的和平,都是通过战争与屈服而来的。但保罗的平安,完全优胜于帝国,是由福音而来的,是透过神儿子的牺牲,与我们的信服而来的。
问安,强调了因着弥赛亚的复活,圣灵全新的创造所带来的权柄,是促使全球合一的新时代,一个完全有别于以皇帝为中心的帝国所带来的和平。凯撒帝位的获得是将他义父的亲生子安东尼杀死,操纵元老院而得来的,帝国并不能带来真实的平安。
第三、在这段经文背后,隐含着尊荣宾客的社会功能,重复了21次的问安语,强调了特殊的语境,在革老丢年间(41-54年),罗马政府驱赶犹太人,尼禄执政的时候,容许他们回到罗马,那么,罗马的信徒有接纳那些被驱赶的犹太人吗?还是和罗马人一样,在排挤他们呢?因此看到:活出和平的福音,接纳他人,克服圈子文化,成为他的书信的至终目的。
05
默想之二
就我们而言,假如要克服基督教内部冲突,问安是团结一致的记号。承认对方是我的弟兄,将对立与歧视除去,基督的平安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我们与弟兄有嫌隙,需要去克服,必须采取行动去改变,把他接到家里来,与他一同享受主里的平安。你觉得自己有需要改变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