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8月7日 | 祢发出祢的灵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〇四篇 27~30节
27 这都仰望你按时给它食物。
28 你给它们,它们便拾起来;
你张手,它们饱得美食。
29 你掩面,它们便惊惶;
你收回它们的气,
它们就死亡,归于尘土。
30 你发出你的灵,它们便受造,
你使地面更换为新。
省思:
生息不断的造化中
相关联的各部分,
全系于造物主的灵,
就像人体有赖于呼吸系统。
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创一2),
也每日托住、更新万有。
祷告:
天父,
请差祢的灵来。
若无祢灵的注入,我的内心生活便解体;
没有祢爱的更新,我爱的能力便消散。
未在祢的恩典中操练,我的信心就萎缩。
我满怀感恩地接受祢在耶稣基督里的赐与。
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士师记 第二十一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士师记》第21章|为便雅悯抢亲
联军将便雅悯支派几乎杀绝了,又加上发誓不将自己的女人许配给便雅悯的幸存者(1节)。为了保持完整的12支派(3节),并信守誓愿,他们来到神面前,放声痛哭,寻求这棘手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是第三次在伯特利放声痛哭了(2节,参2:1-5;20:26),每一次都有谈到献祭(4节),似乎是为了证明他们行动的合法性。
经历痛失同胞之苦的联军,似有悔意,但并没有变得良善。当他们发现基列雅比的人没有上来聚集,共商政策,就勃然大怒,又要追讨自己的同胞。要知道基列雅比人,是拉结的孙子玛拿西之后裔,与便雅悯的后裔有血缘关系;他们住在位于伯善东南约九里,距离约旦河以东二里。
联军急于为便雅悯剩下的六百人圆娶妻之梦,派了12,000位战士,冲到基列雅比人当中,抢夺了400名处女,带回示罗的营中。
如今,以色列人已为便雅悯幸存的六百人找了四百位妻子,但仍缺两百个处女。他们仿佛为一支派灭绝,痛心疾首,感到有责任补足这个缺额(15-19节)。看来在他们眼中,支派完整的数目最为重要。
在困局中,他们又想出一招!可能是因营地靠近示罗而引起的灵感,那里年年都有节期(19节),期间,会有女子跳舞,为纪念祖先过红海后米利暗带领妇女欢欣跳舞的事件(参出15:20、21)。
十一支派开会决议,去抢夺两百名处女。当然,一定会引起当地人的严重抗议。所以,他们请求示罗人包容——不将罪行归给两百名抢妻的便雅悯人。他们成功了,便雅悯人得以回去重建饱经蹂躏的家园,其他以色列人各归各的地业去了。
令人悲哀的是,19章一位女子被强暴,引发出21章里200位女子被强暴!十九章记录的是便雅悯人一个支派的堕落,结尾,十一个支派完全堕落了。正义追讨者与被追讨者,其邪恶本性并无两样!自19至21章,这两大段落叙事中,没有一个正面的角色,不可敬拜偶像,到杀人,到不可贪恋别人的妻子,诫命完全被他们践踏了!
士师记就以此荒诞的悲剧结束:
“在那些日子,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都行自己看为对的事”(25节)。也即是说,不把雅威当作王!结果就会是这样!这里好象是期盼“王”的出现,但我们有十足的把握,士师记作者期盼的王,一定是能带领以色列人不私造神庙,也不掠夺利未人为祭司,能阻止基比亚暴行,也不会导致便雅悯那类内战发生的王。可是,撒母耳记下的大卫,不但自己犯奸淫,也放过犯奸淫的家人,后来也发生内战(甚至与儿子押沙龙),弄得国家四分五裂。显然士师记所期盼的王,不会是扫罗与大卫。
03
默想之一
17章至21章,以三个事件给本卷书作结论:米迦和但族的两个背道的事件(17:1-18:31);利未人的妾被基比亚的便雅悯人轮奸而死,触发了以色列各个支派联合,几乎将便雅悯的男丁杀光(20:40)。他们又为此次血腥的事件懊悔,就教唆便雅悯人到示罗去,将在那里跳舞的女人抢夺过来为妻。
士师记就以这种荒谬的事情结束,令人匪夷所思,你能想象,这些属神的百姓将何去何从吗?
04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使徒行传 第二十五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使徒行传》第25章 | 复活的申诉
因着非斯都讨好“犹太人”的和平政策,那些不满保罗的祭司长和犹太首领,恳请非斯都把保罗带到耶路撒冷,其实,他们想在路上暗杀他!不过,非斯都凭着他老练的政治智慧,还是让他们来到凯撒利亚(较为安全)。
耶路撒冷的领袖,继续状告保罗许多严重的罪,不过,都是不能证实的(7节)。保罗简略的回应“对于妥拉、圣殿与皇帝”,他都是无罪的!
非斯都明知故问:要不要再次上耶路撒冷去辩论?保罗认为,已经完全没有必要!要上诉就到凯撒那里——因这是帝国公民遭到不合法待遇的案件。
这种无罪的案件,应该很快就解决了,而这位腓力斯的继任者非斯都,一样的贪财、好色与腐败,为了给犹太人一些不正当的好处,完全无视帝国法律的公义,将保罗留在监中实在太长时间了。
在这里的亚基帕二世,是使徒行传12章亚基帕一世的儿子,大希律的曾孙。他有着一半的犹太血统,皇帝革老丢赞助他在罗马长大,他管辖巴勒斯坦北部,除犹太、撒玛利亚和部分的加利利地区,他将凯撒利亚这个地方献给了尼禄(名字以凯撒打头)。
亚基帕二世与他的妹妹来访问非斯都(传说他与他妹妹乱伦),非斯都想请教他,因为他无论怎么审查,都发现保罗无罪,但他不敢释放保罗——怕引起犹太人骚乱,而他又不敢说保罗有罪!因为从罗马公民的身份而言——保罗无罪,如果,将他定罪,不合罗马法律。他已经意识到——犹太人可能会直接关系到他的政治生命!所以,他“请教”亚基帕二世。
从保罗被控告的故事,我们看到罗马人,对待囚犯的制度并不完善,罗马官员仍致力于讨好犹太会众,借此来赢取在他们中间的影响力。非斯都不可思议地致力于要将保罗的问讯,从凯撒利亚的省总部,转移到反对保罗非常激烈的耶路撒冷(24:27,25:9)。罗马官员再三强调保罗的清白,却一直将他扣押,为了要将他送往罗马去(23:29-30;24:22-23;25:5,12,25;26:30)。人间帝国的不可靠,暴露无遗。
05
默想之二
保罗在罗马法庭上被审问,却显出无罪。但他又不能被释放,这显出罗马法庭和官员的懦弱与无能。这里的叙事重点是——保罗与耶稣一样,在人间最公正的法庭上,无辜受审。你如何理解现今那些与公义相关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