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5年8月5日
来源: | 作者: 唯信 | 发布时间: 48天前 | 191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人出去做工
2. 每日旧约 | 士19章-利未人的妾
3. 默想之一 | 属神百姓的罪恶
4. 每日新约 | 徒23章-崇高的囚徒
5. 默想之二 | 效法耶稣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8月5日 | 人出去做工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零四篇14-23 节

 

14 他使草生长,给六畜吃,

   使菜蔬发长,供给人用,

   使人从地里能得食物,

15 又得酒能悦人心,

   得油能润人面,

   得粮能养人心。

16 佳美的树木,就是黎巴嫩的香柏树,

   是耶和华所栽种的,都满了汁浆。

17 雀鸟在其上搭窝。

   至于鹤,松树是它的房屋。

18 高山为野山羊的住所,

   岩石为沙番的藏处。

19 你安置月亮为定节令,

   日头自知沉落。

20 你造黑暗为夜,

   林中的百兽就都爬出来。

21 少壮狮子吼叫,要抓食,

   向 神寻求食物。

22 日头一出,兽便躲避,

   卧在洞里。

23 人出去作工,

   劳碌直到晚上。

 

省思:

整个造化显然是经过精心的设计。

于日常工作中,

我们不仅发现自然界

丰富具备人类生活所需的一切资源,

受造界的其他部分

也获得妥善的照顾――

这位造物主出手阔绰、毫无吝惜。

 

祷告:

神啊,

我惊讶地走在祢所创造、

并称为好的世界里,

其中没有一点疏忽、遗漏。

我似乎永远探索不尽眼前的一切,

也不断在新发现中,

称颂祢伟大的名。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士师记 第十九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士师记》第19章|利未人的妾


本章无名的利未人和十七章的米迦是同一个地方的人,家住以法莲山地那边。他娶了一位犹大伯利恒的女子为妾。因妾行淫,离开了利未人,回到父亲的家。当利未人怒气消减后,便去寻求和解(3节),希望她能回家。


妾的父亲看到利未人的时候,欢喜异常,热情款待(3节)。看来两人问题,并不严重。利未人打算第四天动身回家,而妾的父亲挽留他多待一日(4-7节);第五天时,这位好客的伯利恒人,几乎又成功地挽留住了他们(8节)。第六天,利未人去意已决,大约于下午过了一半的时候启程,他们来到了耶路撒冷[1](9-10节)。


仆人看到夜色将至,有受到野兽或强盗侵袭的危险,便敦促主人在该城留宿(11节),而主人不愿意在陌生人中寄宿(12节)。他们后来到了基比亚人[2]的地方,期待有人接待,结果却失望了[3],一行人只得在该城空旷之处坐下(15节)。


一个定居于基比亚的以法莲山地的老人,看到他们露宿街头(16-17节),听了他们的情况之后[4],就热情地开放了自己的家,接待他们,并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20-21节)。这使利未人一行在旅途中的担心消失了。


正在他们欢畅的时候,基比亚人将房子围住,嚎叫着要主人将客人交给他们轮奸(22节)。他们为何这么变态?有可能是无法忍受他们不肯招待的人,竟然在城中得到招待,深感尊严被冒犯了。老人劝告他们不要作恶,因这完全不合东方人好客的传统(23-24节)。他为了急于保全接待客旅的传统,情愿牺牲他尚未出嫁的女儿代替利未人的妾[5],以满足那些恶棍变态的情欲。


那些恶棍并不满意(25节上),利未人只得将他的妾推出去,交给那些禽兽不如的人。叙事者并没有描写那令人毛骨悚然的细节,但那个夜晚对她而言,一定如同地狱般黑暗。叙事人同样控诉着这位无名的利未人,他为了爱自己,作出如此令人心寒的事。


利未人似乎若无其事般,打算在第二天清晨离去。当他见到他的妾倒卧在房门前时,竟冷淡地命令她起来(27、28节),他虽有宗教之名(参18节),却无真正作为人的基本良知。在他发现她已经死去之后,将她的尸体驮在驴上,继续前行。无名的利未人以带有献祭意味的方式,将妾的尸体切成十二块[6](29节),差人送到以色列四境,呼吁人们为被夺去的生命,团结起来。另外,他的作法可能带有魔法的意味,警告不采取回应的人,将受到血的咒诅(30节)。



[1] 当时耶路撒冷,被耶布斯人所占据,又名耶布斯城,耶布斯人可能有亚摩利人血统。

[2] 基比亚最早建于以色列人进入迦南之际,第一座城于前十二世纪中期被大火摧毁,第二个城市因扫罗的出生及选为首都而著名(参撒上10:26,11:4;参:撒上十三至十五章)。

[3] 便雅悯人不接待客旅,完全违背东方人神圣职责。利未人一行有两匹满载粮草的驴,已保证他们不会增加任何人的负担(参19:19);而这种破坏礼节的行为,对基比亚人是一种控诉,也显出便雅悯人之罪行。

[4] 老人或许也看到利未人并不是一般的盲流,因利未人说他们要往耶和华的殿去(18节),表明他的旅程是为了宗教目的;利未人有充足的装备,不会给主人增添负担(19节)。

[5] 古代世界极其不尊重女人,女人能享受现在地位,主要应归功于犹太教、基督教的传播。

[6] 利未人的做法,与扫罗呼吁全国人支持他所采用的方法相似,不同的是扫罗所切的是一对牛(撒上11:1-8)。希伯来文动词“切成”乃是献祭仪式中肢解祭牲的用语(出29:17;利1:6、12,8:20)。



03

默想之一


利未人的妾被轮奸的事,与所多玛罗得家里发生的事类似,不过,这次干出令人发指的恶事的,却是以色列人。这引发你如何思考属神百姓的罪恶?




04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使徒行传 第二十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使徒行传》第23章 崇高的囚徒


从二十二章27节看到,保罗完全没必要遭受人生如此厄运,他生来就是罗马人,使千夫长羡慕不已!他如此效法耶稣的“以至高降为卑微”,其目的实在是为了他那些悖逆的同胞,能认识到被他们拒绝的耶稣就是救主。


这一章开头,保罗再次站在以大祭司为首的“审判群众”面前,他刚说话,就被大祭司所吩咐的人侮辱性地抽打。保罗责骂那个指示打他的人(大祭司亚拿尼亚)为伪君子,将遭到神的审判,因为他的这种行为违背了犹太律法,在他们尚未证实保罗有任何触犯律法的罪之时,就指示人去打所谓的犯人。但当别人告诉他,指示打他的人是大祭司时,他以半讽刺的口吻回应,说他尚未知道这人就是大祭司——看来他有辱没尊长之罪了。保罗会责骂大祭司是因他的视力很差,看不清左右是哪些人,又因这个审问的会议是千夫长主持的,大祭司一般不会在较中央的位置。


接着,他以复活的主题,引起了撒都该人(祭司的党系)和法利赛人的争论。最后,法利赛人也看不出保罗有什么罪!而那些犹太人不甘罢休,决定将保罗暗杀(12-15节)。当千夫长从保罗的外甥口中得知这些消息,派出重兵470人,护送保罗连夜离开耶路撒冷,前往凯撒利亚。他这个做法主要考量的是:保罗的身份是罗马人,他担心假如保罗有什么闪失的话,他被问责。


这一章我们看到,保罗的遭遇与耶稣被抓时的场景相似:犹太祭司也是在密谋的情形下抓了耶稣,由耶稣身边的弟子犹大领路;保罗的亲人也通风报信,只是与犹大的角色相反。千夫长也与彼拉多相似:他们都知道在手下的囚犯是完全无罪的,千夫长设法营救保罗,而彼拉多却仍然让耶稣无辜的死掉,其中的原因就是:他们个人的民族身份不同!


看来,这个优秀的帝国,生与死的界线完全与良善或邪恶关系不大,乃在于是否属于优等民族中的一分子。这何尝不是人类历史上典型的优胜劣汰呢?另外,犹太人的法庭是邪恶的,他们对待自己人用的竟然是暗杀,离神实在太远了——因凡奉神的名所发动的杀戮,都是邪恶的!


05

默想之二


保罗在犹太会议中被审问,结果是无罪告终,你如何去体验他效法耶稣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