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 | 2025年7月29日
来源: | 作者: 唯信 | 发布时间: 7天前 | 194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你永不改变
2. 每日旧约 | 士12章-以法莲之战
3. 默想之一 | 全然离开
4. 每日新约 | 徒16章-直到极的实践
5. 默想之二 | 意外的拯救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hi毕德生)

7月29日 | 你永不改变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零二篇23-28节


23 他使我的力量中道衰弱,

   使我的年日短少。

24 我说:“我的 神啊,

   不要使我中年去世,

   你的年数世世无穷。”


25 你起初立了地的根基,

   天也是你手所造的。

26 天地都要灭没,你却要长存;

   天地都要如外衣渐渐旧了,

   你要将天地如里衣更换,

   天地就都改变了。

27 惟有你永不改变,

   你的年数没有穷尽。

28 你仆人的子孙要长存,

   他们的后裔要坚立在你面前。

 

省思:

每一个人生都不圆满,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不完整。

惟有成为神计划的一部分,

我们的存在才有了一个圆满的始与终。

当我们投身于神的大主题和延续性中,

生命就有了意义。

 

祷告:

主,

请从我的罪中

抢救出我尚存的岁月和行为,

以此建造一个新的生命。

请在我里面打下永恒的根基,

在我周围设下大片救恩的空间。

奉耶稣的名。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士师记 第十二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士师记》第12章|以法莲之战


十二章是耶弗他与来寻衅的以法莲开战,导致以法莲死亡42,000人。这个事件让我们百思不解——为何要向自己人开战?假如前面向亚扪人开战是为了拯救百姓,那向以法莲人开战的目的是什么?显然是同室操戈。


以法莲人像上次对基甸一样,上来寻衅(8:1-2)。可是,这次的对手,可不比基甸(基甸是性格软弱)。而这位土匪出身的耶弗他,不是好惹的!


以法莲人是以色列中部及北部的领导支派,却未受到耶弗他的征召,对无份于打败亚扪而倍感羞辱。现在,他们打算向这个狂妄自大的耶弗他报复。但他们小看他了!更何况他们在战争胜利后来控诉,显然是没事找事。双方各执一词,一片混乱;以法莲宣称他们没有被召,耶弗他却控诉他们没有回应召集,火药味越来越重。


推测一下,基列在耶弗他起来作士师以前,受了亚扪人十八年的苦,必定曾经向邻近支派寻求支援,但并没有支派回应(参撒上11:3)。从耶弗他的话中,也指出以法莲人的态度不合理,因为使他们得胜的乃是雅威(3节)。


以法莲人讥笑基列人,他们说基列人只不过是以法莲逃亡的人,煽动了基列人的怒火(4节),情况很快恶化。耶弗他当机立断召回本已经解散的军队,决定与以法莲人恶战一场,彻底将同胞打败。


基列人为了彻底铲除入侵的以法莲人,发明了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来确定过约旦河之人的身份。将承认是以法莲人的立即屠杀;若有人否认,则他们必须说示播列,以法莲的方言与亚摩利人及阿拉伯人很相似,用S来代替SH的音,他们说示播列发音不准,变成西播列。这样,很快就暴露出他们的身份。于是,基列人杀了以法莲人多达42,000。


从此,以色列江河日下!他们的领袖——士师的属灵状况基本上是一代不如一代了;他们的没落不但体现在因效法迦南人,进行异教崇拜,而导致神的审判;也突出表现在支派之间已经完全松散,甚至为了一个简单的理由,就彼此仇杀!耶弗他死后更是增添了这种阴影,以色列会何去何从?




03

默想之一


8至15节,是对以比赞、以伦、押顿的简略记述,应该是政绩的描述,也有着同样的效果——神已经离他们很远!由约书亚时期,主动的与他们同在,到前面几任士师,被动性的同在,如今祂全然离开了他们。而他们,这些以色列的领袖:以比赞、以伦、押顿也不关注以色列人属灵的状况,只关注建立自己的小王国。


你认为今天的教会健康,与领袖和会众,都有哪些关系?


04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使徒行传 第十六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使徒行传》第16章 | 直到地极的实践


保罗的第一次宣教旅程,以耶路撒冷的会议为结束,外邦人怎样过神儿女的生活,是这会议的主题。在会议中间也有些波折,但以雅各为首的领袖,其开明程度非常高。


如今,上主将救恩赐给普天下所有种族的计划,有了基础的主线。犹太和外邦信徒的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双方就犹太妥拉的重要性,并外邦人毋须受割礼(割礼是成为神百姓的重要象征),已达成了共识;福音也彻底使外族人与犹太人,不需要增加任何条件,一样成为神儿女,彼此以弟兄相称(15:30-35节)。这一章分三段来思考:


直到地极的宣教版本(1-5节)


保罗与巴拿巴分开后,与西拉结成队,走遍叙利亚、基利家,又到特庇、路司得,展开了第二次宣教旅程,在这期间,一半血统是希腊人的提摩太,也加入为同工。他们将耶路撒冷教会的宗旨教导众门徒,人数也天天增加,看来合一的看见,最终带来教会的复兴。


这一路的宣教,基本特征都较相似:他们无论往哪里去,都与耶稣所吩咐门徒的使命,有密切的联系——“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1:8)”,所以,这宣教行动,也可以解说为“耶路撒冷——地极”的版本(16:1-5)。


马其顿异象的意义(6-10节)


保罗在马其顿,获得了朝向罗马的宣教异象,之后,他们来到坐落于罗马大道的腓立比(军事与贸易的伊格纳修大道)。这城市有相当多的罗马人(退役军人或是罗马公民)居住,这里是奥古斯都帝国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福音则在这里开花结果——吕底亚一家蒙恩。马其顿的异象,意味着弥赛亚国度,将要胜过凯撒王国。


效忠帝国与效忠弥赛亚不同的命运(11-40节)


这段有两个主题一致的故事:一个被鬼控制的婢女得到释放;一个是保罗与西拉在狱中蒙天使拯救。两者都道出福音已深入地极——阴间(牢狱是死亡的象征)。这种拯救最后的落脚点,则是一个看起来无法交差的狱卒,他因恐惧罗马的法律想自裁,却因着保罗和西拉而获救了,一家人也因此得到了属天的喜乐与平安。


05

默想之二


保罗与西拉因福音而入狱,天使又使他们获救,狱卒一家因着他们得到意外的拯救。看来,他们入狱、释放,“也是为着别人的益处”。这表明效忠于帝国与效忠于福音,所带来的完全不同的命运:一种为着别人而活的人生态度。他们的遭遇提醒你,当怎样看待你所遭受到的各样不顺利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