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7月27日 | 好象荒场的鸮鸟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零二篇1-17节
1 耶和华啊,求你听我的祷告,
容我的呼求达到你面前。
2 我在急难的日子,求你向我侧耳,
不要向我掩面;
我呼求的日子,求你快快应允我!
3 因为我的年日如烟云消灭;
我的骨头如火把烧着。
4 我的心被伤,如草枯干,
甚至我忘记吃饭。
5 因我唉哼的声音,
我的肉紧贴骨头。
6 我如同旷野的鹈鹕,
我好像荒场的鸮鸟。
7 我警醒不睡,
我像房顶上孤单的麻雀。
8 我的仇敌终日辱骂我,
向我猖狂的人指着我赌咒。
9 我吃过炉灰,如同吃饭,
我所喝的与眼泪搀杂。
10 这都因你的恼恨和忿怒;
你把我拾起来,又把我摔下去。
11 我的年日如日影偏斜,
我也如草枯干。
12 惟你耶和华必存到永远,
你可记念的名也存到万代。
13 你必起来怜恤锡安,
因现在是可怜他的时候,
日期已经到了。
14 你的仆人原来喜悦他的石头,
可怜他的尘土。
15 列国要敬畏耶和华的名;
世上诸王都敬畏你的荣耀。
16 因为耶和华建造了锡安,
在他荣耀里显现。
17 他垂听穷人的祷告,
并不藐视他们的祈求。
省思:
罪会破坏、阻断人的一切亲密交往,
陷我们于孤立的状况,
任我们封闭于自怜、自虑的萎缩光景中。
孤僻的鹈鹕和鸮鸟捕食其他的动物,
乃比喻陷于罪中的心灵。
祷告:
天父,再没有比与祢隔离
更痛苦、凄凉、绝望的感受。
我灵里凡因罪向内敛缩之处,
请帮助我以信心向外舒展,
接受赦罪、开始颂赞。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士师记 第十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士师记》第10章|耶弗他出场前奏
对陀拉与睚珥作清单式交代后(1-5节),进入耶弗他这一详单,他的事迹跨幅两章经文(11:1-12:15)。
先有一段较长的序曲(10:6-18),来介绍以色列当时的光景,为耶弗他出场作铺垫。这段序曲仍然是士师记的公式:以色列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去侍奉迦南诸神,不侍奉耶和华。或许这些偶像崇拜较为直观而有着吸引力,迦南崇拜所带来的感官满足,并所推崇的物质主义,以色列人一旦沾染上,就很难抗拒。
这样,以色列人的境况也就越来越糟糕,拜偶像与受压迫成为他们的主调。导致他们需要面临两重敌人:耶和华与迦南众族。当以色列深受压迫之苦,就哀求耶和华(10节);耶和华就救赎以色列人,将他们从迦南诸族的压迫中救赎出来,而以色列人却忘恩负义。耶和华为此耿耿于怀,不无讽刺地对他们说:“我不再救你们了,你们去哀求所选择的神,你在遭遇急难的时候,让他救你们吧!”(11-14节)。
以色列人深感懊悔,愿意担当神的审判(15节),悔改自己的行为,将各样偶像除去,并下决心,专一侍奉耶和华(16节上)。耶和华面对他们的苦难,就心中担忧。如同他们的列祖在旷野时期,因着悖逆而遭到上主的惩戒,而当他们哀求之后,耶和华又回心转意,决定搭救他们。
当亚扪人压境基列,以色列人安营在米斯巴,对峙之时,以色列尚无领袖可以带领他们来对抗亚扪。当然,各支派都有领袖,但他们起不到作用,无法领导百姓。我们从士师记整体状态看来,根本原因可能是这些领袖的属灵状态太糟糕,无法被神使用。
于是,耶弗他登场了。
03
默想之一
神对以色列公然背弃真道的报复就是离弃他们,让他们遭到外邦人的压迫。在祂眼中,对祂的拯救不存感恩的以色列,不再有资格向祂呼求(13节)。不过,对祂子民之呼求的置若罔闻的回应,实际上也是一种考验!通过这种变相审判的方式,来使他们看到——到底谁才能真正救赎他们,好使他们真心悔改。始终神是有恩典、有怜悯的神,祂也不轻易发怒,当祂面对以色列人有限的回应,依然会出手相救。虽然知道百姓的敬虔不会持久,以前的恶性循环仍然会再次发生。
当我们因以色列人心中的愚顽而责备他们之时,也必须承认自己能够存活到今,乃是因为神的长久忍耐。不过,就以色列人来说,若是不悔改专心寻求神,不除掉那不能拯救他们、无法使他们满足的偶像,始终都要遭到耶和华神的审判。你可以尝试用以色列人这种信仰的轨迹,来描述你的信仰状况吗?
04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使徒行传 第十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古罗马的雕刻,描绘用以献祭的戴着花圈的公牛。现藏于以弗所博物馆。)
《使徒行传》第14章 | 抵挡恩典的优越感
十三章至十五章35节,是保罗与巴拿巴第一次宣教旅程的叙事,这显示了保罗的合法地位,他所展开的事工,与彼得相仿(事实上也跟耶稣相似)。他的宣教行动,愈向以外邦人为中心而发展(地极);他的宣教方式与策略,为使徒行传15章讨论外邦信徒问题的会议,确定了背景。
在其间(以哥念、路司得和特庇),犹太人敌对新兴的弥赛亚使者保罗与巴拿巴,呈现出教会在耶路撒冷遭敌意一样的主题。看来犹太人被弃,是因他们自以为的优越感,而这等优越感,则产生出抵挡神及邪恶和暴力的作为,与和平的创造主、立约之神的心意完全相违背。
不过,令人安慰的是:巴拿巴与保罗他们遭到同胞弃绝,反倒成全了上主对列国的旨意——为外族人开了信道之门(14:27节)。再次显示出,这个一向以来属于神的子民内部的新兴弥赛亚群体,他们所展现的圣灵的能力,是世间的权势无法相比的。
我们对十四章作两方面的回应:
1、在我们平常所说的:罪恶往往更多的是吃喝嫖赌娼与骗,这些道德性的层面。路加对犹太人的罪恶和暴力的产生的看法,乃出自于信仰或其自身的优越感,而我们很少会将自身的优越感与罪恶联系在一起。另外罪恶更是:类如希律、祭司党与法利赛教门,集体性和结构性地抵挡神的作为。
2、圣灵的作为,其基本点是合一性的体现。保罗第一次宣教是因着圣灵,这里的彰显则是因着教会合一的差遣,并组成团队出去。这确实与现代的个人感动所决定的方式不同,尤其与现在的灵恩运动所大肆渲染的、所谓因圣灵恩赐而产生的属灵等级主义和优越性,完全不同。圣灵的作为经常与团队的合一关联在一起。
05
默想之二
在这一章,我们看到,圣灵的职事,是透过保罗与巴拿巴的每一个动作而出现,并不是以一种特别新奇的形式出现。而且,其群体性的特征,非常明显。也就是说:路加的圣灵观,总是以群体的益处和犹太、外邦合一的主题而生发的。今天,圣灵引导的这种特征,如何提醒你?你可举类似的例子来说明:因着圣灵所带来的群体性的见证吗?
本文图片选自圣经综合解读网 (cmcbiblerea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