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5年7月25日
来源: | 作者: 唯信 | 发布时间: 8天前 | 183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当乐意事奉耶和华
2. 每日就约 | 士8章-耶和华不再出现
3. 默想之一 | 应该对自卑保持警惕
4. 每日新约 | 徒12章-胜过邪恶的弥赛亚群体
5. 默想之二 | 活出基督徒的身份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7月25日 | 当乐意事奉耶和华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篇

 

1  普天下当向耶和华欢呼。

2  你们当乐意侍奉耶和华,当来向他歌唱。

3  你们当晓得耶和华是 神。我们是他造的,

    也是属他的;我们是他的民,

    也是他草场的羊。

4  当称谢进入他的门,当赞美进入他的院;

    当感谢他,称颂他的名。

5  因为耶和华本为善,他的慈爱存到永远,

    他的信实直到万代。

  

省思:

本诗篇以八种方式呼吁人赞美神,

八种说法的共同重点都在于赞美,

其各异之处则显示了赞美的多面性。

赞美不是例行地发出沉闷的单音调,

而是对神一种愉悦、创意性的憧憬。

 

祷告:

“普天之下万族万民,

都当向主欢声颂唱,

欣然事奉、颂扬祂,

都来主前欢喜快乐。”

(William Kethe,“All People That on Earth Do Dwell”)

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士师记 第八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以色列圣殿研究所制作的以弗得。)


《士师记》第8章|耶和华不再出现


第八章出现这样的轨迹——指示基甸的耶和华,如今不再出现了,是什么原因呢?通过所记述的胜过米甸人的几个故事,我们或许能猜得十有八九。


在与米甸人征战中,基甸已经大大得胜,但他仍然要在众人已经疲累的情况下,追赶米甸王西巴和撒慕拿。


疏割和毗努伊勒人,可能担心基甸不敌米甸人,假如基甸失败了,他们必然受牵连,米甸人不会放过他们。所以,他们不愿意帮助基甸。没想到,基甸成功了!基甸就回来惩戒疏割和毗努伊勒人,凶残地对待他们(7节),用荆棘压过他们身上,好像打谷时用辊子压过谷粒一般,或是将他们放在荆棘上,用打谷的辊子压过他们身上。无论如何,这可能会使受刑的人死亡。我们看到,这个起初在神面前极其谦卑的基甸,报复心极重,在他得势了之后,会心狠手辣的对待反对者。


在8章18至19节里,我们看得更为明白了!他问他的敌人西巴和撒慕拿:“你们在他泊山上所杀的人是什么模样的?”当他们回答说:“像是王子,和你一样!”基甸说:“他们是我们的兄弟”。看来,基甸追杀西巴和撒慕拿,行动背后一直有私心,除了为了耶和华的荣耀外,他一直伺机要报家仇。


后面几件事情再次显出他性格软弱。他在以色列人拥他作王时,一再推却,甚至说耶和华才是管理他们的。可是,他又用行动颠倒耶和华的王权——造了一个以弗得,象征自己的胜利,强调个人的权威。这个以弗得,最终成为以色列的网罗,把百姓引到背道的路上。他有许多妻子,生了七十个儿子,最终这个家在自相残杀中灭绝(9章)。



03

默想一


基甸是个性复杂的人,刚开始,他因看见上主,就说:“哀哉!主耶和华啊,我不好了,因为我觌面看见耶和华的使者。”说明他有相当谦虚的一面,在两次试验中,也显出他的这谨小慎微,看似谦卑的性格。但后来,他对敌人的报复,以及嘴上说他不作以色列的王,而他打造以弗得把它设立在城里。要知道,以弗得只能穿戴在祭司身上。基甸这坏榜样,使他的家庭及全以色列国均受到牵连。


从基甸这人你能认同这样的一个观点吗?自卑的人有时也是相当关注自我的,假如这样的人一旦成功了,这自卑的性格容易变成加倍的害处。那么,你自身有这种性格特征吗?从基甸的例子,比如他在看到耶和华的使者后说的那句话,是不是也同样反映出你自己经常说的“我不行,我不行”!因此,我们不愿意参加教会的服事。这类性格的人,一旦有了成果之后,就很容易践踏别人,而一旦服事没果效,也容易怨声载道。

基甸的故事提醒你,应该对什么保持警惕?你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自己免于这种试探呢?



04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使徒行传 第十二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使徒行传》第12章 胜过邪恶的弥赛亚群体


十二章,让我们看到,在耶路撒冷这个权力集中地,弥赛亚的福音是如何活跃地胜过各样的权势的:


1. 胜过牢房


雅各殉道也是政治的因素,希律(安提帕)这个假的弥赛亚后裔,并没有改变他父亲的劣迹,他成为彻底抵抗上主的恶魔。他对教会——耶路撒冷这个新兴的属神的子民,实行逼迫和杀戮,而且,他是以“神的代表”的身份,来做这些恶事(参20-23节)。


而牢房关不住彼得,因为圣灵的作为,具有不可测度及无限的可能;人间的权势,对于胜过死亡而复活的弥赛亚群体,已经完全无力!在天使的带领下,彼得回到了他的群体中。这种令人惊讶的情形,透过使女罗大高兴得忘记为彼得开门体现了出来。


2. 胜过希律


神对于希律横行霸道,并非坐视不管,祂的审判速度非常得快,就在希律坐在王位、被人高呼为神时,他遭到了打击致死。



这也可以用耶稣渡海与赶出格拉森的污鬼一样的方式来解说——如今,弥赛亚群体已经有着与弥赛亚一样“胜过邪恶与魔鬼”的能力(耶稣赶出格拉森的污鬼是指:祂这位弥赛亚已经临到,阴间的势力已经开始瓦解了)。不过,总的而言,弥赛亚及祂的那个新兴的群体,能有这种能力,是通过耶稣的牺牲和祂的门徒殉道而获得的。


3. 胜过帝国的藩篱


接着,路加记载了巴拿巴与扫罗完成了捐项,并带着马可从耶城教会回到安提阿的这段叙事,其象征意义尤其明显:犹太式的教会,完全接纳了外族式的教会,彼此成为开放性的群体。另外,路加刻意地描述:新兴的弥赛亚群体,去除了种族、国家的藩篱,呈现出“神的道日渐兴旺”的现象(24节)。



05

默想二


我们从希律的死亡来做些思考:希律安提帕,是帝国在巴勒斯坦主要获利的代理者。雅各死在他的手中,表明帝国的本质是抵挡上主;而彼得胜过则显示上主的国度胜过帝国的权势。人间的帝国,其利益终究将消失。


那么,在现今处境里,我们需要学习的是:要活出基督徒的身份,借此来显示自己站在与基督同一战线上。因为当这世界的国度与上主的国度发生冲突时,只有一方站立得住,我们需要将从这世界所获得的利益,放在基督的群体之下。你个人有类似的经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