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5年7月20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13天前 | 142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唱新歌
2. 每日旧约 | 士3章-三位士师的例子
3. 默想之一 | 左撇子以笏如何使你重新看待你的缺点?
4. 每日新约 | 徒7章-殉道者司提反
5. 默想之二 | 如何看待福音带给我们看似失败的遭遇恰是对他人的祝福?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7月20日 | 唱新歌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九十六篇


1   你们要向耶和华唱新歌!

全地都要向耶和华歌唱!

2   要向耶和华歌唱,称颂他的名!

天天传扬他的救恩!

3   在列邦中述说他的荣耀!

在万民中述说他的奇事!

4   因耶和华为大,当受极大的赞美;

他在万 神之上,当受敬畏。

5   外邦的神都属虚无;

惟独耶和华创造诸天。

6   有尊荣和威严在他面前,

有能力与华美在他圣所。


7   民中的万族啊,你们要将荣耀能力归给耶和华,

都归给耶和华!

8   要将耶和华的名所当得的荣耀归给他,

拿供物来进入他的院宇。

9   当以圣洁的妆饰(“的”或作“为”)敬拜耶和华;

全地要在他面前战抖。


10  人在列邦中要说:“耶和华作王!

世界就坚定,不得动摇;

他要按公正审判众民。”

11  愿天欢喜,愿地快乐!

愿海和其中所充满的澎湃!

12  愿田和其中所有的都欢乐!

那时,林中的树木都要在耶和华面前欢呼。

13  因为他来了,他来要审判全地。

他要按公义审判世界,

按他的信实审判万民。

 

省思:

“新歌”的颂赞之所以活泼有力,

乃因宣告“耶和华作王”(10 节)。

当我们发现神在掌权,

并如何以恩慈施展祂的主权,

我们颂赞的词汇就大为丰富了。

 

祷告:

神啊,

在祢的管辖之下,真是美好,

不受制于抽象、机械的自然律,

或多变无常的社会律。

请在耶稣基督里管理我,

祢的国度此时就在祂里面。

阿们!


上图:以色列的沿海平原(Israeli coastal plain)。当基督再来的时候,这里将要应验:「愿天欢喜,愿地快乐!愿海和其中所充满的澎湃!愿田和其中所有的都欢乐!那时,林中的树木都要在耶和华面前欢呼。」(诗九十六11-12)

上图:以色列的沿海平原(Israeli coastal plain)。当基督再来的时候,这里将要应验:「愿天欢喜,愿地快乐!愿海和其中所充满的澎湃!愿田和其中所有的都欢乐!那时,林中的树木都要在耶和华面前欢呼。」(诗九十六11-12)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士师记 第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士师记》第3章|三位士师的例子


第三章1至4节,算是本章的导论部分,它反映了约书亚记一章七至九节,十三章二至六节,及廿三章的主题。让我们看到,约书亚死的时候所剩下的各族──成了以色列的网罗。当然,士师记将以色列人的背道作为基本肇因,耶和华藉此试验他们对信仰的忠诚(2:22),及让他们学习打仗的经验(3:1-2)。也就是说——进入迦南后,要长治久安,必须在信仰上对耶和华忠诚。否则,那些迦南人总是会虎视眈眈。第三章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记述了神兴起的三位拯救者(士师):


这一章几乎是整卷士师记的缩本,由三个长短极不同的故事构成:用了五节经文来写俄陀聂;关于以笏,用了十九节(12-30节);珊迦则是一笔带过(31节)。


“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像是一句墓志铭,道出了众士师被兴起的原因:以色列行恶,敬拜迦南偶像——巴力和亚舍拉;耶和华就兴起极其邪恶的米所波大米王古珊利萨田[1],奴役了他们八年。


又因着以色列人的呼求,神兴起迦勒兄弟基纳斯的儿子俄陀聂[2],来拯救他们。


“犯罪——审判——呼求——拯救”,故事格式就呈现这般典范。以色列行恶——耶和华发怒——他们被人压迫(或者说是耶和华交付的)——以色列呼求——兴起士师(俄陀聂)打败敌人——国中太平XX年——士师死亡。


较之俄陀聂的简略,对以笏的描述则较为细腻(12-30节),属于较直接的一类。他的故事有好几处加上花边式的标志,以笏出奇制胜,策略大胆精彩,还有闹剧的元素,甚至拿秽物开玩笑,伊矶伦的头脑与他的脖子一样大而无用,不堪一刺,死后有可能因为流出来的大便的气味,他的仆人才进来。叙事人极其讽刺,这位摩押王的死,捧腹之余告诉我们,只要耶和华出手,对付敌人轻而易举。


经文还有一个隐藏的信息在此,士师记开头出英雄的支派,在结尾处却成了被同族所灭的支派。以色列在开头是对付外族人,到最后,却灭绝自己人。结局委实可悲!


本章的最末了部分简略地提一提珊迦,或许是为突出下面的女士师底波拉。



03

默想之一


便雅悯的名字,对希伯来文读者是双关语:其中一个意思是惯用左手的便雅悯人,他不能像正常人一样使用有力的右手!然而,耶和华竟用不可能出击的人出击!


在许多社会里,惯用左手的人会遭遇极大不便。要向多数人看齐已不太容易,要被当作“不吉祥”而受苦就更不幸了。但是在耶和华看来,以笏的不利条件是可以转变的,就像用左手打网球的人可以变不利为有利一样!这点如何使你重新看待你的缺点?



[1] 古珊利萨田姓名的意思,是指‘双倍邪恶’。参昆达(Arthur E. Cundall)、莫里斯(Leon Morris)著,杨长慧译:《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士师记、路得记》(台湾:校园,2002),页69。

[2] 俄陀聂在士师记一章及约书亚记十五章都已重复提及。



04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使徒行传 第七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活动范围。)



《使徒行传》第7章 殉道者司提反


6章8至15节,让我们看到,日光之下无新事,司提反与他们的辩论,是在不公平的情形下进行的:他们因为辩不过他,就使坏主意——唆使、煽动民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制造社会舆论,在貌似合理的状态下,将他带到法庭公审,取了假见证,说他是以拿撒勒人耶稣的名,诋毁他们赖以生存的圣地与律法!


第7章,司提反围绕三大主题来反驳他们:


1、他以始祖亚伯拉罕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哈兰(2-4节);约瑟在埃及(9-16节);和神在西奈旷野荆棘丛中与摩西说话(30-34节),以及在红海和荒野行事(36节),在西奈山赐下律法给百姓(38节)为例,强调神的施恩作为,不限于以色列的区域,祂也与不洁净的人士往来。


2、摩西在燃烧的荆棘地,被指示脱下鞋,因这是圣地(33节);西奈山也称为圣山,会幕也是圣洁、适合以色列敬拜的地方(44-46节)。言下之意,以色列还没有进入巴勒斯坦地,在没有圣殿之前,就已经有了可以纯正敬拜所需的一切。也就是说:神并不住在人手所造的屋里(48-50节)。那么,宣告圣殿被废掉,并非亵渎神和对神的不敬,因为神既独立于圣殿之外,也可以在圣殿之外行事。看来,这位神,祂所悦纳的敬拜,不单单在耶路撒冷圣殿,因祂是自主的。


3、司提反从约瑟被列祖拒绝(9节);摩西在调停同胞矛盾时,遭他们拒绝(26-29),他在蒙差遣到为奴的百姓中,作拯救者时,也被他们拒绝(35节)。当时的百姓拒绝摩西的信息,拜金牛犊(39-43节)。从这些背叛的事例,可看出他们是惯常背叛神的代表,没有资格作为公义的裁决者。


司提反的讲话突然结束!有可能是因听众不胜其烦,把他打断了,以致他连提耶稣的机会都没有,就被他们用石头打死了!



05

默想之二


我们今天对司提反为耶稣作见证所遭受的杀害,作两方面的思考:


1、司提反以激进的方式、忠实地传播福音,满有圣灵的他为此付出了生命。从中看到福音总是挑战我们——满有圣灵的能力,带给我们的可能不是顺畅,反而是看似失败的遭遇。


2、司提反在充满敌意的世界里为耶稣作见证,却保持平衡,他没有将仇恨带给杀害他的人,反而为他们祈祷,这可能是福音见证最有力的地方。


你如何看以上的两点?



本文图片选自圣经综合解读 (cmcbiblereading.com)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