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5年7月18日
来源: | 作者: 唯信 | 发布时间: 15天前 | 163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我们要欢呼
2. 每日旧约 | 士1章-引入士师时期
3. 默想之一 | 你对士师记的初步印象
4. 每日新约 | 徒5章-新群体的危机(一)
5. 默想之二 | 无论何时都该谨慎与谦卑地面对世界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7月18日 | 我们要欢呼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九十五篇 1~5节

 

1   来啊,我们要向耶和华歌唱,

     向拯救我们的磐石欢呼。

2   我们要来感谢他,

    用诗歌向他欢呼。

3   因耶和华为大 神,为大王,

    超乎万神之上。

4   地的深处在他手中,

    山的高峰也属他。

5   海洋属他,是他造的;

    旱地也是他手造成的。

 

省思:

神作为神,

理当受到敬拜。

祂令人敬畏的权能,

使我们不得不敬拜;

祂美善的旨意,

使我们必定欢然敬拜。

 

祷告:

神啊,

我颂赞祢伟大的名。

我每唱一首歌,

称颂祢的能力、大爱、恩典、荣耀,

就有再唱新歌的新发现。

一切颂赞都归于圣父、圣子和圣灵。

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士师记 第一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位于以色列南地旷野(Negev Desert)的Carmey Avdat葡萄园。这里的气候很适合种植葡萄,只要有水源,就可以耕种。)



《士师记》第1章|引入士师时期


接续约书亚记的士师记,展开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士师时代。名为士师,意即审判者。在开头部分,士师记与约书亚记有许多互相引用和参照的地方。在约书亚记13至24章,以土地有待征服为主题(书13:1,18:2-3),有些经文还预示了约书亚死后的事件(书15:13-19)。士师记的引言重接约书亚记13至24章,尤其是提到约书亚的死,叫读者留意各支派得产业的问题(1:1-2;2:6-9)。叙事人这样参照的目的,是期盼读者,能按约书亚记13至24章的盼望和警告来读这引言。


在约书亚记13至19章中,有时会预告迦南人没有被赶出。而在士师记,说迦南人住在他们中间(1:27,29-30节),甚至亚设和拿弗他利则住在迦南人中间(32,33节),亚摩利人不容许但支派进入分得之地(34节)。


因此,本来描述以色列人怎样得地的叙事,反而变成描述“亚摩利人的境界”(36节)。一个又一个支派没有赶走其中的居民,尽管以色列人强制迦南人作苦工(28,30,33,35),而情况却越来越糟。


在士师记中,女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押撒(1:11-15)、底波拉和雅亿(4-5章)、耶弗他的女儿(11:29-40)、参孙的第一个妻子(14章)、大利拉(16章)和利未人的妾(19章)。他们在不同的时代,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士师记有君王兴起的视线(17:1-21:25),它对兴起君王的呼吁,观点较中性,对君王价值的判断,则需到撒母耳记时才较为清晰,到列王记则倾于负面。


1章1节至3章6节,让我们看到,以色列各个支派尝试着征服迦南,来落实约书亚生前给他们的吩咐(1:1-2:5,参书23:5),但他们未能如愿以偿。更为糟糕的是,因以色列人整体性的背道,他们就遭受了约书亚生前所发的咒诅——被迦南人欺压(2:7-3:6,书23:12-13)。


3章7节至16章31节,属于本卷书的叙事主体,其大体内容如下:因着以色列人的哀求,耶和华神就怜悯他们,兴起领袖(士师)施行救赎,他们能过一段太平日子。可是背道的罪恶一次又一次地循环,他们也就一次又一次地陷入迦南人的压制中;遭受压迫,也促使他们对耶和华一次又一次地哀求,耶和华也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士师救赎他们。不过,这种循环是呈螺旋式下降的——以色列无论在军事实力,还是领土上,以及支派之间的团结,甚至在对耶和华的信仰上,越发糟糕,最后到了完全异教化的状况。




03

默想一


谈谈你对士师记的初步印象。



04

每日新约经文及简释 

使徒行传 第五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使徒行传》第5章 新群体的危机(一)


弥赛亚耶稣这新的群体,克服了外界的压力,带来全新的社群实践,巴拿巴与众人慷慨地将他们的财产分享出来。同时,这群体的内部也发生了问题(1-16节),外来的敌视力量也依然持续(17-41节)。


亚拿尼亚与撒非喇这对夫妇,只是外表上属于新群体中的一员,他们欺哄群体,也是欺哄了圣灵:因一个人对所拥有的财产的处理,往往是其委身程度的量尺。就耶稣对门徒的教导而言,谁热切地与人(如弟兄或姊妹)分享,谁就是听了上主之道而遵行的人,而这对夫妇不懂此道,最后遭到圣灵的审判,因为欺哄这个弥赛亚的新群体,就等于欺哄圣灵(路8:1-12)。


这个新兴的群体,在交织着友情和团契的同时,也面临敌意和遭拒,那些守殿官、撒都该人、祭司长、公会、罗马卫兵,互相结盟,一同来打压他们。因这新群体,挑战了他们的神学、社群文化、政治和身份等等,他们把教会领袖送到公会,打算以“公诉”的方式来处置他们。


但事实上,这些基督徒的行为完全是善举,一点不像社会的危险分子,这些敌对势力殴打与监禁了他们后,权衡了群众的舆论,还是把他们放了!那位年高的法利赛人迦玛列,给了最好的建议:“任凭他们吧,他们所谋的、所行的,若是出于人,必要败坏;若是出于神,你们必不能败坏他们”。也就是说:就连这些反对者当中,也有人担心这种抵挡和敌意是否合理。


遭遇逼迫的门徒们,像耶稣一样地行神迹奇事,这些行动也与耶路撒冷的犹太领袖,产生了冲突。另外,当他们遇拦阻时,也像耶稣一样,以祷告并更深的委身,来回应所领受的呼召——因着逼迫引向更广阔的宣教旅程(41节)。




05

默想二


初代教会因着圣灵的同在,他们的生活被提升到另一个层次,日子变得兴奋而无法预测。不过,这充满各种可能的全新生活,也遇见亚拿尼亚与撒非喇这对夫妇的不诚实与偏行己路,以及遭遇整个社会各层面的打击与压力。


这些如何提醒今天的你我,?另外,他们在面对这些阻挠时,所采取的对应策略——惩戒虚妄者、勇敢地作见证、赞美神并向外宣教。这些可以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深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