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5年7月16日
来源: | 作者: 唯信 | 发布时间: 17天前 | 205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你所管教的人
2. 每日旧约 | 书23章-约书亚告别百姓
3. 默想之一 | 祝福和诅咒
4. 每日新约 | 徒3章-新国度的成效
5. 默想之二 | 教会生活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7月16日 | 你所管教的人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九十四篇 12~15节


 

12 耶和华啊,你所管教、

     用律法所教训的人是有福的。

13 你使他在遭难的日子得享平安;

     惟有恶人陷在所挖的坑中。

14 因为耶和华必不丢弃他的百姓,

     也不离弃他的产业。

15 审判要转向公义,

     心里正直的,必都随从。

 

省思:

若神恨恶我们,便会责罚我们;

若祂漠视我们,就不理睬我们。

但祂爱我们,

表达的方式之一即是藉着“磨练”:

按规矩雕琢我们的生命,

使之弃邪归正。

 

祷告:

天父,我接受祢的督正与管教。

请帮助我能像耶稣,

因所受的苦而学会顺服。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约书亚记 第二十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被网抓住的鸟,如果没有人把它的脚从网里拉出来,只有死路一条。信徒也常常陷入世界、情欲和魔鬼的「网」中。


《约书亚记》第23章|约书亚告别百姓



约书亚知道自己的大限将至,所以他向以色列会众发表了一篇演说,期望他们能够在应许之地上,一直忠于耶和华上主。他的演说,与申命记二十七章摩西的临终演说十分相似,表明他秉持从前的真理,并期望这些真理,能再度深印在神的百姓心中。演说包括两方面内容:


1、告别演说(1-11节)


在二十三章1节让我们看到,以色列人并未占据全地。那么,约书亚去世后,以色列的长老、族长、审判官并官长,就被赋予责任,带领百姓继续征服全地。


约书亚提醒以色列人,他对历史的回顾的根据,是他自己亲身从埃及直走到示剑而得来的(2节)。更何况,这群以色列领袖也亲眼看见了神所做的事(3节)。那么,他们应该相信,神会为百姓继续争战,会将剩下的各国赶出去(4节)。以色列人无需凭自己的本领赢得争战,只要他们忠心,耶和华会继续赐下胜利(5节)。


也就是说:以色列获得胜利,不需要用什么新的办法,只要照着一直以来所行的,专心靠耶和华,这就够了!这乃是得胜的要诀,所要谨慎的是: 


1)顺服摩西律法,不可偏离左右(6节);

2)避免敬拜外邦神祇(7-8节);

3)要爱耶和华,对祂的话语要委身,要珍惜因依靠祂所获得的胜利成果(9-11节)。


2、对未来的警告(12-16节)

约书亚劝慰他们要忠心,因忠心必然蒙福,之后,话题就转到不顺服的咒诅上。因为祝福和咒诅都是圣约的一部分;他的演说如同摩西的临终演说一样,自然以对不顺服的警告作结束。他以三种冒犯圣约和其后果的描述,来唤起听众的注意:


1)以色列人若是不忠,与其他国民结亲,那么,第5节的应许就不会实现;耶和华也不将这些迦南国家赶出以色列,这些国家将成为征服者,反过来奴役以色列人,最后要毁灭他们。也就是说,这些国家现在是弱的,但将来则是强者,要反客为主,来侵略他们,直到他们在耶和华所赐的这美地上灭亡为止(12-13节)。


2)约书亚提醒百姓:不久之后,他将离世,可是,神仍然会像以往一样,以公义来对待以色列。神已经信守祂的应许,祂也会同样以信实来施行审判,责罚以色列,甚至,祂会把他们毁灭。因圣约既包含祝福,也包含咒诅。以色列要蒙福,还是被咒诅,全凭他们如何回应耶和华及祂的约了(14-15节)。


3)如果以色列拜偶像,耶和华就会大发烈怒,惩戒他们,使他们永远失去地业(16节)。



03

默想之一


约书亚的临终劝慰,包括了约的内容——祝福和咒诅!在新约,你能找到相应的内容吗?



04

每日诗篇及简释 

使徒行传 第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大希律扩建的第二圣殿的模型,位于耶路撒冷博物馆。


《使徒行传》第3章 | 新国度的成效


第三章,是关于彼得的主要叙事,可分为两方面:


1、彼得所带来的“医治”(1-11节)


圣灵在祂新的群体里,成就了在约珥书里“凡求告主名,必然得救”的应许,信徒奉耶稣的名就蒙医治(3:6,16)。其中一个关键的事件就是——通过彼得这个软弱的人,成就了本该在圣殿献祭所成就的——一个瘸子在圣殿的美门,得到了医治。彼得宣称:是因奉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所成就的(1-8节)。


这表明这个群体与耶稣的延续性,他们是弥赛亚合法的代言人。


2、彼得所作的劝信(12-26节)


就因这希奇的事,众人对彼得和约翰的行为深感希奇,彼得借机向他们传耶稣(9-11节):


1)、他竭力阻止人把荣耀归给自己,否定是因自己敬虔的特质,而带来上主怜悯的医治(12节)。

2)、是与祖宗立约的神,如今将约成就在仆人耶稣的身上,使耶稣复活的事件所致(13上)。

3)、彼得控诉百姓与神的作法相违背,他们叛逆的罪恶是弃绝耶稣,释放凶手;杀死生命的主宰(14上-15节)。

4)、他解释刚才的医治,是因蒙医治者自己的信心,和耶稣所赐下的恩典带来的,具有双重的意义(16节)。

5)、他邀请众人:要正确理解基督的受害,与先知预言之关系,并要做出正确的回应:悔改(17-19节)。


那么,真实的悔改是什么呢?


首先,要将耶稣与他们的末世观(新世界的到来和民族的更新),和他们熟悉的摩西所预告的那位先知,关联起来(20-23节)。


其二,他期望众人要有新的领悟力:作为先知的后人,和亚伯拉罕的子孙,对关于约、各样的应许、赦罪等等,需要用耶稣来做新的解释和新的委身(24-26节)。



05

默想之二



彼得的劝信,其方法与内容,最起码有三点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


第一、他那以基督为中心的思维:将他们所成就的医治归与基督。


第二、他那处境化的思维:他针对听众所理解、所认知的,做出有效地讲述。


第三、他那旧约圣经的思维:他将耶稣的事件,与亚伯拉罕、大卫、摩西及众先知作关联。


也正因他这三项努力,带来了巨大的成效:信耶稣的人男丁有5000人(参4:4)。


今天,假如教会在教会生活(或宣教)上有效——即教会要成为别人的祝福,你觉得我们可以学习的有哪些呢?


本文图片选自圣经综合解读备份网站 (cmcbibleread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