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7月8日 | 祸患必不临到你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九十一篇7-10节
7 虽有千人仆倒在你旁边,
万人仆倒在你右边,
这灾却不得临近你。
8 你惟亲眼观看,
见恶人遭报。
9 耶和华是我的避难所,
你已将至高者当你的居所,
10 祸患必不临到你,
灾害也不挨近你的帐棚。
省思:
除非渗入船舱,否则整个海洋的水
也不能将一只船淹没;
全世界的问题若非进入我们内心,
也不能造成伤害。
如此类比,信心即是沥青和捻缝材料。
耶稣曾祷告说:“我不求祢叫他们离开世界,
只求祢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约十七15)
祷告:
伟大的神,
我知道我所面临的任何苦难,
都不能将我与祢的爱隔离,
我所遭遇的任何恶事,
都不能搅乱祢在我身上的旨意。
我感谢祢在耶稣基督里的得胜。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约书亚记 第十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今日耶利哥的平原。以色列人过了约旦河,在这片平原上扎营、行割礼,守了进入应许之地的第一个逾越节。约书亚在这里遇见了耶和华军队的元帅。
《约书亚记》第10章|南征的胜利
亚摩利人的战略(1-6节)
以色列人占据伯特利与艾城后,便完全掌控了北方与中央一带,他们占领了具关键性的便雅悯高地,原属于耶路撒冷王盟友的基遍,如今也背叛了,现在只剩下南方还属于耶路撒冷王了。于是,亚多尼洗德邀请了四位首领和他们的军队[1],一同去攻打基遍,要在耶路撒冷挡住以色列人。诸王接受了他的要求,一同出兵攻打基遍。
基遍人急速向约书亚求救,说:“你不要袖手不顾你的仆人”。因在合约关系中,基遍人是藩属,他们提的要求是合理的(6节)。
南征胜利(7-43节)
7至43节详细描述了以色列人如何在南征中得胜。记载的方式颇具“画面感”,第一幅画面(7-10节)是胜利的摘要,11至15节,则细述了雅威在这场胜利中的作为;也将以色列与诸王争战的细节作了描述(16-27节),28至40节对征服诸城作些细述;最后再摘要式地回顾得胜的经历(41-43节)。
南方诸王考虑到联盟的安危,都响应了亚多尼洗德的呼求,一同上到基遍,同样,约书亚也回应了基遍人的请求,也上去了(7节),彼此展开了激烈的生死之战。
雅威像往常一样,对约书亚讲:“不要怕”!因祂能够使以色列人得胜(8节)。于是,约书亚顺从命令,选择了在晚上行军,带领军队从东边来,切断了耶路撒冷王盟军的后路,使他们不能再从耶路撒冷撤退;向西直追盟军,直到位于山地通往沙斐拉和西方平原路上的伯和仑;并继续向南,在沙斐拉一带追赶,直到亚西加(9-11节)。
11至15节,描述了雅威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伯和仑下坡,祂从天降下大冰雹在敌人身上,并听了约书亚的呼求,将日月停住(12-14节),帮助约书亚和以色列人打仗。
五个首领节节败落,只能躲在玛基大洞里,以求逃离劫难(16-17节);却被以色列人发现了,被他们用圆形大石堵住了洞口。这个被大石封住的洞,竟成了五王的坟墓(27节)。
战役自玛基大扩散开来之后,剩余的迦南人都向各城里逃跑。然而,他们的王和各个城都被孤立了,所以很容易就被拿下了(20-21节)。29至39节这段冗长的记录,报道了这一路势如破竹的战况。
最后,在40至43节,以“地区(40节)、疆界(41节)和时间”(42节)这三要素来作结,和前一段所特有的描述相同:没有留下一个,将凡有气息的尽行杀灭。
03
默想之一
对基督徒而言,圣战不可能再像这段经文,以及下面的北方战役一样,以军事的方式呈现,因为耶稣已经以自我牺牲的方式,呈现了最后的圣战——战胜罪恶和死亡。不过,我们每天所面临的压力和挣扎,也可以理解为属灵争战。试分享你经常遇见的“争战”。
[1] 这些王的名字和亚多尼洗德一样,都可以在约主前一五五零至一一零零年巴勒斯坦一带的文字记录和人名中找到。希伯仑和拉吉已经可以证实就是鲁美德废丘(Tell er-Ruemideh)和杜伟废丘(Tell ed-Duweir)。考古学家在鲁美德废丘还没有发现晚铜时期(主前1550-1200年)有居民的遗迹,这与耶利哥的情形相仿。不过,那里曾发现晚铜时期的墓,也曾进行挖掘,找到一些陶器,日期可以定在十三世纪末叶。另这里的希伯仑,可能在另一个地方。参希斯:《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约书亚记》,页219。
04
诗篇经文及简释
诗篇 第一四二篇~一四三篇
142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142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143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143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142篇 | 在洞里
142篇的标题是:在洞里!是表达大卫遭围困逃到洞里时的祷告。可以当作我们在遭遇危险时,一个典范的祷告!
1至3a,诗人“大声…大声”,不断重复,可看出他的祷告是多么迫切,他的处境非常危险。他似乎完全没有时间,可以清楚地向神吐露苦情。他说:“我的灵,在我里面发昏”,表明整个人已经完全无力把握自己所面临的处境和自己无比绝望的情绪。
3b至4节,让我们看到,确实如此,在这么凶险的处境,一个人,怎能有条有理地、以华美的口吻在祷告呢?因为耳中能听到的就是:“你被包围了”!也丝毫看不到,有救兵到来!事实上,他本来就是逃窜犯,哪来的救兵呢?
5节让人感到诧异,因为心境与现实完全不同,他如今落入这等凶险的处境,而他却在谈论福分,是不是痴人做梦呢?过去!对,过去!曾经经历了雅威多次的救赎,神自己成为了他在灾难之时的避难所,神那时大大帮助了他——在他“四面受敌”之时,仍然“不被困住”。
对!如今,对!哪怕只是一丝的希望,也足够了,因为有一条通天的路,这条路是活的!雅威在那里!祂岂止在那里,祂就在这里!如同过去一样。
因此,在6至7节,他重拾信心,向神展示一个自己的未来——“义人必环绕我”,他们组成了一个分享会,彼此在称颂雅威的厚恩!所以,他再次将死的处境陈明——他如今落入极卑微之地,又遭强敌包围,但他知道,他的未来,必在神的引导之下,走出被困之地!
05
默想之二
本诗的标题是:在洞里!是大卫遭围困,逃到洞里时的祷告。在山洞里既是被困的时刻,也可能是蒙救赎的时刻,这种危机也可能是转机。就在这困苦中,他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有期盼的世界”。因此,他的祷告很现实,与生活如此密切。也就是说:信仰的世界,就是平常生活的世界,一个充满危机,却又有机会的实况。这种现实,告诉我们,信仰中的神,也就是生活中的神!当我们在艰难时,将目光从困难转移,专注在神自己的身上之时,我们必然要经历生命的转机。因为神比我们的困难更大!当我们死死盯着自己的困难时,其实,我们已经偏离了正路!难道困难比神更大、更重要吗?更何况,神不但有力量解决我们的困难,祂更是要祂的儿女看到祂是怎样的一位神——一位眷顾、爱我们,时刻临在我们当中的神!听到这里,你心中会感到安慰吗?把自己完全交托给祂吧!哪怕你的处境如同大卫一样——在山洞里!
《诗篇》第143篇 | 煎熬
这是一首忏悔诗,也是一首哀歌。显示出诗人当时的境况令人十分痛苦,他认为这有可能是自己“不行义路”,而遭遇的审判。
求你怜悯(1-6节)
因此,一开头,他就先求神放过他(1-2节),然后,他求神看看他如今的遭遇:被敌人追杀,心灵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了(3-4节)。对他而言,为何会有这些光景,只有一个可能了——就是以前曾救过他的上主,如今与他作对(5节)。越是这样思想,心灵越是受尽煎熬,如干旱得龟裂的土地,已成不毛,唯有天上降下的雨水,才是出死入生的唯一办法(6节)。
求你垂听(7-8节)
故此,他迫切地哀求神,带领他,自第7节至12节,他呼求神速速听他的呼求,求神向他显现,好使他能找到神,使他有能力走前面的路,因为,如今他实在无路可走了。在迷茫的境地,除非先找回神,否则,人所受的焦虑、困扰的煎熬,无法解决。
求你引导(9-10节)
接下来,他也求神引导他走向平坦之地,求神救他脱离敌人!长久在敌人的镇压下面,久而久之难免会迷失方向。同时,他也求神让他明白神的旨意,长久在敌人镇压之下,自己难免也会迷信这些能镇压人的能力,要知道,这可是犯罪,并且会因此而落入凄惨的光景。
求你制裁(11-12节)
如今,他的思想往前走了一步,求神救赎脱险后,求神以公义制裁逼迫者。这不但是因为神会向他的仆人守信,更是在表达:他乐意看到神公义的彰显。没有神的公义,再多的良民,也不能扭转这个世界的暴力文化。而良民首先需要关注的是神的公义。如果,祈求神给他公义的裁决,而自己却缺乏对世界恢复公义的渴求,那岂不是自相矛盾吗?所有的忏悔,意义又在哪里呢?
看来,诗篇,包括罪人蒙难的诗篇,确实可以成为我们在危难处求告神的范本。
默想之三
诗篇确实成为了我们在危难处求告神的范本,平时按诗篇祷告多了,生命不知不觉就融进去了。这样,我们也能够慢慢从自启蒙运动(信仰是关乎私事,是自我的事,是关于人的事)以来的那种狭隘的境况中脱离出来,使我们融进上主那无比宏大的故事里,成为上主故事中的一员。这一切,在祷告世界里可经历到,有无帮你改变祷告的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