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7月7日 | 在祂的翅膀底下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九十一篇1-6 节
1 住在至高者隐密处的,
必住在全能者的荫下。
2 我要论到耶和华说:
“他是我的避难所,是我的山寨,
是我的 神,是我所倚靠的。”
3 他必救你脱离捕鸟人的网罗和毒害的瘟疫。
4 他必用自己的翎毛遮蔽你,
你要投靠在他的翅膀底下。
他的诚实是大小的盾牌。
5 你必不怕黑夜的惊骇,
或是白日飞的箭;
6 也不怕黑夜行的瘟疫,
或是午间灭人的毒病。
省思:
正如“恶”往往以不同面貌出现,
神的庇护也是以各种方式临到。
无论遇见什么危难,
总有一个相应的解救办法。
“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
我已经胜了世界!”(约十六33)
祷告:
全能的神,
我需要祢的保护帮助:
请祢作我避难的堡垒。
让我对祢的保护与照顾的期待,
胜过对险恶的恐惧。
奉耶稣的名。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约书亚记 第九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约书亚记》第9章|基遍人的计谋
第九章作了一个详细的报道之后,从十至十二章,则用年志式的浓缩写法,来介绍以后之事。在这几章中,像前面的结构一样:迦南人对以色列的反应不尽相同:如同耶利哥城的人敌对,而妓女喇合一家寻求和睦一样。迦南诸王敌对,而基遍人则寻求和睦。
在此之前,以色列人战无不胜。但在艾城,迦南人发现,以色列人也会吃败仗,事实上确实如此,随着亚干的犯罪,这个不败之军的信念消失了。
如今,迦南全地对以色列充满了敌意。读到这里,叙事人让我们明白,亚干之罪的影响何其深远。以色列人本来可以轻而易举地征服此地,因为对手已经闻风丧胆,但如今变得没那么容易了,“未来的历史可能会变成战事频繁、多人流血的局面,而偶像的问题,也将一直成为以色列历史的阴影”[1]。可惜了,一次的罪行,导致前路艰难。
南方诸王和北方诸王,因着听见约书亚的战事,纷纷惊恐起来,彼此结盟,来与以色列人争战(1-2节)。
其中的基遍人,却希望能与以色列结盟,因此装作是从远方来的,这样与其他迦南人划清界线。像喇合一样,放弃对迦南的效忠,宣扬以色列的神的大能,希望能进入以色列的阵营里。基遍人用欺骗的手段,蒙蔽了以色列人,促使以色列人与他们立约——永远结盟。但因为欺骗的伎俩始终是遭以色列不悦的,他们最终成为寄居的,不能像喇合一样成为以色列人。基遍人被问责时,承认雅威的命令是消灭迦南居民的,所以,他们会如此孤注一掷。
以色列人已经从亚干和艾城的事件中,学到了不可违约,即使这个约带有欺骗性,仍然愿意遵守,接纳基遍人寻求和解的意图,哪怕其手法并不光明。就此事雅威也没有发怒,反而容许命令被执行。
或许,我们也应该将这个事件,理解为以色列人祝福万邦的变相实现,毕竟这故事亦符合以色列人的目标,使他们在神所赋与的使命上,又朝前走了一步。
不过,这也设下一个悬案——雅威对迦南居民的态度如何?其他城市可以像基遍人一样,向以色列人求情吗?在后来的叙事里,我们确实看到类似的例子,比如约拿书里的尼尼微城,也因着向雅威谦卑,结果不被毁灭。基遍人与以色列人结盟的事件,与尼尼微获救的事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 参希斯:《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约书亚记》,页205。
03
默想之一
基遍人(和喇合一样),加入了神的圣约团体。对基督徒而言,这个故事教导我们:要看重每一个民族,将基督的生命带到他们当中。你可以试着将这恩典向身边的人分享。
04
每日诗篇
诗篇 第一四〇---一四一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读经音频2:(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140-141篇|抉择
140篇只有一个主题:恶人的阴谋!
一个人在信仰的旅途中,经受恶人的逼迫,落入他的恶谋中,是常有的事。这首诗以抗议恶的清醒头脑在祷告!社会的特征是暴力、残害,并以此为乐事,自古迄今,并未改变。诗人在此看得非常清楚,这是社会的特色。因此,他也呼求神救他脱离这种网罗,使他行在义人的道路上,因为只有神才有这等能力(1-5节)。
抗击社会的邪恶作为,最好的办法就是祷告,这就是6至11节所表达的意思。祷告,绝对不是逃避,乃是参与到神里面做事——神从来不停止在地上的工作,就凭祂所发出的救恩,就可以看出这一事实。曾经有过的经历,今天依然有效(7节);另一方面,神会行动也是基于祂的审判,祂不容许恶人成就恶事(8节)。
说恶言、做恶事的人,都要掉到自己挖的陷阱里,他们自掘坟墓(9、11节)。因为雅威本来就站在困苦人一边。所以,义人必要称赞神,因正直的人,要与神面对面(12-13节)。
141篇是一首晚祷(2节),这种有纪律的敬拜,意义重大。诗人似乎有迫切的事,需要向神陈明,并求神的临在,是的,神何等乐意临在我们当中,我们为何像乞丐一样愤怒、自怜地活着呢?诗人的经验不同,他饱尝着与神同在的喜乐,就凭他将祷告作为祭物欣然献上就可知——神在与他一起说话呢。
不过,他有点担心自己落入口是心非,嘴唇不洁的光景中;也担心自己心术不正,行为不端;或者因交友不慎,与酒肉朋友同流合污(3-4节)。他说自己宁可接受“忠言逆耳”,因诤友的话,有利于自己的行为(5节上),“朋友所加的伤痕出于忠诚”(箴27:6)。
所以,他对好心相劝的话,非常谦卑地听,但对于恶人的态度却相反,他说这些恶人中的高人——审判官却要自寻死路,有一天他们要跳崖自尽。他爱憎分明,所以在7节表达了他不二的选择:不与恶人同流合污,纵使被杀、被抛尸荒野、被人烧成灰当作肥料拿来耕地!他决心不改、忠心不改、爱憎不改!
8至10节,继续表达这类的心志。是的,面对如此大的势力,神子民要坚持笃信,确定是在这世界中的另类选择,也只有这位神能加添力量,赐予庇护。你的眼目朝向祂吧,定能脱险。而恶人则作茧自缚!因为神本性就是如此,祂拯救寻求祂、行正直路的人;也审判与祂作对的!
05
默想之二
诗人在140篇,让我们看到,抗击社会的邪恶作为,最好的办法就是祷告,因为神就在这世界中行动,与主同行,不是艰难的事。你能认同吗?141篇,诗人庆幸自己没有和恶人一路,并因此而感恩,在你的交友圈里,有没有恶人需要规避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