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5年7月4日
来源: | 作者: 唯信 | 发布时间: 29天前 | 142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因祢的怒气而消灭
2. 每日旧约 | 书6章-攻打耶利哥
3. 默想之一 | 圣经中带有“普世”救赎色彩的例子
4. 每日诗篇 | 诗135~136篇-记忆
5. 默想之二 | “格式化”的祷文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7月4日 | 因祢的怒气而消灭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九十篇 7~10节


 

7   我们因你的怒气而消灭,

     因你的忿怒而惊惶。

8   你将我们的罪孽摆在你面前,

     将我们的隐恶摆在你面光之中。

9   我们经过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

     我们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

10  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

     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

     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

     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

 

省思:

马丁路德写道:“我以前作神父时,

往往一读到这诗篇就要将之放下,

当时还不明白摩西这些可怕的真理,

并不是针对一个惊恐惧怕的心灵。”

(Martin Luther, Luther’s Works,13:86)

等路德醒悟何为福音的真义之后,

这诗篇不再可怕,反成为安慰,

因为“祂的愤怒是怜悯的义怒。”

 

祷告:

我主我的神,

我生命中许多无用的东西

有待修剪除去:

我乐意把自己交给祢检验。

我知道祢的怒气

是祢爱的另一面,

我所经的痛苦

乃是我在祢爱中的一种成长。

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约书亚记 第六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根据以上照片所绘的复原图。耶利哥的城墙倒塌了,石头护墙和其上的泥砖墙裂开,倒下的泥砖堆成坡道,攻城者可以长驱直入。


《约书亚记》第6章|攻打耶利哥

 

1、征服耶利哥的准备(1-5节)


耶利哥城门紧闭(1节),如约旦河自成屏障一样,如果以色列人要实现神的应许,必须克服这一困难,将耶利哥的城门打开。


约书亚从神那里得到如何破除耶利哥的方案(2-5节),看来,耶利哥的得胜,是神的赏赐,而不是以色列人军事的强大。神的吩咐是这样的:需采用庆典的方式,来征服耶利哥城。这项仪式乃是每天绕耶利哥城一周,利未人要抬着约柜,围绕在祭司前后,祭司则要吹羊角号来号召百姓游行七天,表明这是一支神圣的游行队伍,到第七天为最高潮。


在这七天里,以色列人要吃无酵饼,象征他们全然奉献给神(出12:14-20)。绕行耶利哥与约书亚记第五章的逾越节相连,让人想起第一个逾越节,那时神击败以色列的仇敌——超级大国埃及的军队。如今面临迦南的第一城池,就请看神又是如何行事了。


2、征服耶利哥(6-27节)


6至15节、20节,重复了3至5节,重点是:这场以吹角开始,也以吹角结束的游行,是按照神的命令而行的。到第七天,约书亚不许百姓说话或呼喊,要等他发出信号。


在最后一天,约书亚下达的命令和前几天不同,他吩咐要将所获得的所有的物件都除灭,完全献给雅威以色列之神(16-23节)。第19、24节重复列出要纳入圣所的财物,这仿佛是验收单,看哪些东西是属于圣所的。


唯一的例外是喇合和她的全家,因她恩待了探子,藏匿了他们,救了他们的命。所以,她的全家可以免受毁灭(22-23节)。希伯来圣经花了86个字来讲喇合的得救;而耶利哥的毁灭,则用了102字。旨在告诉我们,喇合的得救和耶利哥城的毁灭几乎同样重要。在25节下半节再次说明喇合与她一家的重要性:


第一、她住在以色列人当中,直到今日──意思是直到写这段经文的时候,她与以色列人不分,是他们的一部分。


第二、她的一家不再作迦南人,而是已经成为以色列人。


耶利哥城奇特般地倒塌了!事后,约书亚要众人起誓,凡想重建耶利哥城的根基与城门的人,必受咒诅。这和他在九章23节对基遍人的咒诅相类似。


从此之后,因着神与约书亚同在,他的名声传到各处(27节)。



03

默想一


妓女喇合一家获救,表明迦南人被灭绝不是必然的,这构成了约书亚记在以下篇幅的圣战基准:屠城和灭迹不是必然的!假如有人弃暗投明,转向以色列及他们的神雅威,他们也一样会被善待!这里的喇合,甚至成为了以色列君王大卫的先祖;耶稣基督也正是出自于这一系统。也就是说:圣经好像一直以来都在打破铁板一块的“种族主义”。你能举出圣经中类似这带有“普世”救赎色彩的例子吗?


这如何启发你思考,旧约与新约之间的转化关系? 



04

每日诗篇经文及简释 

诗篇 第一三五 —— 一三六篇


137篇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138篇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135-136篇 | 记忆


自135首至150首,分为三个诗集:135-137为出埃及诗集,有补充上行诗之意;138-145首为大卫诗集;146-150首是哈利路亚诗集。主题是“出埃及——大卫——至穹苍的大赞美”(150篇),诗篇就此结束。


135首每一节都在圣经其它书卷中出现过,或是某节的回应。诗人巧妙地将这些经文,建立了一个独特而又和谐的赞美架构,开篇与结束为呼召,要以色列来敬拜,内文将真主宰(救赎主)与外邦无用的偶像作对比。


第一节呼召后,第二节直接引用134:1节,不过,他把仆人扩散为广大以色列百姓。诗人因着雅威的本性——祂那美好的良善、美好的名,以及衪对雅各立约的爱和视以色列为珍宝,而赞美祂。


接着,在5至7节里,诗人由立约的角度转到创造,在这里出现的“万神”,并不是说诗人承认有其它的神;“天上、地下、海中、一切深处”,这些被外邦称为自有神明掌管的自然领域,诗人直接说完全属雅威管理,并听祂使唤。


8至14节,简述从出埃及到进迦南的事件,雅威是百姓的救主,因祂拣选雅各。抗拒祂旨意的成为了愚不可及,承担了自作自受的后果。


15至18节几乎完全重复115:4-6、8节,前面提到的埃及与迦南诸王,他们为什么会溃不成军呢?因为诸王膜拜的就是这些木头、石头和泥巴。


19至21节,直接重复115:9-11节的内容,以色列各家被提到“要称颂雅威”。看来,再多的重复,也不足以称颂祂的美名。


犹太人传统上以136篇为大哈利路亚——“伟大的赞美诗篇”,格式工整,让我们瞥见会众在唱诗篇时热烈参与的情景,其内容与135篇十分相似。


1至3节,诗人以感恩的态度,从神的本性与全能,作为概括性的荣耀,来称谢这位万神之神,万主之主;并配合慈爱永远长存的合唱,气势恢宏,又倍感温暖。


4至9节,他用了对创造叙述的两种表达方式:箴言将创造主比拟为智慧,创世记则将创造主的创造过程程序化。这一切都表达了祂对万物铺满了慈爱,与偶像世界视物为低等的,截然不同。


10至16节,重现出埃及的叙事:“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意义”,这些集体的记忆,深植于上主百姓群体的血液里,永不磨灭。这群从压迫者的世界被救出来的会众,歌唱雅威那长存的慈爱。


17至22节,是从旷野至迦南地“南征北战”的叙事,与135:10-12完全相同,谁是列国的主?与雅威作对,后果会是什么呢?记忆对恢复信仰十分有意义。


23至25节,让人看到雅威这位大能者,却与卑微者同行,又赐粮食照顾血肉之躯。神非高不可及的概念,或不食人间烟火的神明,祂反而眷顾人,却不索取任何东西。



05

默想二


136首最后一节再用1-3节的模式,称颂雅威为——天上的神,铿锵有力。你如何领会这种“格式化”的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