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5年6月15日
来源: | 作者: 唯信 | 发布时间: 49天前 | 219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使祢的脸发光
2. 每日旧约 | 申20章-圣战
3. 默想之一 | 人道主义精神
4. 诗 篇 | 诗107- 画境
5. 默想之二 | 你的拯救故事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6月15日 使祢的脸发光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八十篇1-7 节



1领约瑟如领羊群之以色列的牧者啊,

 求你留心听!

 坐在二基路伯上的啊,

 求你发出光来!

2在以法莲、便雅悯、玛拿西前面,

 施展你的大能,

 来救我们。


3神啊,求你使我们回转(“回转”或作“复兴”),

 使你的脸发光,

 我们便要得救。


4耶和华万军之 神啊,

 你向你百姓的祷告发怒,

 要到几时呢?

5你以眼泪当食物给他们吃,

 又多量出眼泪给他们喝。

6你使邻邦因我们纷争,

 我们的仇敌彼此戏笑。


7万军之 神啊,求你使我们回转,

 使你的脸发光,

 我们便要得救。


省思:

从创世记第一次记录神的话:

“要有光”,

一直到启示录的总结:

“要见他的面……不再有黑夜;

他们也不用灯光、日光,

因为主神要光照他们”,

圣经以“光”来表征神的作为,

在创造、救赎中,荣光照耀。


祷告:

“光中之光,启迪我,

新一天的黎明又开始;

恩典的阳光驱散阴暗,

照亮我主日的早晨;

有主喜乐阳光的祝福,

我的安息日何等快乐。”

(Benjamin Schmolck, “ Light of Light, Enlighten Me.”)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申命记 第二十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申命记》第20章|圣战


未曾求问耶和华的战争,不能称为圣战(撒上28:5、6,30:7、8;撒下5:19、22、23)。参加圣战之前,必须“自洁”(撒上21:5;撒下11:l1;赛13:3),也要除去一切可能得罪耶和华的事物(23:9-14);也必须确保耶和华住在营中(23:14;士4:14),祂才会将特殊的能力赐给领袖,而祂则是军队的元帅。


A、备战(1-9节)


圣战中的军队成员,不要畏惧侵略者,在领土外遇见敌人,也不要惧怕。想当年,军队的元帅耶和华,不是把法老的战车马兵,投在海中吗(出14:26-28,出15:3、4、18、21)?以色列的领袖应该担心的是:百姓只信靠战车,而不倚靠耶和华(赛30:l6,31:1及下;何14:3)。


为了保证圣战的纯粹性,军队出征前,祭司先要训话,勉励他们,无需畏惧和恐慌(2-4节);当谨记,耶和华必与祂子民同去,为他们争战。看来,非军事领袖,而代表耶和华上主的祭司,才是他们真正的领袖。


圣战时,四类人可免服兵役(5-7节):


1)建了新房屋,未将其奉献的人;2)种了葡萄园,未曾享用其中出产的人;3)刚聘了妻,无需出征,因他不应战死,却让别人娶他的妻。4)惧怕或胆怯的人,也可免役,因他们对整个军队的心理,会构成威胁。


这样做似乎会把军队人数变得太少,但耶和华施行拯救,看重其中成员的信心过于人数的多寡。申命记也重视平凡的生活,多过战争的光荣;也不鼓吹英雄主义(参士7:2、3)。


B、攻城(10-20节)


对沿途经过的城邑的方案有两个:


1)先要提出和谈,立约(10节),这城若愿意立约,便不可杀戮(7:22及下;参书9:11-23);要将城中居民作藩属,强迫作劳工(11节)。


2)若此城拒绝投降,则要围攻,将其一切男丁杀死(12-13节);可将妇女、孩童、牲畜,及其它的战利品,取作私用(14-15节)。




03

默想之一


人道主义精神是申命记的特色之一,比如慷概地对待奴隶(15:12-18)、寄居者、孤儿寡妇(10:18,24:17、19、20、21,27:19)、利未人(12:19,16:11、14,26:12、13);要将田地的遗穗留给穷人(24:19及下);借贷和抵押,也要显得十分慷概(24:l0-13);善待雇工(24:14、15);攻城时不可砍伐果树(20:19、20);屋顶需要安设栏杆(22:8);不可将人家中的磨石取去作抵押(24:6);打人严禁过分(25:1-3)。对待动物也要仁慈,如不可笼住牛嘴(25:4,5:14,22:6、7,25:4);营地要保持洁净(23:9-14);必须严禁鲁莽地人身攻击(25:11、12)。


这些态度和要求,会纠正我们对信仰的理解吗?




04

诗篇经文及简释

诗篇 第壹零柒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107篇 画境


这篇动人的诗,以四幕景象,以颂赞的形式,讲述了人类在遭受灾难之时,神是如何干预,并施行拯救的场景。


第一幅画面:团圆之乐(1-3节)


美歌者呼吁那些曾经历雅威救赎的子民来称谢他们的神——雅威。这也奠定了本诗的基本背景,是在被赎归回之时;也奠定了本诗的基调,这是一首被释放之奴仆,所发出的自由感恩的歌声。


第二幅画面:漂流者归回(4-9节)


第二幅描述了一个在“迷失、饥饿、干渴、疲乏”中的漂泊者,当呼求雅威之时,他们不但被营救出来,还被给予“可居住的城邑”作为奖赏。神的救赎,成为大翻转的喜事,他们也因此称谢祂的慈爱。


第三幅画面:患病者痊愈(17-22节)


第三幅描述的是一个人在疾病中的光景。这里的疾病,与罪相关,属于“愚妄人”的过犯所致的疾病。他不思饮食,只能等死!而当他呼求神时,经历到神的医治,脱离了死亡。神的救赎成为翻转的喜事,他也献上祭物,反省自己的罪,称谢祂的慈爱。


第四幅画面:海难者获救(23-32节)


第四幅是在飓风的震撼下,这些落难者,看清了这世界上有各种巨大的势力,人的存活,不是单靠管理得当,乃在于神的许可;人的智慧(航海技能)有限。那些在急难中呼求神的人,看见了神迹,他们也谦卑下来,并欢喜地称谢神的慈爱。


小结:伟大的施恩者(33-43节)


最后,我们看到,本诗放下“患难——呼求——拯救——感恩”的模式,做了这样的结论——从以上种种的经验学到:神的主权,有翻转一切的能力,无论是在自然中的奇迹,还是在人间的作为,祂使人饱足、使人愁苦、使人卑微、使人高升、使人子孙昌盛。这一切都是祂的高明与自主的表现。


智慧的人,尽知这些是雅威的慈爱。那么,该做正直人还是邪恶的人呢?




05

默想之二


本诗令人如临画境,将神的拯救,透过四个栩栩如生的、人生所经历的场景,呈现出来;最后,诗人邀请别人省思,并做出抉择。到底要做依靠神的人,还是悖逆神的人呢?今天,试想一下自己,你的经历能否成为拯救的故事?当将它分享出来的时候,能激发人对神慈爱的颂扬吗?